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推荐一道菜,来证明苏州的美食很赞?

玩美问答


虽然现在是夏天 但我还是念念不忘苏州藏书羊肉,这绝对是我难以忘怀的苏州菜第一名。

藏书镇,因历来盛产肉质鲜美,营养滋补的苏州藏书羊肉而闻名中外,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补元阳,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有一种说法,西风起、蟹脚痒、羊肉香。对于老苏州而言,在秋冬季节,到藏书啃一只羊脚、喝一碗羊汤,自然是不容错过的。

而且藏书羊肉做法很多很多,咕嘟咕嘟的羊肉汤,喝上一口,温暖之余更多的是羊肉的鲜美。


盘子的带皮羊肉,肥瘦适中,油而不腻,酥而不烂,浸满了红卤浓郁的酱香,一点羊膻气都没有,吃完一块,唇齿留香。再来一盘子的带皮红烧羊肉,肥瘦适中,油而不腻,酥而不烂,浸满了红卤浓郁的酱香,一点羊膻气都没有,吃完一块,唇齿留香。


白切羊肉也是藏书羊肉的一大特色。清爽好美味。还有其他和蔬菜炒在一起的羊杂,或者羊肉烧烤,都不能错过,去苏州藏书镇一定要吃!



秋秋大仙人儿


必须少不了松鼠鳜鱼啊

提起江南名菜这道松鼠松鼠鳜鱼可不得了

今天来简单说一下松鼠鳜鱼的做法

1.先吧鳜鱼洗净,然后切去鱼头,留鱼头备用

2.刀顺着鱼的大骨朝尾部片去,把鱼反过来再片另一面,剁去鱼骨

3.片好鱼身尾部相连

4.刀45度角,刀背朝着鱼身

5.片去鱼肚上的刺

6.片好的鱼身

7.刀45度角,刀背对着鱼尾,每隔5mm斜切一刀,不要切断鱼皮一直切刀鱼尾处

8.一面鱼身打好的花刀,再打另一面

9.把鱼身竖过来,直刀每隔5mm切一刀,不要切断鱼皮

10.打好花刀的两面鱼肉

11.把切好花刀的鱼肉和鱼头放盘子里,加盐,料酒,葱姜丝腌30分钟

12.拣去葱姜,用半个鸡蛋抹在鱼身和鱼头上

13.在鱼盘子里倒入干芡粉

14.把芡粉均匀的抹在鱼身和鱼头上,是鱼肉间不粘连,提起鱼尾抖去鱼身上多余的芡粉

15.手提鱼尾放入烧了8成热的油锅中炸定型,再把鱼头放入炸。捞出鱼头和鱼身,等油温升高再放入炸一遍

16.把炸好的鱼装在盘子里摆放好

17.取一碗放入番茄沙司,加半碗水,半勺糖,拌匀

18.炒锅加油烧热倒入拌好的沙司,煸炒出红油,淋上湿芡粉,使汁变米汤般粘稠即可,浇在鱼身上





余傲vlog


说到苏州特色菜,下面这道可就有代表了。

碧螺虾仁

碧螺虾仁茶叶入馔,自古有之。恰逢苏州西山特产碧螺春,碧螺虾仁用心碧螺春的清香茶汁做调料,与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充分体现了江南美食的"食不厌精"。河虾的鲜与茶的香互相缠绕,别具韵味。 品尝法门:上好的原料河虾来源于清甜纯美的江南水溪,肉质鲜洁。当日手剥成虾仁,粒粒饱满,富有弹性。松鹤楼的“碧螺虾仁”为400粒装盘,给人珠玉满盆的视觉享受。

碧螺虾仁其中碧螺是指洞庭东、西山特产碧螺春茶叶,碧螺虾仁用新 碧螺春的清香茶汁作调料,与 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入口后不仅有河虾的鲜味,而且有名茶的清香,别具韵味。上桌时如以茶叶点缀围边,则色香味俱全,益臻 苏州菜肴特色。用新碧螺春的清香茶汁作为调料,与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既有河虾的鲜味,又有名茶的清香,别具风味。

碧螺春是一种名茶,产于 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色香味形并臻佳妙,被看作是茶叶中的极品。原名是吴语“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游大湖品此茶嫌其名欠雅,便以此茶色碧玉、形似曲螺、采于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

鲜大虾仁350克, 碧螺春10克,精 盐6―7 克,鸡 蛋清1只,干 淀粉20―25克, 色拉油400克(约耗50克)。

做法

1、鲜大虾仁洗净,漂白,沥干。放入碗内,加精盐、蛋清、干淀粉搅上劲。

2、另冲一杯开水,放入碧螺春,沏成茶一杯。

3、炒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色拉油,烧至油温约120℃热时,放入虾仁,

4、用筷子轻轻拨散,至虾仁呈乳白色时,倒入漏勺,沥油。炒锅复置旺火上。

5、将虾仁倒回锅内,烹入碧螺春茶汁约30克,颠翻炒锅,出锅装入盘内,并将茶叶略挤去茶汁,点缀在虾仁旁,以示碧螺虾仁。

营养价值

1、茶叶汁香味浓,有去腥作用。此菜烹制以茶代酒,突出了菜肴的风味特色。

2、.虾仁在泊中加热时间不能长,炒时动作要迅速,以保持虾仁鲜嫩的口感和茶汁的清香味。茶叶点缀虾仁旁,既作配色,又可清口。

3、鲜虾仁应在清水中充分漂净,炒后可达到莹白饱满的要求。

茶与虾仁的完美融合,大家有机会去品尝一下吧!



