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你信哪一个?

本人不在线21


人性本善。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性本善,我们后天所有治学修身,就是为了让自己回归性善之本原。


vincentwu


古代先贤,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同为儒家一脉却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没有性善论就没有儒家认为的“人性本善,只是后来有的人渐渐丧失本善,才胡作非为”;没有性恶论就没有基督教的原罪,就没有基督教存在的必要?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说法?

其实我个人更崇尚明朝的大圣人王阳明先生对人性的论说,在《王门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世间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但是人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欲望遮蔽,被社会的风气带偏。所以,要付诸实践,格物致知。因此我认为人性本无善恶,由于后天的各种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善恶之分。

人性善恶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仅仅是对人性根源的探讨,忽视了人的意念、欲望以及后天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王阳明先生的《王门四句教》我个人认为说的比较客观全面,因此也会这么认知人性和世间万物。

性善论和性恶论作为中国哲学史几千年不断论述的观点,本来就是为了引导大家是探究和思考,同时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讨论。








山高水长先生


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均属于儒家学派。但孟荀两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有诸多的分歧,比如孟荀二人在人性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有着严重的分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孟荀两人关于人性本质观点不同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两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关于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就不叙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回答。

如果问我是认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的回答是:我都不认可!我认为人性本质上是一种求生意志或者说是利己的。

▲非善非恶

不管我的观点是否合理,我先来简单地说说,为什么我不认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两种观点。

婴儿哪懂道德?

要判断人性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过,人的年龄越小,就越简单或者说是越单纯。因此,要判断人性的本质,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分析年龄小的人。我们不妨走个极端——婴儿。婴儿也是人吧,而且是最单纯的人。在婴儿身上也存在着人性的光辉吧!善与恶是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的道德评价。但一个婴儿哪懂道德?我认为婴儿做出的绝大部分行为应该是一种求生的行为。因此,我认为人性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求生意志。

▲婴之幼孩

人性是非善非恶,而是利己的

我认为人性非善非恶,是利己的,但可以选择。或者可以这样表述:人性是多变的,有时表现的是善,有时是恶,是否利己是判断标准,但可以通过后天的选择,人为的使人性稳定或者说确认。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归根到底人还是动物。动物的本能就是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人也不例外,人的本性也是谋求个人的生存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向善还是向恶,关键是看哪种选择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

其次,人的复杂的善与恶只是一对基本的伦理或者说是道德判断。不能把人性简单的归为善与恶这两类。

最后,人性本质是非善非恶,但可以通过后天选择确定。世界上有天使也有恶魔,世界上好人、善人有很多,恶人也不少。难道是人的善恶是一出生就确定的?非也,人性表现出不同是受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是受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影响的。由于家庭环境、社会条件、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个人内心的善与恶的比例的不同的。有的人善多于恶,而有的人恶多于善。有的人可能现在是恶多善少,也许将来内心的善会占据上风。

▲善

总结

虽然我个人关于人性本质的看法有点与众不同,可能多数人也不赞同。但是我还是认为,人性的本质不能被简单地分为“善”与“恶”。毕竟,每个人出生时都是赤子,并非“天使”亦非“恶魔”!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追寻远方的诗


孟子在《孟子·告子章句上》里说:“从人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是善良的,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

孟子说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但是,荀子在《荀子·性恶》中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还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以后,荀子又说:人性的恶,是可以由圣人的教育以及法则、规范、习俗等来约束的。

人性的善与恶,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提出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荀子一派,为了人的道德,可能会把外在的约束做到极致。后面韩非和李斯的表现即是证明。

孔孟一派,对人的道德约束,就会很温和,以礼为先,在礼做不到时,才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有必要时也可以施以刑罚,但讲究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人轻罚、对己严苛。

中国民族从善如流,我们提倡善待朋友,与人为善,善莫大焉,我们提倡“善”,同时还要改正“恶”,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所以,我信善,你呢?


