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不久前,《奇葩说》第六季收官,詹青云众望所归,成为新一季的BBKing。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关于这个女孩的故事我们发过,戳这里可回顾:

《奇葩说》詹青云惊艳全网:负债100万读哈佛,她父母的教育太赞了!


今天我们不聊人物故事,想重点聊一聊《奇葩说》里一众优秀选手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作为一个追了六季的铁粉,我喜欢看神仙打架,喜欢看一个两难的选择正反双方是如何抽丝剥茧,把它揉碎分析的。这样一档“非传统”的辩论节目,它的魅力在于,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多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阅历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比如说“‘妈妈是超人’这句话是赞美吗?”这一期辩题,我们公号发过很多文章,说“当妈后,我变成了学霸,重新上了一遍九年义务教育”,“当妈后,我变得无所不能,会下厨,能带娃,装得了婴儿床,写得了好文章”……


“妈妈是超人”这句话一方面看是对妈妈的赞美,撑起了整个家,但从另一方面看,又何尝不是对爸爸缺席的无奈和凡事都操碎心的辛酸?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说》的价值从来不是辩论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让我们在所谓的“正确答案”面前,保持思考和反省的能力。


蔡康永老师那句话说得特别好:“《奇葩说》的意义,其实不是认同已经认同的价值,而是开创新的价值。”


开创新价值,从挑战固有价值开始。《奇葩说》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我看到了思辨的魅力,看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我们从小会被要求要“乖”要“听话”,等我们自己成为父母后,会不自觉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听话”,似乎听话已成为衡量孩子好不好的重要标准。


当我们的孩子在问“为什么”时,思辨便开始萌芽。只是不幸的是,许多的家长却非要硬生生地把问“why”的孩子,变成只会回答“yes”的孩子。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中国孩子普遍存在思辨能力欠缺的问题,归咎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能力的锻炼不是为了考试,而为习得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众说纷纭的声音里保持冷静的思考,在平庸世俗的生活中保持独立的灵魂,在纷繁杂乱中坚持自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看《奇葩说》,让我更坚定的相信,教育的本质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训练大脑学会思考。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甚至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等,都把“思辨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数据显示,一路以培养思辨能力为目标的孩子,到了大学阶段,所展现出来的对于问题的多层次思考的能力,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让这种孩子在学业上和工作上都非常突出。


“思辨能力”一词,看起来宽泛、虚无,其实,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用“海沃塔”聊天法
引导孩子思辨和表达


在欧美国家很多家庭里,不管家庭成员的日程安排多么紧张,都要抽出时间共进晚餐。在餐桌上,父母和孩子们谈论白天的经历和生活,聊聊时事或科学、历史和艺术,只要稍微注意一点聊天的方法,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思辨水平。


你可能会笑,聊天这有什么难的,扯淡还不容易吗?要知道,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对话超不过5个来回便无话可说,看下面一位妈妈和女儿讨论电影《哪吒》的例子就知道。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就是。


没错,我们每天都在跟孩子聊天,但也仅仅是聊而已,为什么聊?怎么样聊?我们从来没想过从聊天这件小事中挖掘更多的价值。但是,犹太人做到了,他们让聊天也变成了一种学习理论和方法。


2010年9月,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曼德尔犹太教育研究中心贝特·米德拉什(Beit Midrash)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奥里特·肯特 (Orit Kent)发表研究报告《海沃塔学习理论》(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深入解读了一种有意识的交流模式,这也是犹太家庭传承千年,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的教育秘诀,他们称之为——海沃塔(Havruta)


“海沃塔”即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

伙伴关系这种学习方式通常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


在婴幼儿教养范畴内你可以把“海沃塔”理解为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模式,他们的聊天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意识的,也就是把父母与孩子的简单聊天变成提问讨论,让聊天富有含金量,可以对某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巴菲特、扎克伯格、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罗斯、卡夫卡、海涅、茨威格、毕加索、拉斐尔……还有犹太三巨头:佛洛依德、爱因斯坦、马克思,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曾受益于“海沃塔”教育。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海沃塔”式的聊天呢?


