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洩憤,竟讓人挖了徐茂公的墳,為何見到陪葬品直呼徐狡詐?

tanyou1


武則天是唐朝一位傳奇的女性,早年因為容貌驚人,得到了唐太宗的眷顧,那時的她才14歲。在剛剛入宮的時候,武則天不過是一個才人,後來因為太宗去世,武則天削髮為尼,後來受到了高宗的眷顧,被重新帶入到了宮中。在經歷了太宗時期的歷練,加上在寺院中的沉澱後,武則天從一個很是單純的女子,慢慢成為了一個心有城府,權欲極強的女性。她正是受了那些苦,才知道了成為人上人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受盡了折磨,才知道了權力的重要性。

徐茂公和武則天的淵源

說起徐茂公和武則天還是有一定淵源的,更為準確的說,徐茂公在當初李治想要立武則天為後時,面對群臣的反對,徐茂公還幫了武則天一把。當時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李治在那時想要廢掉當時的王皇后,讓自己心愛的武則天成為後宮之主,但是因為百官阻撓,李治的想法一直得不到實現。正因如此,李治召見了徐茂公等四位臣子,但當時徐茂公假裝稱病沒有到場,後來根據徐茂公心腹的傳達,那次會議中在李治問那幾個重臣時,他們都是以反對之詞來應付李治。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徐茂公覺得李治在不久後一定會找自己再度議事。果不其然,在徐茂公缺席了那場君臣對話沒多久後,李治便找到徐茂公詢問他的意見,李治問:““朕打算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固執己見,以為不可,這件事應該怎麼辦呢?”,徐茂公在聽了李治的話後,先是思考了一會,然後便對李治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在聽完了徐茂公的話後,李治也是沉思了一會,然後便從心中堅定了廢王皇后和立武則天的信念。

也正是因為徐茂公的幫助,武則天成功的成為了皇后,當然她的心中也知道,幫助她這次上位的,不是別人,便是徐茂公。

其實徐茂公的這個做法,並不是為了去討好武則天,而是為了迎合皇帝的意思,因為聰明的徐茂公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是想立武則天為後的,而這個時候諸位大臣的反對,正好能夠顯出徐茂公後來的聽話和符合皇帝的心意,這對徐茂公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政治財富。

武則天和徐茂公後人的賬

但是不論怎麼說,徐茂公給武則天留下了一個好的印象。但天有不測風雲,在後來的時候,徐茂公後人所辦的一件事,使得武則天遷怒與徐茂公,並把徐茂公的墳拋開。

話說,在徐茂公死後,他的後人李敬業(徐茂公因為有功,被李世民賜李姓,後人便都姓李)因為在後來看不慣武則天的當道和干政,便聯合駱賓王進行了一次反對武則天的秘密政變。可後來卻因為其他的原因,使得這次政變流產。

在武則天掌權後,對駱賓王和李敬業進行了清算,不僅如此,當年曾對她武則天有恩的徐茂公也被一併遷怒(因為李敬業是他的後人),武則天為了洩除心中的不快,便叫人去挖開了徐茂公的墳墓,正準備去鞭徐茂公的屍體時,眼前的一幕使得武則天是又氣又驚,因為在這墓穴中居然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空的墓穴(也有人說這是一個衣冠冢)。這才氣的武則天大呼徐茂公是如此的“狡詐”!

其實徐茂公當時並沒有想到武則天會挖他的墓,他的這種方式只是對自己身後事的自保,可沒想到當初的“多此一舉”,卻在後來逃過一劫。


木劍溫不勝


在現如今西安昭陵附近的徐茂公墓碑上,刻有唐高宗李治親自撰寫的這樣一段文字:

“貞觀之初,勣已經事朕。荏苒之間,四十餘載。歲月既久,情素可知。此人奉上忠貞,事親孝謹,熱心平直,終始不渝,歷事三朝,未嘗有過,自古賢臣,罕有其比”。

從這段文字上可以看出,李治不僅給予徐茂公非常高的評價,還對他是發自肺腑的佩服和尊重。當然,憑徐茂公的戰功,足以配得上這樣的評價。同時,徐茂公對於李治而言,也是一個值得李治發自肺腑感謝的人。

