我是一名县城的高中班主任,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

张破浪


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前提就是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通,让学生服气或崇拜,否则学生又怎么有动力去学好该科呢。

如果学生不佩服老师,看不到榜样的力量,也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去学得更好。

我就读一所深圳高中,这所高中呢,在之前没有一本的升学记录,我在高一的时候就听我堂姐啊,还有很多说呢,都是考不上大学的了,再说呢,数学啊,物理啊,化学都很难,高中的,但是我也产生了一点点波动,他后面自己看一下,出去接的,避免那么难,当我开始字写的时候,我能物理老师鼓励我,一定要超前自学一个人学习能力有多强,只有自己去摸索,才能清楚在得到鼓励之后就能积极去思考,并且呢,我提出老师能讲了,我一定能够讲课本要求的,我一定会讲而且呢,我也整的很准很快,所以我后面就调到了快班。并在高二呢参加各种竞各种竞赛获得了免读高三敏高考提前被举报大学录取的资格。

还有,思考一下现在的网红老师李永乐,凭借伶俐的口才与浅显易学的科学术语,讲得头头是道。李永乐老师就很厉害!他教物理竞赛的,也教过数学,经验丰富,教学思维清晰,科普确实做得很好,大家爱听,所以很多学生和粉丝愿意听,粉丝量很大。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了课程不需要考试。我看过他讲新冠状病毒和疫苗的几个视频,讲的很棒!


梁说高考


我叔叔是县城高中的数学老师,这次过年他给我讲了一下县中的发展情况。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我们县中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校,每天能考上本科的人都不多。但是我叔叔告诉我,最近这几年,学校的发展非常好。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转折点在哪里?有一年,县中有一位同学考上了清华!这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几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被激发了,内心对自己的期望也更高了,最后的高考成绩也是越来越好!


这个事情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打破心理的限制

罗森塔尔效应,这也是“教师期望效应”,当教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时,那么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也会不一样,学生对自己也有更好的心理暗示,最后得到的成果往往会更好。

这是一所普通高中,以前教师都觉得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好大学。就算是口头上鼓舞学生,内心实际上也是不抱太大希望。直到有一位同学考上清华,老师突然意识到实际上这些学生考上好大学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学生们确实也变得更加好学,对自己的期望更高,行动上也更加愿意付出努力。

打破内心的限制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突破“一英里跑四分钟”的极限

1945年时一英里(1609米)跑的世界纪录为四分零一秒。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很快便可有人超越这一秒之差,突破四分钟大关。然而这一纪录却保持了近十年。曾试图打破这一纪录的顶级跑步运动员甚至也开始相信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的世界一流运动员约翰·兰迪(JohnLandy)说:“这就好比试图穿越一堵墙,四分钟跑完一英里已非我能力所及。”

然而1954年5月6日,在英格兰的一次竞技赛上,英国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RogerBannister)仅用3分59.4秒便跑完了一英里,而兰迪名列第二。

最神奇的是,仅在时隔六周之后,约翰·兰迪再次刷新了这一纪录。兰迪在自己此前的基础上提高了整整4秒,仅用时3分57.9秒便跑完全程,堪称奇迹。在此后的三年中,又有16位运动员先后突破了曾一度被认为“无法逾越”的四分钟大关。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可以做到。只有看到希望,他们才能主动努力去争取。


2、榜样的力量,学习的氛围

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于保护那些主动学习的学生,对于破坏学习气氛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3、指导学生如何取舍

这一点非常重要。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很难兼顾所有科目的,必须要从这些科目中做出适当地取舍。否则,每天被动地学习,一方面会疲惫不堪,另外一方面也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到底是发展优势科目,还是多补补较弱的科目,这涉及到一个平衡。学生在选择时往往会比较迷茫,一既要考虑到老师的要求,又要考虑自己的高考的总分。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也曾是一名高中生,93毕业,学校排名前十左右吧。那时升学率低,班上六十名同学左右。考了十多个,最好的复旦和哈工大。但那些没考上的,复读后九成考上了。一个班只有几个没考上,包括我,我成绩很稳定,倒数第十内。😂😂😂唯一气的是,有个成绩比我还差的,居然考上大学了,出乎我意料之外,那个时候能考上大学,真的是人才。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同学非常聪明。但被黄色录像和书坏了,上课不听课,在桌上睡觉,但我吃惊的是,数理化居然可以打八九十分,百分题目,高二读不下去了,不读了。班主任可能怕浪费人才。到他家做了思想工作,没成功。可能回家讨老婆去了。😂😂😂但我相信,那么聪明的人,应该混得好。我有点后悔,但又不后悔,我不是读书的料。估计当时努力一点,复读二三年,也可能考上,读书时,天天桌球和小说。偶尔那点黄色录像,那真的很爽。😂😂😂我想说的是,有些人真不是读书的料。如果有些确实是人才。老师该帮的还是帮一下。现在社会多元化了,大学也扩招了,读书也不是唯一出路了。谢谢。


