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国力这么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兴?

木眼


这个所谓的“同光中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种相对是什么呢?主要是指清朝统治者,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大起义!

如果说在晚清后期,哪场农民起义带给了清朝致命冲击,极大限度地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清朝的统治秩序的话,那么除了“辛亥革命”,就是太平天国大起义了!

活跃了十余年,势力及影响力遍及多个省份,而且还连带引发了捻军起义的太平天国,如果不是急于定都金陵,并由此带来了起义军上层逐步脱离民众,甘于腐化堕落的后果,更由此演变成诸王因权力争斗而发生的“天京事变”,或许清朝有被逐出中原的危险!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大起义,给清朝带来了多么严重的统治危机!而且清朝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又不得不引进一些西洋武器和技术,用来发展自己的实力,在客观上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启“洋务运革”,奠定了一定基础!并且洋务运动也的确对清朝产生过积极作用,虽然没能真正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根本目的,但却也由此将清朝缓慢地引领到近代化的道路上来!

因此清朝的同光中兴,应该指的是:①、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护了自己的统治。②、经过洋务运动的发展,给清朝带来一丝近代化的气息。而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所以才会被晚清统治者吹嘘为“同光中兴”!


北疆同心


清朝后期,国家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国力渐弱,但在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清朝的统治却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回升状态。

这段时间,清政府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击溃了太平天国运动,又开启了洋务运动,政治生态为之一新,经济焕发生机,因此称之为“同治中兴”。

以奕訢为代表的满清统治者,认识到了大清王朝面临的内外危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乃至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一大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等,脱颖而出,他们认识到了中外之间巨大的差距,于是开始发起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

满清权贵和汉族知识分子结合起来,对垂危的封建统治进行了调整。

一是对内降低赋税,减轻人民负担。鼓励耕作,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

二是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录取名额,以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朝统治,防止类似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

三是举办洋务。在外交方面,与西方列强谋求合作。在经济方面,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包括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等,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掀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总之,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朝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称之为同治中兴。








老王古今纵横杂谈历史


晚清时期,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对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和革命党人的起义,对外屈膝投降,连年的动乱和外国的侵略,导致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每况愈下。中国国力迅速下降。最终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这是中国社会的悲剧。

在这段时间里,很多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命运的转变,想尽各种办法,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当然,这也包括清王朝的一些有识之士。他们为了清王朝能够维持统治,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做出一些变革。

比如在同治一朝,就出现了史学家所称的的“同治中兴”。

所谓的中兴,历史上有很多,比如汉朝的昭宣中兴,唐朝的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明朝的弘治中兴等等,这些都是朝代的中后期的有作为的皇帝的励精图治,使得社会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他们,都得到历史的肯定。那么,同治一朝,做出那些贡献,以致能获得“中兴”之名的呢?

我认为,主要是四个方面:

1、镇压叛乱,稳定国内局势。

清朝自乾隆末年开始,农民起义连绵不断。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得清王朝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很快席卷半个中国。1856年,太平天国锋芒直指北京,1858年英法联军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方的捻军起义也如火如荼。东北的沙俄则加紧侵略。清朝内忧外患。大有亡国之危机。以至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逃亡热河。

不过,同治上台之后,局面发生很大的变化。

中俄,中英,中法等条约签订之后,外国的侵略暂时告一段落。清政府腾出手来,对农民军进行大规模围剿。

天京陷落

这个时候,因为内讧和清军的镇压,太平天国大势已去。1864年,清军对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发动大规模的进攻。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和湘军在天京城内展开大规模的屠杀。之后,随着李秀成、洪仁刊的败亡,太平天国彻底失败。

这个时候,北方的捻军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1868年8月,西捻军被围困在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结果全军覆没,张宗禹投徒骇河而死。捻军起义以失败告终。

随着太平天国、捻军的先后失败,国内的形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2、重视科举。

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阶级矛盾,清朝政府对科举考试相当的重视。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认识到国子监“专课文艺,无裨实学”,下令“兼课论、策”,“奖励留心时务者”。

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员的童试加试算学。

丙午,展顺天文乡试于九月举行,恩科武会试于十月,顺天武乡试于十一月。

补行咸丰十年恩科武会试。

同治辛巳,廷臣议上垂帘章程,懿旨依议。诏开恩科。

同治初元,以国学专课文艺,无裨实学,令兼课论、策。用经、史、性理诸书命题,奖励留心时务者。 ——《清史稿》

3、赈济灾民,劝课农商

同治皇帝剧照

在这方面,明清时期的很多帝王都做的不错。同治皇帝也不例外。他多次下令赈济灾民,减免赋税,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戊申,上奉大行皇帝梓宫返京师,免承德及宛平各府县田赋。

