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根本不懂對聯的人胡亂對的聯,反會被很多人點贊?

慕斯威亞


現在對對聯已從文人走向百姓,在文人圈裡不但講意境,對仗還有平仄,相當嚴。現在走入百姓後,百姓對,百姓看,寫家和看家都是業餘愛好,不是專家文士,一般來說意境,對仗可以平仄大體合轍就可以了,已大眾化了!


河洛書蠹1


對聯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就是形對。本質說,這個層次是對聯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你根本不叫對聯,有這個基礎你就入門。什麼基礎?就是名詞與名詞對,動詞與動詞對,形容詞與形容詞對,數詞與數詞對,顏色詞與顏色詞對,典故與典故對,人名與人名對。這對絕大多數高中文化來說很容易達到的。形對的好處是滿足視覺功能。

第二個層次,意境對。不管出聯是五個字,七個字,十一個字,還是上百個字,出聯一般都描繪出一種風景,情景或感情的意境,由此對聯也應基本納入這一意境範疇中,否則南轅北轍,驢頭不對馬嘴,那就難以符合意境對,創作不出和諧統一的意境氛圍來。意境對的好處是情境交融,滿足形象思維狀態中的感覺功能。

第三個層次,聲律對。就是上聯相固定位置聲律的平仄與下聯相固定位置聲律的平仄相異。如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聯平仄相異對的好處是讀起來具有聲樂抑揚頓挫美。滿足聽覺功能。

現在有些人鑽牛角尖了,將凡是聲律對不工整的都排除對聯之外,在他們看來,只要不講平仄就不叫對聯,所以以平仄為對聯唯一標準,將己達到第一層次第二層次者斥之為胡鬧。也就是說,尤如他們只承認七律七絕是詩,不承認古體詩,樂府,詩經也叫詩,這就有些過分了。

事實上,中國現代洋洋灑灑幾百萬條對聯中,無論是五字七字短聯還是一百二十字二百四十字長聯,完全符合平仄鑽聲律牛角尖的只能說佔30% 而已。象著名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輓聯有多少平仄異對成分。

不要以律害義才是對聯創作的根本。

所以,說一些網友亂對,那是評價標準不同。依我看,一般說,三個層次俱全者屬於最佳對,不講聲律對但具備第一二層次者屬於優秀對,僅有第一層次者屬於合格對。如果這樣認識,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對聯講雅俗共賞,就好象食物,講個味兒,只要符合三個層次之一者,不妨點個贊,互助支持,共同提高,樂趣共享,這應當是對聯文化大發展的必由之路。凡只講聲律,排斥其他,打擊他人積極性,只保存自己權威性,那不是發展對聯文化好辦法,反對砍頭削足,將對聯大眾文化硬摁進象牙閣變成小眾文化,那是不可取的!


東楚龍野虎


豈止是對聯,就是那些七絕七律也是這樣。

“大師”們把自己的詩寫出來,緊隨其後的標上這個韻,那個韻,平仄仄,仄仄平什麼的。這是幹嘛也,寫詩就寫詩,寫完就算了。何必給自己的作品弄上個標籤,顯得你有學問嗎。

再說,你嚴格按照平仄格韻寫詩,勢必為迎合詩格詩風而拼詞湊字,這樣寫出的東西很生澀,很難懂。尤其是那些不常見的生詞怪字,普通讀者一見就退而遠之,根本不屑一讀!

對對聯也好,寫詩也好,都放下架子,端正態度,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快樂,不管什麼水平,只要有意境,讓讀者喜歡,就是好作品?

平仄派大咖們,謙虛點吧,自斂點吧,沒有人看得上你們的不倫不類的平仄詩詞的!還自我陶醉什麼?



韓江冠


大眾文化,何必那麼計較,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當成陽春白雪,把別人看作下里巴人呢?不要一天到晚把所謂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掛在嘴邊,興趣娛樂愛好不要脫離大眾,時代改變,應遠離八股。


老黃蜂


看了幾個朋友的評論,很好l

有人把對聯只看成是大眾娛樂的文化形式:

這一點我不能苟同!

