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應該如何應對?

鹹鴨蛋無敵


血脂升高,雖然疾病本身不嚴重,但是它卻是很危險的,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都與它有很重要的聯繫,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可以說是很幸運的,因為這種問題很難被發現,而發現的時候往往都是誘發出問題的時候,造成血脂升高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肥胖了,所以調整血脂,首先要從控制體重,以及調整平時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上著手,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了,不過如果嚴重的建議就醫干預治療,以免發生危險。

從飲食上來說調整血脂:

1.總能量的攝入,需要嚴格的進行控制,先調整一個健康的體重。

2.烹飪方式一定要注意少油少鹽,尤其是注意低溫烹調。

3.少吃油炸類的食物,尤其是雞蛋和動物肥肉,因為這兩者本身膽固醇就高,如果經高溫油炸,還會讓膽固醇變性為壞的膽固醇,容易沉積早血管內壁內皮當中,引發血脂升高。

4.少喝甜飲料,少吃冰淇淋,少喝奶茶等等,最好能戒掉,如果吃酸奶,建議最好原味的。

5.喝咖啡有禁忌,首先要選擇無調製的純咖啡,因為調製的咖啡中有過多的糖和脂肪,不利於體重的控制,其次因為其中富含萜烯脂,有強烈升高膽固醇的作用,因此建議如果喝咖啡要選擇純咖啡,少喝並且需要濾紙濾過的,因為濾紙可以濾掉萜烯脂。

6.吃肉儘量選擇動物精瘦肉,少吃肥肉。

7.多吃新鮮蔬菜,每天500g。

8.水果每天半斤左右,大概是一個拳頭的大小一個就夠了。

9.主食粗細搭配,每天100g左右豆製品,1兩魚肉。

10.足量飲水1500-1700ml。

從生活習慣上來調整血脂:

1.戒菸限酒,最好戒酒,而煙是一定要戒的,不僅要戒菸,還要遠離吸菸的環境,因為吸菸會升高血膽固醇,以及刺激血管收縮。

2.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3.飯後不要立即就坐,建議靠牆站半小時,再走半小時。

4.避免久坐,每隔半小時或40分鐘起身活動5分鐘。

5.吃飯不要過快,最好在半小時以上。

6.晚上吃飯不要過晚,以及吃飯不要馬上就睡覺。

7.少吃宵夜。

8.適量運動,每天不少於1小時。

9.及時監測血壓。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血脂高低的優劣教訓。

我十幾歲得胃潰瘍出過三次血,吃藥無數,偶因吃豬頭肉夾燒餅慢慢的神奇般幾十年了沒再胃痛過,對豬頭肉深愛天天吃,幾年後體重增加,血脂高到嚴重警告,住院聽大夫囑咐遠離肉油堅持七八年不吃肉和油炸食物,體重,血脂都成正常了,不幾年又患了心臟病手術換瓣膜搭橋後一兩年還不好受,從手機裡得一信息,心臟主血液流通,也須血液供養,血液離不開肉油肪肪,因是能量,從此開始每天早或午飯吃兩三片五花肉,神奇!慢慢心胸舒服了,一年多了再沒難受過!

看來血脂高和過低都不行,血脂是能量,但必須要與動用結合,脂在內臟肝腸不行,在皮下好,不但讓皮膚潤美,還能使表孔開閉靈活排汗毒,防外風襲。降血脂在吃與動適當,年輕鍛鍊,中年運動,老人活動靠自己慎酌。

個人體會供您參考。


快樂在於發現


血脂高需要低脂低鹽飲食,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也最好不吃.牛肉最好少吃.

飲食上應注意: 1.多飲水。水堪稱為速效稀釋劑。一夜酣睡後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血液變粘稠的因素。

2.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水果;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紅葡萄、橘子、生薑;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蔔、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蔬菜與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纖維可以在腸道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3.多食大豆。大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是一種乳化劑,能使血中膽固醇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降低血中膽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

4.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動物內臟如豬腦、豬肚、肥腸及動物脂肪含有大量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動脈硬化。


永恆滴小懶懶


高血脂症是現在生活中常見的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之一,高血脂分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兩者兼有也為高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癥更好調理,一般都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節,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攝入過量,加上久疏鍛鍊,久坐久躺引起,高膽固醇血癥則沒那麼容易,一方面由於飲食、生活習慣不良,另一方面還和遺傳、自身內分泌紊亂、血管病變相聯繫,內源性(自身合成分泌)膽固醇遠遠高於外源性(飲食中攝入)膽固醇,控制好內平衡,才是改善高膽固醇血癥的關鍵。

那麼高甘油三酯患者如何應對?