是月,免西宁碾伯被扰额赋。

甲戌,免安徽、江苏、浙江被贼来年额赋。

庚子,顺直久旱,饥,赈恤之。

辛丑,以畿内亢旱,拨闽、广、赣釐捐三十万,浙、闽海关洋税三十五万备赈需。

己酉,自三月不雨以来,上频祈雨。至是日雨。是月,免陕西乾州等属灾扰额赋。

——《清史稿》

诸如此类,在史书记载中,还有多处。

4、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大规模开展洋务运动。追求“自强”,“求富”。

内忧外患的局面,迫使清朝的一些有识之士发出变革的呼声,要求学习西方的技术,使得自身强大起来。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慈禧太后于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也和国内的顽固派有矛盾,需要利用改革派。于是,也偏向于支持变革。

于是,一场清朝政府自上而下的,以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为代表的的洋务运动拉来序幕。

洋务派们纷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福州船政学堂

这段时间,还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

通过洋务运动,中国引进大批先进的技术,训练和建立新的海军,兴办民用企业,加强人才培养,这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也是同治中兴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我们应当看到,虽然,同治中兴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硬伤。

1、局势的平稳是以清政府的卖国求荣为代价的。

“对内励精图治,对外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有作为的王朝的正常表现,再次一点,也要“对内稳固统治,对外抵御强敌”。

但是同治时期,对内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对外,则屈膝投降。先后和沙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和日本签订《北京专条》,将巴尔喀什湖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给俄国。还送给日本五十万两白银,换取因侵略台湾被打的抱头鼠窜的日军撤出台湾。大涨日本的侵华野心。实属不该。

这个时期,连小小的浩罕国也敢于率领大军入侵新疆,并占领新疆不少地方。直到后来,光绪年间,左宗棠才率领军队收复新疆。

2、局部的革新并不能挽救中国腐朽落后的局面。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局面是腐朽的清政府已经不能够扛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了。清政府要做的,废除帝制,实行立宪,还政于民。彻底的富国强兵。

重视科举,笼络人才,赈济灾民,并没有起多大的效果。因而,虽然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被镇压,但国内的局势仍然只是维持大体的平稳。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仍然时有发生。

大规模的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落后的体制,决定所谓的运动,并不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一败涂地,标志着“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新式学堂的开设,留学士子的派遣,使得西方的先进的思想更进一步深入人心。当然也没有能够挽救清朝日益衰败的命运。

而且,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同治中兴”,洋务运动,是在慈禧、奕䜣等人的主持下,以“同治”的名义进行的,并不是同治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主持的。同治皇帝,并没有历史上的中兴之主的才能。

论曰:穆宗冲龄即阼,母后垂帘。国运中兴,十年之间,盗贼划平,中外乂安。非夫宫府一体,将相协和,何以臻兹?泊帝亲裁大政,不自暇逸。遇变修省,至勤也。闻灾蠲恤,至仁也。不言符瑞,至明也。藉使蕲至中寿,日新而光大之,庸讵不与前古媲隆。顾乃奄弃臣民,未竟所施,惜哉!——《清史稿》

同治皇帝既无执政之实,又无执政之才,更无中兴的雄心,所谓的“同治中兴”,乃残花一现而已,《清史稿》中的所谓中兴制论,言过其实了。


填哥讲史


首先,我们看看是什么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后叶,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也有人把清代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中兴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中兴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同治中兴本质来说是封建地主阶级,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技术自救运动。

然后,我们要回到这个问题,要弄明白当时的背景,开始同治中兴之前的清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力。在1862年(同治中兴)之前,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1年,洪秀全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改称“天京”,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变乱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可以说此时的清朝,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

弄明白这个逻辑之后,我们在切入正题,中兴的主持大臣主要是奕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这时期(1862-1874年)的清王朝得益于关税收入的增长,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对内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回乱,对外军事上打赢了中法战争收复了新疆,一雪咸丰朝被列强围堵北京的耻辱。还建立了海军。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老百姓算是过了二十年的安稳日子。同治中兴主要做了这几件大事。

一、彻底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使中国形式上再次得到了统一。同治年间,清政府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为主要依靠力量,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从而使得中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值得肯定。但其对近代中国的破坏性明显多于建设性,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固然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确实是避免了分裂局面的延续。