因為,當年李治為擺脫長孫無忌等人的控制,想冊立武則天為皇后,但卻遭到長孫無忌等人的強烈反對。在這種關鍵時刻,徐茂公卻選擇站在李治這一邊,他直接告訴李治,總而言之,這是你自己的家事。

徐茂公的潛臺詞就是陛下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別人有什麼資格管。換句話說,不管陛下做什麼,我都會全力支持。

憑藉徐茂公在大唐軍中的戰功和威望,有他的這個表態,李治自然不用擔心有人會用武力干涉他,所以他不再害怕長孫無忌,直接強硬立武則天為皇后,最終李治更是和武則天聯手,將長孫無忌給徹底扳倒。



從這層意義上說,徐茂公不僅是李治的恩人,也是武則天的恩人。 後來,徐茂公又幫助李治平定高勾麗,完成了當年李世民都沒能實現的願望。所以,等到徐茂公去世後,李治和武則天都為他悲哭,他們還下令輟朝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又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

在徐茂公下葬之日,李治和武則天又親臨未央宮故城,登上宮樓為他送葬,望著靈車痛哭。徐茂公所築的墳墓也是依照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的先例為準,仿照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建築,以此表彰徐茂公擊敗突厥、薛延陀的功勞,李治還親自為他寫下碑文。

如果徐茂公的故事到此就結束,那他的一生就是光榮和偉大的一生,而且我們現在所稱呼的徐茂公,也應該叫做李勣。

但可惜的是,後來徐茂公家出了一個不安分的人,又或者說是一個忠於大唐的人,他叫做徐敬業,是徐茂公的孫子。因為徐茂公的兒子去世得早,他的這位孫子就襲爵了他的英國公爵位,並擔任眉州刺史。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其子李顯登基,即唐中宗。但僅僅過去一年,武則天就廢掉李顯的皇位,改立豫王李旦為帝,武則天實際掌握大唐的全部權力。而在這同一年,徐敬業因為犯錯被降職為柳州司馬,和他一同被貶的,還有徐敬猷、駱賓王等人。

當時他們都聚會於揚州,各自因失去官職心懷不滿,便決定以恢復李顯的帝位為藉口而發動兵變,以此謀取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於是在這一年的9月,徐敬業就正式在揚州舉兵反武,他以擁護廬陵王李顯為號召,短時間內就集聚了10萬大軍。

武則天聽此消息,大為震怒,於是下詔剝奪掉李淵賜給他們徐家的李姓(當時徐敬業實際叫做李敬業),並又下令派遣李孝逸為主帥,帶領30萬大軍征討徐敬業。

起初,徐敬業領兵獲勝,但緊急聚合的大軍難以攻打持久戰。不久,李孝逸就用火攻的方式大敗徐敬業,而徐敬業後來在逃亡潤州之時,不幸被手下將領所殺。

武則天為以儆效尤,不僅下令將徐敬業的家人全部誅殺,對於已經去世的李勣(徐茂公),武則天也不打算放過,她先是下令剝奪掉李勣的“李”姓,從此不允許再有人叫他李勣,只能叫他徐世勣。接著,武則天還不解恨,她又下令毀掉徐茂公的陵墓,還要將他挖出來棄屍荒野。

很快,徐茂公的陵墓就被毀掉狼狽不堪,他的棺材也被挖了出來,但等到士兵們打開棺材之後,卻沒有發現徐茂公是屍骸,只有他以前所穿的朝服一副。當武則天看到徐茂公這件朝服後,心中的的怒火頓時也煙消雲散,畢竟當年徐茂公就是穿著這件朝服,支持她當皇后。

再者,武則天也找不到徐茂公的屍骸,所以也沒法將他的屍骸拿來丟在荒野,總不能把這件朝服拿出來燒掉吧,這為免會讓武則天顯得太過心胸狹窄。在這種背景下,武則天就說徐茂公真是個狡詐的人,這件事也就此結束。後來,唐中宗李顯復位,下詔恢復李勣的官爵,並重新為他起墳改葬。


我是趙帥鍋


徐茂公作為唐初名將被賜李姓,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得以高壽善終,可是死後不久她的墳卻被武則天讓人給挖了,不挖不要緊,挖了倒是惹得武則天大怒,直呼他狡詐!