  • 調整飲食習慣

首先自然是調整好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例如長期在外酒宴的朋友若不是因為公事的話,就儘量回家吃飯,若是公事,控制好自己的攝入量,菸酒不要敞開來吃,多選擇蔬菜、清淡菜餚,少量食用,或避開那些油多味重的菜餚。一般來說,館子菜或者外賣菜,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都會增加更多油鹽醬醋,其中鹽多、油多、醬多,長期吃這些料理很可能會攝入更高熱量、更多鹽分,增加誘發慢性疾病的風險;當然即便是自家烹飪也最好清淡為主,油鹽醬醋適當添加,增加蔬菜、全穀物類食物的添加比例,烹飪方式可以蒸、煮、燉、清炒、涼拌為主,油炸、多油紅燒等方式偶爾為宜。

  • 多避免煙燻、油炸、加工類食物

高甘油三酯的朋友都認為自己需要避免肥肉、五花肉、動物內臟的食用,其實它們就是膽固醇、飽和脂肪高了些,這些成分對我們自己身體並非無用或有害,只是不宜過剩,不用刻意避免,只需要注意攝入量即可,如動物內臟不要每日頻繁食用,一週1~2次,一次30g左右並無大礙。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更應當注意的是煙燻類食物、加工類食物、油炸食物,煙燻食物中鹽分含量多,並且由於高溫烘烤,蛋白質、油脂燃燒的不完全還會生成不少致癌成分,是胃癌、腸癌的誘發因素之一,且通常高脂高熱,易造成能量攝入過量;油炸類食物亦可因高溫而生成有害成分,且熱量、油脂含量較高,加重高血脂症;加工類食品不僅損失營養價值高,還有不少添加劑成分,對人體無益。

  • 注意隱形殺手“高糖食物”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即使“高糖”食物的攝入,雖然糖聽起來和血脂無關,但實際上糖分過量的攝入同樣會生成甘油三酯,而長期高糖食物的攝入同樣是引起高甘油三酯的因素之一。很多朋友雖然避開肥肉、油炸食品,但它們愛吃糕點、愛吃巧克力、愛喝甜飲,愛吃冰激凌,這些食物看去和高血脂無關,但實際上它們或許是更容易造成高血脂的“兇器”。

高膽固醇血癥又當如何?

除了和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朋友做到類似的事情之外,前文提到,內源性膽固醇佔比高,佔總膽固醇80%以上,而外源性僅佔20%左右還會因為攝入量的增加而不斷減少吸收量,其實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並非影響總膽固醇的關鍵。由於長期的飲食不節,損傷血管,造成內平衡失調,很容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癥。

常見引起高膽固醇的因素和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有關,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是將膽固醇循環血液,和細胞之間做交換,提供有益成分;高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是把已經無用的膽固醇運輸到肝臟代謝,平衡血液中膽固醇的量,雖然兩者各司其職,本對健康無害,但剛才也提到了,低密度脂蛋白是讓膽固醇循環血液中,若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則膽固醇在血液中數量過多,則會造成高膽固醇血脂;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能調整血液中膽固醇數量,若高密度脂蛋白過低,則也會引起膽固醇滯留在血液中過久,引起高膽固醇。所以,平衡兩種膽固醇對調理血脂有益。

  •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好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方式其實有不少,例如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ω3脂肪酸的攝入佔比,有助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通常在堅果食物、深海魚、植物油中能有ω3含量,日常應當多攝入深海魚,它們最典型且最豐富的ω3來源,推薦一週攝入魚類不少於225~500g。

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有助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研究發現,減肥1公斤就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不少含量,而肥胖、超重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普遍較低,久坐久躺,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高密度脂蛋白也會大幅下降。

  •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不飽和脂肪酸同樣也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另外,果蔬中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植物多糖、植物皂苷等成分也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日常可增加蔬菜攝入比例,每日堅持至少攝入200g水果。

避免加工類食物的攝入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增殖,加工類食物如膨化零食、火腿、罐頭食物、冷飲、速溶飲品等等,這些食物中添加了一些添加劑成分,如奶精、香精等,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量有助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


只有營養師知道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太快了,許多人每天吃大魚和大肉,這很容易導致高血脂。

高血脂不僅會引起肥胖,更會造成頭暈、胸悶、肢體麻木等症狀,這個時候就比較麻煩了,我們都知道疾病和症狀是相關聯的,先有疾病後有症狀,一旦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也就代表著疾病已經悄無聲息的到來,你的高血脂沒有及時進行控制。

血脂高應該如何應對?

