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不久前,《奇葩說》第六季收官,詹青雲眾望所歸,成為新一季的BBKing。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關於這個女孩的故事我們發過,戳這裡可回顧:

《奇葩說》詹青雲驚豔全網:負債100萬讀哈佛,她父母的教育太讚了!


今天我們不聊人物故事,想重點聊一聊《奇葩說》裡一眾優秀選手表現出來的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


作為一個追了六季的鐵粉,我喜歡看神仙打架,喜歡看一個兩難的選擇正反雙方是如何抽絲剝繭,把它揉碎分析的。這樣一檔“非傳統”的辯論節目,它的魅力在於,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很多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不同的閱歷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


比如說“‘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是讚美嗎?”這一期辯題,我們公號發過很多文章,說“當媽後,我變成了學霸,重新上了一遍九年義務教育”,“當媽後,我變得無所不能,會下廚,能帶娃,裝得了嬰兒床,寫得了好文章”……


“媽媽是超人”這句話一方面看是對媽媽的讚美,撐起了整個家,但從另一方面看,又何嘗不是對爸爸缺席的無奈和凡事都操碎心的辛酸?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說》的價值從來不是辯論出一個“正確答案”,而是讓我們在所謂的“正確答案”面前,保持思考和反省的能力。


蔡康永老師那句話說得特別好:“《奇葩說》的意義,其實不是認同已經認同的價值,而是開創新的價值。”


開創新價值,從挑戰固有價值開始。《奇葩說》我之所以喜歡,是因為我看到了思辨的魅力,看到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我們從小會被要求要“乖”要“聽話”,等我們自己成為父母后,會不自覺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聽話”,似乎聽話已成為衡量孩子好不好的重要標準。


當我們的孩子在問“為什麼”時,思辨便開始萌芽。只是不幸的是,許多的家長卻非要硬生生地把問“why”的孩子,變成只會回答“yes”的孩子。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中國孩子普遍存在思辨能力欠缺的問題,歸咎起來,主要還是因為對思辨能力的培養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這種能力的鍛鍊不是為了考試,而為習得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在眾說紛紜的聲音裡保持冷靜的思考,在平庸世俗的生活中保持獨立的靈魂,在紛繁雜亂中堅持自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看《奇葩說》,讓我更堅定的相信,教育的本質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大腦學會思考。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甚至發展中國家委內瑞拉等,都把“思辨能力”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有數據顯示,一路以培養思辨能力為目標的孩子,到了大學階段,所展現出來的對於問題的多層次思考的能力,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讓這種孩子在學業上和工作上都非常突出。


“思辨能力”一詞,看起來寬泛、虛無,其實,思辨能力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用“海沃塔”聊天法
引導孩子思辨和表達


在歐美國家很多家庭裡,不管家庭成員的日程安排多麼緊張,都要抽出時間共進晚餐。在餐桌上,父母和孩子們談論白天的經歷和生活,聊聊時事或科學、歷史和藝術,只要稍微注意一點聊天的方法,就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思辨水平。


你可能會笑,聊天這有什麼難的,扯淡還不容易嗎?要知道,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對話超不過5個來回便無話可說,看下面一位媽媽和女兒討論電影《哪吒》的例子就知道。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什麼叫“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個就是。


沒錯,我們每天都在跟孩子聊天,但也僅僅是聊而已,為什麼聊?怎麼樣聊?我們從來沒想過從聊天這件小事中挖掘更多的價值。但是,猶太人做到了,他們讓聊天也變成了一種學習理論和方法。


2010年9月,美國布蘭迪斯大學曼德爾猶太教育研究中心貝特·米德拉什(Beit Midrash)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奧裡特·肯特 (Orit Kent)發表研究報告《海沃塔學習理論》(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深入解讀了一種有意識的交流模式,這也是猶太家庭傳承千年,培養了無數傑出人才的教育秘訣,他們稱之為——海沃塔(Havruta)


“海沃塔”即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單詞fellowship,即

夥伴關係這種學習方式通常兩人一組,通過提問、回答、對話、討論來研究、學習某個問題。


在嬰幼兒教養範疇內你可以把“海沃塔”理解為父母與孩子的聊天模式,他們的聊天不是閒話家常,而是有意識的,也就是把父母與孩子的簡單聊天變成提問討論,讓聊天富有含金量,可以對某一個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巴菲特、扎克伯格、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羅斯、卡夫卡、海涅、茨威格、畢加索、拉斐爾……還有猶太三巨頭:佛洛依德、愛因斯坦、馬克思,這些響噹噹的人物,他們都曾受益於“海沃塔”教育。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海沃塔”式的聊天呢?


