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世界史:近代欧洲的霸权》民族国家是近代欧洲霸权的基础


《讲谈社世界史:近代欧洲的霸权》民族国家是近代欧洲霸权的基础


第三部分

最后一部分,我们看一下“民族国家”的形成,如何使欧洲占据了全球的“主导性”地位,欧洲最终是如何获得世界霸权的?

首先什么是“民族国家”呢?在作者看来,“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以国民为基础的国家,它的核心是国民。这种说法是相对于中世纪欧洲而言的。欧洲中世纪的统治原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某个领地的统治者,会与实力、权威上比自己更为强大的统治者结成一种主从契约关系。以国王为顶点的多重主从关系网络构成中世纪欧洲国家的统治秩序。这种秩序有个问题,一旦主从关系产生裂缝,国王的有效支配范围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中世纪欧洲的国家版图变化很频繁。一次贵族叛乱、一次婚姻关系就会改变国家版图。

为了强化权力,能力出众的国王一方面拉拢平民群体,另一方面积极任用有才学的人,确立标准的官方语言,制定行为规范,把国民塑造为一个特定的共同体。当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民众就会发现,国家拥有一位强大的国王,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在这个合力下,民族国家逐渐孕育诞生。当然,这是个非常漫长的工作,需要国王代代接力。

请你注意,当国王可以有力控制国家的时候,国家的核心就不再是层层契约关系,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王作为领土的直接首领被确认下来,生活在领土上的人民就是他的臣民,接受自己统治。国家的版图也就不会因为国王和贵族的私人关系,有太大的变动,这与经济社会安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16世纪后半期,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在理论上对此进行了论证。简单讲,国家是最好的统治体制,而市民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想保障国家和社会秩序,能力强大的国王必须要立于一切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国王可以肆意而为。因为国家的存续是第一位的,国王是这一事业的直接负责人,他必须要为王国存续这个目标尽职尽责。在这种认识下,欧洲大陆在18世纪中后期进入“开明君主专制”时期。

所谓“开明君主专制”,就是在保留国王或皇帝的权威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的近代化。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商人群体扩大,多数国家开始出现自上而下推动的近代化改革。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法国的路易十六和拿破仑一世都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人物。我们在上一部分提到的,法国的工业化、普鲁士与德国的现代化都是国王推动的。

不过,仅仅发展国内经济还不够,为了国家的存续和繁荣,各个新兴的民族国家还要积极参与国家间的竞争,争取在欧洲和世界内获得主导性地位,努力为本国开拓更有前途的命运。

这在欧洲内部表现为激进的民族主义。我们都知道德国和法国是死对头。19世纪初,普鲁士王国面对拿破仑军队深感危机。哲学家费希特发表了《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号召德意志土地上的民众抵御外敌,建立德意志共同体。此后,高贵的德意志精神被大肆宣扬。另一方面,在1870年德法战争之际,法国也把野蛮、残暴的德国的漫画形象与文明体现者的法国形象进行对比。像这样互相憎恶的敌对情绪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激进的民族主义会在本国经济、社会产生问题的时候,将民众不满转移向外族。国家统治集团通过在外部树立替罪羊,免除了自身的责任。比如,19世纪后期欧洲发生了经济危机。在德国,波兰裔居民遭到了社会歧视;在法国南部地区,来自意大利的劳务工人遭到了袭击。在俄国等国,犹太人等少数族群被迫害。欧洲各国之间尚且如此,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更能看到欧洲霸权淋漓尽致的展示。

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为“帝国主义”。一系列附属于欧洲霸权的殖民地建立起来:19世纪后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法国在东南亚建立了法属印度支那联邦。20世纪初,列强将非洲瓜分完毕。欧洲各国除了在全世界攫取利益以外,还通过各种途径展示优越性,比如白人身份高贵,有色人种天然落后;西方文明具有开放性、生命力,是普世的,非西方文明都是保守的、将死的。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性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世界各地被强行拉入欧洲主导的全球格局中,在欧洲霸权的支配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欧洲的霸权逐渐达到巅峰。这种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生存竞争,以及在殖民地的帝国主义行为,最终引发了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重创,欧洲的霸权也宣告终结。满目疮痍的欧洲开始重新认识“民族国家”的问题。原来,民族国家不是完全有益的东西。要怎么避免欧洲各国之间再次出现可怕的生存竞争呢?欧洲想到的办法是,让渡一部分民族国家的权力,建立一个共同体。欧共体,以及后来的欧盟,正是这种解决方案的实践。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霸权的实现意味着指导性地位与主导性地位的双重占据。

在作者看来,产业革命的发生和民族国家的崛起是推动欧洲霸权形成的两个关键因素。产业革命使欧洲各国在经济生产、科技军事方面获得指导性地位。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而民族国家面临的生存压力,带来了欧洲内部的争斗,对外的殖民掠夺,在获得世界主导性地位、最终掌握霸权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性的灾难。对此,欧洲的解决方案是将部分民族国家的权力让渡出去,这正是欧盟建立的初衷之一。

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讲完了。欢迎你进一步阅读「《近代欧洲的霸权》采访精选」。同时,我也希望你提出好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对本书观点的补充或是挑战,我将替你请教李宏图教授。

撰稿、讲述:裴鹏程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