對於血脂高的問題,有兩種錯誤的認識:

一種是大大咧咧,沒啥感覺啊,不採取任何控制措施,我行我素。

而另一種則正好相反,患者驚慌失措,採取過於極端的飲食習慣。

實際上,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可取的,發展下去都不會導致病情恢復,甚至好心辦壞事。

當我們發現血脂偏高時,不需要過分驚慌,不管是偏高情況如何,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大多數情況都是可以控制的,必要時通過藥物可以快速降脂;另一方面,也要認識高血脂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出現高血脂卻沒有異常感覺,並不代表健康沒有損害,我們要及時有效的控制血脂,減少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幾率。

首先,控制飲食

飲食是預防高血脂的基礎,每餐飲食需要營養均衡,宜多吃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的食物。比如各種低脂肪含量的穀類食物,建議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高纖維膳食。

其次,戒酒

攝入過量的酒精會導致肝臟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加重高血脂。

而且,酒精主要在肝臟分解,分解過程中產生的乙醛對肝細胞有較強的毒副作用,會導致肝細胞損傷,加重高血脂。因此,高血脂的患者應當少喝或不喝。

最後,運動

適當的體育鍛煉對於健康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氧運動可使LDL-c、甘油三酯降低,又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非常有利於血管健康。還可以消耗體內大量的能量,降低血中脂質含量。每次的運動時間應該控制在30-40分鐘左右。選擇緩慢提高心率的運動方式。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高血脂在如今已經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很多人對於高血脂也有誤解,認為瘦的人就不會出現高血脂,不吃肉就不會出現高血脂等等。高血脂對於身體危害較多,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暢,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高血脂與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飲食上更應該注意。

肉類食物要控制著吃

很多人是無肉不歡,三天不吃肉就感覺沒法過下去。肉類食物中脂肪含量較高,這些脂肪酸以飽和脂肪酸為主,飽和脂肪酸會讓食物香味更加濃郁,促進食慾。肉類食物吃得多了,脂肪的攝入量就會增加,也就容易誘發高脂血症。

食用油每天不宜超過25克

炒菜要放油,做湯也要放油。大多數人在炒菜做湯的時候喜歡多放油,炒出來的菜往往是油汪汪的。中國人吃油存在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食用油攝入量超標的問題。食用油中雖然也含有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再好攝入量多也會造成肥胖和高脂血症。

水果吃太多

水果好吃,無論是在春天還是冬天,我們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水果。在選購水果的時候,我們喜歡吃甜的水果。水果越甜,果糖的含量越高。果糖雖然不會升高血糖,卻會轉化成脂肪在身體中蓄積,吃水果多也會造成肥胖,也就增加了高脂血症的發病風險。

多吃蔬菜

從小時候,媽媽就叮囑我們要多吃菜。蔬菜中的營養物質較多,而與血脂有關的營養素是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這兩種營養素也是蔬菜中較為突出的營養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都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對於出現高脂血症的人來說,飲食上必須要增加蔬菜的攝入量。炒菜的時候要少放油,能生吃的蔬菜儘量生吃。


王桂真營養師


張醫生為你解答:高脂血症的應對策略。

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很多人認為血脂高就是大魚大肉吃多了,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很多體型偏瘦、素食主義者照樣會出現高膽固醇血癥。

血脂異常的發生非常複雜,是多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臨床上血脂異常常與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等相伴發生,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其本質上是一組代謝綜合徵,雖與飲食有關,但飲食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血脂異常,需要3方面的干預,降脂藥+控制飲食總熱量+運動。

血脂高的患者,首先要控制飲食總量,不要吃的過飽,每餐7分飽即可,三餐定時定量,不吃零食,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200mg/天,約一個雞蛋黃所含的膽固醇量)。另外,需要增加有氧運動,保持正常的BMI,同時,戒菸、限鹽、限酒。

最後,藥物治療對高脂血症的患者至關重要,他汀類和貝特類降脂藥對降低血脂、保護血管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他汀類適合高膽固醇患者,貝特類適合高甘油三酯。根據血脂升高的特點,選用不同藥物。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重症行者阿鋒


一、身體五種跡象或許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導致冠心病、高血壓及中風的危險因素,那麼,怎樣才能知道我們是否出現高血脂並採取及時合理的治療呢?可以從下面5個方面加以判斷。