鹏学天下


孟子说人性本善,是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意思是人刚刚出生之后,性情是善良的,大差不多是相似相近的,但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影响又各不相同。

荀子说人性本恶,是说“苟不教,性乃迁,终为恶”。意思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能用好的方法教育、培养,性格习惯容易发生改变,慢慢会变的不同,甚至变成恶人。

对于题主所说你信那一个,我说我都相信,因为人性善恶本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既可以相互转化又可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贯穿人的一生。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个看似矛盾却又统一的观点。

一、孟子的人性本善论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形相近,习相远!"是说一个人生下来他的本性是纯真的,善良的就像一页白纸,无所谓善恶之念。理想的状态下,假如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都交给孔夫子来教育,或许大家都可以成圣人,甚至可以成为尧舜禹之类的大能!但是,老话说的精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就说了一个人出生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试想,如果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兄弟放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一个放在帝王之家,一个放在恶魔之家。长大后,结果全然不同,一个成了君临天下的君王,另一个却是无恶不作的恶魔。看过电视剧《双龙记》的大概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

翻开古代中国历史,你会发现既有忧国忧民的大善人,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范仲淹、岳飞等等;也有出卖国家的大奸大恶之徒,如秦代的赵高指鹿为马,宋代的秦桧玩莫须有,明代的严嵩混乱朝政。他们本来也是善良的人,但是为了权利,不惜互相倾扎,勾心斗角,由善良走向了邪恶。

二、荀子的人性本恶论

古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是人类性本恶,人出生就要索取,就要活下去,就要壮大自己,就要让现实环境自己变得更有利于自己,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人为了活着,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本能反应大都会牺牲一切,保全自我。你可说是自私自利,但这就是事实。当然也有舍己为人,毕竟是少有的。

拿争权夺利来说,为争帝位不惜手足相残,甚至斩草除根,在人性本恶方面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秦二世胡亥不惜杀害扶苏而登帝位;隋炀帝不惜杀掉哥哥杨勇而登帝位;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源而登帝位。不论是被逼无奈,还是刻意为之,总之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权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帝王将相明争暗斗尚且如此,黎民百姓小吵小闹也是不乏争斗,这不都是因利而恶吗。

看过赵忠祥解说的纪录片《动物世界》的都知道,生下来的小鸟,有时候也会为了生存而战,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抢食物互相竞争很正常,不都是为了争取活下来吗?强大的总会欺负弱小的,甚至幼小的会被无情挤出巢穴,那是竞争本能,同时也是赤裸裸的恶。人作为高级动物,莫不如此!小娃娃为了争吃的,争玩具,也会争吵打闹;长大了因为分家产,争吵甚至大打出手,闹上法庭,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当然,现代是文明社会,人的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素质也提高了不少,人们在慢慢的成长中也学会了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什么是勿以恶小而为之,什么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是谦谦君子,什么是戚戚小人。最终,懂得了严于律己,通过修身养性,终成贤能!

综上所述,善恶本是同源,美丑本是同出,所谓的善恶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后期教化引领的结果。但是我更倾向于人性本恶,毕竟人出生就要索取才能活着,索取就意味着打破了平衡。不管怎样,人都要积极向善,摒弃内心之恶。追求真善美,去除假丑恶,最终达到理想的人生。所谓:“入鲍鱼之肆,久已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已不闻其香。“总之,好的环境,好的社会,好的文化就会塑造出好的善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爱在田园


孟子是儒家学说最核心的思想家之一,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仁为核心点。孟子思想体系主要概括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亲民,主张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第三、尊人权,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在皇权天授,三纲五常的儒家宗法制度下,难能可贵。第四、博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治国,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第五、杀无道,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

荀子融合法家学说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崇礼义,又讲法治;“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思想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孟子主张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