當初唐高宗李治寵愛武則天,想著立她為皇后,遭到群臣反對,當唐高宗愁悶不展時,徐茂公的回答讓他喜出望外!徐茂公只說了一句“此乃陛下家事”,這功勳元老都這樣說,李治就理所當然的不用聽別人的,自己拿主意立武則天為皇后嘍。所以從這個當面講,徐茂公對武則天是有恩的。669年,徐茂公去世,享年76歲,諡號“貞武”(這個諡號起的很有意思),陪葬昭陵,高宗親自登樓送葬,痛哭不已。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徐茂公不愧深諳為臣之道,懂得帝王心思,也看懂當時形式,所以順水推舟送人情。可是他的後代們卻沒長他的心眼兒,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

684年,武則天廢唐稱帝,引起天下不滿,很多人反對,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白白承襲了爵位卻給祖宗和後代們帶來災難。也許感覺自己樹大根深,公開起兵,請駱賓王寫了著名的《討武曌檄》,領頭討伐武則天,當然結果是反被武則天給滅了!

武則天發起威來誰都不認,剷除徐敬業後,連同徐茂公的墳也連根端了,可是挖開徐茂公的墳,卻發現裡面穿的常服和朝服一套,也就隨葬五六匹馬十個木偶,簡樸的讓人找不到一點把柄。而就這點東西尤其那件朝服恰恰表明了徐茂公對李唐的忠心!“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見先帝”的遺言中只有先帝讓武則天氣憤,可是這種醋吃的太離譜了,人家總不能再多一句“和武帝”吧!就算是預見到了也不能說出來啊!對此武則天也只能鼻子裡出氣“老狐狸”了!本來這種遷怒就顯得過分了!

好在後來李顯復位恢復了徐茂公的爵位和李姓,重新安葬,享高宗廟庭。徐茂公的亡靈經過這一番折騰終於清淨了!


墨梅逸清寒


《隋唐演義》中,徐茂公是牛鼻子老道的形象,其實這與歷史相差甚遠,徐茂公不是個道士,而是一員猛將。


徐茂公一生改了四次名字。

第一個名字徐世勣,這是爹媽給起的,投降了李唐之後,因功勳卓著,被李淵賜予國姓,於是改叫李世勣,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後,他為了避皇帝的諱,又改名叫李勣,到了後來,孫子李繼業造反,武則天一氣之下收回了“李”姓,李勣又變成了徐勣。

徐茂公一生謹慎,很少介入皇家的權力鬥爭中去,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之前,多次拉攏徐茂公,企圖讓徐茂公出一把力,然而徐茂公卻一直默不作聲,置身事外。

也因此,徐茂公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行榜中,排名倒數第二位,而那個降唐較晚,功勞一般,極力攛掇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尉遲恭,排行在眾武將之首。


唐高宗繼位之後,準備廢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此事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開國功臣齊齊反對,他們極力拉攏徐茂公加入反對一方。

但徐茂公仍然默不作聲,置身事外,為了躲避風頭,徐茂公稱病不起,後來,唐高宗屢次三番徵求其意見,他只得回覆了一句:

“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

這句話相當高明,表面上似乎沒有表明是支持還是反對,但實質上態度已十分明確。這是皇上自己家的事,別人無權摻和,這句話無疑給唐高宗打了一劑強心針,直接助推武則天成了皇后。


事實證明,徐茂公政治嗅覺是極為靈敏的,他選擇站在最高領導人一邊是極為明智的。

不久之後,堅決反對立武的長孫無忌,雖然排在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之首,貴為唐高宗的親舅舅,但仍是沒能逃過被逼自殺、全族遭流放的命運。

而徐茂公平平安安,壽終正寢。

然而,人只能管得了生前之事,死後之事誰也管不了。徐茂公根本不會想到,他死後不久,就慘遭開棺暴屍的厄運,而下這道命令的正是武則天。


按理說,徐茂公對武則天有功,如果不是當年他的一句話,讓唐高宗醍醐灌頂,說不定武則天皇后之位就泡湯了。武則天為何如此對待恩人呢?