首先, 確立一個“海沃塔”時間。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做同一件事。


在猶太家庭裡,週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時間,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時間。家長不會叫小朋友“好好吃飯別說話”,而是邊吃邊討論各種問題。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我們可以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建立“海沃塔”時間。


固定時間最大好處是,交流雙方在心理上將這段時間劃歸特殊時間後,大人便會有意識地放下手機,停止處理個人事務,屏蔽外在影響,孩子也會停止玩玩具、寫作業等。因為雙方都集中精神,無形中,交流質量便會提高。


然後,在聊天中做到這三點:傾聽和表達,探索和聚焦,支撐和挑戰。



我們一個個來講。


1.傾聽和表達(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聊開


這是“海沃塔”的基礎,就像汽車的引擎一樣重要。


傾聽,父母需要對孩子保持平等和尊重,關掉自己內心的說話聲,耐心跟隨孩子的思路,心裡焦急地琢磨著一會兒輪到我了該說什麼,這不是傾聽。


同時,不要著急下結論,不要給孩子結論式的回答,因為一旦下了結論,就堵住了孩子表達的可能性。用開放式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多說一點”。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參與度,讓他願意說出更多想法。


2.探索和聚焦(wondering and focusing)——聊透


在集中注意力、圍繞主題的同時,探索最大的相關可能性。


海沃塔需要探索才能產生創意,同時需要聚焦以對話題作深層次的解釋,並得出結論。如果說傾聽和表達是引擎,那麼探索和聚焦就是方向盤的一部分,它們決定了對話的方向。


孩子思維是跳躍性的,很散,聊著聊著可能就扯到別的地兒去了,有些好動的孩子聊幾句會跑走玩耍,或者被其他外界因素吸引。這時,需要你不斷拉他回來,回到有邏輯的交流中。


3.支撐和挑戰(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聊high


這是個進一步塑造、驗證想法的過程。


一方面,給想法找證據,支撐它。支撐,不僅包括語言鼓勵,還包括提出意見,以幫助對方找到支撐觀點的證據。


另一方面,要挑戰、反駁既有想法,通過不斷提問看看我們忽略了什麼。在猶太人看來,“海沃塔”中的挑戰、反駁是一種幫助,而不是故意找茬和吵架。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一頭霧水,我們用一段聊天記錄來看看海沃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吧。


常規的聊天模式:


孩子:媽媽,小明搶走我的積木,還把它丟到一邊,55555~

媽媽:怎麼這麼膽小?你不會搶回來嗎?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給孩子貼標籤,批評和指責)


孩子:(孩子很難過,跟媽媽說傷心事,不但沒獲得安慰,反而被罵了一頓,雙重打擊下繼續哭)

媽媽: 好了好了,別哭了,不就是個積木嘛,我們玩別的吧,下次如果有人搶你的玩具,你當場就要搶回來,知道嗎?!

(下結論,替孩子做決定)


如果經常是這樣的交談方式,孩子遇到困難還會找你說嗎?你還是孩子最信任最願意交流的人嗎?


海沃塔聊天模式:


孩子:媽媽,小明搶走了我的水槍,我喜歡的那個水槍,55555~

媽媽:怪不得你這麼傷心,我想聽聽是怎麼回事?小明為什麼搶你的東西? (耐心傾聽,用提問引導孩子表達)


孩子:剛才我和他一起玩,我的水槍不小心噴水到他臉上,我說對不起,他衝過來搶走了我的水槍。

媽媽:原來是這樣,如果是我,我也會傷心的。

(肯定情緒)

媽媽:你是不是覺得你都道歉了,他還搶你的水槍,所以很傷心,是嗎?(展開探索)

孩子:是的,媽媽,你不是教育我做錯事就要道歉,道歉就沒事了呀,他為什麼還搶我的東西呢?

媽媽:如果你是小明,別人說了對不起,你就會原諒他嗎? (探索和聚焦)

孩子:我會原諒他的。

媽媽:嗯,你會這樣做。如果有人不能夠像你這樣做呢?他不能原諒你,你要怎麼做呢?(支撐和挑戰)

孩子:我,我不知道。那我也可以搶回來!(突然又不開心)可是搶回來以後他不和我玩了怎麼辦?

