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傑院士關於SARS-CoV-2母嬰垂直傳播可能性的分析

編審專家:

2020年2月5日報道,武漢兒童醫院一新生兒出生後30小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為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新生兒的母親曾確診COVID-19。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醫師曾凌空提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性。

2020年2月1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醫生陳慧君等人在柳葉刀發表一篇論文,表明經過研究尚無證據證明SARS-CoV-2存在孕晚期母嬰垂直傳播。

2020年2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院士針對這篇論文,結合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期間孕產婦及新生兒的防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喬傑院士關於SARS-CoV-2母嬰垂直傳播可能性的分析


一、SARS-CoV-2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性

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在出生後30小時檢測出SARS-CoV-2感染,考慮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性,但證據不足,無法確認或排除。

母嬰垂直傳播包括宮內感染、陰道上行感染、分娩時經產道傳播三個途徑。可以通過羊水、臍帶血、陰道分泌物SARS-CoV-2檢測進行推斷。

武漢兒童醫院確診SARS-CoV-2感染的新生兒的母親,即產婦懷孕及分娩期間沒有進行過羊水、臍帶血、陰道分泌物SARS-CoV-2檢測,從實驗室結果的角度分析,沒有可以支持病毒母嬰垂直傳播的證據。再者不能排除新生兒出生後接觸患病母親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因此,母嬰垂直傳播只是一種間接推論,沒有可以支持或排除的實際證據,仍需要更多的資料進行分析。


二、沒有證據支持SARS-CoV-2在孕晚期會發生母嬰垂直傳播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醫生的研究提供了相關線索。

研究對象為確診為COVID-19的產婦及其新生兒。

通過產婦的流行病學史、症狀表現分析、病毒核酸檢測結果、CT檢查結果等明確產婦已感染了SARS-CoV-2。

通過新生兒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結果,以及新生兒的體徵等情況排除了新生兒感染SARS-CoV-2的可能性。

羊水、臍帶血是證明病毒是否可以發生宮內母嬰垂直傳播的證據。

在研究過程中,成功提取的6位產婦的羊水、臍帶血樣本都顯示為陰性。這一結果表示孕晚期(懷孕第28周及之後)宮內發生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性較低。

同時對成功提取的產婦乳汁進行了病毒核酸檢測,其結果也為陰性,由此推斷病毒通過乳汁傳播給新生兒的可能性也較低。

相對於之前SARS-CoV-2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推論來說,此次研究補充了一部分的實驗數據,一定程度排除了孕晚期宮內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性,對完善孕產婦及新生兒的COVID-19防治方案提供了數據支持。

此次研究仍有不足,需要通過其他研究完善。

首先,樣本數量有限,只對9位產婦及其新生兒的相關指標進行了研究。相對於已確診COVID-19的孕產婦的病例數來說,研究數量有限。

其次,9位新生兒都是經剖宮產出生,且未對產婦進行產道分泌物核酸檢測,不能確定或排除是否存在自然分娩經產道垂直傳播。

最後,只進行了孕晚期的研究,不能確定或排除是否存在孕早期(妊娠開始到妊娠12週末)、孕中期(妊娠第13周起到第27週末)發生宮內感染導致母嬰垂直傳播。


三、從病毒結構角度來說,SARS-CoV-2發生母嬰垂直傳播的風險較低

SARS-CoV-2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1,SARS-CoV)具有相似的受體結合域結構,相似的結構意味著在傳播途徑、發病機制等也具有相似性。

SARS-CoV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沒有母嬰垂直傳播的方式。

由此推斷,SARS-CoV-2的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的風險較低。


四、加強孕產婦和新生兒管理

在確認是否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同時,應採取對孕產婦、新生兒已明確有效的診治方法。

孕產婦、新生兒免疫功能相對較弱,相對於普通人群,容易發生各類感染,更容易感染SARS-CoV-2。

盡一切可能降低孕產婦被感染的風險,如通過調整孕產婦產檢覆查次數,延長產檢間隔,減少外出等。

對已確診COVID-19感染的孕產婦進行及時治療,控制病情進展,預防發生嚴重情況,也是保護母嬰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生兒出生後也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在完善病毒核酸檢測的同時,要對新生兒進行隔離,暫時停止哺乳,以免因接觸母親感染病毒。

確診COVID-19的產婦,其新生兒也要與其他新生兒隔離,避免該新生兒體內可能存在病毒傳染給其他新生兒。

接診COVID-19孕產婦及其新生兒的醫療機構,應做好防護,避免發生院內交叉感染。

1.Chen H, Guo J, Wang C,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auterine vertical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2019-nCoV infection in nine pregnant wome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Lancet 2020; published online Feb 12. https://doi.org/10.1016/ S0140-6736(20)30360-3.

2.https://mp.weixin.qq.com/s/cWCfivsjsdjj_9OpLcKa4Q

3.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365-2/fulltext

4.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360-3/fulltext?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5.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2020.2.

6.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實用內科學:上冊.第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