這裡,不得不提徐茂公的“好兒子”徐敬業。

徐敬業是個頗有計謀,膽識過人的人,但他性格衝動,容易意氣用事,徐茂公屢次三番教訓他,讓他改一改衝動的個性,但徐敬業我行我素。

徐茂公嘆息道:“此兒可興我家,然破我家者必此兒。”

沒想到一語成讖,武則天廢戳皇帝,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徐敬業打出擁立李唐、反對武則天的大旗,但最終兵敗被殺。


武則天遷怒於徐茂公,於是令人掘了他的墓,準備挫骨揚灰,然而打了墳墓一看,眾人吃了一驚,原來徐茂公墳墓內,除了腐敗的屍身,只有一件朝服,以及十個木頭人,連個瓷器都沒有。

武則天嘆息一聲:“這老道,真是狡詐,但念其忠誠廉潔,還是饒了他吧!”


一半秋色


話起隋唐年間,李世民,秦瓊,程咬金等人的名頭任的誰都是不能忘記的,說起隋唐年間的當世第一謀臣,許多人也會想起徐茂公。

先說一下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後來被封為李姓,改為李世勣,因為世字與李世民的世相重,為了避諱,於是便改作了李勣。後世對李世勣的稱呼,也是徐懋功,隨著隋唐演義的流傳,徐懋功也便成了徐茂公。

徐茂公身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經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平定四方,立下過汗馬功勞,在隋唐演義裡,徐茂公還是一個老神棍,上通天文下至地理,頗有仙家風骨。

像徐茂公這樣的人,必然是一個老奸巨猾,懂得進退的人物。

李唐王朝平定天下以後,李世民曾經弒兄奪權,這段歷史想必瞭解的人也是很多。

徐茂公雖然曾經為李唐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但他也是一個懂得明哲保身的人物,當年李世民振臂一呼,秦王府上下莫不是群雄激昂,只待李世民一聲令下,便要上那玄武門,斬了那李建成,綁了那李淵,將天下獻給李世民。只是徐茂公這時候卻是並未表態,也未曾說站在李世民一邊,也未曾說要衛護李淵。

自這以後,徐茂公與李世民之間就有了間隙,當然了,當年瓦崗寨出來的兄弟們,因為一場玄武門之變而與李世民疏遠的也有幾人,也就只有尉遲恭這種,甚至敢於幫助李世民軟禁李淵的人,最終才得了重用。

徐茂公此人最為擅長的便是審時度勢,在李世民駕崩以後,李治上位之時,由於李治希望將武則天封為皇后,眾朝臣盡皆反對,這時候的李治詢問了徐茂公應當如何做,徐茂公給李治指了一條明路,立武則天為皇后,這本是李治的家事,怎容他人插手,徐茂公這一說法,變相的在支持著李治。

看起來,對於武則天而言,徐茂公還是一個恩人,只不過,在徐茂公去世以後,武則天卻是掘了徐茂公的墳墓。

為何要掘徐茂公墳墓?這還得從徐茂公的兒子說起。

徐茂公去世之前,告誡自己的兒子,去世以後要一切從簡,莫不可奢侈放縱,就連徐茂公的陪葬品,也不過石馬一具,木人十隻,以及朝服一身,這點東西,卻是算得上簡單了。

等到徐茂公去世以後,由於李治退位,李顯成為了新的皇帝,李顯後來卻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這時候,世襲了徐茂公爵位的徐敬業,為了支持李顯,竟然公然起兵討伐武則天,若是成功了,自然也沒武則天什麼事了,因為徐敬業的事情,武則天對徐茂公也恨上了,後來更是派人掘了徐茂公的墳墓。

打開墳墓看過以後,武則天這才明白了徐茂公的小心思,徐茂公直到後世肯定會有人掘了他的墳墓,所以特意將墳墓弄得極為精簡,這樣子,後世之人看到以後,反而會將徐茂公兩袖清風的名頭傳出去,這也是為何,武則天要大罵徐茂公奸詐。


