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

如今,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有太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脫穎而出。特別是那些奮戰在武漢第一線的白衣戰士們,向他們致敬。

時至今日,武漢已封城28天。

籠罩在頭頂的肺炎陰霾仍讓許多人憂心忡忡。

但是不要憂慮,不要擔心。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黯淡時見微亮光芒,絕望處逢清喜水澤。

在疫情之下,有一些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人卻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他們就像城市裡的微光,聚集起來同樣也能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他們都是好樣的,值得被人們記住!

01.

一位重症患者的遺書:“將我的遺體獻給國家”


陳海燕是寧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目前在武漢20多天了,一直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工作,她每天都會記錄自己的抗疫日記,因為她想記住每一位患者的故事。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陳海燕之前是國科大寧波華美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主管護師,即便見慣了生死,但是在武漢的這段日子,無數患者的故事也讓她數次淚目。

其中,最感人的就是,有一位重症患者在即將離世時吃力地寫下了一封遺書,歪斜的字體能勉強認出:“我的遺體捐給國家!”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寫遺書的時候,這位43床患者已經上了純氧,說明病情很重。因為咳喘得厲害,他不能平躺,每天晚上都是坐著睡的,就這樣靠非凡的意志力撐過許多個日日夜夜。

所以當他寫下這樣的心願時,給我的感覺是震撼!”陳海燕回憶說,此前這位患者還曾兩次拒絕服藥,說:“留給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費藥物”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那幾天,陳海燕每天都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他能挺過去,在不久的將來,和我們一起沐浴在新一天的春光裡!

可惜,這樣一位好人還是離我們而去,但他面對生死的那份勇敢和豁達,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

正如陳海燕所說:“每一位患者,每一個故事,都將留存於我的記憶裡,鐫刻在我的生命中。”

最令陳海燕觸動的還有9床的阿姨。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陳海燕說:“阿姨去世的那天晚上,她緊緊攥住我的手,攥了15分鐘……她的眼裡都是懇求和絕望。

從接管這個病區的那一天,就有人提醒陳海燕:留意這位阿姨,她隨時有可能離去。所以陳海燕格外留心她,時不時就去看看她的情況,問問她感覺怎麼樣。

陳海燕試圖安慰她,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只能反覆對她說:不要害怕,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我們一起再努力一下,一定撐過今晚,明天請醫生再給你聯繫一下轉院的床位!

隨後的幾個小時,陳海燕時不時到阿姨床邊去轉一下,有一次她又拉住她的手,在陳海燕的手心裡拼命畫一個“轉”字。但阿姨沒有等到第二天,當夜12點多就去世了。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當時陳海燕己經下班了,但因為擔心阿姨的病情,一直沒有睡,看到接班的護士在群裡發了這個消息,陳海燕難過了很久。

她說:“做護士這麼多年,並非沒見過生死,但以往走到生命盡頭的患者,多是在親人陪伴的情況下離去的,而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孤獨而無助的患者身邊,只有我。”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當我們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竭盡所能、卻無能為力的時候,怎樣對患者進行心理陪護,是檢驗我們專業素質的另一道考題。

但希望總會比失望更多一些。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有位80歲的老奶奶,不肯通知家人,一個人顫顫巍巍走進醫院,在我的再三說服下,她終於和家人聯繫上,最後順利出了院。

經過二十多天的奮戰,武漢市第四醫院的情況越來越好了,除了9床阿姨,沒有患者再離去,每天都會有患者穿戴整齊,整好行囊,滿面笑容地走出醫院,回到親人的懷抱。我和他們的喜悅,是同頻共振的。

不管是像陳海燕一樣的護士還是勇敢的患者們,都讓我們堅信,疫病終將退去,正如冰雪終會消融,因為愛與病毒同在

02.

