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2020年的春節,對泉城交通人來講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守牢濟南的“大門”,是做好“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卡,交通運輸局無疑在“戰疫大考”中承擔了關鍵角色。

  泉城交通人,平時,他們是奮戰工程建設一線的鐵軍,英勇善戰;戰時,他們所向披靡,成為了疫情防控的急先鋒。戰疫打響的29個日日夜夜、690多個小時裡,他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方針,以“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政治擔當,樹牢責任意識,堅定紀律觀念,始終衝在最前沿,構築起10000平方公里市域安全的鋼鐵長城,捍衛1000萬市民的健康平安。他們以超強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積極應對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的挑戰。在春節前的常態化運輸保障期、保春運與戰疫初期轉型交替期、戰“疫”最為激烈的高速運轉期、復工復產恢復後的經濟運行保障期,“四種模式”無縫切換,智慧應對泉城濟南不同時期的交通運輸管理需要。打贏一場驚心動魄的人民戰役,他們以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砥礪踐行“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初心使命,創建工作機制、制定工作專案、優化管理流程、提供個性化服務,突破地域重重“封鎖線”,攻堅保障應急運輸。他們為黨和政府負責,為城市和人民服務,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出彩篇章。“疫”網恢恢,一人不漏。截至2月20日,全市高速公路、國省道、機場、火車站79處交通出入口累計篩查入濟人數400.5萬人次,佔全市常住人口的近一半。來自湖北醫學留觀338人,非湖北發熱人員醫學留觀113人。累計排查送往各縣區定點賓館留觀388人,居家留觀30042人。公路出入口篩查車輛累計185.8萬輛,勸返外省車輛累計35076輛,其中湖北688輛。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2月1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表揚的第一批16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擔當作為“出彩型”好乾部,交通運輸系統3名同志赫然在列。他們是泉城交通人的驕傲,更是濟南交通運輸系統上萬名職工的榮譽擔當。

  時間閃回大年三十。疫情洶湧蔓延態勢岌岌可危,全國告急,武漢封城,山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作出指示,“外防輸入”工作由市交通運輸局總牽頭:大年初一早8點,全市所有45處高速公路口設置監測點,嚴格篩查入濟人員。任務急難險重,使命重如泰山。局黨組書記賈玉良立即會同局春運保障領導小組副總指揮、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毛賢強,要求立即執行命令,緊急召集省高速企業、公安、衛健、各區縣政府部署任務,與時間賽跑,當好泉城“守門人”。年三十兒夜裡,春運專班3人值守,火線轉崗,成為戰疫先遣隊,迅速進入戰時狀態。萬家團圓之夜,事情之緊急、事態之嚴重、參加範圍之廣讓毛賢強副局長左右為難。賈玉良同志再次調度指揮:“會議必須要開,要抓緊開,市委、市政府任務必須無條件堅決服從!”晚9:30,解放東路1號C401會議室燈火通明,交通聯防各參與單位迅速集結,50餘人擠滿了會議室,度過一個緊張而莊重的“大年夜”。會後,交警部門、各區縣政府、街道辦事處火速集結人員佈置卡口值班值守,局“先遣隊”果斷聯繫市衛健部門先期“搶”到900個測溫儀,連夜發放到高速公路、火車站、機場各重點交通樞紐檢測口,濟南防疫第一戰勝利打響。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落實,就早對外來病源進行隔離。濟南市比全省會議部署提前48小時到位,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佈設起保衛泉城的銅牆鐵壁。前兩天檢測車輛近30萬輛,勸返車輛6396輛,排查發熱病例19人,為外防輸入、戰“疫”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隨後,解放東路1號,夜晚亮燈的屋子由幾間到幾層,由幾層到整棟大樓。全國同胞的假期延長再延長,而泉城交通人的堅守白晝復白晝。年初一,局黨組所有成員返崗,下沉一線,督導巡查;年初四,大部隊返崗,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停止休假,投身一線;年初七,交通運輸系統全員返崗,各司其職,守土盡責。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峰,這位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帶領公路職工果斷出擊,打贏一天內完成73個高速公路、國省道監測點火速集結的漂亮仗。國省道的出入口距離城市偏遠,這是城市最外圍的防護線。吃苦不言苦,1萬多名公路人在濟南的“大站小口”風餐露宿,防疫物資缺少,一線人員口罩一戴數天糙得起毛,每人每天“鞠躬”800次進行篩查檢測,用最美逆行詮釋了交通人的奉獻擔當。他們的付出感動著附近的百姓,送來的花椒醬、熱湯圓,成為溫暖交通人前行的力量。副局長姚福林,分管機場、鐵路工作。戰疫初期,層出不窮的“疑難雜症”壓在這位身材單薄的領導肩上。武漢旅客到國外旅遊後,乘機來濟被隔離,無人接管無處住宿他找親戚接到家裡隔離;發熱病人需要120急救車運送定點醫院,各個環節的溝通協調,他兜兜轉轉電話一刻不停;鐵路返濟乘客統一送達社區、機場需要儘快建立機制規範工作流程……每件事情他都親力親為,力求圓滿。紀委派駐組組長高峰、副組長房志國,始終與泉城交通人緊密地戰鬥在一起。為了研究政策徹夜不眠是家常便飯,遇有突發事情“著急上火”是敬業操守。他們忘卻了危險,忘卻了疾病,忘卻了親人,忘卻了團圓,嘔心瀝血、盡心盡力,為泉城交通人幹事創業保駕護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點滴浪花,匯聚成河。正是有了堅強的局黨組,身先士卒的“領頭雁”,泉城交通各個行業的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聚在一起,衝鋒陷陣,勇往直前!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臨危受命,“不怕事兒”的先遣隊長