首先, 确立一个“海沃塔”时间。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做同一件事。


在犹太家庭里,周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时间,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时间。家长不会叫小朋友“好好吃饭别说话”,而是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海沃塔”时间。


固定时间最大好处是,交流双方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特殊时间后,大人便会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孩子也会停止玩玩具、写作业等。因为双方都集中精神,无形中,交流质量便会提高。


然后,在聊天中做到这三点: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我们一个个来讲。


1.倾听和表达(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聊开


这是“海沃塔”的基础,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重要。


倾听,父母需要对孩子保持平等和尊重,关掉自己内心的说话声,耐心跟随孩子的思路,心里焦急地琢磨着一会儿轮到我了该说什么,这不是倾听。


同时,不要着急下结论,不要给孩子结论式的回答,因为一旦下了结论,就堵住了孩子表达的可能性。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多说一点”。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参与度,让他愿意说出更多想法。


2.探索和聚焦(wondering and focusing)——聊透


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相关可能性。


海沃塔需要探索才能产生创意,同时需要聚焦以对话题作深层次的解释,并得出结论。如果说倾听和表达是引擎,那么探索和聚焦就是方向盘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对话的方向。


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很散,聊着聊着可能就扯到别的地儿去了,有些好动的孩子聊几句会跑走玩耍,或者被其他外界因素吸引。这时,需要你不断拉他回来,回到有逻辑的交流中。


3.支撑和挑战(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聊high


这是个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


一方面,给想法找证据,支撑它。支撑,不仅包括语言鼓励,还包括提出意见,以帮助对方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另一方面,要挑战、反驳既有想法,通过不断提问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中的挑战、反驳是一种帮助,而不是故意找茬和吵架。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一头雾水,我们用一段聊天记录来看看海沃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吧。


常规的聊天模式:


孩子:妈妈,小明抢走我的积木,还把它丢到一边,55555~

妈妈:怎么这么胆小?你不会抢回来吗?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给孩子贴标签,批评和指责)


孩子:(孩子很难过,跟妈妈说伤心事,不但没获得安慰,反而被骂了一顿,双重打击下继续哭)

妈妈: 好了好了,别哭了,不就是个积木嘛,我们玩别的吧,下次如果有人抢你的玩具,你当场就要抢回来,知道吗?!

(下结论,替孩子做决定)


如果经常是这样的交谈方式,孩子遇到困难还会找你说吗?你还是孩子最信任最愿意交流的人吗?


海沃塔聊天模式:


孩子:妈妈,小明抢走了我的水枪,我喜欢的那个水枪,55555~

妈妈:怪不得你这么伤心,我想听听是怎么回事?小明为什么抢你的东西? (耐心倾听,用提问引导孩子表达)


孩子:刚才我和他一起玩,我的水枪不小心喷水到他脸上,我说对不起,他冲过来抢走了我的水枪。

妈妈:原来是这样,如果是我,我也会伤心的。

(肯定情绪)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你都道歉了,他还抢你的水枪,所以很伤心,是吗?(展开探索)

孩子:是的,妈妈,你不是教育我做错事就要道歉,道歉就没事了呀,他为什么还抢我的东西呢?

妈妈:如果你是小明,别人说了对不起,你就会原谅他吗? (探索和聚焦)

孩子:我会原谅他的。

妈妈:嗯,你会这样做。如果有人不能够像你这样做呢?他不能原谅你,你要怎么做呢?(支撑和挑战)

孩子:我,我不知道。那我也可以抢回来!(突然又不开心)可是抢回来以后他不和我玩了怎么办?

妈妈:嗯,看来你还是很在意小明的,你还当他是你的好朋友吗?

孩子:是的!

