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2020年注定是让全体公安干警难忘的一年。新春伊始,就拉开了全民防疫的大幕。在疫情面前,有这样一个团体,它们没有出现在病毒面前,但一直追踪着病毒的流窜漫延。他们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厘清细微数据,始终与前线人员在一起,在无形的病毒携带者摸排工作中点亮一盏明灯,指引黑暗中的迷茫。键盘,是他们战“疫”的利器;鼠标,是他们战“疫”的慧眼。他们用行动践行初心,用效率维护使命,这就是通辽市公安局技侦支队的全体参战人员。

在这场战役中,支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率先垂范,民警主动请缨,誓与前沿战友共作战、同进退。对他们来说,“疫”往无前,是责任所在,是使命使然。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团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医警之家:不同的战场,一样的战斗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林健一家三口

“妈、爸,一定要注意身体,别加班太晚啊……”

“儿子,工作是大事,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在与母亲的视频通话中,这是技侦支队党员民警林健自除夕以来,第一次看到母亲的样子。这次视频,维持了不到两分钟便匆忙挂断,一家人再次投入战“疫”一线。

林健是通辽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情报大队大队长,父亲母亲都是开鲁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疫情发生后,本来已经获准休假,在家陪爸妈过年的林健第一时间返回支队,而他的父母,也作为医院党员先锋队的成员提前结束假期返回工作岗位参与抗疫工作。大年初一,林健就和支队的战友们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他依托多年来通辽市公安局“智慧公安”的建设成果,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了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掌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将在通辽的涉及武汉的大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再进行筛选排查,确保提供的数据真实准确。经过连夜的工作,大年初一凌晨1点30分,全市的第一批274条涉疫区重点人员数据被准确的筛选出来,顺利的下发到各个辖区,为后续的有效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这一次,面对疫情,林健一家三口人共同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当看到妈妈在微信中说想儿子时,他默默的敲去了几个字:“等这段时间忙完了,我休假回家陪您!”面对疫情,他是警察,父母是医生,同样都是共产党员,注定了每当有危难之时,便要为了同一个目标奔赴不同的战场。“孩子,我们是战友,必胜!”这是一家人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一家人,两代警察

面对疫情

他们毅然站在防控最前沿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并肩作战

用行动书写使命

用责任诠释担当

以行动践行人民公安的铮铮誓言

坚守抗疫一线的警察父子兵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桑义父子

这是一对普通的警察父子,一个51岁,一个23岁;一个从警26年,一个从警1年。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原本聚少离多的他们,却在防控疫情一线共同奋战、共同坚守,父子俩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三晚上七点,51岁的技侦民警桑义,已经在电脑前连续坐了七个小时,他负责的是逐条研判大数据中心每天变化数据中人员情况,从中挑选出有没有到过重点疫区的人员、有没有接触过来自疫区的人员或者是有没有接触过已被确诊病例的人员等等……灯光下,他的背影,已不见刚从警时的挺拔。此时,在十几公里外的金地2008小区门口,他的儿子王旭东也奋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对小区内是否有新增外来人员及外来人员居家隔离情况进行排查,同时竭力维护小区内的治安秩序。从正月初二起,桑义父子两人一直在全市防控疫情的最前沿,虽在一个城市,同一个单位,但岗位的不同,职责所在的他们从出任务开始从未碰面,只能把对对方的关心深藏心里。

王旭东说:“以前小的时候还时常抱怨父亲没时间陪我,现在想想,我明白了,因为我们是警察,在疫情到来时,我们不上,谁上?只有大家好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好。”

父女同抗疫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张健父女

张健:通辽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民警。

张天弘:通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辅警。

这对父女,虽分工不同,却穿着一样的藏青蓝,有着共同的信念,坚守防疫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爸,你工作情况怎么样,注意休息。”

“女儿,爸爸在这里虽然很忙,但很自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的,你在那里也注意身体,做好防范。”