魏青衣


徐茂公,一生經歷的戰鬥難以計數。

619年,李淵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後,讚揚道:徐茂公對主人感恩圖報,不爭功邀賞,真是純臣。

李淵除了對徐茂公封功晉爵之外,特別賞賜他姓李,與皇族同姓。從此,徐茂公改名為李世勣,和李世民同一輩分。徐茂公兒孫也就可以姓李了。

武則天為洩憤,命人挖掘徐茂公墳墓,打開棺材。

那麼,為什麼看見棺材裡面的隨葬品,武則天大吃一驚,連連直呼:徐茂公太狡詐!徐茂公太狡詐!

因為徐茂公用簡單的陪葬品彰顯自己出了自己的清廉,而通過對比突出了武則天的陰狠。

徐茂公與武則天的恩恩怨怨

可以說徐茂公並沒有與武則天有多大的恩怨,而是徐茂公的孫子李敬業深深的得罪了武則天,從而牽連到了徐茂公。徐茂公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擅長謀而後動,掌握天下局勢,一生閱歷無數,嚴格的說還幫助過武則天。在李治準備封武則天為皇后時,眾大臣無不反對,唯獨徐茂公說皇帝立後乃是家事,臣不該干預,就因此武則天才成為了皇后,為以後登基為帝又向前邁了一步。

武則天作為封建社會中唯一的一個女帝,其謀略以及手段自然是談得上是舉世無雙,其從一個普通的女子,逐步走到皇位,自然要受到重重阻礙,而其一生也都是在掃除這些阻礙。這其中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便是一個,徐敬業支持李氏,排擠武則天,充當抗議武則天掌權的主力軍,這自然惹得武則天很是不歡喜。在武則天政治鬥爭中徹底勝利後,自然會將這個妨礙自己稱帝的討厭的人進行清算,而僅僅殺死他還不夠,還要挖其祖墳,也就是徐茂公的墳墓,就這樣徐茂公受到了牽連。

徐茂公的墓裡有什麼,為什麼被說做狡詐?

其實徐茂公的墓裡的陪葬品很簡單,僅僅是一套官府和十個木頭人,而就是這樣方能彰顯出自己為官清廉,心繫國家,而側面通紅對比則彰顯出武則天的陰狠與惡毒,這也就是武則天說徐茂公狡詐的原因。徐茂公似乎預料到了有個一天,而早早的做好了準備,似乎早已準備好自己被挖墳掘墓,然後昭告天下自己的清廉,在史書上再留下濃厚的一筆。

徐茂公是一個充滿智慧,類似神算子一樣的人物,似乎發生什麼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徐茂公確實一生為官清廉,為天下百姓謀福利,入土之後再次被打擾清淨也實在有些可惜!


多爾袞愛新覺羅


政治從來都是血腥的,從來沒有你濃我濃溫情脈脈,血腥與殘酷是圍繞政治鬥爭的唯一主線,每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冷酷到底的人物。

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皇武則天也不例外,她發起威來,甚至連對手已經死去的祖父都不放過,竟然把死去的老人家再挖出來,完全不顧他是當年自己能夠成功上位,當上皇后的大恩人,洗刷帝國三代恥辱的名將。


遭到如此奇恥大辱的人就是徐世勣,字懋功。因為功勞賜姓李,後來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改為李勣。是名將李靖的徒弟,凌煙閣24功臣之一,戰功卓著。

李勣不僅在唐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戰功彪炳,他的對外戰績更是輝煌無比。

李勣和老師李靖合作,出雲中,痛擊草原霸主東突厥,打的東突厥士兵抱頭鼠竄,打出了唐軍的威風與氣勢。

在頡利可汗向唐帝國求和之際,兩位雄才大略的李將軍他們的眼睛沒有被對方釋放出來的和平煙霧所迷住,反而利用這一大好時機,趁敵軍鬆懈之際,發起了致命的突襲,活捉頡利可汗徹底瓦解了東突厥。

這一戰洗刷了唐朝晉陽起兵之時向突厥稱臣的恥辱,這一戰洗刷了唐太宗登基之際,突厥深入國境,李世民無奈隻身赴渭橋與頡利可汗談判的恥辱,此一戰讓驕傲的草原狼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向漢家男兒俯首。

然而這只是傳奇的一個里程碑,遠不是傳奇的終點!

