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新世界》的創作意圖非常明顯,是一位意識流的作者在藉著北平城解放前後這二十八天,抒發自己的愛國熱情。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所以你看不見平津戰役的烽火硝煙,也看不見北平圍城的底層苦難變成解放後的鑼鼓喧天。


他將目光集中在橫跨幾個階層的代表性人物身上,來描寫他們面對新的社會秩序的心態轉變的過程。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宛如潑墨大寫意的筆觸,用了簪花小楷的描繪手法,著重在培養最後一種長夜漫漫熬過之後,看見滿天晨曦的那種煥然一新的情緒。

所以整體觸動的點,應該在徐天父親死的那夜達到了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沉的一刻。去廣濟寺祭奠死去父親骨灰的田丹,坐在臺階上對著死去父親的一番心理剖白,那個全場女金剛一般帶著傷還能運籌帷幄的神話般的人物,在這裡才是一個孤苦無依的小女人。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而同時,在自家大院兒門口,看著小年夜的煙花,等著不可能回來的父親的徐天,兩個人的背影,奇蹟般的重疊到了一起。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那種熬不下去的苦楚,無人依託的孤介,在兩個背影的展現裡,頗有隔山隔海,體同一心的唏噓。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但是,《新世界》因為太過於寫意,太過於堆砌情緒,造成很多細節處理上禁不起推敲。

首先,金海死而復活。雖然孫美麗靠著過硬的演技壓住了整個局面,但觀眾是真不願意他這個角色死去啊。所以,本人懷疑最後的彩蛋是編劇為了滿足觀眾心理,特意補拍的。要不然,邏輯上有些細節說不過去。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金海和徐父一起是徐天守著下葬,還跟墓地披麻戴孝搭著窩棚守了八天。這個細節得回去看看,是刀美蘭做主葬的空棺,還是又埋了個替死鬼在裡面糊弄徐天。反正,刀美蘭和大纓子當時神色有異。

畢竟,八天時間,真把金海埋下去,徐天不挪窩兒,假死也變成真死了。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之後,為了強行湊劇情。最後一集抖了一地的包袱——最豪橫又最局氣的小耳朵,居然有個秀氣如同女子的名字。而且金海給他留了後路,定了個酒後尋釁滋事,相當於拘禁半個月,沒有正式刑期。

新政策一下來就是個特赦的典型。而八青還算幸運,沒有被逃獄的事情牽連出來,表現好,刑期將滿,特赦出去,過自由的人生。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了全新的未來。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石景山的相遇顯得刻意,畢竟,恍如一夜春風來,熬過最寒冷的冬天,新世界的春天裡,一切都變得欣欣向榮起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關寶慧在學著管帳,料理大院兒裡的一切事物了;關老爺子還是一個吉祥物,但是,平和了許多的他,反而慈祥了起來;車行還在按照原來的老規矩運行著,但是即將迎來一場天翻地覆的改變;大纓子,金三,刀美蘭,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在兩家院子裡面平靜的生活著,就連混不吝的巴青,在經歷過這一切之後,都煥然如同新生……

每個人的身心都輕鬆了,沒有了眉間解不開的鬱悶憂愁,頭臉都收拾乾淨以後,那些怒氣和委屈,都變成了歡笑!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至於石景山那金燦燦的稻田?或許該是麥田!用色彩堆砌起所有情緒。田丹和徐天的相見,就格外有溫暖人心的情感力度。

金秋十月,那漫山遍野的金黃,是成熟的季節,收穫的時節。話匣子裡開國大典那鼓舞人心的開國宣言,陳設簡單,窗明几淨的房間,窗臺上鮮紅欲滴的紅柿子……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窗外田丹沐浴著陽光,那暖心暖肺,徹底放心的笑意: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窗裡,徐天沒有人憤怒,本該有的青春洋溢,在經歷了那麼多悲歡離別之後,那種喜樂參半,飽蘸淚水的歡欣!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一個時代過去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明天攤開在他們面前。

《新世界》在最後終於用飽滿的色彩,把壓抑了六十九集的灰暗全數洗清。


《新世界》結局隨感:恍恍然一場大夢將醒……


一場好夢終於經歷了最溫暖人心的時刻,隨著夢境的完結,希望結局和疫情一起,快速的過去,給我們一個美麗的收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