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永樂大典》找到,意味著什麼?

午言的風


在經歷了三年艱苦卓絕的“靖難之役”後,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大火中不知所蹤,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最終奪得了皇帝寶座,1402年7月17日朱棣在南京即皇帝位,年號永樂。


朱棣為什麼要編纂《永樂大典》

登基之初,朱棣就有了修書的想法,因為在儒家的道德體系中,朱棣的”靖難“之舉屬於篡位的十惡不赦之舉,即便朱棣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滅了方孝儒十族,但也見識到了文人的骨氣,手段再強硬也無法堵住天下讀書人之口,於是《永樂大典》的編纂成為了朱棣的突破口,為了凸顯自己的”文治“,更重要的也是心虛。

《永樂大典》簡介

《永樂大典》被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其“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相較於現在的書籍,《永樂大典》在體積上就與眾不同,據記載“一卷長約半米,寬約30釐米”,大致約等於現在書籍的兩倍。

修書過程的非常浩大,大典在永樂元年開始策劃直至永樂五年定稿,又用了一年時間才謄抄完成,參與修書及抄錄人員總計超過三千人,成書22,877卷,僅目錄就60卷,實物需數輛卡車才能裝完。

涵蓋內容之“大”,全書輯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餘種珍貴的古書資料,內容從經,史,子,集到文學、藝術、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聞異見等、陰陽醫術等無所不包。

《永樂大典》的遭遇

大典成書後被珍藏於南京文淵閣,直到百餘年後的嘉靖皇帝對大典深為喜愛下令抄錄了一份副本藏於皇史宬,至今流傳下來的八百餘冊皆為副本,至於正本則從未現世,因此人們也有了一些猜測,其中可能性最大的當屬“陪葬”之說。

嘉慶三十六年,宮中大火《永樂大典》險些化為灰燼,為了以防萬一,深愛大典的嘉靖皇帝命人重錄了一份大典,整個過程歷時六年才得以完成,嘉靖皇帝沒有等到抄本完成便已駕崩,嘉靖死後《永樂大典》正本也不知所蹤,因此有人猜測深愛大典的嘉靖皇帝將其作為陪葬品,一同埋入明永陵地宮。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現存大典皆為副本,經歷朝代更迭、西方列強盜搶、以及監守自盜等諸多劫難副本也僅存800餘冊,不足全書的4%,且散落世界各地。

如果《永樂大典》能夠找到全書,只可能是全書正本,這無疑是一個令世界震驚的消息,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歷史和用500多年前古人的眼光看歷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永樂大典》中的一些珍貴史籍很可能會顛覆對於歷史的認識,很多已經被認定的歷史或許會被改寫。


一點點歷史


永樂大典是人類有文明以來字數最多、規模最為龐大的一套百科全書。

這套修撰於朱棣時期的百科全書與我們尋常瞭解到的百科全書很不一樣,並不僅只有一本。

因為這套百科全書全文總共有3億7000多萬字、所記載的內容太多,所以需要用到的承載物數量非常龐大,用到了11000多冊書籍。


而為了修撰這套百科全書,朱棣則前前後後徵調了3000多個學識豐富的文人,讓他們花費了數年時間才把永樂大典修撰出來,在修撰成功後,那些人則足足花費了一年時間才把需要收錄的內容抄寫完成。

可見這其中耗費的心血有多麼龐大。

在內容方面,永樂大典收錄非常繁雜,有在當時被視為唯一正統的儒家典藉,也有佛家、道家典籍以及歷史、風水、陰陽、五行、天文、醫學、戲曲、農藝、工藝等種種方面的書籍內容。


可以說非常的包羅萬象。

優點也是缺點

不過字數多、內容多很多時候並不是優點,對於永樂大典來說,字數多、內容多反而成了他的缺點。

因為這套百科全書的字數實在太多了,所以在那個沒有複印機、採用活字印刷又過於費力的時代,人們很難再重新備份、抄寫這麼一套百科全書,就算是朱棣皇帝再多麼想誇耀國力,他也沒有讓人重新抄寫第二份出來。