用户cuq奋斗路上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我应该有发言权。先说一下背景吧,本人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年高考之前的四月,几乎紧张得吃不下饭,去医院检查,医生也没发现什么毛病,坚持到高考,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志愿没填好,然后复读一年。第二年复读的整整一年,轻松自在,又考了一个更不错的成绩,认真填报专业,然后现在即将毕业。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我身边很多同学,在现在这个阶段会找我谈心,他们常常跟我说,很后悔以前没有认真读书,现在吃尽了苦头。所以说,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是个阶段性的事,有的人成绩比较好,觉得大学有盼头,高中就努力学习,希望考一个好的大学;而有的人对未来是迷茫的,既不知道读大学有什么好,也不知道现在出去工作有多么累。对于这种同学,需要一定的刺激。我个人认为言传身教的方式最直接了当,只不过言传身教的人不能是老师,而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前几届学生。有机会的话,多组织这样的交流活动。

当然环境也十分重要,建立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进步。想要学生完全自发的学习,基本上很难实现,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在外地刺激他们。奖励机制要全面,不能只对成绩好的同学有奖励,还要让成绩不好的同学从中收益,需要班主任老师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办法。


在沙特留学的四川狗子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我们县中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校,每天能考上本科的人都不多。但是我叔叔告诉我,最近这几年,学校的发展非常好。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转折点在哪里?有一年,县中有一位同学考上了清华!这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几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被激发了,内心对自己的期望也更高了,最后的高考成绩也是越来越好!

这个事情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打破心理的限制

罗森塔尔效应,这也是“教师期望效应”,当教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时,那么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也会不一样,学生对自己也有更好的心理暗示,最后得到的成果往往会更好。

这是一所普通高中,以前教师都觉得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好大学。就算是口头上鼓舞学生,内心实际上也是不抱太大希望。直到有一位同学考上清华,老师突然意识到实际上这些学生考上好大学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学生们确实也变得更加好学,对自己的期望更高,行动上也更加愿意付出努力。

打破内心的限制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突破“一英里跑四分钟”的极限

1945年时一英里(1609米)跑的世界纪录为四分零一秒。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很快便可有人超越这一秒之差,突破四分钟大关。然而这一纪录却保持了近十年。曾试图打破这一纪录的顶级跑步运动员甚至也开始相信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的世界一流运动员约翰·兰迪(JohnLandy)说:“这就好比试图穿越一堵墙,四分钟跑完一英里已非我能力所及。”

然而1954年5月6日,在英格兰的一次竞技赛上,英国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RogerBannister)仅用3分59.4秒便跑完了一英里,而兰迪名列第二。

最神奇的是,仅在时隔六周之后,约翰·兰迪再次刷新了这一纪录。兰迪在自己此前的基础上提高了整整4秒,仅用时3分57.9秒便跑完全程,堪称奇迹。在此后的三年中,又有16位运动员先后突破了曾一度被认为“无法逾越”的四分钟大关。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可以做到。只有看到希望,他们才能主动努力去争取。

2、榜样的力量,学习的氛围

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于保护那些主动学习的学生,对于破坏学习气氛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3、指导学生如何取舍

这一点非常重要。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很难兼顾所有科目的,必须要从这些科目中做出适当地取舍。否则,每天被动地学习,一方面会疲惫不堪,另外一方面也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到底是发展优势科目,还是多补补较弱的科目,这涉及到一个平衡。学生在选择时往往会比较迷茫,一既要考虑到老师的要求,又要考虑自己的高考的总分。


墨夏哦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说难并不难,说易又不易!说穿了,就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简单就简单在,只需做一件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学习有用!

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很简单,就解决一个问题即可: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对自己有何意义、有何用处、以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等,从而激发学习动力。

学生对学习,与成人对工作,在道理上是一样的。

那些贫困的农民兄弟们,明知苦力很累,工资微薄,但还是很卖力地干。因为只要天天去干,不论多少,总有收入。然后,用这些收入,满足生活所需。正是这种动力,让他们年复一年拼命工作。

世界上任何人都一样:谁都不愿为“没希望”、“无意义”的事付出努力,除非是被压迫。

这就启示老师:若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务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价值、乐趣、成就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复杂就复杂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并甘愿将学习付诸行动,却很难!

