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化生術


我認為,就是《永樂大典》真在明帝陵中,現在也不會發掘,因為保護明帝陵文物和不挖出《永樂大典》是一致。

因為這是有教訓的,五十年代,國家曾考古挖掘過明定陵,即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挖掘開墓室,結果空氣進入後,陵墓中許多珍貴的陪葬品受到氧化,有的瞬間消失,有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毀損,這是對文物的嚴重破壞。所以國務院作出了嚴禁挖掘明帝陵的決定。

再者,明朝到現在6OO年了,《永樂大典》為紙印刷物,它在潮溼的陪葬坑裡經過這麼漫長的歲月,挖出來若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防護還是個未知數,一旦見了空氣和亮光遭到損壞怎麼辦?

我認為,《永樂大典》同屬明帝陵中文物的其中之一。不挖既是保護文物的需要,也是保護《永樂大典》的需要。


本昌談歷史


咱們先來說說《永樂大典》是什麼?對於我們有多重要,再來看是保護維持現狀還是進行挖掘。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是由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1408年編成(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但《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典籍概述

永樂大典《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1]

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這裡我們畫個重點,正本也就是原件是否在長陵,目前未能知曉。而長陵在哪呢?
我們從搜索引擎去搜索“長陵”,得到一般是兩個結果:

  1. 為漢代長陵

長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東約20千米的窯店鎮三義村北,是漢高祖劉邦與呂后合葬墓。

長陵東西並列著兩座陵墓,西為高祖陵,東為呂后陵。陵前曾有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的兩通碑石,又因為陵墓附近曾經出土過屬於西漢時代的"長陵東當"、"長陵西當"和"長陵西神"文字瓦當,證實了這裡的陵墓確為長陵。

1988年01月13日,長陵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為明代長陵

明長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懷長路上,處在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長陵於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永樂十三年(1413年)完工。現存建築有寶城、明樓、石五供、兩柱牌樓門、祾恩殿、祾恩門、碑亭以及三進院落的宮牆和因牆而設的陵門、角門等。地宮未發掘,同時沒有被盜墓記錄。長陵目前對公眾開放。


好,我們看到上述信息中,有一句話:

“地宮未發掘,同時沒有被盜墓的記錄。”

這句話對於我們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不知道題主之前知不知曉我國曾在建國後挖掘過明定陵,造成了什麼樣的損失?

我引用一部分文章吧,裡面有圖片,我們來看看。


定陵洞開之後的厄運(組圖)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11-19  打開地宮大門
發現金剛牆
發掘一年方才找到墓葬入口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一項考古計劃曾試圖解開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該計劃的,是當時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這是中國第一份由歷史學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計劃。
但十三陵最終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宮被成功打開,這就是至今中國惟一被考古學家打開的皇陵——定陵。
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行動於1956年春開始。在挖掘計劃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長陵是首選目標。然而,對長陵的調查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最終,考古隊決定另找一個陵墓試掘。經多方調查,定陵進入考古隊的視野。
1956年5月,試掘正式開始。考古隊在定陵寶城一處城磚脫落的位置挖開第一條探溝。探溝剛挖到1米多深,就在寶城內側的牆壁上發現一塊砌在牆裡的石條,擦去石條上的泥土,3個刻在石條上的字顯露出來:“隧道門”。
十幾天後,考古人員在城牆的下方發現一個券門,同時在探溝的兩側發現兩道磚牆,兩牆之間形成一個隧道,伸向寶城的深處,考古隊判斷這就是通向地宮的隧道。

為減輕挖掘工作量,考古隊沒有繼續第一條探溝的挖掘,而是在第一條探溝的延長線上挖開第二條探溝。但一個多月過去了,第二條探溝一直沒有新的發現,在第一條探溝中曾經出現的隧道磚牆也奇怪地消失了。
進入9月,挖掘工作才出現新的轉機。一天,在第二條探溝的深處,一個挖掘工意外發現一塊帶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著:“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明朝人把地宮的墓牆稱為“金剛牆”,這塊石碑明確提示了地宮的具體位置。
考古隊在通向寶頂中心的方向開挖了第三條探溝。到第二年5月,考古隊穿透厚厚的土層,找到了墳墓的外牆——金剛牆。在金剛牆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梯形開口。它應該就是萬曆皇帝入葬時的入口。
萬曆“變”窮兇極惡“大地主”
定陵發掘於1956年5月破土動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結束。9月,明萬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宮殿,登上故宮神武門城樓,向民眾展出。展覽後,定陵博物館籌建人員加速了修補、保護、複製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補、複製的自然是三具屍骨。

