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_〒:“為啥我家寶寶吃了一週止咳糖漿,都沒效果?”

龍貓藥師:“服藥後有立即大量飲水嗎?“

⊙_⊙:“有的呀,不喝水怕沒效果呀!”

龍貓藥師:“No~大部分止咳類藥物服用後不宜過多飲水喲!”​

✗✘✗

很多寶媽不清楚<strong>不同藥物的服用方式和注意事項,今天龍貓藥師給大家整理了這篇文章,快來學習一下吧!


服用後需要大量喝水的藥物

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引起腎功能損傷的藥

如喹諾酮類抗生素(比如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磺胺類抗生素(比如磺胺嘧啶)、抗病毒藥物(比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它們在人體內轉化後的代謝產物容易在尿中析出不溶性結晶導腎功能損傷,因此有些人會感覺到腰痛、尿痛,甚至觀察到血尿、蛋白尿,嚴重時結晶阻塞了尿路,小便都無法排出。


▸對胃部有刺激的藥

如阿司匹林、強的松、四環素類藥、補鐵劑等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物等,服用時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減輕對胃部的刺激,保護消化道。另外龍貓藥師溫馨提醒:對胃腸道刺激的藥物都建議飯後服用


▸解熱鎮痛藥、瀉藥

感冒時我們會服用感冒藥,如果看成分裡面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飲水量應更大一些。發熱本身就會比平時有更多的水分蒸發,這也是我們發燒時總覺得口渴的原因,大量飲水有利於發汗降溫;

服用瀉藥會導致水分流失,我們應該及時補充,體內水分沒有得到及時補充而引起虛脫。


服用後需要少量喝水的藥物

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抗酸、保護消化道/胃黏膜藥物硫糖鋁這類的胃黏膜保護藥,進入胃後變成無數不溶解的細小顆粒,像粉末一樣覆蓋在受損的胃黏膜上,保護胃黏膜免於胃酸侵蝕,如果服藥後喝水會稀釋藥物,降低藥效。像止瀉的蒙脫石,它的作用原理是覆蓋於消化道黏膜,吸附腸道內的病毒、細菌和毒素從而起到保護作用。大量飲水將導致蒙脫石無法覆蓋於黏膜,這也是這個藥物止瀉的關鍵哦!


服用後不宜喝水的藥物

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止咳類藥物

各種止咳糖漿、複方甘草合劑等,藥物較黏稠,主要通過覆蓋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神經末梢刺激,從而起到消炎止咳作用,服藥後建議不要飲水。如果覺得口乾,應在服藥半小時後再喝水。同理,潤喉片也是如此,飲水過多會減弱其潤喉作用和對咽喉部黏膜的保護作用。


▸經口腔黏膜吸收的急救藥物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硫酸沙丁胺醇等,飲水會將口腔中的藥物衝入胃裡,影響療效。


▸苦味健胃劑
複方龍膽酊,是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慾,故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


服用後需要注意水溫的藥物

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維生素類藥物

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遇熱後容易被氧化還原分解而失去藥效。


▸助消化類藥物
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類。
胃蛋白酶遇熱不穩定,70攝氏度以上即可能會失效,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遇熱後會凝固變性。


▸活疫苗
小兒麻痺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服用時應當用涼開水送服,否則疫苗滅活,不能起到免疫機體、預防傳染病的作用。


▸含活性菌類型用藥
複方乳酸菌營養劑、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等,遇熱後活性菌被破壞。


服藥時忌用水類

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不要選用茶水、果汁、牛奶含有化學成分的水,

不僅達不到預期治療效果,還可能產生毒副反應喲。

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與鎮靜、催眠、鎮咳類藥物合用會降低這些藥物療效;茶葉與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鐵胺等含鐵製劑和氫氧化鋁等含鋁製劑合用,其中的酚類物質會與金屬離子結合產生沉澱而降低療效。

果汁(尤其是新鮮果汁)中富含果酸,果酸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 C和檸檬酸等,很容易導致有些藥物與果汁中發生化學反應,也不利於藥物的吸收。

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和大量鈣質,可與許多藥物(如四環素、紅黴素、甲硝唑、酮康唑、複方丹參片、含有鞣酸的藥物等)形成不溶性物質,降低抗菌作用,使藥物療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可樂和咖啡中分別含有咖啡因和古柯鹼,兩者都具有興奮中樞的作用,與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鎮靜藥及對胃腸道有反應的藥物合用,會加重胃腸道不適,甚至引起胃出血。

錯誤飲水導致藥物白吃?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

最後龍貓藥師要提醒大家,
口服西藥,一般都選擇溫開水為最佳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大家有其他想了解的用藥知識,


<strong>歡 迎 轉 發

—END—

策劃/龍貓藥師

插畫/小景

#

你可能還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