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了解到中醫有三類,學習中醫應該如何入門呢?

盛益華通syht


學習中醫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是理論學習。推薦兩門基礎課程《中醫理論基礎》和《中醫診斷學》,若是簡化版可以學習《中醫學基礎》,涵蓋了中醫理論和診斷學。掌握這兩門課程可以初步對中醫辯證論治中的辯證進行了解。理論中主要包含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和藏象學說等等,診斷中有望聞問切四診和一些辯證方法。背誦是有必要的,同時一定要透徹理解,形成自己的一套中醫思維。理論的學習還可以結合一些經典名著的背誦。如《內經選讀》等等。

結合我自身的學習體驗來看,當你把某一篇名文背的滾瓜爛熟之後,自然就會有自己的理解,並且融入頭腦。

接著,還需要中藥學的輔助。像中藥學、方劑學等等。畢竟中醫理論是為了使用中藥做指導。辯證不是最終目的,論治才是最終目的。

其二,就是實踐。舉個例子,拿脈診來說。理論告訴你每一種脈象的特點。不自身體會是無法感知的。尤其是有細微差別的脈象更是需要大量的實踐。大量的臨床病例也很重要,注意總結。說到底,實踐是中醫治療疾病積累經驗的重要方式。

但是,如果家裡是中醫世家或者是有師父帶是最好的。會有一些傳下來的經驗。治療一些疑難雜症的療法…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其實中醫很多神奇的東西都已經失傳了)從理論上講,脈診是不能判斷一個女子是否懷孕的。喜脈的脈象是滑脈,但是還有其他病因可以產生滑脈。但是有的中醫會祖傳一些判斷喜脈的方法。


賣糰子的小中藥兒


我個人覺得先認識各種藥是啥性質,它的功效可以治療哪一種病!從這裡入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