  年三十兒,解放東路1號的春運領導小組辦公室,燈火通明。因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快速蔓延,辦公室主任湯曉火線轉任為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交通聯防組聯絡人。局黨組下令嚴格落實市指揮部要求,初一一早就要在全市高速出入口開展檢測防疫工作。大過年的,人從哪兒來?設備從哪兒上?情急之下,湯曉硬著頭皮撥通了各區縣政府和運輸單位的值班電話,於是在萬家團圓的時刻,交通局C401來了個交通系統別樣大團圓。湯曉一、二、三,提出了精準的實施路線圖、任務表、計劃書。會後,他馬上聯繫衛健委,第一時間“搶”來900支測溫槍,連夜發放到各區縣。有了人有了“槍”,濟南交通戰疫第一仗勝利打響。

  11點59分50秒,春晚開始倒計時,千家萬戶推杯換盞之時,陪伴湯曉的只有熱水泡麵和閃亮的電腦屏幕,當然還有無數個陌生來電的“祝福”。湯曉的辦公電話62356370,設定為濟南應急物資運輸熱線在交通運輸部網站上公佈,無數陌生來電此起彼伏。一個熱線,牽起的是心,落實的是情,他在這頭,焦急萬分的人們在那頭。

  接下來的四五天,湯曉再也沒有離開過他的辦公室,“閉關”多日,連續奮戰,原本眼睛並不大的他幾乎累到睜不開眼。給予他能量的不止局黨組的激勵和自身堅定的信念,更有來自“家裡人”每晚送來親手製作的飯菜。只有這時候,大傢伙才會注意到,他是一位剛剛做完大手術處於恢復期的病人。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不把事兒當事兒”的膠東硬漢

  公路處處長夏濤,一個辦事果斷,說話擲地有聲的膠東漢子。年三十兒拉著妻兒回到威海老家,還沒顧上和一年未見的父母多聊聊天,就被單位停不住的電話催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疫情當頭,局裡年三十兒晚上要緊急召集省屬企業、各區政府設置高速公路監測站,泉城保衛刻不容緩。作為公路牽頭人的他,需要在大年三十兒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動員省屬企業參會、迅速提供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信息、制定快速響應措施、保障人員立馬到位。身在曹營心在漢,前方指揮部發號施令,他在百里之外老家遙控調度,電話打到聲音嘶啞,愣是依託公路局黨委堅強的後盾幾小時內集合起交警、衛健、城管、縣區街道辦等多部門組成的45個工作專班。大年初一早8點,專班上千人齊刷刷地分佈在全市45個高速公路出口,用堅定的逆行築起捍衛平安泉城的銅牆鐵壁。