孔孟荀经典儒家学说距今二千多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去其糟泊,存其精华。儒家学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性本善,性本恶,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有局限性。中国主流传统文化还是以“人之初性本善”为主导,主张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文化的主流就是“性本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有很健全的法律体系,有很完善的制衡机制,三权鼎立,以法律来约束人性之恶。

笔者以为,人性之善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的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环境而变化,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人心向善,这时候“性本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自然灾害频发,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这时候好人也会变坏,“饥寒起盗心”。

笔者认为,国家政治制度可以建立在“性本恶”的基础上,建立建全法律体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法律的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性之恶无法生根。文化体系建设以“性本善”为基础,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引导国人积极向上,通过文化教育来教化人民,以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画地为牢”的太平盛世


水口村夫


上学时相信孟子的,长大后更相信荀子的。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人之初无知无学,无善无恶。一切善恶都是后天养成的。

人之初,就像一页白纸,无所谓善恶之念。所有的善恶都是后人教化引领的结果。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进了红缸就是红的,进了白缸就是白的。

把一对出生的孪生兄弟放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一个是帝王之家,一个是恶魔之家,长大后,一个就是君临天下的君王,一个是无恶不作的魔王。何也,水土异也。

孟子主张性善,因为他是孔门弟子,一生所学也都是孔子的仁爱之学,因此他主张性善论。荀子也是孔门弟子,但是荀子更看到了社会变革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更能跳出儒家门户,客观公正地看待孔子学说的局限性和倾向性,因此他主张性恶论。

但是,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其最终所指都是后天的环境影响。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承认人具有向善的一面,因此无不以劝善积德为教旨。但是按照老子的观点,善恶同源,美丑同出,所谓的善恶都是人们的分别心刻意划分的,因为有了分别心,才有的善恶之别。

就像出家的人,所谓脱离烦恼的世俗,走进清净的世界,这些烦恼是什么,什么是清净的?无非是人们制造的概念。

烦恼是烦恼者的烦恼,清净是清净者的清静。庄子说,道在万物,你我他都有道;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佛祖说:万物是佛。这些大哲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成佛成魔,向善向恶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心志。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有分别心的环境,人就有分别心,因此,环境不是决定一个人善恶的唯一因素。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了,一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人;在清净的寺庙里,一样出坑蒙拐骗的假道士、烧杀抢掠的假和尚。

为什么呢?因为有分别心。在道观,在寺庙,高道大德们论道讲佛,劝人向善,因此另一面的恶就浮现出来。向善的功用太遥远,似乎回报更缥缈,而向恶的功利性太明显,太实用,因此,他会表面上性善,暗地里却隐藏着阴谋。这说明善地并非一定出善人,魔窟也不一定没好人。

什么原因?就是善恶本是一码事,只是人们的分别心,只认准一方面,并试图用这个方面引导,故意隐瞒或者不知道事物的另一面,以此来劝化人性和风气,其结果是,你看到了这一面,他看到了那一面。

为何在善地,他却却能看到恶的一面?因为万事有对立面,就像易经所言,阴阳互根互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越强调善,他越能看透恶,你越说善的是的,他越觉得你在隐瞒着什么。他是善的,还是恶的?他不善也不恶,只是他实在,不虚伪。

所以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仁义就是人们制定出来的规范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你越强调条条,他越认为你虚伪。事实上,这些条条框框正是侯王们谋私的杀手锏。

你若说人进入善地,早晚会忏悔,会向善。那也是你的一厢情愿。有的人一辈子事佛念经,暗地里却没做一件善事。有的宗教也劝化人,但自从产生到现在,从没停止过仇恨和杀戮。你说他是善的还是恶的?我们会毫不迟疑地说是恶的。但是人家却不这么认为。所以,善恶是人为的划分的道德标准,人与人不同,民族与民族不同,善恶观念也就不同。