迷尼哈视奇


十全街是苏州比较有名的美食街,这条街上基本都是饭馆。

吃苏帮菜的话,有名的老字号饭店有:得月楼,松鹤楼,老东吴食府。

然后像苏州本地人还常去万家灯火,香雪海,渭塘酒家,通天府等。

这些店在苏州都有好多家分店的,我给你介绍几个交通最方便的。

得月楼,松鹤楼在观前街上就有,在太监弄里。

老东吴食府就去雅都店比较方便,在金阊区三香路488号雅都大酒店东楼(近烽火路)

万家灯火可以去东环店,在平江区东环路1400号开元大厦(干将路口)


二妞爱蛋糕


我觉得应该是松鼠桂鱼吧

松鼠桂鱼以桂鱼(又称鳜鱼、石桂鱼)加工制成,活杀后去脊骨,在鱼肉上剞成菱形状刀纹,深至及皮,蘸干淀粉后,经熟猪油二次炸制,呈浑身金黄,肉粒翻开如毛,头昂口张,鱼尾微翘,形如松鼠,趁热将卤汁淋桂鱼身时,会发出哧哧之声,犹如松鼠欢叫。因其色、香、味、形俱佳,堪称苏帮名菜中主角之一。 据传,松鼠桂鱼由松鼠鱼鲤鱼演变而来。当初乾隆皇帝下江南,闲逛至松鹤楼,为应酬皇帝硬要吃鱼,厨师急中生智,将供于赵公元帅神案上的鲤鱼,炸烹而成。后来以骨疏刺少、肉质细嫩的桂鱼替代了鲤鱼,松鼠桂鱼成为宴席名菜。苏州名厨又在烹饪上精益求精,光是佐料调料就有河虾仁、熟笋丁、得菇丁、青豌豆、猪肉汤及酒、醋、盐、糖、猪油、麻油、葱段、蒜瓣、干淀粉、湿淀粉…达十五六种之多。 松鼠桂鱼,被拍摄《中华三味》的日本友人誉为松鹤楼“首席名菜”,1983年11月在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被列为江苏表演菜点之一。 唐诗中有“桃花流水鳜鱼肥”,因而品尝松鼠桂鱼最佳时节,当推每年三、四月间。



粟先生你好


万三蹄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之一,起源于明代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制作材料有带皮猪肘、酱油、葱段等。属于苏菜,香嫩美味,咸中带甜,肥而不腻,当地叫万三肘子、万三蹄,尤以“万三蹄”为最。万三蹄已经成为周庄人逢年过节、婚庆喜宴的主菜,意为团圆,日子红红火火,加上色香味俱全的猪蹄,给酒桌上提升了更大的喜庆的气氛,万三蹄已经文明全国,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朋友,就是为了能够吃上一口正宗的万三蹄膀。




龚小厨


我推荐苏州的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外焦里嫩,鱼肉鲜嫩,加上外面的糖涩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松鼠桂鱼的做法

1取桂鱼一条,葱姜腌制去腥味,鱼身改花刀,鱼头从中间劈开。

2鱼身沾上生粉,下油锅炸,油温80左右。

3炸至鱼身金黄捞出

4锅留底油,放入白糖,不停搅拌,炒糖涩。倒入鱼身,加配料青豆,花生。






吃货们嗨起来


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也被叫做松鼠鳜鱼,可以用桂鱼最为材料,也可以用鳜鱼,松鼠桂鱼是苏州地区的传统地方名菜之一,是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名菜。松鼠桂鱼很多人都知道,将鱼肉去骨,然后炸成金黄色,最后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即可,这道菜因为外观像松鼠,所以取名松鼠桂鱼,外脆里嫩。


上海妈妈私房菜


当然是东坡肉咯。

东坡肉是什么来的呢?

话说,为官清廉的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组织民工在西湖筑了一道堤。能使四周的田地不怕涝,不愁旱,庄稼连年丰收,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为了感谢苏东坡,那年过春节,城里男女老少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盛情难却,便收下了猪肉。叫人切成方块,烧得红稣酥的,按民工花名册,挨家挨户把肉分送给他们过年。老百姓看到苏东坡不忘民工, 越发爱戴他,把他送来的肉叫“东坡肉”。“东坡肉”就这么来了,之后成为了为杭州第一道名菜。后来此 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ZP小生活


松鼠桂鱼,又名松鼠鳜鱼,是苏帮菜中的传统名菜。这道菜成菜后,形如松鼠、外脆里嫩、色泽橘黄,酸甜适口,并有松红香味。“中国菜”正式发布,“松鼠鳜鱼“被评为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