现实中,很多学生并不想主动学习,即使学习,也是被家长和老师所逼。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学生基础差,学不进。即使努力了也考不上学校,多学也没意义。

二是,学生的人生取向或兴趣,根本不在学习上,不在考学校上。认为学习,反而耽误他的“正事“。

无论属哪类原因,共同点就是:学生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价值与乐趣。


启示或建议:给孩子的学习一个合适的定位。

1、合适的难度定位。

老师总习惯于将差生与优生相比,将某一教学要求面向所有学生,显然,这不仅不现实,而且学生本自也有自知之明。试想,一个老师为让一名“学渣“学习,便成天跟他讲,“要努力,才考得上学校”之类的话,有用吗?

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降低难度,让他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说“你试做一下这道题,看看你的理解能力如何?”或许学生会乐意牛刀一试。

2、合适的方向定位。

老师不能将所有学生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升学”上。因为这不仅不现实,而且学生本自也有自知之明。

而事实上,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大多将学习的目的定在“升学“上。对升学有望的学生加压再加压;而对升学无望的人,只求平安无事。而种极端,实质上均已偏离学习的意义。

比如:对一个厌学、弃学的学生,就应当了解他最想学什么,只要不是学坏,就应尽力鼓励和支持他,哪怕放弃他讨厌的学科学习。



遗憾的是:极少有老师或父母愿让孩子这样干!——这就是问题的繁杂性。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三味聊教育


前几天女儿感叹:瞧你女儿多省心,学习方面从来不需要你操心,以后我孩子能这么省心就好了。

我说:你学习方面确实没让我操心,但是不能说我没费心。学习从来不是孤立的事情,生活的其他方面我费了不少心思,你学习习惯养成的好,又明白学习对自己的意义,所以才省心啊!你不费心不要指望孩子省心……

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是极难的,旺盛的课堂学习求知欲只存在于极少数孩子身上,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那么为何有不少孩子能够做到主动学习?

他们这么做不一定是因为热爱学习,也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这些孩子明白:

1、学习是我的任务,是我必须努力做好的事情。

2、我不学习就不能进步,而且会退步。

3、学习可以让我变得更好,将来拥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孩子有这几方面认知,又足够自律,也许他们就能做到主动学习。


妈咪老师


让学生主动学习,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可以做到。鄙人当班主任期间,做到了。下面是前段时间,我发在头条上的一篇文章,可以参考下,请看仔细些,尽量照做,也可关注我头条号,里面还有其他文章。(图片有改动)

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谈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年级、科任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桥梁,工作方方面面,琐碎繁多,上传下达,重在落实!近几年,我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至微至显,善作善成,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作个简要的经验分享。

一、执行有力 落实到位

我们学校每周一的早晨,都有全校班主任例会。每次例会,校长、分管副校长、主管副校长、年级主任,他们总是就学校上一周在安全、纪律、学习、卫生、活动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还详细地布置新一周的任务以及具体方法。领导们开会之前都是认真备了会,考虑周到,具体详实,“众人智慧胜一人”,我总是带上工作笔记,一条不落地写好记好,然后在周一下午第四节课的班级例会上,逐条传达,落实到位。作为班主任,只需要认真听会,开好班会,贯彻落实,持之以恒,班级管理工作基本上没么问题。

二、 善于团结 科任老师

搞好班主任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人单打独斗,绝对不行。

因此,我总是注重合作,团结跟自己共班的各位老师。

首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开学那几天,我都带着每一位新老师到班级上第一节课,介绍该老师的优点和特点,并要求同学们热烈鼓掌欢迎。这样,每位科任老师都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尊重和同学们的热情,第一印象良好,心情愉悦,后面认真教学也就顺理成章。带班主任工作以来,每逢开学我都这样坚持做。

其次,每当科任老师有私事,或跟学生发生了矛盾,或有测试成绩不理想,或有家长不理解科任老师等问题出现时,我总是全力配合,细心耐心地跟科任老师一起,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沟通协调,妥善解决。

因此,跟我共班的科任老师,无不心情愉悦,自觉努力,同心协力,教学效果良好!也因此,我所带班级,总评成绩,名列前茅;单科排名,位居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饱含了我教书育人的心血和汗水,更有我团结科任老师的智慧和艺术。

三、带动家长 通力协作 班级工作,没有家长的大力支持,不可能出色!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带好学生,还要带动学生背后的家长,工作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带动家长,不是要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事情要更多的亲力亲为,而是要改变、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高效地配合学校、老师,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业进步!