  在防疫命令下達的那一刻,他再無心思待在老家,毅然告別父母返回濟南。“哎,一年也就見一面,這才待了一天就走。”面對母親的不捨,他也只能把惦念留在心間。每天工作到凌晨1、2點是常態,抵抗力降低讓他連日咳嗽。賈玉良局長知道後三番五次趕他回家休息,硬漢愣是“沒事,我在家是隔離,在辦公室一個人工作也是隔離。”急得局長髮狠話“趕快回去!你咳嗽必須隔離,是對你負責,也是對同志們負責。”誰知,回到家後請示彙報的電話更是此起彼伏,一刻不閒,夏濤回覆電話的焦灼時常把嗓門提高八度。妻子“不耐煩”地把他往外攆,正合心意,拔腿就往單位趕。硬漢也柔情,其實他深知,妻子心疼他,但明白單位更需要他。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沒事兒找事兒”的先鋒戰士

  看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火速集合、嚴防死守的陣仗,市郊公路管理處的黨總支書記姜偉坐不住了,心中暗嘀咕“國省道出入口肯定是下一步把控重點”,提前安排團隊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閒不住”是姜偉的性格特點,“只拿第一、不拿第二”是他對工作標準的一貫嚴格。果不其然,大年初二,市指揮部發號施令全市28個國省道也要設立監測點,實施一車一人一檢測。姜偉團隊迅速整裝出發、各就各位。作為黨務幹部,他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讓黨旗在戰役一線高高飄揚”的指示精神,成立15支黨員戰“疫”先鋒隊首發出戰,團員群眾踴躍參戰,星星之火迅速佈局到各個監測點,形成燎原之勢。

  國省道連接口大都位於市域邊界,道路偏遠,有的甚至在“深山老林”。為了實地掌握一線工作實情,姜偉和同志們兵分5路,每天巡查合計行程2500多公里,相當於濟南到北京跑4遍。通過巡線,他深切體會到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數九寒冬,測溫儀被凍得失靈,同志們只能在套袖裡貼個暖寶暖儀器,保證正常讀數;寒風勁雪裡一站就是大半天,水都不敢多喝一口,餓了就啃個涼麵包,更有甚者早餐吃的飽飽的一撐就是一天。於是他多方籌措到了3000個口罩、60盒手套、4000升消毒液、50個暖手寶等防護用品及110盒維C和100箱方便麵,被一線工作者親切地稱為“最暖的督導男神”。

  這幾天最讓姜偉激動的是一款專門針對督導工作的APP正式投入使用,從研發到使用僅用了3天,這讓督導工作更加全面及時。在問到姜偉疫情結束後最想做什麼時,已連續多日未見兩個孩子的奶爸卻脫口而出:“加足馬力,我們還要加緊推進‘戶戶通’建設呢!”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規範做事的機場“掌門人”

  大年初四晚上10點到1點22分,於洪濤已經接打了57個電話,平均3分半一個。待到最後一個電話掛斷,原本已疲憊到極點的他卻睡不著了。作為機場和航空處“掌門人”,他清楚地認識到,當務之急必須火速頒佈已經成型的機場防控方案,執行規範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才能讓複雜的工作步入正軌的捷徑。