1、常出現頭昏腦脹或與人講話間隙容易睡著。早晨起床後感覺頭腦不清醒,早餐後可改善,午後極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瞼黃疣是中老年婦女血脂增高的信號,主要表現在眼瞼上出現淡黃色的小皮疹,剛開始時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嚴重時佈滿整個眼瞼。

3、腿肚經常抽筋,並常感到刺痛,這是膽固醇積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現。

4、短時間內在面部、手部出現較多黑斑(斑塊較老年斑略大,顏色較深)。記憶力及反應力明顯減退。

5、看東西一陣陣模糊,這是血液變粘稠,流速減慢,使視神經或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所致。

二、預防高血脂症有這幾個方法

眩暈或頭痛加劇;視物不清或失明;舌根發硬或失語;一側肢體麻木、乏力、活動不便;精神疲乏,頻打哈欠,或噁心、欲吐;智力減退,缺乏正常的判斷力和理解力;無原因的嗜睡等。

2、家庭急救、護理辦法:

一旦發現中風先兆,應立即臥床休息,保持鎮靜,避免緊張、恐懼,儘量就近就醫,減少搬動。必須搬動時,要防止頭頸扭曲,減少晃動。

3、預防措施:

醫生說,高血脂是引起中風的根源之一。現代人由於應酬頻繁,菸酒不離身,加上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導致他們成了患高血脂的主要群體,因此中風在他們當中爆發的幾率非常高,應該引起重視。

溫馨提示:切忌暴飲暴食或塞飽式進餐,改變晚餐豐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習慣,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開朗,避免過度疲勞,堅持正常的作息時間,多運動。

三、高血脂的危害有哪些?

1、損傷肝部功能

高血脂會導致肝部功能損傷,長期高血脂會導致脂肪肝,而肝動脈粥樣硬化後受到損害、肝小葉損傷後,結構發生變化,而後導致肝硬化,損害肝功能。

2、引發高血壓

高血脂會導致高血壓,在人體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以後,會導致心肌功能紊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會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動脈痙攣,誘致腎上腺分泌升壓素,導致血壓升高。

3、導致冠心病

高血脂會導致冠心病,當人體由於長期高脂血症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後,使冠狀動脈內血流量變小、血管腔內變窄,心肌注血量減少,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形成冠心病。

4、危害冠狀動脈

高血脂會危害冠狀動脈,形成粥樣硬化,大量脂類物質蛋白,在血漿中沉積移動,降低血液流速,並通過氧化作用酸敗後沉積在動脈血管內皮上,並長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損害動脈血管內皮,形成血管硬化。

四、血脂高飲食注意什麼

1、限制總能量

老年人的基礎代謝率減低,能量需要量要比成年人低。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則更應嚴格控制能量的攝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攝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體重之內,摺合主食每天不宜超過300克。營養學家給老年人推薦的食品有:饅頭、米飯、麵包、豆腐、豆漿、牛奶、瘦肉、魚類以及各種蔬菜、水果。

2、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高脂血症的老年人要嚴格控制動物脂肪或膽固醇的攝入,食油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主,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蛋類每天不超過1個,或2至3天1個雞蛋。

3、高纖維飲食

食中的食物纖維可與膽汁酸相結合,增加膽鹽在糞便中的排洩,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主要有粗糧、雜糧、幹豆類、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攝入的食物纖維量以35到45克為宜。

4、飲茶戒菸限酒

實驗研究證明:各種茶葉均有降低血脂、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其中以綠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妨多飲茶。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吸菸或是酗酒均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戒菸限酒。

五、飲食的適宜與禁忌

1、碳水化合物食品

適宜的食品——米飯、粥、面、面類、葛粉湯、芋類、軟豆類

應忌的食品——番薯(產生腹氣的食品)、幹豆類、味濃的餅乾類

2、蛋白質性食品

適宜的食品——脂肪少的食品(嫩肉肉、牛、豬的瘦肉、白肉魚)、蛋、牛奶和牛奶製品(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製品(豆腐、納豆、黃豆粉、油豆腐、青菜絲豆腐)

應忌的食品——脂肪多的食品(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鯨魚肉、鯡魚、鰻魚、金槍魚等)、加工品(香腸等)

3、脂肪類食品

適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

應忌的食品——動物油、生豬油、燻肉、油漬沙丁魚

4、維生素、礦物質食品

適宜的食品——蔬菜類(菠菜、白菜、胡蘿蔔、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等纖維少的),水果類(蘋果、桃、橘子、梨、葡萄、西瓜等),海藻類、菌類、水果類、蔬菜類生吃會產生腹氣,必須軟煮或做成醬

應忌的食品——纖維硬的蔬菜(牛旁、竹筍、玉米)、刺激性強的蔬菜(香辛蔬菜、如芥菜類)

5、其他食品

適宜的食品——淡紅茶、酵母乳飲料。

六、多吃哪些食物降脂?