二、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纵观古今历史,任何变革的出现,都是需要相应的环境的支撑。正是在同治中兴的环境下,洋务运动才得以顺利开展,一大批新式企业才得以建立,从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的说,同治中兴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提供了某种前提,这一历史意义是必须要予以肯定的。

三、 与西方列强保持了一段相对友好的时期,引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为今后的社会变革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治中兴期间,清王朝与西方列强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形成了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局面。也正是在这一期间,西方的科学知识大量传入我国,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最终在此时被付诸了实践。

综上,清朝后期国力这么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兴?因为,通知中兴是相对于前一阶段的清朝而言,的确有进步。经过同治中兴的清王朝,似有一种回光返照的迹象。再者,从后世的角度评价,他避免了国家的分裂,直到晚晴灭亡,基本保住了中国的国土,同时,使得中国开启了近现代化的进程。所以说,就其意义而言,虽然国力没有极大的上升,但是依然可以称得上是中兴。


一个男人不容易


同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在清朝后期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治是清穆宗的年号,原名叫做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帝的儿子。 

  同治是咸丰帝的长子,在咸丰帝的另一个儿子去世之后,同治就成为了清朝最正统的继承人,在同治继位的时候,他才只有6岁。根本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朝廷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八位顾命大臣和慈禧等人一起决定的,然而在同一年的年底,慈禧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八个顾命大臣,开始了正式的垂帘听政,将整个大清的最高掌控权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同治登位之初八个顾命大臣商议的年号是“祺祥”,但是随着他们的倒台,整个朝政的权势倾斜,慈禧就打起了改年号的主意,有人建议改为“同治”,寓意着太后临朝共治,也是在变相的拍慈禧的马屁,慈禧果然非常开心的改年号为“同治”,从此以后“同治”也就成为了爱新觉罗·载淳的称号。

  同治在位的时期,经历了很多震撼人心的大事,比如说镇压太平天国、苗民起义等等,大大的延缓了清朝的衰亡时间,同时积极的任用洋务派来增强国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清王朝在将要灭亡之际焕发了新的生机,被称为是“同治中兴”,不过在这段时间,清朝的实权掌控者不是同治,而是慈禧太后,这样作为“吉祥物”般的生活也让同治帝非常的不满,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

  同治清朝晚期,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已经走向没落。清朝的腐朽主要表现在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外交上同治时期几乎成为了半殖民主义政权,慈禧等清朝掌权者和西方殖民者共同达成协议来换取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有它必然的历史原因。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繁荣恢复社会稳定发展阶段。这里有着官僚大臣们粉饰太平好大喜功的成分。当时清军消灭太平天国后,确实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认同。但是这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同治中兴的实质。所谓的兴,其实是用更大的牺牲来换取短暂的统治的清朝苟且偷生。同治中兴多亏了主张发展生产,改进科举制度,减轻人民赋税以及创办学堂这些措施额实行。在军事上确实有所改进,但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朝官僚体制注定了清朝的灭亡。在大批购买引进国外军事物资的同时也是这些大臣贪污国库的大好机会。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很大程度源于封建体制长期积累下出现的根本性的弊端没有得到改变。如果清朝能够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就开始励精图治改善体制改进腐朽落后的政府体制,也许还能让清朝通过和平的发展逐步转化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封建统治者是在掠夺农民阶层的基础上进行权力控制的,因此很难将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等同起来。

  同治中兴的评价

  同治中兴是清政府发起的从中到下的改革,因为不是从上到下,它始终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说,改革并没有动摇最根本的固有利益。它在太平天国动乱后肃清了社会环境,使得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大兴科举,笼络人才,希望广纳贤才将清政府挽于危亡。同治中兴的评价不一,它在近代史中呈现一个特殊的地位。 

  有的人关于同治中兴的评价过于偏激,认为同治中兴打着学习西方的幌子,其实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一次洋洋得意的鼓吹变法,它与明治维新出现于同一时期,但与明治维新所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虽然政策上也有学习西方的内容,但由于清政府的自我吹捧,实际效果并不大。

  教育上的招贤纳士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对内经济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上的调整,收拾太平天国的烂摊子。总的来说,变法的雷声大,雨点小。

  但是,不得不说洋务运动使一直遭到压抑的中国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因此,有些人对同治中兴的评价是正面的。他们认为同治中兴在近代史中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给中国社会潜移默化的播下了近代化的种子。一方面镇压国内的人民运动,给人民安定可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学习西方,明白了发展要靠科学技术,船坚炮利才能够抵御外侮。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的近代史由此开端。