  然而疫情迅猛來襲,制定和完善一套科學可行的防控工作方案並不容易。尤其是機場工作具有特殊性,會遇到機場海關入境的不少外國人。有時圍繞1位乘客的處置,需要協調衛健、縣區、外辦等10多個部門。為了制定詳細應對措施,大年初二他便召集機場、機場海關、市疾控中心共同研究旅客出場檢測流程,也已聯繫120急救中心,建立了針對機場發熱病人隨叫隨到的救援保障機制。同時對接高新區管委會,迅速徵調了2處130餘間留觀備用賓館,配齊了必要的醫務和管理人員。大年初四,全市交通聯防第一個工作規範《濟南國際機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成型,後經程序報批以市指揮部第47號文件編髮,成為其他工作組制度建設的樣本。後期根據工作的逐步深入,局黨組要求日臻嚴謹,於洪濤又馬不停蹄地會同機場對發熱病人的處置程序進行了全面規範。2月12日,由交通局黨組牽頭,會同多個部門協商研究對乘飛機入濟旅客實行統一接站管理的操作規範,立即部署執行。緊接著,本著“機場不聚集、入住不失控、隔離不脫管、服務不降低”的原則,他會同相關部門著手對旅客從機場到居家隔離環節進行細緻研究,形成機場來濟旅客接待服務流程,於2月13號印發實施。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的出臺,使機場疫情防控管理形成了快、細、嚴、實的閉環管理,確保檢測不漏一人。“機場模式”的簡便易操作,對其它重要交通樞紐服務乘客流程提供了參照,在不斷摸索總結提煉出了扎密交通系統疫情防控網的“真經”。

  如果說57個電話給機場防控工作帶來的是理清問題的思路,那麼對機場乘客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方便和溫暖了。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男人風格”做事的“大姐大”

  女子本柔,遇戰則剛。隨著疫情的升級,突發問題的緊急,鐵路處處長袁玲沒少著急上火,嗓子疼的說不出話。加強對火車站重要交通樞紐外來人員流入的管理,避免高鐵集中到站旅客的區域性聚集,市政府要求加緊拿出管用措施。

  2月9日22點41分,人們已漸入夢鄉,原本寂靜的城市睡的更加深沉。袁玲看到交通聯防內設小組群發出的市領導召集研究開會信息後,意識到事態的緊急,二話不說裹衣趕往龍奧大廈。

  2月9日深夜23點至2月10日凌晨5點。交通局牽頭各縣區政府連夜制定火車站到站旅客接駁方案。袁玲緊跟局領導,臨危不亂,快馬加鞭,6個小時裡歷經頭腦風暴的跌宕起伏,與16個縣區一一視頻對接方案細節的深思熟慮,終於拿出了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8條措施。

  2月10日清晨,濟南的大街上開始車來車往,熬了一夜的袁玲又精神百倍地出現在火車站廣場。此時站在人群中央的她任命為“地方與鐵路聯合工作組”聯絡人,負責協調全市16個縣區、鐵路、公交等各方進行方案演練、優化提升與突發應急處置,力求方案最優、程序最簡。

  經過多場緊急戰“疫”,袁玲說收穫最多的是“革命友誼”。在極度緊張的防控形勢下,要上下聯動協調好西站、老站、大明湖站、新東站的千頭萬緒疑難雜症,並非易事。最難的時候,她忍不住流淚“再逼我,就搬個小馬紮,每天到火車站坐著去!”若不是她身上的超強責任感,斷不會說出如此肺腑的感嘆。是局黨組的鼓勵與“陌生的熟人”扶持,讓她收穫了友情,收穫了事業,鐫刻下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的澎湃激情。

  留著幹練短髮的袁玲,看到奔赴一線的“白衣天使”剪短了秀髮,非常感動。而“戰疫”期間天天操碎了心的她,決定要把頭髮留起來。用飄飄秀髮來慶祝戰“疫”的勝利,待到山花爛漫,摘下口罩,去和春天真正見上一“面”,赴最美的約會,見最愛的家人。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遇事從不說不”的“萬事通”

  不管是戰疫情還是保復工,靠前指揮、身體力行一直是朱立河的標籤。1963年出生的朱立河現任濟南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長,年齡和腰椎頸椎病等問題絲毫沒有影響他奔赴戰“疫”一線的熱情和決心,大年初一返崗至今,每天工作都不低於12小時,跑遍了全市43個高速出入口和14對高速服務區,嚴守我市高速公路疫情防控大門。在他的字典裡沒有“不”字,領導交代工作,他從來都是樂呵呵地回答“沒問題”!

