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月季月月開花,怎麼辦才好?

呆呆牟子


題主你好,百花雜壇希望與你交流。

 月季花是一種四季常開的花卉,其品種繁多,花色鮮豔,氣味芳香,引人喜愛。但是,我們家居栽植讓其月月開花,很難作到,至於大棚栽培,並非難事。本人在農村的時候,家中小院,幾乎網羅了各種月季品種,現根據本人的實踐體會,與花友分享。讓月季四季開花,簡言之就是 三個方面:首先是是品種,其次是生長環境,第三就是管理技術。

月季品種:有的月季品種能夠常年開花,而有的只開是春季開花一次。最常見的長花品種粉妝樓,開花粉紅色,猶如古代美人的官粉,植株高大,不加修剪,可以高過院牆。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月季品種,其花型花色花香均不為上乘,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自然是有它的優勢。它的花期超級長,從早春開始,歷經炎夏,直至晚秋,三季能夠連續不斷地開花,其生長健壯,抗病性強,管理粗放,修剪與否,都能夠照常開花,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種,農家小院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栽植。再就是奶油龍沙,它的顏色整體為奶黃色,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其花期可以從3持續到春節。金絲雀,花色奶黃色,植株開花特點是見花早,牙籤苗即可開花,只要有枝就有花,一點也不誇張。花期特別長,溫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開花不斷。葡萄冰山月季,花紅色,花朵有絲絨質感,花型雍容華貴,生長十分旺盛,花量十分大,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夠開花。紅龍月季,開花紅色,花期十分長,在南方地區地栽花期可以從3月一直延續到到12月,抗病性強,也是少見的經曬優良品種。以上文字,只是舉例說明月季能否四季開花,其品種 的決定因素。

月季是半常綠灌木,所謂半常綠,指的是溫度適宜,四季常綠開花,溫度低,則落葉休眠,北方地區露地栽植,大多是立冬之後植株落葉進入休眠期。世間萬物,適者生存。月季在平均氣溫20℃時生長髮育正常,28℃以上即處於半休眠狀態。初夏的乾熱風和盛夏的高溫炎熱都對其生長髮育不利。月季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在月季的生長季節,每天至少需要光照時間8小時以上。溫度和光照是決定月季能否四季開花的主要環境因素。

第三是管理技術。月季的栽培管理中的水肥土多有介紹,不再贅述。只就其花後修剪問題說點體會。月季的花後修剪,宜在花枝的花下第3個複葉以下剪斷,保留其下健壯飽滿葉芽,葉芽生長髮育之後,即可現蕾開花。這是保證月季四季開花不斷的關鍵修剪技術,保留枝條過短或者過短,都會嚴重影響繼續開花。對於花枝的修剪需要注意:壯旺枝短剪、後剪,弱短枝高剪、先剪。盆栽月季保留花枝不宜過多,一般以3-4枝條個為宜。修剪後萌芽時,應選壯芽保留,現蕾後留頂生大蕾,其它葉腋間的花蕾應全部除掉,以集中養分,促進花大色豔,並連續開花。


百花雜壇


月季,其實很多人也稱他為月月紅,顧名思義,照顧好即可月月看花開。


1.選用空間適度的花盆,在盆底部鋪入兩三公分後的缽底石或陶粒,沒有的也可以放些煤炭渣、碎瓦片等,起到排水的作用,以1 /3園土( 取表層熟土) 、1 /3充分發酵的廄肥、1 /3堆肥( 如農村中以篙稈、落葉等堆制腐熟而成)混拌而成,也可選用輕質、透氣的花生糠等與園土、廄肥拌和,即按園土 4 份、廄肥或堆肥 3 份、花生糠3 份的比例混拌即成總之作為月季的盆栽用土,必須達到疏鬆透氣、有肥力且輕。如果在土地上種植就更好了。

