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希政权算法奸政权吗?

于无声处34


算是吧,战后被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取代。

1940年法德两军主力对峙,德军另派一支装甲部队穿过阿登森林,出其不意地横插在法军后方。前后夹击之下,法军全线崩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也在这次打击当中宣告覆灭。

此后德军进入巴黎并占领法国五分之三的国土,代表法国保留余下五分之二的正是维希傀儡政府。

图-戴高乐

虽然在“自由法国”与维希政府之间一直存在着谁是正统,谁是叛逆之争,但客观地说在整个二战期间,维希法国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尽管战争结束后戴高乐将军领导下的“自由法国”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巴黎,但在战争期间除了英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真正承认过它。

维希法国的正式国名是“法兰西国家”,因政府所在地处于维希而得名。从1940年到1944年,维希法国只存在了四年时间,其国家首脑为一战时法国的民族英雄贝当元帅。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之后,贝当开始与德国占领军展开合作,这也导致维希政权不可避免地与“傀儡”、“法奸”等标签脱不了干系。

贝当作为一战当中的英雄在法国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但法国的战败却让贝当等人对民主政体失望透顶,并将国家的灭亡归咎于议会的无能。因此当维希政府成立之后,贝当便急不可耐地解散了参众两院,宣布废除总统和总理的职位,甚至连国名当中的“共和”字眼都被删除。从此以后,贝当成为“法兰西国家”唯一的“国家元首”,集行政、立法、司法等各项大权于一身,俨然一副君主专政的派头。

在对内进行独裁统治的同时,维希法国的对外活动却不完全依赖与德国的合作,在调动自身武装力量、处理殖民地事宜以及维持与盟国的关系上,“法兰西国家”仍然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实际上德国占领当局之所以保留维希法国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法国完全灭亡之后,庞大的法国海军彻底倒向英国,这对德国将要进行的对英作战极其不利。

图-贝当

再有一点就是战前法国拥有仅次于英国的殖民体系,如果没有维希政权的代理,仅凭纳粹德国根本不可能对遍及全球的法属殖民地进行接收和消化。那样一来,这些地区的资源和作战潜力只会被拥有强大海军的英美占据和利用。

维希法国自始至终都尽量避免与盟国开战,但纳粹的战败还是引来了盟国从西线和南线攻入法国。自此维希政权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法国”重返巴黎。


地图帝


作为一个自幼学习法语的人,接触过不少法国朋友,其实对维希法国,法国人、尤其南方法国人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且前后(以1942年11月11日为明显界限)反差很大。

二战开战之初法国人曾经盲目乐观,但马奇诺防线被攻破后又盲目悲观,加上当时法国左翼奉行莫斯科路线(“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争”,当时苏德媾和,法左积极动员支持者拆军备的台,鼓励逃兵和破坏军工生产),导致军队一溃千里,在这种情况下贝当-赖伐尔以屈辱条款和德国媾和,固然令一些法国人感到受侮辱(尤其是贡比涅车厢的投降签字模仿秀和巴黎入城式),但同样有另一些法国人觉得“虽然丢脸但我们的仗终于打完了”,对维希法国采取了承认、顺从及合作态度。

英国在这时候也帮了倒忙:法国还没正式投降英国就偷袭了法国海军在各地的舰队和殖民地,吞并和占领了许多法国主力舰艇,本来英法关系就很微妙,这背后一刀让许多本来对纳粹毫无好感的法国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选择相信一战英雄贝当,而把逃到英国组织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当成“和英国合作出卖法国的卖国贼”。直到1942年底,戴高乐在法国本土和海外领地的号召力都比较弱,相反,从西非到印度支那,大多数法国海外殖民官员和驻军将领都服从维希法国的命令。

一方面由于这些复杂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德国占领军的高压,在1942年11月11日前法国本土普通人对本土抵抗运动的态度是比较恶劣的,很多抵抗战士被同胞出卖,不少法国人以“你们乱来会让我们被德国人连坐”为由反对一切抵抗行为。

