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医用防护服的制造,你了解吗?

#自动化服装设备专业制造商#

每天与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为伴的防护服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又有哪些相关标准和性能指标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呢?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咱们这场攻坚防疫战中共同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3-7天,最长14天,个别案例潜伏期长达24天。

一线抗疫医用防护服的制造,你了解吗?

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通过勤洗手、开窗通风、少去公共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等方式,降低接触病毒的风险,来进行预防的。而我们医护人员一直接触病人,并不能像常人那样完全做到以上几点,因此他们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人。这时,医用防护服就是保护他们最有力的防护装备,是他们与病毒抗争的护身符。

一线抗疫医用防护服的制造,你了解吗?

生产过程中有的生产厂商为提高生产效率,会使用更智能先进的设备进行加速生产效率。在前道工艺,铺布过程中人力拉布需2-4人配合拉布。远不如一台自动铺布机的效率,我们从上海、山东、湖南、福建、山西、河北、湖北等各省第一线防护服特定生产企业的综合数据对比,蓝莲花的铺布机,它的速度可达1分钟80米,铺展高度26公分足够生产裁剪高度,8小时7000-8000件的裁剪产能,如果可以加班,按比例翻倍到15000件左右,达到快速增产的目的。智能设备还可以特有的消静电装置使防护服布料铺出来效果更好,智能化达到自动对边,无布自动停机,计层数等等。一个工人轻松操作,同时管理1-3台设备。蓝莲花提供的防护服铺布机生产线,以超高速的铺布能力,可以达到更快生产效率。

一线抗疫医用防护服的制造,你了解吗?


一线抗疫医用防护服的制造,你了解吗?

防护服要求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为此,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同时,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密封,无气泡,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这些外观上的规定是为了保证防护服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小的缺陷对医护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一线抗疫医用防护服的制造,你了解吗?

医用防护服织造十分紧密,孔隙极小,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护效果,但是如果长时间穿着,就会对舒适性产生负面影响,医护人员常常会汗流浃背。如果再加上佩戴的口罩和护目镜,头晕憋闷在所难免,一天工作下来,内衣和外衣经常全部湿透。这一问题,还有待纺织人继续进行技术革新,实现防护服的升级换代。

不同的国家和区域针对医用防护服/手术服的性能以及各项指标均有明确的规定和测试方法。比如GB中国国家标准,ASTM美国材料协会标准,ISO国际标准,EN标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