  2月14日下午,市中區緊急求援,區內重點企業西門子變壓器公司2臺大型變壓器急需轉運至上海,從上海港出口澳大利亞,企業尋求交通部門協調辦理跨江蘇、上海市的運輸手續。疫情當前,外省對本次運輸非常慎重,加上車輛總重約350噸的貨物跨省運輸難度很大,各種檢測手續還在一步步進行,短時間內解決幾乎不可能。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了加快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朱立河決定“兩條腿走路”,一邊等陸路運輸檢測通行手續辦理,一邊另想“快法”。他提出海路替代陸路的方式,主動溝通山東港口集團,聯繫山東境內的重點良港,通過海路將設備輸送到上海港後再運往澳大利亞,山東港口集團同意了!企業又多了一個選擇!這一次操作破解了疫情期間跨域運輸的難題,變不可能為可能,創造了保復工的“市中模式”,並很快被再一次運用到了面對同樣難題的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急事我來辦”的突圍隊長

  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手機24小時暢通,這是趙建平從年初二以來的工作狀態。作為濟南運輸管理戰線的老兵,憑藉多年的經驗,春節前,為防止疫情應急需求,他提前組織包括箱式、冷藏等多用途貨車50餘輛。作為應急運輸保障組的人員,為保障物資充足,採購人到哪貨運車輛就跟到哪。

  成都到濟南,2名駕駛員吃住在車上7天盯點“搶購”到3000件防護服,一刻不停拉回濟南保證市內醫院的應急需求。

  浙江上虞到濟南,臺胞捐助的200桶固體消毒劑,全市緊急調集五類危化品運輸資質車輛,連夜趕到無錫裝貨,第二天晚上9:30拉回濟南存儲。

  濟南到武漢、黃岡,愛心人士捐助的350噸蔬菜需要保鮮運輸,從濟寧、德州協調駕駛員和專業車輛,保障前線醫護人員和城市居民物資供應。

  戰“疫”以來,運管行業發放應急運輸車輛免費通行證69張;擴建110輛應急運輸車隊,完成緊急運輸任務96次、物資1150噸。承擔組建了10部大型貨車的“山東省對口支援湖北黃岡應急運輸車隊”和20000平米倉儲面積的“山東省對口支援湖北黃岡應急物資儲運站”。10多名司機按照“企業隔離”的規定,吃住在港內,輪班運輸前往武漢、黃岡的物資,配備專人消殺防疫,監測體徵。結合復工復產,組織全市53家包車客運企業推出一站式定製包車運輸服務。

  這樣協調調配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因為省市之間疫情防控策略不同,都會遇到新的難題。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能展現眾志成城的國民精神,工作開展更得益於濟南市內貨運師傅的鼎力支持。疫情面前,人人有責,趙建平說,他們都是城市正常運轉的幕後英雄。

召必應 應必迎 迎必勝!堅決當好濟南疫情外防“守門人”

“把別人事兒當自己事兒”的燃“煤”之“潔”

  為了城市的正常運轉,張潔做了一名“逆行者”,常常在城市出入口調度協調物資運輸工作。2月2日下午,張潔接到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焦急的聲音:“告急!目前供熱的用料只夠用3天了!我們正在聯繫運煤車輛,到濟南希望能順利、快速放行!”張潔放下電話,立馬聯繫了山東高速濟南收費站,明確了要求,對運送物資的省外車輛特事特辦,立即開闢綠色通道,優先查驗、優先放行。不放心的她,放下電話後就來到收費站值守。晚上8點,看著49輛運送煤粉的大貨車順利通過,張潔懸著的一顆心落下了,燃“煤”之急解除!同樣的問題,她還為堤口路果品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單位,多次協調,親自督導,確保城市物資供應及時。

  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泉城交通人拼搏奉獻,一往無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責任依然艱鉅,嚴防死守刻不容緩,守土有責不敢懈怠。泉城交通人將一切歸零,始終如一,繼續為守護泉城平安盡職盡責,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