妈妈:那你有没了解过为什么你都道歉了,他还不原谅你?(继续探索)

孩子:我不知道,我明天去问问他。

妈妈:嗯,那你去问问看。我们可以问他,是不是喷水到你脸上很疼。我做些什么能让你舒服些?(头脑风暴,支持孩子,帮助孩子)

……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发现两种谈话模式的区别了吗?


海沃塔交谈方式中,不评判,用提问和肯定性语言打开孩子的话匣子。不管对与错,输和赢,不寻求标准答案,只是不断探索。


在整个探索中,有对我们观念的挑战,我们要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出解决办法吗?如果直接给出,孩子就丧失了思考的体验过程,同时也省略了自己做决定的过程,如果自己不能做决定,也就意味着自己无法承担责任。


海沃塔让父母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还能感觉到父母的尊重、关爱,会更有自信,而家长则会逐渐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维,当你养成这种习惯后,跟孩子的聊天会越来越顺畅;孩子的思辨思维会更缜密,表达能力,也会更优秀。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培养思维能力的日常游戏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实用的家庭互动游戏,给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添砖加瓦。


孩子真正的逻辑思维至少要到3~4岁才开始具备,在这之前,父母根本不要奢望他们能像成人一样思考。


适合3岁以下小宝的游戏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真实的五感体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基于科学的研究,认为——大脑神经回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基因和持续不断的外界刺激。而这些外界刺激,正好包括恰当的感官刺激。为了刺激感官,哈佛大学的教授非常推崇孩子从小玩各种感官游戏


但是一提到感官游戏大家就会联想到用手脚沾满颜料画画、玩大米面粉、剃须泡等会弄得脏脏乱乱的的活动。其实有可以玩得“很干净”的感官游戏——触觉板和感官瓶。


触觉板 (Texture Board),是美国很受欢迎的自制玩具。把不同材质的材料布料拼凑在一块板上,孩子会很喜欢去抓和感受。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感官瓶(sensory bottles),即:把用来刺激感觉官能的各种材料装进透明塑料瓶里,密封好瓶口,供宝宝观察、把玩。


放到瓶中的材料可以自由发挥,能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最好。瓶子的主题可以是不同声音,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等。


比如,放入沙子,豆子,纽扣,积木,铃铛等,摇晃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简单的听力瓶。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也可以往瓶子里加水,再放进轻重密度不同的东西,比如皮筋、回形针、树叶、牙签等,让孩子正反翻转瓶子,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色素颜料,让孩子观察颜色。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2岁以前的儿童,主要靠动作来探索世界,思维在动作中形成。所以,我们鼓励孩子爬,允许他们到处乱动,允许他们吃手,允许他们把一个玩具丢到地上再捡起来,不断重复一个动作……其实,他们是在动作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动作与结果的关系。


这个阶段,可以利用一些绘本书籍帮助孩子进行探索,比如地板书,洞洞书,布书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比如我家儿子3岁前很喜欢的一本书叫《这是什么?这是谁?》,是本简单又神奇的法国创意翻翻书!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出版:重庆出版社
豆瓣评分:9.5


这本书中,那些看起来很简单、都是平常的图形和画面后面,隐藏着各种“小秘密”——


一个齿,两个齿,三个齿。可是……这是什么?这是谁呢?


印第安人帽子上的羽毛,小兔子的长耳朵,和弯弯的桥洞。


还有方形、长条的后面是什么?是巧克力、火车还是长长的楼梯?……


后面的精彩一个接一个。读这本书,一定要先忍住,别打开看结果!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看看孩子到底能给出多少种不同的答案。全家一起猜猜猜,看看谁的答案最有趣。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适合大宝的游戏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玩的锻炼思维能力游戏就多很多了。


1、每日一问

国外幼儿园每天会向孩子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个点子我们完全可以引用,问题设置得越简单越直白越好,不要有知识壁垒,引导孩子每天都思考的习惯。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你喜欢数学吗?”

“你喜欢狮子吗?

