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今天的湖南湖北两省隔着洞庭湖遥遥相望,各领风骚。在历史上它们却一直以一个统一方式示人的-湖广行省。一直到了清朝中期他们才自上而下分了家,变成了两个独立的省份。

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湖北的长江地带是由长江和汉江共同构成的江汉平原,这个如今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平原,在两千年前还是一片硕大的云梦泽。因此战国时期占据此地的楚国行政中心偏西,而不是今天偏东的武汉。

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湖南则有湘江和沅江两大流域,围成了V字型的黄金地带。湘江由于广西灵渠的存在,起到了沟通了湘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作用,地位要高一些,同时也提高了湖南人对湘江的认可。反观沅江,由于通向闭塞的湘西山区乃至云贵,历史上一直没什么存在感。

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这两个省在历史上确实一直有着自己的流域基础作为两个独立的省份而存在,但是问题在于,湘江下游的洞庭湖流域是一片地势平坦且水网混杂的区域,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分割线,因此长期在历史上保持着湖广行省的统一身份。当时的统治者对两湖具体情况的忽视是有道理的,由于湖南境内多多山,大量少数民族杂居其中,汉族人能影响和开发的仅限于湘江流域的一系列城市,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长沙,衡阳,湘潭等地,而在沅江流域值得一提的也就只有常德一座城市。这些汉人的熟地还不够成省级行政的资格,很容易和湖北的混成一起。

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帮助湖南刷出存在感的并且催生两湖分家的倒不是湖南人自己,而是隔壁的贵州少数民族。明朝末年,贵州土司杨应龙起兵反明,席卷整个贵州,一度将战果带到了湘西,这时候在明朝的官方文件上仍然以两湖为一省,设湖广巡抚。无奈湖广巡抚人在武昌,距离战事太远,实在鞭长莫及,急需有人分摊湖南的军政管理权,弹压叛乱,于是万历二十八年,阁臣沈一贯上奏,请求增设一名能够掌管湖南战事的长官,为湖广巡抚分忧。长久不出门的万历皇帝大概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就批示同意了。于是湖南有了第一次自己的正牌长官-偏沅巡抚,督办兵粮,抵挡杨氏叛军,从这个官名其实也能看出来当时统治者是不舍得将两湖分家的。到了明朝中后期,湘江流域开始有了自己的城市群与文化特征,足以和江汉平原分庭抗礼,绝不会轻易低头,以湘江流域整合沅江流域形成一个独立的省份自然成了一件自然的事情。到了乾隆前期,官方文件开始逐渐区分湖北与湖南,但是统治者对湖北的偏爱还是能从版图划分上看出来。清代湖北在版图上跨过了长江,把包括公安,松滋,石首在内的一部分和湖南文化更亲近的地区划分进去,武汉也在凭借省版图完全控制长江水道的优势,极力拉拢身为湖南经济老二的岳阳,隔着洞庭的长沙却几乎没什么还手之力。

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说说湖北湖南为什么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