但1942年11月11日成为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前,盟军在北非登陆,法国在当地的驻军司令、传统上亲维希政府的达尔朗上将审时度势选择了和盟军合作,达尔朗在法国军民中有一定威望,许多人开始觉得“达尔朗的选择总是有道理的”,且盟军此时转而以美国为首,后者对法国的态度比英国务实得多(英国偷袭霸占法国舰队时美国人却帮助保存了法国抢运到西印度群岛的库存黄金,和运送黄金的法国5艘主力舰艇),加上更多人开始看出盟军将获胜,让不少法国人转变态度。

就在这时希特勒又做了维希法国的猪队友:他们不顾和约强行军事管制了巴黎,还背信弃义将军队开入“非军事区”,迫使法国剩余舰队为避免落入纳粹之手在土伦(一开始笔误为马赛了,感谢朋友们的提醒)自沉。惨痛的教训让大多数法国人意识到戴高乐才是对的,对纳粹屈服妥协不可能换来偏安,而贝当和赖伐尔并非保护法国人免收战祸的英雄,而是德国人的傀儡和帮凶,自那以后不论本土、海外殖民地,自由法国和抵抗运动蔚然成风,而维希法国则被视作伪政权了。

战后自不用说,法国人素有成王败寇的传统,贝当因为年纪大加上一战的功劳捡了条命,赖伐尔以下就只能自作自受。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社会:英国一方面容纳自由法国,另一方面却并未撤回驻维希法国的大使;和英国关系密切的加拿大一直承认维希法国至1944年10月23日——这时候盟军在诺曼底都登陆4个半月了。顺便说,美国也一样,也就是说在维希法国土崩瓦解前,大多数反法西斯盟国正式承认的是维希法国,而不是一直和他们并肩作战的自由法国。


陶短房


看到这个问题我要笑死了。。。

1940到1942年的维希法国是中立国家。。根本不是德国的盟友,谢谢!

维希的敌人 自由法国 法国抵抗组织(勉强算得上) 英国(由于攻击叙利亚以及北非的维希自由区)

英国在米尔凯斯比的行动就是一场战争行为,三即使这样,英美都在维希有外交大使的存在




Collaboration合作(战后被很多人理解成通敌)不是“纳德提出,维希接受”,而是维希提出,最终被希特拉拒绝。维希要的是一个和纳德友好的中立国,在欧洲新秩序中与纳德成为伙伴,在保持中立的前提下将盟军拒之于欧洲和法国海外帝国之外;1940年10-12月和1941年5月2个时期,由于一个自主、友好的法国本土政权有利于纳德在地中海的目标,与维希的合作对希特拉产生了吸引。其他一些人,如纳德海军司令雷德尔上将、Walter Warlimont将军、纳德李特尔大使(里宾特洛甫对此从不感兴趣)对这样的合作也有热情。但希特拉最后拒绝了维希式的合作,他脑子里的“合作”理念,跟“掠夺”无异。

1940年德国地图上的法国。维希法国不受停战协议限制的省份是横跨地中海两岸的,阿尔及利亚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当时是法国阿尔及尔、奥兰和君士坦丁省。维希法国在地中海地区的控制区超过英国(埃及当时是英国盟友国家,非british empire一部分)以及意大利

轴心国从没有占领过法国全境,当德意军进驻南部自由区和科西嘉岛的时候,效忠维希的达尔朗和吉罗已经和盟军配合(严格讲,1943年之前维希控制的法国海外帝国并没有加入盟军),拉开从阿尔及尔、奥兰、君士坦丁3省反攻的大幕;只不过达尔朗1942年圣诞节被暗杀,吉罗1943年被“自由法国”运动领袖戴高乐实质 夺 权

达尔朗在阿尔及尔短暂统治法国殖民帝国期间,宣称他的权力来自”贝当元帅的委派“,也就是说,他仍忠于法国国权政府(盟军称维希)


维希中分卖国派、爱国派,维希爱国派在火炬行动后加入了盟军,另一部分在本土没能前往北非的被纳德逮捕。法印的维希势力最为特殊,与日本既合作又斗争,维希在法印的统治最后在1945年因日军全面进攻而瓦解

火炬行动后,自由法国和维希爱国派的军队整合成了新的法国陆海空军,1943年自由法国改称战斗法国,但是英美仍一贯把与轴心国作战的法国正规军军和游击队称为free french