1、靈芝

單獨使用或者與降血脂藥物合用,可以起到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還可以降低密度脂蛋白,能夠起到升高高度質蛋白的作用。靈芝可以防止或者減輕化學合成,能夠調節血脂,可以對心腦血管做出很好的保護。

2、魚類食物

魚類食物所含的飽和脂肪是比較低的,來自於深海的冷水魚類含有大量的W-3脂肪酸,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而且能夠很好的降低血壓。

3、水果蔬菜

在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能夠很好的降低膽固醇,還可以多吃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可以多吃豆子和大棗,以及無花果和乾梅子、花椰菜等,黃豆以及豆製品都有同樣的降血脂的功效,魔芋食品也有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纖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血脂作用。

4、大蒜

高血脂病人在平時每天吃半顆黑蒜頭,可以降低膽固醇,而且能夠降低血壓,大蒜中含有一種叫做蒜氨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降低血脂。

5、洋蔥

洋蔥中含有前列腺素A,前列腺素A也是一種比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夠很好的軟化血管,可以降低人體的血液黏稠度,能夠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還可以促進血壓升高的鈉鹽等非物質排洩,就可以很好的降壓,能夠預防血栓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洋蔥中含有一種叫做洋蔥精油,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很好的降壓降脂的食物。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高血脂病人的飲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平時可以多吃上述幾種食物,能起到降壓降脂的作用,這樣就能夠有效的穩定病情,那麼就會給健康帶來幫助。


誠順和中醫館


高脂血症人群越來越多,疾病初期並沒有什麼症狀,很多是體檢檢查的時候才發現。

高脂血症的發生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有關係,運動減少,飲食過度、大魚大肉食用過多都有關係;高血脂會增加冠心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因此及時調養好高脂血症對健康大有裨益!

中醫認為,高脂血症的病機多種多樣,但是常見分成以下幾個類型:

1、痰瘀內阻。這個類型的人經常感覺到胸脅脹悶、四肢困重、頭昏腦脹、疲倦乏力、經常伴有咳痰等現象,舌體胖大或者紫暗。

中醫常用方:二陳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有理氣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見用藥包括法半夏、陳皮、茯苓、丹參、田七、山楂、赤芍、川芎等等。

2、肝腎陰虛。常出現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乾口渴、五心煩熱、健忘等症狀,舌紅少苔。

中醫常用方:六味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等加減;常用藥物有熟地黃、何首烏、枸杞子、玉竹、知母、決明子等。

3、溼熱蘊結。常出現口乾口苦、面部油膩、肥胖、小便短赤、大便粘滯等症狀,舌紅苔黃膩。

中醫常用方: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物包括澤瀉、茯苓、薏苡仁、茵陳、土伏苓、車前子等等。

以上幾個類型較為多見,除此之外,日常注意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可以經常用山楂、決明子、玫瑰花、普洱茶、苦丁茶、荷葉、丹參、田七等等泡茶或者熬湯食用,都能夠起到輔助降血脂的作用。

可以關注我,有更多中醫養生的文章。


中醫養生鄭芝環


高血脂的飲食調節,還是主要把握下面幾個原則:

  • 主食以粗糧為主,細糧為輔;副食以疏菜為主,瘦肉、蛋類為輔,可吃小魚等。正所謂“粗茶淡飯,健康有源”。不論每日三餐,還是四餐,均要吃飽,避免或減少飯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現象。尤其是兒童、孕婦更應注意。


  • 飲食中的食物纖維可與膽汁酸相結合,增加膽鹽在糞便中的排洩,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主要有粗糧、雜糧、幹豆類、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攝入的食物纖維量以35到45克為宜。

  • 每人每天的能量攝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體重之內,摺合主食每天不宜超過300克。營養學家給大家推薦的食品有:饅頭、米飯、麵包、豆腐、豆漿、牛奶、瘦肉、魚類以及各種蔬菜、水果。


  • 各種茶葉均有降低血脂、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其中以青錢柳薏仁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人不妨多飲茶。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吸菸或是酗酒均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所以最好是戒菸限酒。


忌食

1、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儘量少用或不用。

2、儘量少喝咖啡、茶,並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藥物。

3、避免油炸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