李勣此後兩次擊敗草原上的小霸王薛延陀,經歷唐軍雷霆萬鈞的攻擊之後,自大的薛延陀人終於感受到了天可汗憤怒的可怕!整個西域再也沒有人敢挑戰我大唐天威。



在唐高宗時期李勣的戰功達到了人生的頂點,在他的統領下,又一項歷史性的恥辱,得到了洗刷!

在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失敗,唐太宗東征高李句麗沒有實質性進展的情形下,李勣不顧70餘歲的高齡毅然銜命出征。

李勣攻下高句麗西部要塞新城,以此為基地,唐軍在高句麗颳起了一陣旋風,轉瞬之間,高句麗16座城池易手。

唐軍新生代將領薛仁貴更是英勇無敵,斬首五萬餘,敵人聞之喪膽。

隨後李勣在薛賀水再一次大敗高句麗,斬首三萬,高句麗舉國震動,在唐軍包圍平壤一月之後,高句麗宣佈投降,這個曾經讓隋煬帝折戟,唐太宗遺恨的國家成為了歷史。

李勣的戰功到達了頂點,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是少數有滅國記錄的軍事統帥。

可以說,在天可汗時代,李勣是大唐最鋒利的長矛,是大唐周邊各個國家的夢魘,他就是天可汗時代的戰神。天可汗的威名是伴隨著李勣的鐵蹄傳揚到了天山南北。

然而,這個戰場上所向無敵的大將,在朝堂上確是一個明哲保身的老狐狸。

▲:1971年昭陵徐茂公墓出土的“三梁進德冠”

他從來不站隊!他憑藉著自己敏銳的嗅覺,成功的避開了玄武門之變,成功的避開了貞觀末年諸皇子紛爭,最後在唐高宗試圖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問題上徵詢這位碩果僅存的貞觀名將的看法時,他的一句這是皇上的家事!堅定了李治的決心。

可以說,他是武則天上位的大恩人!這也確保了李勣一生的榮華富貴。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鐘愛的孫子李敬業絲毫沒有繼承他的軍事才能和圓滑的處事作風。

李敬業在武則天最炙手可熱的時候跳了出來,打著恢復李唐的旗號起兵在揚州造反。

李敬業真的是心向唐朝嗎?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從他起兵以後的動向就能看出他的動機並不純正,佔據揚州以後,李敬業並沒有當時的首都進發,去推翻武則天,反而是因為金陵有王氣折返方向進攻金陵。


同時,在唐中宗李顯尚在的情況下,還弄出了一個假太子李賢,這其實已經暴露了李敬業的野心,他壓根就沒有想做唐朝的霍光,他想做唐朝的王莽,三國的曹操!

但李敬業的起兵沒有泛起多大的漣漪,就被平定了。

打敗了李敬業之後,武則天猶不解恨,她甚至讓人挖開了李勣的墳墓,然而,這卻讓驕傲的女皇失望了。

李勣如同早有預料一般,他的陪葬物品非常的簡單,除了平常的官服,和五六匹工藝品馬以外,就只有十個木頭人,這讓武則天大呼李勣狡詐!


其實李勣並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從他在朝堂上的作為,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可能覺得豐厚的陪葬品,沒有任何實質意義,錢財是用來花,用來享受的,把大量的財富埋藏在墓穴之中,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所以他沒有選擇厚葬,而是選擇了與他國公爺身份不符的薄葬!僅此而已,絕對沒有半點玄幻色彩。

但是武則天的做法並不明智,李勣是他們夫妻的大恩人,大唐的不敗名將,為了一己之私怨,去把一個絕世名將的棺材打開,這真的是對這位老將的奇恥大辱。


小小嬴政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主要體現了武則天的一次錯誤決定和徐茂公的高遠眼光!