媽媽:嗯,看來你還是很在意小明的,你還當他是你的好朋友嗎?

孩子:是的!

媽媽:那你有沒了解過為什麼你都道歉了,他還不原諒你?(繼續探索)

孩子:我不知道,我明天去問問他。

媽媽:嗯,那你去問問看。我們可以問他,是不是噴水到你臉上很疼。我做些什麼能讓你舒服些?(頭腦風暴,支持孩子,幫助孩子)

……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發現兩種談話模式的區別了嗎?


海沃塔交談方式中,不評判,用提問和肯定性語言打開孩子的話匣子。不管對與錯,輸和贏,不尋求標準答案,只是不斷探索。


在整個探索中,有對我們觀念的挑戰,我們要按照自己的經驗給出解決辦法嗎?如果直接給出,孩子就喪失了思考的體驗過程,同時也省略了自己做決定的過程,如果自己不能做決定,也就意味著自己無法承擔責任。


海沃塔讓父母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還能感覺到父母的尊重、關愛,會更有自信,而家長則會逐漸意識到孩子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思維,當你養成這種習慣後,跟孩子的聊天會越來越順暢;孩子的思辨思維會更縝密,表達能力,也會更優秀。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培養思維能力的日常遊戲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實用的家庭互動遊戲,給孩子的“邏輯思維”發展添磚加瓦。


孩子真正的邏輯思維至少要到3~4歲才開始具備,在這之前,父母根本不要奢望他們能像成人一樣思考。


適合3歲以下小寶的遊戲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真實的五感體驗(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滿足寶寶的探索慾望。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基於科學的研究,認為——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基因和持續不斷的外界刺激。而這些外界刺激,正好包括恰當的感官刺激。為了刺激感官,哈佛大學的教授非常推崇孩子從小玩各種感官遊戲


但是一提到感官遊戲大家就會聯想到用手腳沾滿顏料畫畫、玩大米麵粉、剃鬚泡等會弄得髒髒亂亂的的活動。其實有可以玩得“很乾淨”的感官遊戲——觸覺板和感官瓶。


觸覺板 (Texture Board),是美國很受歡迎的自制玩具。把不同材質的材料布料拼湊在一塊板上,孩子會很喜歡去抓和感受。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感官瓶(sensory bottles),即:把用來刺激感覺官能的各種材料裝進透明塑料瓶裡,密封好瓶口,供寶寶觀察、把玩。


放到瓶中的材料可以自由發揮,能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最好。瓶子的主題可以是不同聲音,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等。


比如,放入沙子,豆子,紐扣,積木,鈴鐺等,搖晃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就是簡單的聽力瓶。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也可以往瓶子里加水,再放進輕重密度不同的東西,比如皮筋、回形針、樹葉、牙籤等,讓孩子正反翻轉瓶子,觀察不同物體的沉浮。還可以加入不同的色素顏料,讓孩子觀察顏色。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2歲以前的兒童,主要靠動作來探索世界,思維在動作中形成。所以,我們鼓勵孩子爬,允許他們到處亂動,允許他們吃手,允許他們把一個玩具丟到地上再撿起來,不斷重複一個動作……其實,他們是在動作的操作過程中探索動作與結果的關係。


這個階段,可以利用一些繪本書籍幫助孩子進行探索,比如地板書,洞洞書,布書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比如我家兒子3歲前很喜歡的一本書叫《這是什麼?這是誰?》,是本簡單又神奇的法國創意翻翻書!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出版:重慶出版社
豆瓣評分:9.5


這本書中,那些看起來很簡單、都是平常的圖形和畫面後面,隱藏著各種“小秘密”——


一個齒,兩個齒,三個齒。可是……這是什麼?這是誰呢?


印第安人帽子上的羽毛,小兔子的長耳朵,和彎彎的橋洞。


還有方形、長條的後面是什麼?是巧克力、火車還是長長的樓梯?……


後面的精彩一個接一個。讀這本書,一定要先忍住,別打開看結果!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看看孩子到底能給出多少種不同的答案。全家一起猜猜猜,看看誰的答案最有趣。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適合大寶的遊戲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玩的鍛鍊思維能力遊戲就多很多了。


1、每日一問

國外幼兒園每天會向孩子提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這個點子我們完全可以引用,問題設置得越簡單越直白越好,不要有知識壁壘,引導孩子每天都思考的習慣。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你喜歡數學嗎?”

“你喜歡獅子嗎?

