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我想很多父母都被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氣得直跺腳過。周天去我媽媽家吃飯,還沒有進門就聽見我媽媽在對我弟弟碎碎念。

你作業怎麼一個上午都沒有做完?

早晨的牛奶現在都還沒有喝完?

天氣冷剛剛喊你穿的襪子怎麼現在都還沒有穿?

沒錯,我弟弟就是一個做事情“拖泥帶水”的孩子。每天起床,我媽媽總是從7點喊到7點半。

下班回家,喊他作業也是至少喊半個小時。所以常常喊著喊著,我媽媽的脾氣就上來了。氣打一處來,一心急就是一頓罵一頓打的。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孩子的這種“拖泥帶水”的狀態,讓很多家長都很鬧心,做事一點時間觀念沒有,磨磨唧唧的,以後可怎麼辦

怎麼樣改變孩子“拖泥帶水”做事情沒有時間觀念的性格。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性格

一 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實每個階段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像孩子明明孩子在爬的階段,父母就著急的訓練孩子走路一樣,每個孩子成長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父母們有時候需要多給孩子一點耐心,不可操之過急。有時候父母叫孩子往東,孩子偏偏就是往西走。如果效果這麼不顯著,那父母不如試著順其自然的發展。可能你會發現,孩子走得更好更穩。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二 孩子常常缺少時間觀點

很多時候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們不知道早晨應該幾點吃飯,應該幾點起床。但是很多時候,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培養這個時間觀念。隔壁家的嫂子,因為自己開公司,所以早晨都是睡得比較遲的,一般都11點才起床,才吃早飯,她的女兒也是隨著她的時間起床。也是11點才吃的早飯。這樣小朋友時間就混亂了,根本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吃飯,什麼時間可以吃零食,什麼時間可以睡覺。常常都是玩到11,12點才去睡覺的。所以孩子沒有時間觀點,大多時候都是父母的原因。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三 孩子通常都是缺乏自覺性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天性就是玩,常常答應大人的時候,可能因為在玩就忘記了。所以沒有大人的督促孩子們天生就是缺乏自覺性的傢伙。沒有給父母一刻放鬆的機會。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那家長們怎麼做,可以幫助孩子改掉“拖泥帶水”的壞習慣

一 家長可以給孩子製作時間計劃表

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製作一個時間計劃表,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寫作業?讓孩子在相應的時間去完成相應的事情。像我弟弟,受疫情的影響最近都只能呆家裡了,因為沒有去上課,一天的時間就變得很長。常常是讀一下書,然後就去看一會兒電視。不然一會兒又去玩一下電腦。結果沒有一個是有老老實實的完成的。所以我就讓他自己給自己制定 一個時間計劃表,讓他在自己寫的時間計劃表裡完成。該讀書的時候,就讀書。該看電視,放鬆的時候就放鬆。這樣他如果想要看電視,就必須先把書讀完,或者是作業寫完。不會一天下沒有一樣事情是全部完成的。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二 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明白大人說話的意識。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早晨8點孩子起床的時候就要告訴孩子,現在8點了我們要起床,然後要吃早飯,並且告訴孩子在30分鐘之內就要把飯吃完。所以吃飯的時候父母可以放一個小時鐘在孩子面前,告訴孩子場鎮走到哪裡就是半個小時,飯就必須要吃完了。沒有吃完,那就不要吃了。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孩子就會懂得,在什麼時間內,事情就應該做完了。這樣慢慢的養成習慣,長大以後就不會改成“拖泥帶水”的性格。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三 父母可以用獎勵的方式引導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拖拉,是因為沒有動力。那父母們可以嘗試用獎勵的方式,來推到孩子前進。比如孩子吃飯經常慢慢吞吞的,那父母可以和孩子說,如果在半個小時之內就把飯吃完,那就可以獎勵一個喜歡吃的小零食給她。通常孩子會為了能吃到自己喜歡的小零食,專心的把飯吃完。


孩子做事“拖泥帶水”,父母急不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總之,父母要從上面三個方面努力,來幫助孩子解決拖拖拉拉的習慣,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耐心等待,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