簡單介紹幾句徐茂公

徐茂公很有能力,最初他加入了瓦崗軍,和首領李密混,後來李密降了大唐,徐茂公隨之加入了李唐,他很受大唐朝廷的重用,還被賜姓李,後來就改名叫了李勣(jì)。李勣忠於大唐,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拒絕參加到兄弟相殘之中,最後李世民勝出,仍然重用他。李勣隨李世民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累封英國公。

就是這樣的一位三朝元老,配享太廟的大神,在死後卻遭到了武則天的羞辱,不過,最後受到羞辱的卻是武則天,這正是題主說的徐茂公“狡詐”。

得罪了武則天

李勣有一個孫子叫李敬業,在武則天臨朝執政時,他站出來反對武則天,與他一起的還有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人,駱賓王寫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以號召天下,一時間討伐之聲四起,李敬業很快聚集了十萬大軍,討伐武則天,武則天則派遣30萬大軍進行征討,兩軍交戰,最後李敬業不敵武則天,敗下陣來,最終屬下砍頭獻給了武則天,在這其間,武則天剝奪了他的李姓。

徐茂公受到牽連

武則天對李敬業很惱怒,她恨李敬業造反,做了不好的榜樣;她恨駱賓王的檄文,將她罵的體無完膚。武則天怒不可遏,一心要懲治李敬業,卻無處發作,苦思後,她覺得挖開徐茂公的墳墓,在武則天料想,徐茂公為官多年,陪葬品定然豐厚,正好藉此發作,收拾徐茂公一脈。

當徐茂公的墳墓被挖開後,武則天傻了眼,徐茂公的陪葬品只有一身大唐官服和是個木頭人。這樣忠於大唐、清廉處世的做法,讓武則天無法發作,氣的武則天大罵一聲:“徐茂公,狡詐!”


結語

中國歷史唯一的女帝,被李敬業討伐也是無可厚非,女帝王武則天自作聰明想收拾徐茂公一脈,最終卻鬧了一個掘忠良墳墓的罵名,她又如何能不惱怒呢?


我是野史日記,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


野史日記


因為徐茂公用簡單的陪葬品彰顯自己出了自己的清廉,而通過對比突出了武則天的陰狠。

徐茂公與武則天的恩恩怨怨

可以說徐茂公並沒有與武則天有多大的恩怨,而是徐茂公的孫子李敬業深深的得罪了武則天,從而牽連到了徐茂公。徐茂公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擅長謀而後動,掌握天下局勢,一生閱歷無數,嚴格的說還幫助過武則天。在李治準備封武則天為皇后時,眾大臣無不反對,唯獨徐茂公說皇帝立後乃是家事,臣不該干預,就因此武則天才成為了皇后,為以後登基為帝又向前邁了一步。



武則天作為封建社會中唯一的一個女帝,其謀略以及手段自然是談得上是舉世無雙,其從一個普通的女子,逐步走到皇位,自然要受到重重阻礙,而其一生也都是在掃除這些阻礙。這其中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便是一個,徐敬業支持李氏,排擠武則天,充當抗議武則天掌權的主力軍,這自然惹得武則天很是不歡喜。在武則天政治鬥爭中徹底勝利後,自然會將這個妨礙自己稱帝的討厭的人進行清算,而僅僅殺死他還不夠,還要挖其祖墳,也就是徐茂公的墳墓,就這樣徐茂公受到了牽連。

徐茂公的墓裡有什麼,為什麼被說做狡詐?

其實徐茂公的墓裡的陪葬品很簡單,僅僅是一套官府和十個木頭人,而就是這樣方能彰顯出自己為官清廉,心繫國家,而側面通紅對比則彰顯出武則天的陰狠與惡毒,這也就是武則天說徐茂公狡詐的原因。徐茂公似乎預料到了有個一天,而早早的做好了準備,似乎早已準備好自己被挖墳掘墓,然後昭告天下自己的清廉,在史書上再留下濃厚的一筆。

徐茂公是一個充滿智慧,類似神算子一樣的人物,似乎發生什麼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徐茂公確實一生為官清廉,為天下百姓謀福利,入土之後再次被打擾清淨也實在有些可惜!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答:嚴肅點,嚴肅點。什麼徐茂公?徐茂公其實是演義小說裡的寫法,這“茂公”兩字都是別字,正確的寫法是“懋功”;而且,“懋功”只是他的表字,原名叫世勣。