维希一直没有加入轴心国,和轴心国是既合作又斗争,1942年11月德意占领法国本土停战线以南地区后,维希在法国本土和科西嘉逐渐沦为傀儡。不过维希爱国派在法属北非、西非重建的几十万正规军(自由法国只有7万人),对之后法国参与盟国战略反攻阶段作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维希gov和自由法国以外的盟国是中立关系,但是一旦盟军或轴心国(1942年德意入侵突尼斯,泰国、日本入侵印支)侵犯维希殖民帝国,会以武力捍卫法国利益

法国殖民帝国在贝当gov停战后,一开始是全部服从贝当gov的,1940年7月10号,法国共和国贝当gov通过投票转变成了国权gov,因为gov位于维希,所以被盟军称为维希政权。

1940年6月18号,戴高乐在伦敦bbc发表了618呼吁,自由法国运动开始,自由法国运动开始时间比贝当gov的停战早,也不承认贝当gov与德意停战的合法性。1940年8月,乍得(26号)、喀麦隆(27-28号)、刚果、乌班吉-沙里(28号,今中非共和国),先后参加了自由法国运动。戴高乐取得了最初继续战斗的基地。1940年10月还是11月(具体记不清了),戴高乐和参加自由法国运动的一些法国将军和议员们,在布拉柴维尔成立了法兰西帝国国防议会,宣称自己是延续法兰西共和国的合法gov

维希和自由法国是互相视对方为敌人,但是维希军方一些人和自由法国有秘密联系

维希国权政府1942年的法国本土行政大区图,凸显了停战线;但没有任何领土被割让,阿尔萨斯和摩泽尔地区也没有割让给纳粹德国。

阿尔萨斯 洛林是德国单方面占领,维希从没有承认过这一事实。。

上图是1940-42年,被德军占用的法国内政部Flag hoisting at the French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1942. The tricolor is hoisted in Paris

1942年,法国国权政府(盟军称维希政权)的内政部从维希搬回了巴黎,升起三色旗。此处的德军撤离。


法国政府在1940年6月撤出巴黎,一直到1944年巴黎解放,也没有全部搬回来。贝当认为,在德军撤出巴黎之前,法国政府不适宜搬回巴黎,那样会给其他国家加重一个不良印象,即:国权政府是纳德的傀儡。上图是1940-42年,被德军占用的法国内政部

Je récuse les accommodements et les subtilités de ceux qui prétendent aujourd’hui que Vichy n’était pas la France, car Vichy ce n’était certes pas tous les Français, vous l’avez rappelé, mais c’était le gouvernement et l’administration de la France. 马克龙讲,维希法国是当时事实存在的,但没有得到所有法国人承认的政府 Les 16 et 17 juillet 1942 furent l’œuvre de la police française, obéissant aux ordres du gouvernement de Pierre LAVAL, du commissaire général aux questions juives, Louis DARQUIER DE PELLEPOIX et du préfet René BOUSQUET. 马克龙2017年7月18号,追思1942年巴黎“冬季赛车场”尤太人大围捕事件,说是赖伐尔政府命令法国进叉做的。他没有用régime,而用的 gouvernement 一词。régime通常用于指听命于他人的伪政权

贡比涅停战地现在仍树立着被nazi视为侮辱德国的斩鹰雕塑,雕刻着被nazi视为侮辱德国的铭文【图片】希特勒选择1918年贡比涅停战地和车厢作为1940年停战协议签字地,是为了洗雪1918年的耻辱,别无他意。在协议前言中写着“德国并无意以此停战条件和停战谈判羞辱一位如此英勇顽强的对手”(指法军)


1940年纳德、法西斯意大利和法国共和国贝当当局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英国舆论并非对其完全否定。但到了二战胜利后,相当一部分英语圈作家对这个停战协议反而大加鞑阀

1940年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法国共和国贝当当局和之后的国权政府(1940年7月10号成立,盟军称其为维希政权)将这个停战协议视为光荣的停战(纳德做了让步),而不是耻辱的投降。自由法国运动和其他的所有抵抗运动不承认停战的合法性,也就否定了这份停战协议,双方的对立影响到现今的法国政治。当然,二战胜利后,法国一直有部分人支持1940年停战,还有人认为,停战协议是缓兵之计,给了维希爱国派在海外殖民帝国重整军备以机会,1942年火炬行动盟军才选择争取维希在北非和西非的军事力量(维希北非军兵力比英联邦在北非的兵力更多,法属北非是法国在实际统治,埃及当时只是英国的盟友)