“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95後男護士範錦哲


2月10日深夜,正在武漢方艙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的W先生將自創的詩發佈在微信朋友圈。這首題為《神秘容顏》的詩是他為自己的管床護士範錦哲而寫的,也致敬所有戰鬥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感謝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拯救大武漢!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每天8小時,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上廁所,常人難以承受,何況你們這些可愛的九零後,你們是最可愛的人,照片留下你們神秘容顏,願你們一生平安!”W先生在朋友圈裡寫道。

1997年出生的範錦哲是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科護士,2月4日出發參加援鄂抗擊疫情工作。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徵召通知來得急,接到任務時,科主任、護士長和錦哲溝通,話都沒有說完,他就連說“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由於時間倉促,範錦哲個人物品都沒有準備齊全就匆匆出發了。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第一天,下班後護士長和科主任多次要求與其視頻,範錦哲都拒絕了,最後實在拗不過,只好拍照發回。當看到他那才一天就凍得裂開、磨破皮的雙手時,護士長心疼地流下眼淚。廈門的同事們湊滿了一箱保暖衣物和護手霜,委託寄往武漢前線。

“看到這首詩還是非常感動,也是寫給我們這一個群體,也不是寫給我一個人的,我們也算是相互鼓勵”範錦哲靦腆的說。

2月11日,儘管武漢比廈門寒冷得多,剛結束忙碌工作的的範錦哲全身卻被汗水打溼,臉上和額頭上都是佩戴防護用品留下的深深勒痕,但他無暇顧及這些。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他給廈門的同事發來一段當天他錄下的視頻,視頻中,醫護人員利用治療後的短暫休息時間在病區中帶領患者跳廣場舞。

這段廣場舞視頻也迅速在網上走紅。

範錦哲說:“在一線,不僅要照顧好病人,還要常常關注病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況,既要當戰士,也要做病人們的親人。”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感謝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每天8小時,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上廁所,常人難以承受,何況你們這些可愛的九零後,你們是最可愛的人,照片留下你們神秘容顏,願你們一生平安!

03.

說好不許哭——北京馳援武漢護士姚潔林手記


親愛的老媽,見字如見人,咱先談好不許哭……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援鄂醫療隊呼吸與感染專業的護士姚潔林到武漢十天,才決定動筆給母親寫一封家書,第一次告知母親自己到武漢一線支援的真相。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在她手寫這封信的時候,她不知道,其實,母親早已知曉真相,已默默哭過。

母親看信後在微信中對她說:“你瞞我,我就裝作不知道吧。知道真相後我一夜沒睡。你貧血、免疫力低、睡眠差,我實在不放心。”“不哭了,我支持你……”

1月27日,姚潔林跟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從北京出發馳援武漢。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出征前姚潔林剪掉長髮

到武漢支援,是這個年關裡,姚潔林對母親的第三次爽約。

到武漢後,她成為家庭群裡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長輩、兄弟姐妹每天都在詢問她的情況,“他們覺得我是英雄,為我驕傲。但其實我很平凡,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國家、為人民、為病人,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姚潔林說。

進入病房前,孫雪潔人生第一次穿上了紙尿褲。

第一次進入隔離病區3小時左右,她開始出現頭暈、張口呼吸、喘憋等缺氧症狀,護目鏡上的霧氣形成水珠不斷往下流,不能喝水加上大量出汗導致口乾舌燥,最舒適的時候就是洗手後,瞬間能涼快2、3秒。

6個半小時的堅持,又累又餓又渴又缺氧,眼睛看不清,一遍又一遍地兩人核對各項操作,生怕有些許差錯。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她寫到:21:30從隔離病區走出來,摘掉護目鏡感覺整個世界都亮了,摘掉口罩帽子看到自己的臉,給自己留下一張自拍照,算是別具意義的紀念。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我們的工作將日復一日進行,直至疫情控制住。”她寫道,“這份加油給自己,給隊友,給武漢,也給我們自強不息的民族!”

2月8日,姚潔林正式向臨時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而她的實際行動,就是向黨提交的第一份充實的思想彙報。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以上,致敬戰“疫”英雄!

讓人淚目!“9床去世前眼裡充滿了懇求和絕望……”請記住他們

他們會告訴你離春暖花開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