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佛教勝地,觀閩南建築領略佛意


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毗鄰廈門大學 ,面臨碧澄海港,該寺始建於唐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

南普隨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兩旁有鐘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後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

寺內所有建築,一律採用古代宮殿式的重簷飛脊大屋蓋,飾以杏黃琉瓦,使之統一協調。再以石構圍牆將全寺建築群環抱起來,如散珠承盤,形成一個整體。

它的建築風格獨特,有著濃厚的閩南特色,翹簷、彩瓷鑲嵌的屋頂飛簷、華麗的綠色屋頂和綠色鑲邊,寺廟殿閣依山勢而建、層層而上,層次分明、俯仰相應,整體氣勢恢弘、雄偉壯觀,給人以肅穆高雅的神秘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