2.合理施肥。

生長季節,十天左右給月季澆一次淡肥水,淘米水、養魚水、發酵的酵素都可以使用。盆栽土營養有限,月季長勢旺,反覆開花,養分消耗多。除上盆時施足基肥外,當新枝長到2 ~ 3cm時( 此時花芽分化) ,葉面噴施 磷肥1 ~ 2 次; 孕蕾後,葉面可增噴 0. 2% 磷酸二氫鉀溶液,也可同時在盆土中澆施農用氮磷鉀複合肥液; 當一批花結束並經整修後,可結合鬆土並視植株生長情況、植株大小、盆徑大小及氣候等情況,增施過磷酸鈣、農用複合肥等。

3.盆栽月季不幹不澆水,澆則澆透。夏季天氣炎熱,蒸發量大,盆栽澆水量應多些,尤其是傍晚1次應當澆足。

4.合理光照。全日照條件下月季才能生長健壯。

所以,想要月季月月開花的前提,是要將月季放在通風,並且能夠獲得半天以上光照的地方。

5.適時換盆和修剪枝條。

是花就有花期,花期的長短要看季節和氣候。一般說春天的第一茬花時間較長,入冬前的最後一茬花時間最長。主要取決於溫度,溫度越高,花期越短;溫度越低,花期越長。花也有休眠期,我們不能為了欣賞美,而不讓她休息,她也會累。


寶媽知事


月季花算是一種難得好花了,喜歡的人很多,養得人也很多。雖然月季花好看,我們都想它們花開不斷,但卻不是那麼好養。有人說埋個雞能讓月季爆盆,有的說埋幾個桃子也能讓月季爆盆。結果老王都試過的,沒啥效果,其實要想月季能開出鮮豔的花朵,記住這幾點,基本上就能養好了。

1、日照要充足:種植月季的地方,既要通風,又要能獲得半天以上的日照,這是它能開得花繁如錦的首要條件。可以找找自家陽臺或者窗臺等光線好的角落擺放月季盆栽。

2、冬季給月季換盆,主要是更換盆土,需提前配合土壤,新土應保證疏鬆透氣、肥力充足。給月季換盆時應進行修根,將過長的根系和枯萎的根系修剪掉。

3、注意澆水,盆栽月季需要3天澆水1次。葉面肥的話可以每天進行,時間為早上7點,和下午的6點。這樣不僅可在增加溼度,還能補充水分。能促進月季的生長。

月季花被稱為花中皇后,因可四季開花,又被稱為月月紅。月季品種眾多,適應性強,栽培容易又耐寒,大多數品種最適宜的溫度是10~28℃,部分耐寒品種能耐-15℃左右低溫。


養花站


家裡養月季花的朋友都知道,月季花也叫作月月紅,只要環境合適,可以每個月都開花!但又有多少人家裡的月季是月月開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注意施肥和修剪!施肥可以保證月季有充足的的養分(開花時很消耗能量的),修剪時促進月季萌發新的枝條開花!

施肥


月季月月開花,施肥,可是個關鍵因素。檢討一下自己,想讓月季開花是不是,也沒有給月季施肥呢!

1.春季是月季生長旺盛期,此時施肥最佳。早春時結合換盆,在花盆底部加入少量的骨粉或者腐熟的堆肥。換盆後進入生長期要適時追肥,追施含氮的液肥,比如腐熟的餅肥或者家裡菜葉、魚腸漚肥的汁液。按照3:7的比例兌水稀釋後使用!

2.開花之前也要補充養分,及時噴灑磷鉀肥。可以選用磷酸二氫鉀按照1:1000的比例兌水稀釋,然後噴灑在月季的葉片上,一週一次,知道月季出現花蕾為止!

修剪

月季開花之後,殘枝敗花長期停留在枝條上,會消耗大量的養分,還會影響花芽的形成。只有將這一阻礙消除,才可以保證月月開花!另外,如果你的月季從來沒有修剪過,不開花也就不奇怪了!