月夜luck


题主好

清朝在后期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渐衰弱,从嘉庆帝开始清朝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但是每一位在位的君王虽然谈不上向康熙帝那样的能干,但是起码在即位前期也是勤于政事,兢兢业业,试图让清朝强大起来。

同治(1856年—1875年)是清朝入关之后第十位皇帝,在同治帝亲政时期,虽然国家已经江河日下,但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已经被镇压,同时国家也在进行洋务运动,与西方各个国家算是比较友好,这时期的清朝大体上开始了修生养息。国家的经济也从太平天国战争中开始逐渐的恢复起来,同治帝刚刚即位是也是勤勉努力,每天都在处理国家大事。在对农民的政策上也是减免税收,加强对于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在安抚人民的防抗情绪。在同治中兴这个阶段发展,曾国藩,左宗棠等汉臣也是出力不少,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我认为同治中兴,其实根本就没有兴起来,它只是建立在没有农民起义,没有外国列强的入侵的基础之上,其实很大的程度可是只是清朝统治者们的自我吹捧。


小历史课堂


同光中兴的背景。

清朝在在同治朝前,是咸丰朝,咸丰朝可谓是内忧外患:江南有太平天国和清朝分庭抗礼,欲图改朝换代;中原腹地有捻军为患;云南一带回教叛乱,割据云南;整个西北回回乱,陕西、甘肃两地人口屠灭殆尽;英法自海上来,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新疆被阿古柏占据;东北被沙俄鲸吞蚕食。咸丰皇帝每每欲图恢复,终究被连续的打击击垮,在热河去世,留下了两宫太后和同治小皇帝。这也是慈禧太后常说的,“孤儿寡母治国”。

同光中心的努力。

第一,领土完整上。

两宫皇太后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确保帝国西北部的安全,也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海防”、“塞防”之争是清朝同治光绪时期重大的国政,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坚决支持左宗棠收复了新疆,这是同光中兴的第一标志性时间。

第二,洋务运动。

在收复新疆后,两宫皇太后立即着手办理洋务,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中国开始可以自行制造洋枪洋炮,江南制造局、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建立了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傲立亚洲,也实现了“海防”。使用洋枪洋炮装备淮军,对外战争中法战争,中国在武器装备上就不再吃亏。

第三,平定内乱。

咸丰皇帝临死,清朝内乱中太平天国内乱、西北和云南的回回乱、捻军均没有彻底剿灭。两宫皇太后利用各种手段,逐步在同治年间平定了这些内乱,整顿了国内秩序,为国家的复苏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第四,渐开外交。

咸丰皇帝拒不换约,拒不签约,拒绝外国大使驻北京,直接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身死热河、国都沦陷。两宫皇太后认清了现实,设立总理衙门、接受大使、派出外交使节、外派留学生,开始关注和认识世界、主动和洋人展开外交活动,双方不再因为误会导致巨大的战争,并为贸易的开展奠定基础。中法战争中中国的外交宣传,就导致了国际上的舆论对法国极为不利;镇南关大捷后,法国国内也爆发了反战情绪,才直接导致了中法战争中中国的局部战胜。收复伊利的外交斡旋上,也迫使沙俄同意归还伊利城,这都是外交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第五,帝国收入的变化。

清代自康熙帝宣布“永不加赋”、雍正帝“摊丁入亩”后,帝国收入很难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同治光绪以前,主要的收入仍然是田亩税收和盐铁税,帝国不在乎对外关税和对内的商业税。后来,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准许湘淮诸将在战区征收“厘捐”,也就是商业税,后来两宫皇太后将“厘捐”正式改为国家征收的商税,这就增加了帝国的收入,也没有违背“永不加赋”的祖训,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引进英国的关税制度,废除行商,有政府开始直接按照新式制度征收关税,使得关税收入连年增加,最后超过盐税,成为帝国的主要收入。后来,甲午战败、庚子战败外国政府的赔款就主要是由关税、盐税、商税来支持,也从侧面说明了政府收入的结构发生了变好。至甲午战败时,清政府的岁入在八千万两,比道光时期的三千万两多了很多,这多了的部分,主要就是关税、商税的增长。

第六,整顿吏治。

大家提起清朝末年无不认为贪官横行,其实这是课本的误导。清末的“清流派”是唯一可以与东汉末年的“清流派”相媲美的一股官场清流。而且清末的清流派是真的在任在职官员,不像东汉末年的清流派更多是太学里的太学生。这些“清流派”官员自身就洁身自好,而且对贪官污吏多有制约,最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是清流官员对湘淮官员的打击。而清末在职“清流派”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最高统治者两宫皇太后和同治、光绪皇帝的支持。