正在中國幫助工作的蘇聯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聽到此事,主動上門,請求把屍骨帶回蘇聯,做修補和模型複製。在這之前,格氏已為北京博物館修補和製作了古人類頭骨的模型。有關方面怕在這個問題上出現漏洞,婉言謝絕了他的請求。
三具頭骨被送往中科院古人類古脊椎動物研究所進行修補。同時,找了兩位從事雕塑的老師,做萬曆帝后的模型。
由於萬曆皇帝在他們心中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模型的製作自然要按照地主形象進行藝術加工。 兩個月後,萬曆帝后的三具人體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見萬曆頭戴瓜皮金絲小帽,橫眉怒目,鷹鉤鼻子下掛著一張血盆大口,擺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勢。左腿長,右腿短,身體極不平衡地站立著,手握皮鞭,側身站立。似在追趕,又似在戰鬥和毆打他人。這獨特的造型給人的感覺像是舊時一個窮兇極惡的大地主,正在對交不起田租的窮人進行殘酷的蹂躪。
其兩個皇后則穿紅著綠,塗脂抹粉,頭戴鮮花首飾,妖冶而兇殘,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象。
無知致明代織錦遺產遭損壞
在塑造萬曆帝后模型的同時,陵園內忙於對出土的織錦匹料進行技術處理和保護。有人建議,絲織匹料可以像古畫一樣進行託裱,背後襯用韌性大的紙張,以便卷舒。有人建議,糨糊內加入防腐劑,以便長久保存。

裝裱完畢,著名文學家、後來又專門研究古代服飾的沈從文先生趕去。他想看看匹料,做一點研究。他將裱品展開,用放大鏡一件一件仔細觀察後,迷惑不解地問:“怎麼有的裝裱成品顯露的是織品反面?”
“研究織品的結構不是要看反面嗎?”一位工作人員急中生智說。
一句話激怒了沈從文,但他還是面帶微笑地說:“研究織品結構,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為顯示反面結構,留下一兩釐米,最多五釐米也足夠了,整匹反面,我看是裝裱的錯誤。”
他的直言不諱,特別是說到錯誤,使站在旁邊的負責人十分尷尬。
沈從文不願再看下去,走出接待室,對同來的助手說:“囊括了中華紡織技藝精華的明代織錦遺產,如此輕率地對待,還做這樣不負責任的解釋,不是出於無知,就是有意欺騙!”
有些袍服的處理,也不盡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軟化劑塗在半腐的衣服上,時間稍久,衣服顏色變深,軟化劑蒸發,質料變硬,硬作一塊,不能展開。這種輕率的處理方式未經反覆實驗,匆匆上手,效果不佳,只能停止。
定陵絲織品損壞的消息傳到北京,鄭振鐸、夏鼐等大吃一驚。

正在焦慮不安、痛心疾首之際,外地傳來消息,有的省份不甘落後,紛紛效仿,正在組織人力,躍躍欲試,要向帝皇陵墓進軍,漢陵、唐陵、清陵等等,都響起了開掘號子……
面對此種情況,鄭振鐸、夏鼐立即上書國務院,請求對這種極不正常的發掘之風予以制止。
這份報告很快得到周恩來批准,並通令全國,一場劫難終於沒有降臨到一個個珍貴的文化遺產身上。
經過一年的艱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補、複製完畢。 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館正式宣告成立。
官員發話 帝后棺槨扔下山
定陵博物館一經開放,遊客蜂擁而至。遺憾的是,在這深達27米的地宮深處,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蕩蕩的洞穴。不少遊客都失望地問道:“皇帝皇后的原棺槨哪裡去了?打開地宮的時候不是還在嗎?”
棺槨確實消失了。頗具戲劇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館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進行的。
1959年9月30日晨,曾剷下定陵第一鍬土的民工王啟發,接到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的指示:“馬上就要開館了,既然複製的棺槨已經做好,原來的棺槨就沒用處了。你帶幾個人到地宮清掃,把那些棺木抬出來,好迎接領導來檢查清潔衛生。”