1.月季開花之後將已經凋謝的花剪掉,不要剪掉全部枝條,在花朵下第二對第三對葉子上方1釐米處剪掉。

2.對於即將衰敗,花朵都蔫了,沒什麼觀賞價值的花葉剪掉。剪掉的位置和上方一樣,在花朵下第二對第三對葉子上方1釐米處。不要剪太多,以免影響下一輪花芽的形成!

3.修剪之後,要保證相對乾燥,不要澆水,更不要噴水,以免濺到傷口上!修剪一週之後,可以施用發酵好的豆餅肥水噴灑。


養花大全


1、日照要長。月季生長季節,應充分接受陽光,盆栽的應放在既通風,日照又在半天時間以上的地方,切忌放在蔽蔭處。要注意的是月季在33℃以上即處於半休眠狀態,在平均氣溫20℃~25℃時最有利於生長。因此,夏季應進行適當的遮蔭和多次噴水。降溫補溼:在生長季節最好在上午、下午各噴一次水,創造溼潤環境,促進花葉生長。

2、要常修剪。如果日照和通風條件都好,但不及時修剪,月季也難開花。冬季休眠期需重度修剪,平時花開後的枝條,要進行短截。另外,還需隨時修剪去枯枝、病枝、徒長枝、弱枝等。剪技術要點是: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壯枝後剪、短剪,以促弱抑強,促其開花整齊。長枝條修剪長度不宜超過1/2,避免腋芽萌發遲緩。

3、勤施肥料。新上盆的月季除施入基肥外,每月必須堅持追肥兩次以上。應在早春換盆一次,盆土配方為:(壤土)5∶(腐葉土)2∶(腐熟糞)2∶(砂土)1,再加入少量菜餅,將其拌勻。月季適應於中性或偏鹼性的土壤,不易使用酸性肥料,如礬肥水。

4、要疏蕾。花蕾過多時,應適當摘除一些,不要貪多,防止一次性開放,使之分批分期陸續開放。每茬留花不宜過多,盆栽月季以3-5朵為宜,留花過多養分過於分散,花小且影響下茬花。所以,在萌芽後應選壯芽留,在其上部2.5釐米處剪掉,下部弱芽剔除掉。

5、要防治病蟲害。月季花色豔美,但易患病蟲害。除蚜蟲外,多為黑斑病或白粉病,影響生長和開花,應及早防治。在這裡介紹一種既簡單有效,又不汙染環境的防病治蟲法---噴大蒜液法,不妨一試,具體做法:取大蒜50克,搗成蒜液,加清1000克,充分攪拌調和成蒜液噴灑盆花。每天一次,連續3-4次,能防治月季(薔薇科花卉均有效)的白粉病和黑斑病,還可殺死軟體害蟲和蟲卵。澆灌盆土,可防治蚜蟲、紅蜘蛛、蚜殼蟲。另外,將大蒜瓣拍碎分點埋在盆土中,兩三天內蛆蜘、螞蟻、線蟲均可絕跡。


飛雨舞雪


要讓月季月月開花,首先春天來了就要把月季花老的枝條剪下,讓月季花的新芽開出的花又多還特別紅豔。如果覺得再過上一段時間,再把月季花老的枝條,又能長出很多的月季花。


1557290493


月季又名勝春、月月紅、鬥雪松、長春花等,是我國著名的花卉之一,要使月季月月開花,南陽石橋月季基地多年經驗的植保師的試驗、實踐,必須採取足照、常剪、調肥、治蟲、換盆“十字訣”。

足照

月季是一種喜陽光植物,若光照不足,就很難做到月月開花,因而種植月季的地方,一定要通風,並能獲得半天以上的日照,這是其能繁花似錦的首要條件;若將其放在半陰半陽處或光照不足的遮陰處,一年中最多隻能在春秋兩季開花,故對居住條件不能滿足光照要求的家庭,最好是不種月季花而改種(栽)比較喜陰的花草。

