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釣魚老是跑魚?子線和鉤子都是好好的?

弘葉


脫鉤、斷線這兩件事對於釣魚人來說避之不及,煮熟的鴨子飛了這誰都不想,更關鍵的是跑魚很有可能會形成炸窩,從而影響接下來的作釣。偶然的現象是無法的避免的,如果一連出現幾次,那咱就得來分析一下原因了,不然這魚你還得接著跑。


魚鉤問題

鉤子質量不行

說實話我對魚鉤的瞭解不是很深,一般人對魚鉤的關注點只有兩個,鋒利度以及堅固程度。如果一個魚鉤鋒利度不行,鉤尖鈍了,那肯定在刺穿方面會有影響。另外鉤子變形也會導致跑魚情況的發生,有時候掛底一拉導致鉤子形狀發生了改變,沒有及時發現繼續作釣跑魚率就會上升。

鉤子小

一般我們釣魚的話會先確定個目標魚,然後在來挑選魚鉤的類型以及大小。所謂大魚用大鉤,小魚用小鉤。魚鉤過小釣到大魚,鉤體部分不足以對魚體形成“刺穿”,往往魚一掙扎就會形成跑魚。

調釣的原因 浮漂的原因

調釣應該是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太靈或者太鈍都會導致脫鉤跑魚。所謂的太靈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子線繃得太直,魚還沒把餌完全吃進嘴裡,浮漂就出現明顯的頓口動作,這時候你一抬竿往往就會“刮嘴皮”。釣組太鈍的話魚吸食魚餌產生的頓口就會被過濾掉,而當浮漂頂起的時候魚正好在吐出魚餌,此時抬竿一樣會脫鉤跑魚。

小黑為啥單獨把浮漂拿出來講呢,這是因為這種情況我親身體驗過。浮漂的造型不同,同樣的魚體動作反映出來的動作也會不同。舉個例子吧,短腳長身漂靈敏度會比較高,長腳長尾棗型漂靈敏度較低但人家頓感強。如果兩隻漂一支經常用,一支是你從來沒用過的話,那後者脫鉤跑魚純屬正常,因為你還沒有習慣這條漂的特點。當然了漂的形狀只是一方面,有時候還跟魚漂的材質有關。事實上有些釣友浮漂非常多,然而他真正用過、用習慣的的浮漂也就這麼幾條。

提竿問題

臺釣的提竿動作的精髓就是“刺”,以短促有力的動作將鉤子刺入魚的嘴裡又不至於讓線承受過大的拉力。魚的種類不同,這生理構造就會不一樣,草魚的話上腔會比其它魚硬上許多。假如你用釣淺水瓜子鯽的力道來刺草魚,那是很難完全將它刺透的。在實際作釣中,有些釣友會根據情況來改變刺的力道,野釣的話和塘釣完全不一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這一杆是個啥魚。

就小黑個人作釣的經驗來看,跑魚大多數還是調釣、提竿時機、浮漂引起的。這三方面涉及到一個學習的問題,別人能幫你的很有限,如果作釣中發現你的脫鉤率真的不能用偶然來解釋的話,建議你從這三方面來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