停战协议正文第一条:法国政府命令法军全面停火,若已经被德军包围的法军,应不等停战生效立即停火 第二条:为了德国国家安全,德国对法国北部和西部相关领土实施军事占领







Art. 7. — Toutes les fortifications terrestres et côtières, avec leurs armes, munitions et équipement, les stocks et les installations de toute origine se trouvant dans les régions à occuper devront être livrés en bon état. Devront être remis, en outre, les plans de ces fortifications ainsi que les plans de celles déjà prises par les troupes allemandes. Tous les détails sur les emplacements minés, les barrages de mines, les fusées à retardement, les barrages chimiques, etc., sont à remettre au Haut-commandement allemand. Ces obstacles devront être enlevés par les forces françaises sur la demande des autorités allemandes. 第7条,要求移交占领区的陆地要塞和海岸要塞,清除地雷












“贝当元帅在1940年中止了难民潮,使军队免于投降,保留了法国、它的舰队和它的帝国,同时魏刚将军在北非建设准备对德复仇的军队。”

1968年戴高乐去给贝当献了花,之后蓬皮杜给贝当献了1次花,德斯坦献了1次,密特朗献了7次

要知道很多原维希军官就是1942年11月加入盟军后,还是从个人上忠于贝当的。包括吉罗。吉罗从监狱里逃出,回到法国自由区。他表示坚决反对纳粹和对纳粹合作,但是仍忠于贝当。吉罗一直到死都忠于贝当。

从1940年停战协议来看,维希政府尽最大努力维持了法兰西的利益。。。对了请各位看的时候区别一下国际法中对军事占领管理 行政管理以及主权与治权区分。

我不否认的是1942安东行动以后维希是傀儡政权。。。但1940到1942绝不是!!


AugustusDeSPQR


维希政权很显然是一个法奸政权,它对纳粹德国唯命是从。法国人怕打仗的名声,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们的军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场全球性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作用。“法国人总是有些地方靠不住。”这句在歌曲《热门话题》中的歌词,于1941年被艾弗·诺维洛改成了“法国人总有些地方维希。”在敦刻尔克打车退后,法国与纳粹德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放手让德军占领了法国北方,而在南方的前温泉小镇维希建立了纳粹傀儡政权,其投入敌人怀抱的速度和明显意愿令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之震惊。

当然,你会说法国也有许多抵抗英雄,比如在里昂死在盖世太保手中的让·穆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国内和国外反抗德国占领军和维希政权的斗争,汇聚在流亡海外的“自由法国”领袖夏尔·戴高乐将军的大旗下。戴高乐将军在伦敦通过英国BBC公司发布的讲演,始终激励着高举法国抵抗火炬的人们。然而即便如此,人们仍然指责,在这场战争的大部分进程中,法国的通敌行为比法国的抵抗行动要显著得多。现代法国历史上最耻辱的行为之一就是在维希政权的领导下,将大约7.5万犹太人赶进了德国的集中营。这些人大多经过了巴黎东北郊的德朗西临时拘押点的转运。加入没有维希政权民兵和其他法国官员从1940年到1944年间的热心配合,这些转运是不可能完成的。尽管有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尤其是在战争快结束,盟国的胜局已经非常明朗时,但也有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加入了被称为“法兰西第一”的武装党卫军查理曼第33武装掷弹兵师,自愿为纳粹作战。这与维希政权不遗余力的宣传密不可分。


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肥鹅回答得还不错,不妨顺手点个“赞”,肥鹅在此给各位衣食父母们致谢了。


彼得堡的肥天鹅


这就涉及到X奸政权如何定义了,很显然,就是与敌国交战失利后,不是抵抗到底,而是选择充当敌人统治本国的“代理人(说代理人都好听了)”,这样的代理人不是以本国利益为最高指导原则,而是以占领国,以敌国的战略利益为准绳行事。