  常剪

<strong>

日照條件雖好,但長期不修剪,月季也難長好。方法是每年12月後月季葉落時應進行一次修剪,留下的枝條約15cm高,修剪的部位在向外伸展的葉芽之上約1cm處,並同時修去側枝、病枝和同心枝。5月初每開完一次花,就剪去開過花的這根枝條的三分之一或一半,這樣便會產生更多再生花芽。若需花朵開得大,可在花蕾多時摘去一部分,既可使營養集中,又能達到延長花期和分批開放的目的。

  

調肥

新品種或移植的盆栽月季,盆土用腐熟而疏鬆的黃土,並拌四分之一的礱糠灰,或少許蠶豆殼、豆餅、或少許雞鴿糞等。老盆栽月季不換盆的,可扒開土面2—3cm,施入一些鮮魚肚腸或雞鴿糞、豆餅屑等,此次追肥最好在1—2月份休眠時進行,這樣肥料就會逐步發酵變成肥液,隨水滲入根際;5月是月季生長旺季,每隔10天應追肥一次,可用腐熟發酵的有機肥,以3份肥加7份水的比例拌和施入,於11月時停止施肥。因月季生性怕熱,溫度在20—25℃時生長最好,若在施肥這一關上掌握好,就能克服其夏季怕高溫的弱點。

  

治蟲

春季月季易生蚜蟲,可用菸蒂浸水或敵百蟲加水稀釋後噴殺,半天內即可將蟲消滅。夏季因過於溼潤悶熱易發生黑斑病和白粉病,輕度的可摘除部分病葉,嚴重的可隔10天左右噴灑波爾多液或託布津、多菌靈等2—3次防治。秋季易發生夜蛾若蟲和粘蟲,可用敵殺死、辛硫磷、氧化樂果等農藥防治。

  

換盆

<strong>

月季不必在每年休眠期換盆,翻盆,若是小盆換大盆,一年四季都可進行。


良人乙


換盆之前底肥要足,開花前噴磷酸二氫鉀1:1000,花後要把快凋謝的花朵剪掉,弱枝修剪



西北寵愛有家


我妹妹很喜歡養月季花,記得有一次大學放假回家,看到陽臺上養了很多盆月季花。不過葉子長得很茂盛就是不見開花,原來是妹妹不懂養殖,還老抱怨買錯了月季品種,於是越買越多非要買到能開花的為止。應該很多人都有過月季花葉子長得很是茂盛,就不見開花的情況吧。

養好任何的花卉植物,我們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它們的生長習性,然後創造合適的條件,它們就會開花。方法也是很簡單的,跟著做就行。

1、光照,凡是愛開花的植物都是離不開的太陽的光線,應該是開花需要太多了能量吧。我們種植的月季的時候,如果是藤本類的月季,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爬滿陽臺和圍欄的那種,最好是選擇光線比較充足的地方。如果是要在室內種植的那種微型月季我們最好是擺放在窗臺,而且要時常移動到室外曬曬太陽。

2、澆水,大部分的花草澆水施肥一週一次就差不多了,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多增加一次。澆水的時候記得要一次性多澆些,讓水從花盆底部流出來,如果害怕水流的到處都是,我們可以用有托盤的花盆。切忌澆水澆一半就停止,那樣反而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3、施肥,合理的施肥也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以為月季花很愛吃肥,於是施肥沒有把握好分寸。甚至很多人跟著網上的方法自制肥料,其實沒有掌握好技巧,很容易把月季花弄死。月季花用了很多錢去買回來,中間又花了很多時間,卻養死了很划不來,還不如花幾塊錢買點營養液回來,省時省力。

後來我妹妹按照我說的方法養了一段時間以後,月季花就開了幾朵小花。其實月季不開花的時候,先不要抱怨品種不好,跟我們的養護關係也是很大的。


盆栽快樂


注意水分和光照的處理,注意營養跟上,也可以扦插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