但是社会总得有一套运行规则,人们相处也应该有一些公共的认知,这个公共的认知,就是社会公德。他虽然也是人们出于分别心制定的,但这种规范强调的是自我调适,在自己舒服的同时,不损伤他人和公共利益。若能做到,他就是人们公认的善了;若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利己伤人,伤害到公共利益,那他就是恶的了。

这种规范通常出于对公共利益的兼顾,而非某些利益集团的偏好,那就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遵守,这种规范就是合乎天道、人道的,就是善的,反之,则不善。


问道黄老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形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说一个人生下来他的习狌,本来是善良的!如果按照本性的发展,没有外界的干扰!都可以成圣人的!为饶舜周公之类的人物!但他在社会上之后所受的教育环境的不同!别人言传身教,他默默地感悟的不同!也有可能成为大奸大恶之人!如过去的四大奸臣,赵高,秦桧儿,严嵩,蔡京之流,本来是好人,是善良的人!但到了朝堂之后互相倾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以至于脱离了善良的本色!走向邪恶一面!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说的是人都有动物的本性!生下来的时候都会为了生存而战!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抢食物,争取活下来的权利!你看动物世界中!兄弟姐妹之间强大的欺负弱小的!把幼小的挤出巢穴,那就是赤裸裸的恶呀!而人也有动物本性!在小孩儿时期为什么会咬人?也是这个原因!所以说人之初,性本恶也不为过!人是高级动物!在慢慢的成长中他知道了歉让! 大家都有生存的权利!知道了不食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知道了男子汉大丈夫做事有可为有不可为!知道了是非对错!所以能严于律己!修身养性!终成一位贤人!

他们两位智者说的都是对的!人不管为恶为善!怎么样都是后天教化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分开两面看问题!别看表面意向,直达事物的本质!


善者天佑勇者无敌


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并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了仁政和王道理想。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并发展成了礼法兼治的思想。他们其实是儒家的一体两面。或者说,孟子是唱红脸的角色,而荀子,是唱白脸的角色,他们都是儒家人生哲学舞台上的大师。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孟子从生活经验中得到启发,认为人的本心中有善的种子。他举例子说,一个人看到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了,那一瞬间会产生一种惊惧害怕和恻隐之心。他不是说和这个孩子的父母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是想谋取一个好名声,他这种恻隐之心,是自然而然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这说明,人的心中就本来存在善的种子。

孟子进一步论证说,除了恻隐之心,人类心中还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和恭敬之心。这是人类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基础。

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我们来翻译成现代文,孟子说:“其实就实情来说,人性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的人行为不善,并不是因为人没有善的能力或萌芽,也就是说这不是人本质的过错。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

同情之心,就是表现为相互亲爱的仁;羞耻之心,就是表现为行为方式的义;恭敬之心,就是表现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现为人有智慧可以进行是非判断。仁义礼智,不是外边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我们未曾思考罢了。所以说:‘你追求它就能得到,你放弃它就会丢掉。’人与人之间相差一倍、五倍乃至无数倍,是因为他们没有发挥出善的本质的缘故。

《诗经》上说:‘上天生育了众多的人民,有万物就会有准则。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崇尚那美好的品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很懂得道啊,所以他说有万物必然有其准则;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所以才崇尚那美好的品德。’”

孟子又从反面论证,说人不去行善,并不是说人没有善心,不是人的本质不好,而是人把善心忘掉了,或者说外界的环境,把人的善心蒙蔽了,所以人只要保存并发扬善心,就能做一个善人。所以孟子说,人的一生,无非是寻找丢失的善心而已。

荀子则强烈发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是群居动物,人需要在竞争中得到生活资料。但生活资料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样必然会产生争斗,产生战争,人性的恶,就来自人的生存与欲望。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但荀子并非是把人性看得过于绝望。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但还是可以行善的,行善那是后天的学习和道德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人性是恶,但后天可以为善,关键是要加强对人性欲望的管理,加强后天的学习。这样就可以为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孟子的人性善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为恶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让人向善。他们其实都强调后天的环境和道德修炼与学习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