第六,人口增长、经济复苏。

咸丰末年,全国的人口在三亿左右,到庚子国变,全国人口变为四亿五千万人,也就三十年间,期间还经历了镇压内乱的过程,可见同光中兴时期,人口还是得到增长的,而人口的增长正是中兴的标志。经济上,饱受战乱的江南得到恢复,陕西的三原县、湖北的汉口镇也逐步恢复经济。

第七,文艺的复兴

京剧的形成和繁荣,就是在同治、光绪年间,这也算清朝为国粹提供的直接支持了。

总之,同光中兴,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一面之词,的确在清末存在过同光中兴。同光中兴和后来的清末新政也体现了慈禧太后的治国才能和清朝国家机关并未完全腐烂,大清灭亡更多的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治国、经济问题。





交通组之虎周星星


“中兴”的是指某一王朝经过一段衰微或动荡的时期,突然出现复兴的局面,社会较安定,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繁荣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清朝统治者降低赋税,鼓励农民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又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启动了洋务运动,国家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到8000万两白银,几乎是康乾盛世的两倍。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统治后期,1862到1874,同治皇帝在位期间一段中兴时期。

其一:彻底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使中国形式上再次得到了统一。同治年间,清政府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为主要依靠力量,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从而使得中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

其二: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纵观古今历史,任何变革的出现,都是需要相应的环境的支撑。正是在同治中兴的环境下,洋务运动才得以顺利开展,一大批新式企业才得以建立,从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三: 与西方列强保持了一段相对友好的时期,引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为今后的社会变革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治中兴期间,清王朝与西方列强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形成了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局面。

同治中兴只是一段短暂的中兴,是清朝统治的回光返照。


文史清谈


“同治中兴”这个词可不是后人给的评语,而是在同治朝(1862--1874),满清朝臣和慈禧太后就开始自称“中兴”。

清朝“中兴”的标准,其实非常低。他不管百姓死活,只要自己有钱花,洋人不打他,就行。

1,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阻断了南方各省和北方朝廷的联系。南方各省的税收不是被太平军抢了,就是截留在各省督抚手中。等灭了太平军以后,北京朝廷开始重新从江南等地获得税收,财政收入较之前十几年增加了不少。

太平军动乱18省,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330万人!以上五省可是清廷的财税大省,这么大的损伤,怎么可能在战后(1864年才结束)就出现“中兴”。当然,清朝不用管百姓的死活,只要朝廷有钱收就行了。只要朝廷的收入增加了就行了。

2,大清国和洋人在1860年达成最终和解,割地赔款求和。通过一系列条约,清廷在赔款通商的同时,丢失15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过,在清廷看来,丢土地没有什么关系,反正离北京很远。赔点钱也没事,反正从老百姓身上压榨的。

而且,让清廷高兴的事来了,此后洋人开始“扶持”清廷。因为,沙俄在西面答应了第十次俄土战争,英法需要在东方扶持一个国家,出来硬抗俄国。于是,在英法美等国支持下,清廷开始洋务运动。

由上而起的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下层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但是,清军开始洋枪洋炮和洋船以后,与洋人的十年的相安无事,让清廷开始飘飘然了。垂帘听政的西太后被吹嘘为“圣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军将帅也成了“中兴名臣”。

可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的农民运动一直没有停息。捻军动乱全国八省十余年,兵力最高达20万人。一度打到保定,到1868年才被平定。陕甘回乱,一直到1874年,同治皇帝死的前一年才刚被平定。

“中兴”的意思,指的是满清朝廷收入增加,洋人姥爷不打他。“中兴”跟老百姓的生活没关系。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老百姓给洋人推独轮车运物资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同治中兴”是指清中叶后,同治在位期间(1862-1874年)为维护满清统治的一个惯性恢复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合作,及太平天国崩溃(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平静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亦有人把清时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惯性恢复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恢复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  

“同治中兴”是促进中国近代历史进步的一个阶段,主要体现洋务运动上,当时大兴洋务,先提出“自强”以后标榜“求富”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包括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等,这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过后的“实业救国”思潮不能说与这段时期没有关系。同时洋务运动种的近代企业虽然管理不属于规范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是也从某些方面刺激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出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认为当时的外国人(外国殖民者)对中国兴起的这股潮流感到吃惊、害怕和敬佩,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小官员全部行动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