對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要求格式嚴謹,對杖工整!

近很多朋友在平臺頻發爛對,高手們爭相爛答!例:上聯:為什麼喝醉了,下聯:為了女朋友。

還有更好的:上聯:你好,下聯:你好。

但,這些胡編亂造的對子確獲贊頗多!

只要你驢唇不對馬嘴,我就狗帶嚼子!

不光對聯和詩,獲贊多少要其做者身價!

一些剛來的草根詩人寫的很好,閱讀點贊者卻寥寥無幾!

而帶著什麼光環的大師們,那怕放了很平常的一個屁,後面標了什麼平仄韻律,眾人山呼曰:含金量足,好詩!

其閱讀量獲贊都在幾十萬幾百萬以上!

最後勸大家:不要隨便跟風點贊,認真閱讀其作品,分清真正的好與壞。才無人髮指!

現在人也許對不出更好的對聯了!寬鬆一些是可以的。但,不要褻瀆傳統文化!

對聯不是雅俗共賞的二人轉!

大家還是嚴謹一點好,不要被大師們所誤!

歡迎評罵!

顛倒黑白是與非,

賣弄平仄可勁吹。

順風拜倒牆頭草,

蒼蠅迷戀拉圾堆!


營常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是門外漢到

門外漢家湊熱鬧。

每每看了這種外行出的爛聯,連上聯

下聯都分不清,他肯定不懂平仄,不

知韻律,我要麼不去應對,要麼將他

的上聯改成下聯(反之亦然)去應付一下。


廣法居士


有些人他或者她雖然不大懂對聯,更不知平仄和意境,但卻對頭條上對對聯很感興趣,看見比較容易的"下里巴人"們出的聯也就興致勃勃對上一句,結果被頭條君採用了,從此高興得一發不可收拾,天天在頭條上日以繼夜的玩耍,久而久之,也能被一些友友認可點贊。同時還會發現你給別人贊得越多,一般來講別人就回贊越多,這就是禮尚往來,就是你有仁我有義。由於長期在頭條耕耘會自然形成一個圈子,只要圈子裡的友友看到你的作品就會條件反射反手一讚並進入你的空間秒贊,一次可贊幾十贊。只要他聯係密切友友達到兩百,一天可能會有50 人給你十條對聯點贊,你一天就可以收穫500個贊,一個月就有15000個贊。如此堅持不懈的下去,獲贊數就可觀了。如果你確實有才,聯對得極好,屬於陽春白雪,被頭條君慧眼識珠推上頭條主頁,還是會有一些人主動點讚的。但是你很清高不屑與我們這些下里巴人為伍,高貴的玉指既不回贊也不為別人點贊,久而久之,給你點過贊叫過好的人也不理你了,每月獲贊過萬的理想目標也就實現不了啦。因此,在頭條上玩對聯只要自己放下身段,每天多與下里巴人們一起互贊互評,獲贊數就會日日上漲。


中心825911


平仄工整也沒那麼講究,有的對子就是順口溜,寫者只圖開心快樂,證明我參與我高興,閱者也不必較真,畢竟又不是參加什麼大賽。



長江流水


謝謝題主的提問。我也是一個不懂對聯嚴謹工整標準的胡亂做答者,頭條是一個大眾化的平臺,給了許多文藝愛好者展示才華的機會。如果按嚴格的對聯撰寫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參與者,就有些小題大做了,不能和那些專家和學者做比較,我覺得作為頭條的一員應該是重在參與,開動腦筋增長知識,向優質創作者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強求每一個人都變成專家學者。


西域之子cyj


頭條對對子,本來就是重在參入,雅俗共賞,互相鼓勵、互相學習,不同於嚴格的詩詞作品,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所以別太在意質量如何,如果只有內行來參入,那就失去共同參入的意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