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在這場疫情中

有一群孩子不幸感染

但他們很幸運

在救治過程中

感受到了特別的關愛和溫暖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為集中管理,確保患兒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中大五院設置了新冠肺炎患兒病區,將14歲以下患兒集中收治在感染樓隔離病區三樓。在這個臨時大家庭裡,醫護人員都把患兒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她們成為了孩子們的“臨時媽媽”“臨時奶奶”。


“寶貝,今天感覺怎麼樣啊?不要看那麼久電視,早點休息。”這是一位很“清閒”的醫生,每天她都要花很多時間,跟好多個孩子視頻聊天,醫生、奶奶、保姆……她有多重身份。


她是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婦產兒科黨支部原支部書記、兒科副主任醫師郭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自1月24日接到任務之後至今奮戰在抗疫一線。


在同事們口中要求嚴格的郭毅,卻成了孩子們口中慈祥的“郭奶奶”。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他們當中最逗的是3歲的小晨,最懂事的是13歲的小然,最惹人憐愛的是10個月的小雨……”談起這群孩子,郭毅笑著說:“大家都很喜歡這群大寶寶和小寶寶。”


“孩子一般都好動,尤其男孩子比較調皮,長時間待在一個房間,他們也會難受。”除了參與制定診療方案、進病房為患兒們做診療,郭毅每天還要花很多時間跟這群小患者視頻談心,“治療很重要,及時瞭解他們的想法,安撫情緒也很重要。”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這些兒童(少年)確診病例大部分都是家庭傳染,最大的13歲,最小的是10月齡。”郭毅介紹,這些孩子主要症狀為中低度發燒並伴有咳嗽、流鼻涕、咳痰等呼吸道症狀。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其中,2月13日出院的小雨讓她印象深刻。“因為小雨年齡太小了,只有10個月,‘臨時媽媽’除了要觀察病情、喂藥等還要協助她的爸爸照顧小雨。”郭毅說,她的團隊成員除了記錄孩子幾點吃藥,還要記下小嬰兒的餵奶、換尿布時間等等。孩子哭了就抱抱她,準備睡覺了就拍拍她,盡最大努力給她安全感和舒適感。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新冠肺炎患兒病區的兒科團隊共5人,4名共產黨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為人父母,有些人已經20多天沒見到自己的孩子了,在視頻裡見到自己的孩子時甚至有陌生感,真的很不容易。”郭毅表示,自己雖然在工作中對團隊成員要求很嚴格,但心底裡還是很心疼他們,更為他們感到驕傲。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病毒無情,

人間有愛。

因為這些

“臨時奶奶” “臨時媽媽”們

的貼心照料和溫暖關愛,

孩子們看見了春暖花開。


她故事丨戰疫情!在這裡,她成了孩子們的“臨時奶奶”

1、

她故事丨戰疫一線,她們豎起了一面面旗幟!

2、

她服務丨足不出戶找工作!珠海這場網絡招聘會邀你參加!

3、

她生活丨洗衣機會傳播病毒嗎?手機要不要消毒?12個最新提醒請收好

4、

她視界丨笑中有淚:疫情之下眾生相

5、

.

她活動丨抗疫情,護健康!疫情知識有獎競賽等你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