……

鼓勵孩子選擇持方,表達觀點。


再大一點的孩子,需要鼓勵他們表達支撐他們觀點的原因。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來,仔細看看這些思維引導句式:


我同意,因為 ...

我不同意,因為 ...

我覺得,因為 ...

我推斷,因為 ...

我預測,因為...

我質疑,因為 ...

我認為,因為 ...

我的理論是,因為...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上小學以後,孩子們鍛鍊思辨能力的一個主要渠道是閱讀,無論是讀完文章、還是小說,或者是科普知識類書籍,都可以引導孩子們做一些思辨性的讀後感。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比如可以引導他們去思考這些問題:

這篇文章或這本書說了什麼?

作者寫這篇文章或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他達到目的了嗎?你怎麼看?為什麼?

作者的基本觀點是什麼?你覺得他的觀點有偏頗麼,在哪裡?

作者用了什麼事例來證明他的觀點?他的論證充分麼?他的假設靠譜麼?

這篇文章或這本書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2、你問我答


這個遊戲不需要任何道具。通過提問,猜出對方心裡想的是什麼物品。


回答者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比如“這個東西是圓的嗎?這個東西是紅色的嗎?”直到猜中為止。


這個遊戲培養孩子“觀察”與“反向思考”的能力。需要從現有的信息出發,去反推和猜測未知的信息最終鎖定目標,解決問題。


這個遊戲在堵車的時候,排隊的時候都可以玩。


3、找規律


可以用積木來玩找規律的遊戲。父母先按一定規律擺出前面幾塊積木,讓孩子觀察後襬出後續的積木。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4、接龍游戲


這個遊戲就是利用前後某種關係,以續接的方式來玩兒,遊戲本身可以像長龍一樣一直玩下去。

剛開始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可以側重概念的理解:

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拿水果,孩子報數字”這樣的一對一接龍;

也可以“你說動物種類,比如天上飛的,孩子說具體動物名稱,老鷹、小鳥、燕子……看誰說得多”這樣的一對多接龍;


等孩子對遊戲熟悉了,語言也更豐富了,就可以玩有詞義關聯的抽象接龍了,比如,詞語接龍、造句接龍、問題接龍,甚至是故事接龍等。


5、找不同/找相同


這類遊戲大家應該都玩過。找不同或找相同的遊戲可以有效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進而鍛鍊思維能力。

下面兩幅圖中有幾處不一樣的地方呢?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找不同這類書消化得很快,基本上玩過一次後就不會再看。圖書館裡很多這樣的腦力遊戲書,可以帶孩子去借來玩。


找相同,是找不同的反向遊戲。現在市面上很多

”對對碰“的桌遊,每個人隨機抽出自己一張卡片,跟其他人拿出的卡片對比。任意兩張卡片之間都可以找到至少一個相同的動物。第一個找到並喊出相同動物的人,可以“吃掉”對方的卡片,直到所有的牌都被一個人全部贏走,遊戲結束。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你發現這兩張卡片裡哪個動物是一樣的嗎?


6. 猜猜這是誰?

這個遊戲最適合在家裡玩。遊戲的規則是,讓一個人不能說話,在一分鐘內扮演一種動物,其他人根據表演,來猜這是什麼動物。

遊戲既可以是“你演孩子猜”,也可以是“孩子演你來猜”。這其中,孩子表現出的知識量和思維能力,經常會給你意外驚喜。

同時,在這個扮演、推測的過程中,也能不斷鞏固孩子對動物特徵的理解,並且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判斷和推理。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你還有其他好玩的思維遊戲嗎?歡迎留言分享。


在我們心目中,總覺得鍛鍊“思維能力”是個很高大上的事兒,充滿了複雜的推理、頭腦急轉彎,甚至要去上奧數課開發“思維”。其實,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很簡單。


關鍵點在於,處處培養孩子遇到問題願意去思考的習慣,不要忙著讓孩子回答現成問題的標準答案。他們應該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有判斷和選擇的能力,也有創造和建設的慾望


以上就是我看了這麼多季《奇葩說》的心得感受,希望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成為積極的思考者和順暢的表達者!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大家喜歡看的內容求翻牌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就等於孩子會思考?思考的7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日本9.3分兒童科普節目: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就要“像烏鴉一樣思考”!


我花30元巨資給娃造了一套房子 培養空間想象力效果槓槓的


萬物皆為玩具,這25個蒙氏啟蒙遊戲就是最好的證明


《奇葩說》的神仙辯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點個贊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