這就導致永樂大典在多年時間中成為了一套孤本,如果原本發生了損壞或者丟失,那麼其他人很難再從其他地方找到已經消失的內容。

永樂大典副本的出現

好在嘉靖皇帝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嘉靖當上皇帝后,他表現出了對永樂大典的極度喜愛,經常讓人把永樂大典中的一部分書籍擺到自己的桌子上,有空的時候就喜歡拿來看看。

因此,在這套書差點被一場火災給毀掉後,深恐後怕的嘉靖皇帝就調集了一百零九個字寫得好的人,讓他們花費六年時間把永樂大典又抄了一部出來。


關於永樂大典正本的去向,歷史中一直沒有明確的記載,只知道在清朝之前,這套規模龐大的百科全書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不過根據嘉靖皇帝對永樂大典的喜愛,很多人懷疑永樂大典很有可能在嘉靖皇帝死後被嘉靖皇帝帶到了自己的陵墓中。

至於我們平常瞭解到的永樂大典,就是嘉靖時期的副本。

這套副本在流傳到乾隆年間的時候,11000冊書只剩下了1萬冊,直接丟了1000多冊書,在到了光緒皇帝繼位初年的時候,永樂大典的丟失情況更加嚴重,1萬多冊書只剩下了4000多冊,在到了八國聯軍戰爭爆發的時候,情況就慘了,整套書只剩下了幾百冊,其中的內容損失達到了90%以上。


永樂大典很難湊齊

對於永樂大典的丟失,很多人感到了深深的遺憾,為不能看到這套百科全書所記載的一些內容痛惜。

很多人甚至還產生了去尋回、湊齊永樂大典的念頭。

但實際上這樣的念頭很不切實際,從現如今所知道的狀況來說,永樂大典基本是不可能重新湊齊了。

首先,我們現在根本不知道永樂大典副本丟失的那些書籍都流落到了什麼地方、也不知道這些書籍在歷史流傳中有沒有被毀,要想找到這些書,其實跟大海撈針差不多。

其次,很多人懷疑永樂大典的正本被嘉靖皇帝帶到了陵墓中,但是如果事實真是如此的話,那麼永樂大典的正本我們是看不到了。

因為根據前些年的探測,發現嘉靖皇帝的陵墓地宮中曾被滲透進了大量地下水。

即便永樂大典的正本放得高沒有被地下水浸溼、損毀,在那大量地下水蒸發後,也會被那潮溼無比的空氣黴化、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考古挖掘了嘉靖皇帝的陵墓,想找到可供閱讀的永樂大典也非常困難。

連這種唯一知曉的狀況也渺無希望,大家覺得還有湊齊永樂大典的可能嗎?


找到永樂大典會帶來的意義

不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暫且不考慮無法找到的問題,就說一下如果找到永樂大典的全套版本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我看來,找到永樂大典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意義就是增加我們對我們國家古代文化、歷史、藝術等等眾多方面的瞭解,讓我們能更加直觀地瞭解那些已經被歷史長河所淹沒的細節。

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讓我們瞭解到沒有被閹割過的歷史。

我們都知道,在乾隆皇帝修撰四庫全書的時候,修改、毀壞了很多記載清朝黑歷史的書籍內容。


但是,我們卻並不知道乾隆到底有沒有修改過明朝時期或者朱棣皇帝之前的歷史,要是能找到永樂大典的全本,我覺得我們或許就擁有了解未被閹割歷史的機會、知道那朱棣之前的歷史到底有沒有被乾隆皇帝修改過。


孤客生


如果《永樂大典》找到,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對中華文明歷史的研究就更上一個臺階,很多歷史上有爭論的事件將得到準確的解釋,是一件意義深遠且重大的事情。