幾個員工圍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銅環,便揮鎬劈了起來。王啟發望著4個碩大的銅環鳴響著落到地上,心中莫名其妙地掠過一絲哀痛。“主任,那棺木不能再劈了,找個牆角放著吧。”王啟發近似哀求地說。
主任正忙於接待前的準備,衝王啟發一瞪眼,說出一句令人心寒意冷的話:“你是不是想留下給自己?”
“轟”的一聲,王啟發的腦子如同炸開一般。他強按怒火,退出辦公室,回到自己的木板房抽起了悶煙。
幾十名警衛跟著主任來到棺木前。“大家辛苦一下,把這些木頭板子扔了。”士兵們在主任指揮下喊著號子,將沉重的棺木抬起,來到寶城上。隨著主任一聲威嚴的口令“扔——”,戰士們一齊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槨被掀下牆外,嘩啦啦滾入山溝。
一個星期後,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傳到夏鼐耳中。這位大師氣得全身發抖,臉色煞白,不停地在房裡走動,馬上打電話讓博物館重新撿回棺木,加以保護。可是,空蕩的山谷早已不見棺木的蹤影。
“文革”小將 一火焚了帝后骸骨
1966年,“文革”開始了,定陵也沒能逃過紅衛兵小將的手掌。他們將地面的景物瀏覽一遍後,興致盎然地衝進地宮,要砸爛這幾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窩。

“快交出倉庫鑰匙,我們要抓萬曆!”20歲的女講解員W對倉庫保管員李亞娟下命令。箱子被一個個打開,只見萬曆皇帝和皇后的屍骨完整地躺在裡面。
三具屍骨被擺到定陵博物館門前廣場上,由W組織人員批鬥。除屍骨外,還有一箱帝后的畫像、照片等資料性“罪證”,和屍骨一同被抬了出來。帝后的三幅畫像是清理地宮時,發掘隊員曹國鑑精描細繪畫成的,僅畫像上的金粉就用了二兩之多。
W為了顯示這次聲勢浩大不同尋常的批鬥大會,特意作了一番精心安排。她派人到長陵管理處、長陵供銷社、林場、糧站、學校等單位聯繫,要求他們派人前來聲援。與此同時,有人建議批鬥結束後,將帝后屍骨砸碎焚燒,以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定和氣魄。W當機立斷,拍手贊成。下午2點15分,定陵園內的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除邀請的幾個單位人員外,還有附近農村的農民、紅衛兵、學生,人們紛紛前來,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都見證了這一段沉痛的歷史。
三具屍骨整齊地擺放在一起。萬曆的屍骨在中,兩個皇后分居兩側。周圍堆著帝后畫像和照片資料等實物“罪證”。一切準備就緒,W開始帶頭高喊革命口號:“打倒保皇派!”……
口號剛一結束,W沖人群大喊一聲:“革命現在開始!”話音剛落,十幾個大漢便把石塊猛力向屍骨投去。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響動,三具屍骨被擊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人群開始湧動,驚訝、困惑、麻木、讚歎、歡喜……各種目光一齊向W射來。W心中一熱,立即吩咐身邊的人員:“點火燒了他們!”
一聲令下,烈焰騰起,廣場一片火海。木柴伴著屍骨,在烈焰中“啪啪”炸響,似在呻吟,又像在反抗。菸灰四散飄落,紛紛揚揚,空氣中散發著刺鼻的氣味。隨著一聲炸雷,大雨傾盆而下。燃燒的屍骨在湧動的水流中浮蕩飄搖,和翻起的泥土融為一體,重新回到了廣袤的大自然之中。(《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楊仕、嶽南著海南出版社出版)

回到我們的問題上,個人意見是不進行挖掘,不論裡面的東西有多貴重,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挖掘之後根本就保存不了。

但是如果出現盜墓等危害到地宮內的文物時,我們必須搶救式挖掘,以防盜墓份子進行更大的破壞。


臨泃雜談


經驗證,朱棣簽名的《永樂大典》僅此一套正本,但從沒出現過,有人說毀於乾清宮大火;有人還說毀於李自成放的大火;還有一種說法最可信,那就是《永樂大典》作為嘉靖帝的陪葬物埋葬在永陵地宮,雖然這種說法最可信,但畢竟是傳言,不可輕信。如果《永樂大典》真的埋葬在永陵地宮,考古專家到底是保護文物不挖掘地宮重要呢呢?還是挖掘地宮取出《永樂大典》重要呢?本人覺得考古專家不可能冒然挖嘉靖帝的永陵地宮,原因如下:

1、《永樂大典》陪葬於嘉靖帝的永陵地宮,只是個傳說,從未得到驗證,不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挖掘帝王級陵墓的文物,挖掘會對永陵地宮造成不可估量損壞。

2、即使《永樂大典》真的陪葬於永陵地宮,是否挖掘地宮也得三思,挖掘出《永樂大典》如何保存就是個難題。很多古墓出土的絲質、紙質文物等遇到空氣後隨即損壞的事屢禁不止,至今令考古專家頭疼不已。

3、考古專家一般不會主動去挖掘古墓,更何況是更加的複雜的帝王陵墓,挖掘難度可想而已,能不挖掘就不挖掘。如果古墓或者帝王陵寢被盜,或遇到不可能抗拒的因素將要損壞時,專家將會對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為的是更好的保護裡邊的文物和古墓。

總之:《永樂大典》即使真的埋葬在永陵地宮,考古專家也不可能隨便挖掘,他們深知,冒然挖掘會對地宮及裡邊的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壞。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嘉靖帝的陪葬物早晚會出土的,《永樂大典》是否在地宮便真相大白,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編劇華子


只能說具備理論上的可能,但實際可能性相當渺茫。《永樂大典》可以算的上是明朝的百科全書,不過由於篇幅實在太廣也無法廣泛傳播,因此只能作為皇室藏書而收藏於皇宮之中,說的粗俗一些,就是製作完成之後直接扔在皇宮裡存放,皇帝或者相關編篡的人員偶爾需要的時候查看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這部巨典只能放在深宮大院之中,無人問津。

由於實用性不大,除了編篡過程中費時費力之外,《永樂大典》完成後也只剩下了收藏價值,因此,在明成祖之後的歷史記載中,這部名著已然沒了存在感,嘉靖年間重新抄錄的副本也是因為戰亂的多次損毀才得到記載,而正本則更為尷尬,這部上萬卷的正本名著,史書中竟然沒有記載它的結局如何,以至於現在他究竟也是毀於戰亂,還是在明成祖或者嘉靖皇帝的墳墓當中,至今仍然爭論不斷。

曾經有人懷疑正本是否在明成祖朱棣的陵寢當中,這個可能性較低,第一,朱棣花費這麼長的時間編篡這部名著,不可能只為放在墳墓裡,就算用作陪葬肯定也會留下副本,但現有的歷史記錄中沒有記載第三個版本的存在,因此這個可能性不大,由於隨後的嘉靖皇帝重新抄錄了副本,從這一點推斷,嘉靖年間《永樂大典》應該還是完好無損的,這也間接推斷了這部名著並沒有在朱棣的墳墓當中。當然也有一種聲音認為《永樂大典》也可能在朱棣的陵寢中,嘉靖皇帝安排抄錄的時候打開了朱棣的墳墓,完事後又將《永樂大典》正本放回原處,但這個可能性恐怕也不是很大,畢竟開啟先皇的墳墓,涉及到的問題太大。由於副本一直放在皇宮當中因為隨後的戰亂而大量損毀,而正本始終沒有出現,因此只能有兩個可能,一是放到了嘉靖皇帝的陵寢當中,二是繼續存放在皇宮中,在戰亂中徹底毀滅。

如果當年正本《永樂大典》放在皇宮之中,結合它幾百年來始終沒有在歷史中出現來看,恐怕它已經在戰亂和意外中損毀,如果它放在了嘉靖或者某個皇帝的陵寢當中,也許它還有重見天日的可能。但考慮到《永樂大典》畢竟是紙質書籍,就算放在陵寢當中,數百年的存放,不同時代各種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它的完整性恐怕已經不好估量,尤其是結合1956年定陵挖掘的悲劇,在沒有足夠技術的保證下,皇家陵寢開啟的風險性極大,想完整得到《永樂大典》,恐怕只侷限於理論上。