……

鼓励孩子选择持方,表达观点。


再大一点的孩子,需要鼓励他们表达支撑他们观点的原因。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来,仔细看看这些思维引导句式:


我同意,因为 ...

我不同意,因为 ...

我觉得,因为 ...

我推断,因为 ...

我预测,因为...

我质疑,因为 ...

我认为,因为 ...

我的理论是,因为...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上小学以后,孩子们锻炼思辨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是阅读,无论是读完文章、还是小说,或者是科普知识类书籍,都可以引导孩子们做一些思辨性的读后感。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比如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这些问题:

这篇文章或这本书说了什么?

作者写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达到目的了吗?你怎么看?为什么?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觉得他的观点有偏颇么,在哪里?

作者用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他的论证充分么?他的假设靠谱么?

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2、你问我答


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通过提问,猜出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物品。


回答者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比如“这个东西是圆的吗?这个东西是红色的吗?”直到猜中为止。


这个游戏培养孩子“观察”与“反向思考”的能力。需要从现有的信息出发,去反推和猜测未知的信息最终锁定目标,解决问题。


这个游戏在堵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都可以玩。


3、找规律


可以用积木来玩找规律的游戏。父母先按一定规律摆出前面几块积木,让孩子观察后摆出后续的积木。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4、接龙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利用前后某种关系,以续接的方式来玩儿,游戏本身可以像长龙一样一直玩下去。

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侧重概念的理解:

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拿水果,孩子报数字”这样的一对一接龙;

也可以“你说动物种类,比如天上飞的,孩子说具体动物名称,老鹰、小鸟、燕子……看谁说得多”这样的一对多接龙;


等孩子对游戏熟悉了,语言也更丰富了,就可以玩有词义关联的抽象接龙了,比如,词语接龙、造句接龙、问题接龙,甚至是故事接龙等。


5、找不同/找相同


这类游戏大家应该都玩过。找不同或找相同的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进而锻炼思维能力。

下面两幅图中有几处不一样的地方呢?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找不同这类书消化得很快,基本上玩过一次后就不会再看。图书馆里很多这样的脑力游戏书,可以带孩子去借来玩。


找相同,是找不同的反向游戏。现在市面上很多

”对对碰“的桌游,每个人随机抽出自己一张卡片,跟其他人拿出的卡片对比。任意两张卡片之间都可以找到至少一个相同的动物。第一个找到并喊出相同动物的人,可以“吃掉”对方的卡片,直到所有的牌都被一个人全部赢走,游戏结束。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你发现这两张卡片里哪个动物是一样的吗?


6. 猜猜这是谁?

这个游戏最适合在家里玩。游戏的规则是,让一个人不能说话,在一分钟内扮演一种动物,其他人根据表演,来猜这是什么动物。

游戏既可以是“你演孩子猜”,也可以是“孩子演你来猜”。这其中,孩子表现出的知识量和思维能力,经常会给你意外惊喜。

同时,在这个扮演、推测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巩固孩子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和推理。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你还有其他好玩的思维游戏吗?欢迎留言分享。


在我们心目中,总觉得锻炼“思维能力”是个很高大上的事儿,充满了复杂的推理、头脑急转弯,甚至要去上奥数课开发“思维”。其实,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很简单。


关键点在于,处处培养孩子遇到问题愿意去思考的习惯,不要忙着让孩子回答现成问题的标准答案。他们应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有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有创造和建设的欲望


以上就是我看了这么多季《奇葩说》的心得感受,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积极的思考者和顺畅的表达者!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大家喜欢看的内容求翻牌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等于孩子会思考?思考的7大误区,你中招了没?


日本9.3分儿童科普节目: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像乌鸦一样思考”!


我花30元巨资给娃造了一套房子 培养空间想象力效果杠杠的


万物皆为玩具,这25个蒙氏启蒙游戏就是最好的证明


《奇葩说》的神仙辩手,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点个赞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