先來說說《永樂大典》這本書,提到這本書,就不得不要提到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朱棣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就藩北京,在朱元璋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立皇長孫朱允炆為繼承人,朱允炆登基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而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年號為永樂。

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成祖朱棣命“黑衣宰相”姚廣孝和內閣大學士解縉為首,動用兩千餘學者的巨大力量,歷時四年,纂修完成。全書共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對14世紀之前的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等。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具有很大的意義,大典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甚至包括當時的世界上,也沒有如此規模宏大的著作。

明成祖朱棣纂修這部書的目的

朱棣登基後,適逢開國不久,為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以及後世留名,於是就產生的修書的想法,其實這種做法在歷朝歷代都有,每個朝代的建立,時任皇帝都要進行修書這項工作,不到是對前朝的總結,也是對自己的頌揚,只是規模巨大的修書,很少罷了。

公元1403年,解縉被委任為總纂修,接到的命令就是要修書,朱棣的旨意是要修一部“括宇宙之廣大,統古今之異同”的分門別類,包含經史子集以及其他的門類的書籍,而解縉在最開始可能是,沒有徹底理解朱棣的意圖,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修成一部,交給朱棣看後,朱棣甚不滿意,認為所編修的書“所纂尚多未備,過於簡略”,總之就是不滿意,下令重修,之後命姚廣孝為監修官,協同解縉,又從翰林院和國子監抽調數千名學者前來編修,這下解縉才真正明白,朱棣想要的是什麼。於是編修工作逐步開始進行,一部偉大的鉅作,逐漸成型。

《永樂大典》坎坷遭遇

《永樂大典》纂修完畢後,曾經的總纂修官解縉卻早已被髮配的千里之外。最後結局悽慘,被凍死在雪地中,一代名家,落了個如此結局,可悲可嘆。

大典纂修結束後,被放置在南京文淵閣的東閣。並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在朱棣遷都北京後,挑選了一部分藏書帶到新都,《永樂大典》在正統年間正式被放置在文樓中。永樂和萬曆年間,雖然都曾有人提議過刊刻,都因"工費浩繁"未能實現。

到了嘉靖年間,明世宗嘉靖帝較為喜愛此書,常常備數卷於案頭以便隨時查看,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宮中發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燒燬。火勢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樓中的大典。明世宗連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時搶救出來。為防止今後再遭受類似禍患,明世宗便萌生了重錄大典的想法。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正式開始翻錄《永樂大典》的工作,整整花了6年時間,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後完成。

經歷了明末清初的動亂以及清朝末期的戰亂,截止到清末,《永樂大典》正本已經不知所蹤,一說是在明末清初的戰火中已經燒燬,另一說藏在了嘉靖帝的墳墓裡。到了光緒二十年(1894年),就連副本也僅存八百餘冊。

無論是從各個角度來講,《永樂大典》如果能夠找齊,那將對中國歷史研究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估計找齊的可能性機會幾乎已經沒有了,就剩下最後一個希望,那就是有朝一日,等到各種技術達到要求,然後打開嘉靖帝的永陵,看看此書是否存在。


史曉生


《永樂大典》系類書名。明朝成祖(朱棣)永樂元年(1403年)令解縉、姚廣孝等臣編輯。初名是《文獻大成》,後更擴採各類圖書七八千種,歷時五年,重輯成書,改稱為《永樂大典》。

解縉,(公元1369~1415年)。明吉水人,字大紳,號春雨。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曾上封事萬言,論政令多變、刑罰過重之弊。永樂初,官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直文淵閣,預機務,總裁太祖實錄《永樂大典》。深為成祖宗所重。縉才氣放逸,勇於任事,論議無所顧忌。其後遭人忌陷,下獄而死。