道藝2


不能挖,沒有那麼多解釋。現今中國是強大的,不在需要祖宗文物提自己換外匯,留給後人吧,就這樣。



宅男持劍


|《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
  • 《永樂大典》是由明朝永樂帝朱棣組織人編纂的、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其中保存了中國明代14世紀以前文學、哲學、宗教、史地、應用科學等浩如煙海的資料。清代乾隆年間著名文庫《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中就曾利用《永樂大典》中的大量散佚古籍進行輯佚。《永樂大典》始修於永樂元年(1403),是朱棣命太子少師姚廣孝和翰林學士解縉等人在文淵閣主持重修,3000多人參加,歷時四年,於永樂六年(1407)宣告修成,成書除目錄60卷外,全書正文22877卷,按照當時的韻書《洪武正韻》編排,分裝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當時所能見到的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約8000種古代典籍,堪稱輯佚之淵藪。《永樂大典》是明代以前歷史文獻資料的總結,彙集了古代圖書七八千種,是15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的豐碑,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式類書,比18世紀法國狄德羅等人編纂的百科全書和大英百科全書均要早300多年。

  • 《永樂大典》的名頭說起來似乎盡人皆知,但其成書背後的艱辛又罕有人知。《永樂大典》修成後的600多年,屢遭厄運,損毀殆盡,原22877卷11095冊的鴻篇鉅製,至今全世界僅存嘉靖副本400餘冊800餘卷,散藏於9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個公私收藏機構,正本至今不知所終。

|最大的類書和最少的讀者

嘉靖41年(1562),《永樂大典》重抄開始,到隆慶元年(1567)完成。副本錄畢後,文獻中幾乎再難尋到有關永樂正本的記述,亦未曾發現正本實物存世。

  • 原因一:官員監守自盜現象嚴重。光緒十九年(1893年)僅剩下600餘冊。

  • 原因二:義和團運動和侵略戰爭造成嘉靖副本損毀。

如今,國家圖書館擁有《永樂大典》嘉靖副本224冊(包括在臺灣的62冊)。


至於《永樂大典》的正本究竟在哪兒,存在著眾多爭議,謎底至今無法揭開。或曰:明末清初毀於南京,或曰:隨嘉靖殉葬在北京的永陵,這些說法都沒有確鑿證據。但不管如何,歸根結底,尋找《永樂大典》正本的唯一辦法,都只能是在考古發掘中發現關於它的新線索。


三羽鳥


我個人的觀點當然是維持現狀,不去主動挖掘。

首先你這樣的假設是不存在的,第一我們沒有辦法證實,明帝陵中中有,第二,我們現存的文物法規定,古墓葬文物只有出現破壞被盜竊的情況下,才能主動挖掘。建國後唯一主動挖掘的定陵,實際上,很多文物出土後氧化而損毀,事實證明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還很有限,不能完全的保持古墓內一些珍貴文物的真實痕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他有什麼樣的寶貝,還是維持現狀最好,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秦皇陵為什麼不開掘了。


玉見沈華


類似的這個問題,在建國初期,就有學者提過,甚至還辯論過。其中,有兩個人自己跑去挖,由於缺乏相關經驗,結果挖出來的文物重見天日的時候,直接損毀。大家可以網上查查這事。

所以,對待古墓,考古屆的原則就是非必須不主動。只要這個墓是完整的,絕不會主動去挖。

目前的永樂大典都是殘本。這部大典當時是舉全國之力蒐集、整理和編寫的,可想而知包含的內容有多豐富,多迷人。

誰都想重見這部曠世鉅著,但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歷史上消失的東西是絕無可能再重現了。

所以,就算墓裡真有永樂大典,那也絕對是不會主動挖掘的。這一是對逝者的尊重,二是人間保存不了陰間的東西,即使是書籍。

這是我的答案。(我是大額頭者,平時喜歡看一些書,歡迎關注交流)




大額頭者


永樂大典:本身就是我國最珍貴國寶級文物之一,如果發現肯定需要精心的保護。

如果明帝陵考古出現永樂大典,肯定需要特殊的保護,因為永樂大典屬於特殊的文物木身很難保存。其它出土文物也一定要保護好,這也是毋容置疑和肯定的。


玉佛緣345


如果能證實《永樂大典》在嘉靖帝墓中,應進行發掘,《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稱《永樂大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