徐世勣是個牛人,原則性非常強。

他在晚年曾不無自豪地說:“我年十二三為無賴賊,逢人則殺;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快者,無不殺之;十七八為好賊,上陣乃殺人;年二十,便為天下大將,用兵以救人死。”

十七歲那年,他和單雄信等人一起擁護翟讓上瓦崗山起義。

後來李密在瓦崗山上與翟讓火併,殺了翟讓。

單雄信見勢不好,馬上跪地投降。

徐世勣不降,轉身就走,後脖子中了一刀,差點喪命。

李密愛惜他是人才,釋而不殺,幫他包紮了傷口,並讓他去管理黎陽諾大一塊地盤。

李密後來和王世充爭洛陽,大敗,逃入李唐陣營。

李淵向徐世勣招降。徐世勣在李密已降的前提下,同意出降,但他不願把黎陽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上呈以換取富貴,明確向李淵說好,黎陽的人眾土宇,皆屬李密所有,功勞應該記在李密帳下。

李淵因此大讚:“世勣真純臣也。”任命他為萊州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後又加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賜李姓。從此,徐懋功即改名為李世勣。 後來李密叛亡,李世勣痛哭之餘,也不避嫌,上表請李淵批准自己把李密的屍首縫合,並以君臣之禮厚葬李密。

李淵再次大讚:“世勣真純臣也。”

李世勣的好友在瓦崗軍崩盤後降了王世充,與李唐為敵,終被李世民俘獲。

李世勣出於義氣,願意獻出自己的官爵,以換取單雄信的性命。遭到拒絕後,就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給單雄信吃下,為兄弟送行,並收養了單雄信的兒子。

李世民準備發動玄武門事變,想把李世勣拉進自己的核心圈子裡。但李世勣認為這是皇家家事,不願意插手。

李世民登位後,按照禮法,李世勣應該要避諱李世民諱的。

但李世民生性灑脫,認為只要“世”、“民”二字不連稱,壓根就用不著避諱。

李世民非常欣賞李世勣做人的原則性,讓他做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同中書門下三品,負責東宮事務。

李世民誠懇地告訴李世勣:“我知道你不會辜負我的。”

李世民駕崩後,唐高宗因為武則天曾是太宗侍女的原因,為了不失掉孝子之名,於永徽二年下令全面避“世”與“民”之諱,李世勣才不得已去掉了“世”字,成了李勣。

唐高宗想廢掉王皇后、選立武昭儀武則天,又擔心大臣反對,向李勣徵詢意見。

李勣仍堅持他的原則,認為這是皇家家事,旁人不應該插手。

就這樣,武則天終於轉正。

李勣的孫子李敬業自幼善於騎射,曾隨祖父征戰,衝鋒陷陣,勇猛無比。

李勣雖愛其才幹,卻對其做事易衝動、愛出風頭的特點極為反感,晚年頗預感地說:“這小子太愛逞強了,日後,破我家業的,一定是他。”

據載,李勣為了除去這個禍根,曾在一次圍獵中,乘李敬業入林逐獸,命人四下放火燒林,想將徐敬業燒死林中。

哪知李敬業有急智,見大火滾滾滾而來,拔刀將所乘坐騎殺死,自己藏身於馬腹之中,躲過了葬身火海的噩運。

李勣驚奇之餘,又搖頭嘆息不已。

唐高宗駕崩,武則天以太后臨朝稱制,不久廢中宗李顯,另立豫王李旦為帝,其要篡奪李唐之心,路人皆知。

李敬業大為不滿,在揚州起兵造反,但功敗垂成,兵沒身死。

武則天惱怒之下,下令奪回“李”姓,並滅其全族。

甚至開棺戮徐世勣之屍。

徐世勣墓被打開,裡面陪葬品寥寥無幾,非常清貧孤寒。

武則天大感意外,嘆息不已。

至於“武則天罵徐世勣狡詐”之說,史不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