姚廣孝(公元1335~1418年)。明長洲人。十四歲為僧,名道衍,字斯道。明太祖皇后死,選高僧侍諸王誦經,道衍因於燕王朱棣談論投契,隨至北平,住持慶壽寺,常出入王府。惠帝(朱允炆)即位,削弱諸王,道衍佐棣起兵。棣稱帝,錄功第一,拜太子少師,恢復原姓,賜名廣孝。永樂十六年死,年八十四壽。其曾監修太祖實錄,又和解縉等同纂《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全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共22937卷,裝成11095冊,字數共三億七千萬左右。全書按韻目分例單字,依次輯入用該字起名的文史資料,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諸多方面。

自宋元以來的佚文秘典蒐集頗多,明代嘉靖(世宗)、隆慶(穆宗)年間,另摹副本一份,《永樂大典》原本存在南京,正本於文淵閣,副本藏於皇史宬。“皇史宬”,原在北京東華門外舊太廟東南。既明嘉靖十三年建成,為收藏列朝實錄及玉牒之所。至清朝仍因之。

時至明朝滅亡時,《永樂大典》的正本已毀;副本至清代咸豐年間亦漸散失。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其副本絕大部分被焚燬,其於也被帝國主義列強劫掠散失殆盡。

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書局據歷年徵集所得《永樂大典》730(殘)卷,於公元1960年影印出版。

其實《永樂大典》全著正本早毀掉,副本也歷經明清兩代及戰亂殘缺不全及大部分又被侵略者焚燬。後“找到”集中國歷史多種文獻大成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失散副本殘卷的再版,也記述著它曾遭受過火與血洗禮的浩劫,更“意味著”它是中國古代文化與科學的歷史光輝成就。


國粹繁榮絢麗日


《永樂大典》的遺失、損毀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損失之一。

《永樂大典》是什麼?

《永樂大典》是解縉、姚廣孝為主編主持編輯一部百科全書,參與的朝臣鴻儒、文人雅士近2.2萬人,歷時4年定稿,又彙總抄錄2年方才完成。全書22877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千餘種,涵蓋了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清朝《四庫全書》的收入圖書不及它一半,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是如何遺失的?

1557年,皇宮突發火災,火勢蔓延之下危及文樓中的大典。明世宗連夜下了三道金牌才把大典及時搶救出來。為防止今後再有此類禍患,明世宗命張居正等人重錄《永樂大典》,選拔出109位寫字好的人歷時6年重錄完成。所以,《永樂大典》有正本和副本。

目前正本處於遺失中,關於正本的說法有三種:

1、 毀於明末戰亂。

2、毀於清朝嘉慶年間乾清宮大火。

3、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最喜歡《永樂大典》的皇帝,他重錄之後,正本和他一起埋葬。

史學家們都希望是第三種情況,只有這樣才有一絲找到《永樂大典》正本的可能。

《永樂大典》副本在清朝沒有收到重視,乾隆年間編輯《四庫全書》,《永樂大典》放置在翰林院,很多官員下班之後就拿一冊放在包袱裡順走了。光緒年間清點時只剩下5000多冊,但是並未受到重視,所以20年後據記載只剩下800冊。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義和團和英國大使館發生衝突。英國大使館在翰林院隔壁,衝突中有人將火把扔進翰林院,存放《永樂大典》的敬一亭也被燒燬,僅存的大典基本被焚燬。其餘部分被洋人拿來修工事,甚至墊馬槽。

目前,館藏的《永樂大典》不足3%。


《永樂大典》找到之後的影響。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標誌。如果正本能夠重現人間,必將顛覆明朝之前幾百年的歷史,也會顛覆明朝之前數百年的古文化。對於史學家們來說,明朝之前的一些不解之謎將會迎刃而解。對於古文化研究學者們來說,明朝之前的文化、農業、醫學等值得研究的地方將會豁然開朗。


開心侃史


最近豹眼看到了一條信息,傳統文化建設已經被納入了一項基本國策,列入各級政府考核的硬性指標,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