今年,张健同志获得了公安部颁发的技侦二级荣誉章,这表明了他已经在这个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了30年,他向组织说“我经历过非典,我有经验。别看我年龄大,可是身体好着呐!”从1月26日到现在,他吃住全在单位,没有休息过一天,他以一位老同志的细心、耐心掌管着此次战“疫”的警务保障工作,既繁琐又细致,小到民警的吃喝,大到整体工作调控,今天谁的门锁坏了,需要修理;谁的打印机没有墨粉了,需要通知维修人员加粉;谁的网络不通了,联系运营商迅速维修,诸如此类的工作太多了,他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并且坚持亲自在每天上午、下午对支队内外进行仔细地消毒。工作之余,他会抽空与女儿视频聊天,父女俩互道平安,给彼此加油打气,心连心,共抗疫情的两颗心却紧紧靠在一起。

“两代技侦人,一腔家国血”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刘昊、刘志强父子

“昨天的工作顺利吗?”

“还不错,爸我补个觉。”

“好的,我去上班了。”

“知道了爸,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2月4日早八点,刚刚结束通宵工作回到家中的技侦支队借调民警刘昊与父亲刘志强匆匆打了一个招呼后,就去休息了,休息之前,他定了一个三小时的闹钟,因为他知道,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去完成。按照工作安排,刘昊应该在春节后到公安部反诈中心报道的,由于疫情的发展,他接到了暂缓返京的通知。疫情当前,他主动请战回到支队,参加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当中。2月3日,刘昊与技侦战友们接到了对1169名重点涉疫地区人员的数据进行研判梳理的工作。接到任务后,他充分借鉴从公安部学习掌握到的综合研判逻辑并科学依托各类大数据平台资源,对涉疫情重点人员信息持续进行多维分析,他全力做到不漏掉任何一条重点信息,终于在2月4日凌晨,进一步拓展出50余名涉疫人员疑似接触者。于是出现了前文的那一幕。他的父亲刘志强,是通辽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原支队长,现任市局交管支队办公室主任。疫情爆发之后,为了保障好抗疫期间前线交管民警们的工作生活,他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一直在一线协调统筹防疫物资调配。

“两代技侦人,一腔家国血。我作为一名老技侦人,特别能够理解技侦民警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也坚信刘昊能够经得住疫情攻坚战的磨砺和考验!”父亲刘志强如是说。

“不辱使命,战之必胜!”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

有这样一句话非常流行:

你所“待腻”的家

却是有人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在抗击疫情一线,有很多“夫妻兵”

他们放弃休息、舍弃小家、抛下年幼的孩子

全力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他们用自己的负重前行

守护着千千万万个小家的“岁月静好”

双警家庭:“社会稳定,家才安全”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张青松夫妇

张青松,现任技侦支队案件三大队大队长,是一名熟练运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排查整合的公安尖兵。他的妻子王秀琴,是交管支队一名民警,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役打响以来,他们夫妻二人严守岗位,十几天,没有见到一次,错过了团圆的元宵节、也错过了在一起度过的第19个情人节。

由于每天有很多的核查指令在半夜下达,所以连夜开展信息的推送、核查、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几乎成了日常。为了节省工作时间,张青松常常与同事们在办公室里随便吃上几口泡面,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他与大家并肩作战,不言苦、不怕累,用以身作则带动一帮青年民警坚守岗位、奋战不息。

1月29日晚,他接到应急指挥部任务,要求最快速度将下发的2214名人员信息进行核实。接到任务后,张青松带领民警全员上阵、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深知这条指令的意义,找到这些人员意味着什么。他和战友们在数千条数据中与时间赛跑,凌晨四点,最终将与本地相关的342名人员全部找到,并将信息推送给指挥中心。

他说“在这场战役中,我的妻子负责四个小区的维护工作,同时也要负责在交管支队开设应急服务窗口,她每天很辛苦、面对很多人也很危险。

我能做的,其实不仅仅是在支撑和服务于我们公安机关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多的是在保护我的家人,无数个家庭,才构成了这个社会。”