为此,我充分地利用好班级微信群,利用好家长会,竭尽全力地帮助家长,同心协力,一起成长。

第一,充分利用好班级微信群。 建群之初,我对全体群成员提出公告:从今天开始,老师每天不定时地发一篇文章群里,希望群里所有的家长,不论是爸还是妈,是爷还是奶,看过还是冇看过的,都要仔细、反复地看三到五遍,而不是走马观花!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们每背诵一篇文言文或者英语长课文,需要朗读几十遍,才行,他们多么有毅力!所以希望每位家长认真地对待每一篇文章,看后对照自己,有反思,有成长! 要想孩子有进步,必须家长先提高!(当然,老师也一样的,需要学习)

除了在班级群里发布常规的通知事宜,每天在群里发一篇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好文章,忙碌的时候,就建议家长们把他们看到的好文章发群里,并规定每天只发一篇。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家长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不少,教育方法也改进了很多,也养成了看教子方面的文章的好习惯。

地、生中考整个复习备考期间,我每天在班级群里布置具体的地、生背书任务:每晚安排一科,包括背书内容、时长、要求、还要求家长抽查等;节假日也有坚持,从未间断!第二天又在群里通报同学们完成的情况。就这样,老师、家长、学生,对地、生备考有长期整体联动,效果明显,学生地生成绩进步明显,地、生调考成绩不仅名列年级第一,而且两科平均分都高于全县第一名的学校的人平分。当年我班地、生中考查分结果,有17人过50分,三十分以下仅2人,可谓高分多,低分少,人平分高。

地、生中考成绩的取得,固然有班主任,地、生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也离不开各位家长的有力督促和支持!

第二,充分利用好每学期一次的期中考后的家长会。家长会,家长们习惯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认为,家长会顾名思义是要多讲家长的,多提醒家长科学合理地督促孩子在家作息、作业、早晚、假期等与学习相关的事宜,比仅仅说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成绩强多了。

为此,我每次开家长会,不厌其烦地要求家长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细到每天早晨孩子出门前请家长督促孩子喝杯温水;细到跟家长条分缕析地强调孩子午睡的重要性;细到要家长设身处地体谅孩子在校学习的辛苦,不信你自己在书桌前看两个小时的书试试,等等。

每次开家长会,我不说假大空话,只说具体而家长又可操作的建议和做法,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同。因此,我所带的班级,家长们热爱学校,支持班级,舆论正面。每次缴费啊,填表啊,签字啊,参与活动等等,家长们反应快速,积极支持。学校、老师、家长合作愉快。所带班级,没有发生一起家长来学校闹不愉快的事。

四、全面激励 所有学生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马克思说:“教育是心灵、人格的唤醒!”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开学第一天,我就通过毛遂自荐、上台演讲等方式确定班委会成员,让新班级第一天就有序运转,让同学们感受到新老师对新同学的信任,激发他们为班级服务的自豪感。个别不称职的班干,再观察,再合理调整。对于其他的同学,我也是抓住开学契机,要求大家要多跟自己比,要和昨天的自己比,要多跟同类的学生比,有进步就是好学生!以此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热情。

每一次班会课的表扬与批评,我都要关注优生和学困生,优生不仅仅是表扬,也要如实的指正;学困生不仅是批评,也有如实的肯定。学校政教处每月分配到班级的五个文明学生指标,重点向那些成绩不太好,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倾斜,激励“小进步”,以此激发他们尽心尽力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于学困生、留守生、单亲生、性格内向、特殊体质的学生等,课内,细心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课外,主动跟他们打打招呼,问寒问暖,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心里有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虽然由于家庭等原因造成的某种缺失,使他们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但一走进班集体,他们同样得到老师的关注、关心!因此,我所带的班级,学生们身心健康,阳光开朗,没有学生出现么大的心理问题,几乎没发生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

也因为唤醒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重视了每一名学生的存在感,激发了他们热爱班集体的荣誉感,所以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纪律好,成绩优;所带的学生基本上心态平和,气质沉静,自觉上进。所带班级的班风、班貌的纯正和洁净,得到了学校领导、科任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肯定和认同。我管理学生严格而不压抑,温和不失坚定,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及感情上的交流,不放过每一个可以给学生启示的机会。班会课整体熏陶,周记本、作文本上单独交流,语文课上借美文渗透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的教育,将语文课堂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了春风化雨与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们身心健康,积极上进,自觉性强,学习效果良好。