就現在的國力而言,是該考慮做一件類似編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一類典籍的時候了。

如果能夠重新找到《永樂大典》,那將是具有非常重要歷史意義的大事。

01

《永樂大典》的編纂過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就想編纂類書,商議“編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但沒有修成。不要看朱元璋是個大老粗,肚子裡沒多少墨水,但他對於古典傳統文化,那是相當重視的。

明成祖即位後,立馬召集了147人,於永樂元年(1403年),就開始辦這件事,次年就完成了,初名《文獻集成》。

明成祖過目後,很不滿意。永樂三年(1405年),再次命令太子少傅姚廣孝、大學士解縉等人重修。這次動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人編寫。設置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等職,各負其責,參用南京文淵閣的全部藏書,與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進呈。

明成祖看了以後,非常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清抄至永樂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書。

據《永樂大典表》稱,全書繕寫成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全書共計3億七千萬字,採納和保存的古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

此書是《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收錄的也不過三千多種。

02

《永樂大典》相關知識介紹

此書在編纂過程中,對收錄的書籍未做任何修改,採用兼收並取的方式,保持了書籍的原始內容。但據有關專家表示,也有不少錯漏,謝保成即指出其“醫目”類下的內容就有嚴重的刪改。

永樂年間修訂的《永樂大典》原書只有一部,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非常喜歡,經常隨身攜帶,翻閱查找驗方。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下令又抄寫了一部,隆慶初年才告成,原本歸還南京。其正本存文淵閣,副本存皇史宬。

這套書到了乾隆年間只存有八千冊,因此,有人懷疑當時並沒有抄完,也有說法是已經給嘉靖皇帝殉葬啦。

嘉靖駕崩後,並沒有馬上入葬而是等待了很久,當時抄本正在進行。

因此,有人懷疑可能是嘉靖急於下葬而沒有抄完,僅僅抄寫了八千冊,原本就被嘉靖急匆匆地帶走了。

經過現在遙感探測已經證實,嘉靖的永陵內部全部積水。如果真的如此,《永樂大典》原書恐怕後人再也無法看到了。

03

《永樂大典》最終結局

據一些資料介紹,此書在明代既有佚失,到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和珅、紀曉嵐修訂《四庫全書》時,發現《永樂大典》已遺失缺少2,422卷,約千餘冊。

從這些資料來看,這些說法很不靠譜。原書記載是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如果真的缺失了約千冊,那麼,僅僅是10%左右,還有90%的典籍存在。

資料記載,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大量佚書,其中有385種收入《四庫全書》。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遭到劫掠,丟失了大量《永樂大典》。

光緒元年(1875年),修繕翰林院建築時,清查《大典》不足五千冊。

之後,主要是職員監守自盜,據說文廷式一人就盜走了百餘冊。

現如今,中國國家圖書館僅存161冊,臺灣故宮博物院存有62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有40冊,英國51冊,在德國、日本等國也有少量保存。

從這個情況來看,丟失的僅僅是在北京保存的那一部嘉靖版本的,不是說原書還給了南京的文淵閣嗎?原書哪去了?

《永樂大典》保存的典籍七八千種之多,《四庫全書》僅有三千多種。就算《大典》佚失了近千冊,為何《四庫全書》沒有把其他的典籍全部收錄呢?

《大典》是全部抄錄的典籍,其所抄錄的原有典籍還有多少呢?

豹眼曾經看到有資料介紹,到目前故宮博物館現存的文物、典籍等,已經整理完成的數量,僅僅在10%左右,還有絕大多數文物、典籍沒有完成整理。

這部分缺失的典籍會不會安靜地躺在那裡,六百多年沒有被髮掘整理呢?

