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之殤


穿山甲之殤

被截獲的穿山甲

不久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宣佈,中華穿山甲在我國大陸已經“功能性滅絕”,這意味著穿山甲數量太少,繁殖緩慢,通過自然的繁衍已經無法繼續維持其種群的生存。不止中華穿山甲,全世界的穿山甲都已危在旦夕。

穿山甲之殤

即將被宰的白腹長尾穿山甲

那為何會造成當今如此局面呢?

穿山甲作為一個物種,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強,1800萬年前,他們的祖先便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而導致現在穿山甲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環境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是一快速的連鎖反應,而這種快速的環境變化主要是由人類參與的原因。

穿山甲之殤

被切好擺盤的穿山甲


穿山甲之殤

被活活剝鱗的穿山甲


穿山甲之殤

被宰殺的穿山甲

短時間內,穿山甲急劇銳減的最主要原因是被大量捕殺。對穿山甲的消費需求所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刺激了不法分子偷獵捕殺。

穿山甲之殤

執法人員坐在查獲的3600公斤穿山甲鱗片上

穿山甲的消費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食用,當前社會還存在著食用野生動物的傳統陋習;

穿山甲之殤

被煮的穿山甲

另一個是入藥,很多人都相信穿山甲鱗片有極高的藥用價值。這種過度消費所帶來的破環,遠遠超過了穿山甲種群的自我恢復能力。

穿山甲之殤

查獲大量穿山甲鱗片


穿山甲之殤

查獲23噸穿山甲鱗片,大概5萬隻

2016年9月29日,第17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CoP 17)在約翰內斯堡召開,各締約方認為世界上遭受非法交易最嚴重的哺乳動物急需得到保護,以防止對其過度利用。將全部八種穿山甲物種從CITES附錄II提升至附錄I,從而禁止對穿山甲製品的一切國際商業貿易。

穿山甲之殤

中華穿山甲及幼仔


穿山甲之殤

相關動物保護協會的組織者說,這些野生動物的終點站——據說大部分都是中國。

沒有買賣,沒有殺害。

注: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