二战之中,曾经的欧陆霸权早已失去拿破仑时代的英武,不是主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选择修筑防线以求平安:你德国打别人我不管,别来打老夫就行。于是就有了“铜墙铁壁”一般的马奇诺防线。然而防线好是好,德国真要是强攻,不见得能拿下,即使拿下,损失也少不了。不过这明显是老迈帝国的老迈昏招,都啥年代了,人家德国才不管你,直接发动坦克飞机,与1940年5月绕道而行,直插防线后方。法国登时瓦解,不多时日,彻底被德国干趴下,1940年6月巴黎陷落,法兰西沦亡,大片国土沦丧。

这时候,法国残存力量出现了分化,一支选择流亡,组织抵抗,那就是后来英雄般的戴高乐;另一支则选择与德国“合作”,这就是当时英雄般的贝当元帅。贝当造就主张投降,巴黎陷落后更是选择与德国人合作,接受了一切德国的苛刻条件。不仅如此,还迁都到法国南部维希,就是文中的“维希政权”。在这里,贝当建立了法兰西国,仅仅统治法国五分之二的土地,而北方五分之三,包括巴黎在内,都变成了德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不仅如此,贝当政府还为德国进行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兵源、金钱和矿产,同时对抵抗德国的力量进行镇压。所以,也就是非常符合本文最开始的定义,法国交战失利,贝当不抵抗,充当德国统治法国的马前卒,贝当不仅镇压本国反德力量,还为德国输送了大量的战争物资,真可谓肥了德国,损了法国。这么看来,维希政权当然就是法奸政权了。你觉得不是吗~

我是那个非著名的北玄武,欢迎关注,欢迎讨论


北玄武


这个问题要从那个角度来说!要从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和后来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第五共和国来说肯定是法奸政权!但要从当时的法国民众来说,不但不是法奸政权,还是合理合法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这要从1940年纳粹德国发动的法国战役后期说起,因为前线的不断失利,法国军队一败再败,总理雷诺对此毫无办法,民众极其不满,支持率一再下降,雷诺政权风雨飘摇,因此为了挽回支持率,雷诺想到了任命一战中挽救法国的英雄,当时已经退休的法国陆军元帅贝当为副总理这个办法,希望贝当能再此上演索姆河的奇迹,挽救法国于危难中,这正迎合了民众的想发,贝当成为副总理后很快发现法国当时要么和德国有条件的停战,保住南部的一点残山剩水,要么就撤离本土跑到海外殖民地去继续抵抗,停战就是投降,名声太坏,可去殖民地也不现实,因为跑到海外殖民地变数太大!1940年正是德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很容易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恰在此时总理雷诺宣布辞职,由副总理贝当接任,贝当经过思考后觉得法国没有资本继续跟德国打了,因此1940年6月22日法国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到这里还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到了1940年7月法国国会在维希进行投票,授权贝当一切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的一切权利!并推举其成为元首!贝当改国名为维希法国,实行独裁统治,当时全世界除了英国外都承认了贝当的维希法国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全世界都承认维希法国才是法国的合法政府!并且法国国内的民众也支持维希法国!因为他们认为维希法国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维持法国剩余领土的完整!


触手终结者


当时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能够保留维希法国多么的不容易啊!看官们看看中国历史,秦灭六国、蒙古灭南宋、清灭明等等,何曾留下一丝一毫的朝廷或政府机构体制的?

君不见,二战法国英雄戴高乐将军也为贝当求情免死了吗?作为维希政府的首脑贝当,法国曾两度宣判贝当死刑之下,为什么能贝当免于死刑呢?难道就单单戴高乐的求情吗!

旭翀浅见,维希政权是无奈之下的产物!

当敌人大军压境时,当自己军队无能力保护本国人的时候,是第一次战世界大战的英雄贝当,让苟延残喘的法国留下一点火种!


旭翀1



说事讲理


不完全是,举个例子,至少它没有把法国海军真正交给德国,不然英国皇家海军根本不是第三帝国的对手。英国将完全没有机会胜利,二战的结局也很可能改写。

虽然维希海军投靠盟军一些人认为是军队中爱国人士自发进行的,但可能并非如此。维希海军厌恶英国远胜于德国,更何况英国提出的要求是解散维希海军。而且维希海军的无作为与后来的投靠盟军都有贝当维希政府的授意。

还有,党卫军的法国查理曼师与维希政府关系不大,完全是党卫军组织的一群法国愤青志愿者。


疯狂的奥兰多


说白了就是一法国汪精卫,再怎么洗地也洗白不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