這是中華民族的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是應該好好發掘、整理的時候了。


有資料說,明成祖命再次修撰時,因為書籍眾多,參與的朝臣、文士、宿學老儒多達2.16萬人。

《永樂大典》完成後,明朝廷又徵召大批繕書人進行描欄、清抄、繪圖和圈點工作,人數之多,已經無法統計。

僅僅抄寫了一遍,就有兩千多人用了五年的時間,定稿後清抄,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從這些資料來看,這個工程不僅僅是在清抄,還在於選材、分類、編纂,有些典籍也不至於抄了一遍。最終成書是一部,但草稿恐怕很多,這些最終也不知下落。

總之,這是浩瀚巨大的工程,必須集全國之力才可以完成。

就目前來看,想再找到那部原書是不可能的,這可不是一個小部件,隨便就可以收藏的。這也是最可惜、最擔心的事。

但散落在民間及地方一些圖書館內的典籍,恐怕也不在少數。

找到《永樂大典》原書,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但通過舉國之力,把《大典》收錄的典籍能夠找到、找齊,也是千古奇功一件。

資料介紹,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曾說,他曾經在《永樂大典》上看到宋代兵器“神臂弓”,能穿透300步以外的鐵甲。宋軍使用有嚴格的要求,絕對不能遺失或被金軍得到。最終在元世祖時期失傳了,“神臂弓也隨著《永樂大典》的消亡而消亡。

說不定像張衡的地動儀、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等神技,隨著《永樂大典》的挖掘,能夠重現人間,這是多麼偉大的事件。

但願這一寶典,能夠儘快找到,再現中華文化的輝煌。


豹眼看歷史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如果這部《永樂大典》被找到,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著迷的。明以前幾百年的歷史將被重新改寫,很多歷史謎團將會得到破解。

可惜,這部凝結了無數人心血的亙古罕見的寶書現在已經找不到了,留下來的是它的抄本,保存於國家圖書館。而就是這個抄本,也只剩下了全書的不到百分之三,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這本書籍的前生後世。

發起編撰《永樂大典》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這位剛剛奪了自己侄兒江山的帝王為了向普天下彰顯自己的仁義,決定編一部世所罕見的書,把中國數百年來的光輝時刻全部記錄下來。

當然他自己不可能去做如此辛苦的事情,編書的重任就落在了兩個人身上,一個是當時著名的翰林院學士解縉,另一個則是當時的高僧,名叫姚廣孝。

編書從永樂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開始,至永樂七年,即公元1409年止,歷時四個春秋,方得成書。你能想像得到嗎?這部書總共是3.7億個字,就算是今天用電腦來打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當時卻是編書人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呢?到了明嘉靖年間,放於北京內宮的《永樂大典》差點被火燒掉了,為了保證此書的安全,嘉靖皇帝決定下令重新再抄一份,無論工程多麼浩大,這樣可以保證此書的絕對安全。

這樣一來,《永樂大典》應該就有了兩個版本,也就是正本和副本,為什麼到現在連副本都那麼少了呢?正本又去哪裡了呢?先說副本,本來一直保存在北京內宮,到了清末,八國聯軍闖進紫禁城,連燒帶搶,把這部書的副本給搶走了。

洋人也搞不清楚這部書的真正價值,你搶幾卷,他搶幾卷,最後就剩下了不到百分之三在皇宮中。為什麼我們今天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私人收藏家手中都能找到孤殘的《永樂大典》呢?就是被那些士兵搶走的,直到近代,國外的一些研究學者才逐漸發現此書的價值,所以極力蒐集殘卷。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副本被搶,正本哪裡去了呢?有三種可能性,一是在嘉慶二年,皇宮曾經發了一場大火,可能已經毀於火中。二是李自成撤離北京時,毀於戰火。三是被埋在了嘉靖皇帝墓中,這第三種說法現在最為盛行。