双警家庭:美丽的“谎言”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包凌旭、兰小静

1月23日,技侦支队民警包凌旭向支队领导递交了一张请战书,上面写着“此次我并没有和小静沟通,我相信她能够理解我。虽然我仅仅是一名预备党员,但请用正式党员的规范来要求我,我申请加入此次斗争。”随即便投入了大数据工作中。她的妻子兰小静,同样是通辽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的一名内勤民警,知道此事后,她非常担心,因为他知道包凌旭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怕他身体吃不消,但紧接着就释然了。她说“我理解他,我也支持他,因为我也是一名警察。”

2月2日上午10点,包凌旭正在紧张运用公安大数据,对2月1日全市的1.3万条大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比对分析,研判出疑似高危人员。接到了来自妻子兰小静的一个电话“孩子从奶奶家凳子上掉下来脚崴了,你能去看看么?”“我在研判数据走不开,你去吧……”“我……我也申请上前线了,现在在小区门口做社区工作,你放心,我……”

这就是一对普通的警察夫妻,他们在疫情面前,没有互相坦白;他们在疫情面前,把党性、责任放在了家庭之上;他们在疫情面前,相互理解,美丽的谎言,带来的是更深的爱。

双警家庭:夫妻用行动诠释从警初心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郭琳琳、张鑫

郭琳琳是通辽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法制大队民警,她的爱人张鑫,是网安支队民警。他们和其他同事一样,接到命令后都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在这次疫情工作中,技侦支队的郭琳琳主要负责对各组筛查出的数据再次检查、归类、存档,并形成总结报告给相关部门。为了保障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每一个数字的变动,她都要反复查看、比对、摸底。眼睛花了,就做做眼保健操;思绪乱了,就洗把脸回来继续奋战......她说,作为技侦人,就要对得起“技侦精神”!丈夫张鑫,作为网安支队民警,主要负责舆情研判、落地查证、线索处置等工作,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只能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邻居照顾。他们说,作为警察,我们必须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但作为父母,我们亏欠孩子的太多太多......

医警家庭:不同的制服同样的使命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林杨夫妇

通辽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民警林杨的妻子张彩是通辽市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在这次疫情中,他们把七岁的孩子送到父母家后,双双取消了假期,妻子待命在医院,林杨也配合着支队安排,有序开展着“抗疫”工作。

作为数据处理中心的一员,他积极探索大数据新的运算方式,主动发现2019年12月末至2020年2月期间在武汉—通辽两地出现的各类重复数据,一个又一个的模型、一个又一个的算法,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276条数据被成功筛选出来,而且还在不断的运算中……此时,距离开始探索算法,已经过去了39个小时。

两人相互鼓励着的同时,懂事的儿子也十分听话,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会好好呆在家里,还会照顾爷爷奶奶,你们安心工作吧!”年幼的孩子这么懂事,他们觉得十分亏欠,但“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赢!”守好“大家”的同时,也是为守护“小家”努力,这就是白衣天使和蓝衣警察的组合。

这只是诸多技侦人的一个缩影,病毒依旧肆虐,防控工作仍在继续。他们集中研判,依托大数据资源,抓好数据分析、研判、比对,为核查管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撑。对上级部门推送、本地排摸的各类数据,统一由数据专班归口去重、关联分析并推送各地;他们快速核查,常态化开展涉疫分析研判,以疫区流入人员、本市曾接触过高危对象人员为重点目标,坚持实时接收、即时比对,及时查清身份、圈定范围,为疾控部门溯源查找、排查筛除提供精确指引;他们数据采集,以确诊、高度疑似、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三类人员为重点,加强信息分类采集,切实查清密切接触人员情况,为后续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

心手相连,没有跨不过的坎

他们

依然战斗在“疫”线

依然隐身幕后

战疫英雄,无名有名

“疫”战到底丨等春来,我们好好拥抱

库伦"码”上就医!公安大数据支撑医疗机构防疫阵地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忠文的战“疫”故事

供稿:技侦支队

审核:张崴

疫情当前 甘当幕后“战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