五、教书育人 成绩优异

我所带的班级于2015年中考,华师一附中、黄高、一中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达17人,录取实验高中达10人,全班59人,只有12人未达普高线,中考成绩硕果累累。2016年所带班级中考,黄高、一中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达15人,实验高中12人,全班56人,只有10人未达普高线,中考成绩再创佳绩。连续两届中考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名。2017年秋季县语数外物四科联赛中,年级共59人获奖,我所带班级就有8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2018年元月市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征集活动,积分18分,年级第一名。2019年中考,所带班级中考总成绩年级第一名 ,华师一附中、黄高、一中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达18人。全班最低分是310分,没有300分以下的学生(这一点尤其难,学校都有数据在),可谓高分多、低分少。总分人均分名列前茅,且遥遥领先。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回答,值得期待)


中园丁


在我看来,就没有主动学习这回事儿,自身就不可能产生动力,哪儿来的主动学习?

班主任能做的,首先应该是:

了解你的所有学生!

只有了解了你的学生,你才有可能因材施教!



通过每个家长到校访谈的形式,通过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并不断通过侧面观察法等方法详 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等。


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方式,引领着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有:

1.目标引领。

和每个学生,约定不一样的小目标。

2.榜样引领

能完成自己小目标的学生,就是榜样,进行表彰,而不是只表扬班级前几名。

3.积极处理临界事件

注意观察那些离自己的小目标只差一点的学生,积极帮助他们,帮助他们突破界限。

还有心理上的临界情况,也要关注。

4.成功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了成功的体验,大脑有了奖励效应,小目标不断提高,积极性日增。

5.营造班风

用各种全班活动、小集体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班风。


钢笔刀


我有18年的学校教育与管理经验,希望我的简要的看法,能够给你一定的借鉴。


之前看到这样的故事,我曾经作为班会和家长会的分享故事给学生和家长朋友:

说:鸡蛋有几种打破的方式?

答:两种。从外部被打破,或者从内部被突破。

有什么差别?

从外部被打破的,最后变成了煮鸡蛋、炒鸡蛋或者蛋炒饭,只是一定价值的体现;

从内部被突破的,最后变成了新的生命——小鸡,是一种新的生命的开启;

看到这里,不知道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


同样,还有我的经历,也可以作为回答。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活做过不少,也知道在农村的不容易。起初,我并不觉的在农村,有什么累的,因为我没有进过城市,不知道有什么比农村更好的。

机会在一次进城市。

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因为在部队特别优秀,复员的时候被安排在国企工作,当时是很好的工作单位。

在我7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周末,家里有事,我被父亲骑着车带到他的单位,也就是进城市了。我看到还有柏油马路,有那么多的汽车,有那么多的饭店……这是在农村看不到的,或者说是很少看到的情况。

中午吃饭,是大米,有两样菜,其中有肉菜一个。很兴奋。因为,当时在农村,很少平时吃饭有超过一个菜的,还有肉菜。

这次或许是父亲无意中的带我“旅游”,勾起了我想进入城市的梦想,想要走出农村的想法。而当时,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不用怎么干活,还能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想法。

这就是支持我读书的内在的动力。

再有我跟家长沟通的事例,供你参考和思考。

我在城市的学校工作,经常碰到不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的学生,家长也是无奈,我们也邀请家长到学校来沟通了解情况。

如果,你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很重视读书学习的。所以,他们都毫无例外的选择满足孩子的一切的需要,辅导班、书籍、资料、电子学习工具,甚至为了孩子的能够学习,满足孩子的

无理条件:给孩子配手机,配流量卡。

事实呢?我想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能直接的想到结果:孩子更不愿学习了,更难管理了。

为什么?

我想:上边的例子就很好的对比中告诉了我们。

当你真的有需要的时候,是你最想改变自己,也是最有动力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现在恰恰相反,把孩子的需要都给满足了,那么,孩子还有什么需要努力的吗?

您的问题:县里高中的学生,这个年龄段,到了考虑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选择的阶段,而这,就是机会。当然,更需要生活的需要去刺激他们的人生定位。

最后,很喜欢的一个电视栏目:《变形记》。

或许,是被隔离在校园内的学生们的一个“窗户”。


争辩出真理!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与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