由於從古至今,明皇帝陵從來沒有被盜過,所以《永樂大典》在陵墓中也只能是一個猜測。我們期待未來有那麼一天,打開明皇帝陵,特別是嘉靖皇帝的永陵,找到這部奇書。一旦找到,將會震驚世界,無數的文化學者將會蜂擁而至中國,開展研究。不過現在不是打開地宮的最佳時刻,搞不好一陣風吹來,保存了幾百年書籍瞬間變成粉末,飄散在空中,那下令打開地宮大門的人將會是千古罪人。


小小嬴政


近幾十年的書法愛好者(包括郭沫若先生)都試圖找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為此郭沫若甚至奏請國家準備在上世紀開發乾陵(武則天的陵墓),郭沫若認為《蘭亭集序》真跡可能在乾陵。

乾陵規模宏大,奇珍異寶無數,但如果論及另一座陵墓中可能存在的《永樂大典》,那麼乾陵中的寶貝便不足為奇了。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是永陵,因為嘉靖在位期間對《永樂大典》的喜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在一場大火之後,嘉靖找了100多位字好的書生一字不落的抄錄了《永樂大典》,費時6年之久,完成3億多字的《永樂大典》(副本)。而今天世界上流傳的《永樂大典》(部分)都是源於這個副本。

因此,很多學者認為《永樂大典(正本)》極有可能在嘉靖皇帝的永陵中,還有面世的可能。然而悲劇的是,經過儀器探測,嘉靖皇帝的永陵中湧入了大量的地下水,潮腐嚴重,估計所存在的古籍都難免遭受其害。

那麼,3.7億字的《永樂大典》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有什麼意義呢,和8億字的《四庫全書》相比,哪個對於更正確的認識中國歷史有更大的幫助呢?

《永樂大典》PK《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的編撰不客觀,清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燬了對大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

《四庫全書》的編修可以說是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不僅不利於大清的文獻被禁燬,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

而《永樂大典》對明朝之前的古籍基本沒有刪改,更正統,對於歷史研究學者來說,《永樂大典》絕對是至高無上的瑰寶,沒有之一。

《永樂大典》的意義

1、《永樂大典》是中華正統,畢竟明朝是漢人王朝,而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就是漢人的發跡史。《永樂大典》代表了從夏朝到明朝的中華文明演變,且無斷代。

2、《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初年,當時內府“宋本如林”,保留了大量原生態的宋元著述,而宋朝被稱為“文人的盛世”,那麼無論是歷史、文化、醫學、儒學、道學等各種學科必然史籍豐富。很多宋元時期的農學、醫學和工學著作,這都是華夏數千年文化傳承積澱而形成的學術,隨著《永樂大典》的焚燬,這些著作留之甚少。

一個歷史,一個各方學術文化,單這兩者就足夠我國的歷史學家、文化大家、考古學家、中醫學家研究一生了。畢竟這可是當初3000名文學大家綜合各類古籍所整合而成的鉅著,不是“中國古典文化百科全書”之類的單行本所能媲美的。

今天的中國乘著改革開放的洪流浩浩湯湯,經濟騰飛之餘帶來的是傳統文化的缺失,而這些缺失或者正在缺失中的傳統文化,被國內多數人棄之如舊履,卻被國外非小眾群體如獲至寶般研究。

在今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雙建設的大環境下,精神文明建設必然要從我國源遠流長的本土文化中吸取精髓,而倘若《永樂大典(正本)》如果真有一天能夠現世,那麼《大英百科全書》也要黯然失色了。


史味人生


這就意味著中國上下五千年被清朝毀壞的文化又找到了。

清朝的文字獄真是。

zz


A千年Z


首先,先要定義“找到”的具體解釋,筆者這裡理解為“完全”,也就是說是找到“全部”齊全的《永樂大典》,那麼可以說這是不可能“找到”的。

其次,對於《永樂大典》的瞭解,我們大致可以從《明史》、《明實錄》及《清史》及近代民國一些資料“記錄”窺得一星半點“下落”,而後反推其“找到”的意義所在。


《永樂大典》編撰起因與過程

永樂年間,成祖“奪位”成功,繼位為帝,深知:

“靖難之舉,不平之氣於海宇”,

於是:

“借文墨以銷壘塊。”(《春明夢語錄》)

以上是所謂“官方”編撰《永樂大典》的起因,但更多的原因在筆者看來應該是為了安撫“讀書人”的心,用“修典”的不世之功來為自己“帝位”正名。

但無論起因如何,《永樂大典》的編撰是非常“用心”的,可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採用的是“全書編撰”的方法,且涉獵了諸如:

“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明太宗實錄》)

初始賜名為《文獻大成》,但由於當時“政局不穩”,成祖嫌此中收錄不全,於是又另命太子少師姚廣孝協同解縉重修,(這裡重點是啟用姚素有“黑衣宰相”之稱的姚廣孝“主持”,可見其“用心之深”。)用三千餘人,費時五年才“完成”,遂賜名為《永樂大典》。

收錄內容的“意義”

要論《永樂大典》“找到”的意義,除了以上的重大的“政治意義”之外,還要從有記載的“內容”對“今天”來說的價值說起,比較客觀。

首先,就《明太宗實錄》的記載來看,《永樂大典》經過兩次編撰之後,所包含的內容基本囊括了當時“所有”,上至經史子集,下至“演義”等閒書的書籍,就如果真的如此,那為現世瞭解當時,及前數朝的官方、民間的“上層”及“風土民情”是個很重要的窗口。

再來,據《明史》記載,《永樂大典》全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且另有凡例、目錄六十卷,裝成“典”後為一萬一千九十五冊,高達三億七千萬餘字。

以《洪武正韻》為綱,選取古書達七八千種,分類以次收載,且所收書籍一字不易,完全按照原著整段、整篇乃至整部抄錄,但由此也使得全書在體例上不夠統一:

“或以一字一句分韻,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韻,或全錄一書,以書名分韻。”

所以正是因此,

“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傳者,轉賴其全部全篇收入。

如此記載看,其實《永樂大典》就相當於現世的“百科全書”一樣的“地位”,從文獻價值的角度看是極高的,尤其對我們研究古時的“真實”全貌有極高的“意義”。

如清時編撰《四庫全書》時,僅從殘缺不全的《永樂大典》中,就輯出佚書多達五百餘種,由此可謂“傳承”有序到後世。


所謂“下落”考證

歷來,根據考證當時的“記錄”來說,由於當時《永樂大典》太過“浩瀚”,以至於從一開始就未開板付印,於是“清”抄了一部,藏與文淵閣而已,而後遷都更是攜帶至文樓中。

直至嘉靖年才又“抄”了一部副本,所以全本本就只有兩部而已,而後隨著明朝的國力不斷削弱,與明末戰亂之時更是無暇“照看”,如此散失就很“正常”了,再歷經清入侵,更是“朝不保夕”。

於清編撰《四庫全書》之時,尋其正副本,卻僅餘副本,且此時遺失約兩千四百餘冊,更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之時,副本毀於戰火,其餘被囫圇劫走,有記錄今“現世”的僅存八百一十卷。

以上,是有“證據”考證的“下落”,由此其實就可推斷,歷經兩次“滅國”戰火的洗禮,如書籍這般保存不易的物品,想要完好保存下來是很難的,何況如此“浩瀚”的全本《永樂大典》。


結束語:

其實首先“完全”的《永樂大典》是永遠不可能被找到的,因為歷經數次戰火的洗禮,於國“無用”的書籍來說,它們根本沒有保存的價值。

而今太平盛世而言,即使真的“完全”找到《永樂大典》,也不過我我們研究古人“真實”生活,起到一個還原或者說“改變”的意義,就深層次的意義而言,最多是感慨當時我國大明的“強大”而已,因為此“典”起因為“政治”作用大於“文學”意義,可想而知其中收錄的內容一定是“政治”需要大於“實際”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