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時期三位皇帝,誰的政績最大?

康乾之治也好,康乾盛世也罷,只是個稱呼,它僅是代表過去時代的一個符號、稱謂。以糧食產量、人口、出口貿易額等指標來計算的話,康雍乾時期都有不錯的增長,但目力僅限於此的話,這恰恰是故步自封的表現。

古代統治者向來以天朝大國自居,看不起各種毛髮顏色的所謂蠻夷,也根本不會切實的去了解國外的發展狀況,甚至連名字都沒興趣知道。

康熙帝比較注重科學技術,但卻敝帚自珍,明明知道這些技術在水利工程、自然科學、醫藥健康等領域的重要作用,卻根本不會大力推廣,總的來說還是沿襲了中國幾千年來愚民政策。

康乾盛世時期三位皇帝,誰的政績最大?

當然,讓封建皇帝能具有先進思想,放棄家天下利益也不大現實,況且康雍乾期間在大一統、經濟、財政儲備、人口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和貢獻。

橫向來看,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各項指標都是和同時期的英國無法相提並論的,格局問題是封建制度沿襲問題,但是眼光問題就絕對是統治者的失誤了。所以,既要認識到他們的錯誤,但也不能以蔑視的態度抹殺清代統治所帶來的一切,原罪論和皇漢思想是要不得的,尤其是在現如今和平、團結的華夏民族範疇下,我們要與時俱進,不能不合時宜,另外也要當心網特的挑唆。

當然,這並不是說歷朝歷代的錯誤不能評判,好的說,壞的罵都很平常,綜合來看就好。

縱觀康乾之治,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不計訓政時間的話,乾隆帝在位六十年,中間夾著的雍正帝貌似存在感偏低,連名稱都省略了,而且只執政十三年而已,但如果探討康乾時期皇帝作用重要性的話,作用最大的恰恰是傳聞中謎團重重的雍正皇帝。

只說“承上啟下”的話,那對雍正帝可能不大公平,因為胤禛並非單純的在搞3S,整理整頓整潔,也並非單純活在康熙的光環之下,在政治、經濟、財政等方面,雍正帝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比如賦稅與勞役方面,這關乎民生,惠及所有底層人群;整飭吏治,打擊了各種貪汙腐敗、尸位素餐的情況;設立軍機處,合理、高效的提高了應對緊急事務的處理能力;重視官紳奏摺舉報,明朝秋毫;改土歸流等等。

康乾盛世時期三位皇帝,誰的政績最大?

康熙六十一年留下的絕非蛋糕一塊,同樣有腐壞發臭的存在,比如耗羨問題,在康熙帝親政不久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也制定過一系列管理方法,但是後來不了了之,因為百姓負擔雖然重要,但是康熙帝不會以犧牲底層吏制系統為代價來澄清吏治。

明清官員收入偏低是不爭的事實,清襲明制,清代官員的收入也並沒有質的變化,而幕僚等一應吏員費用都是由官員一力承擔的,甚至有的地方還要負擔駐軍營房的修繕,外加修橋補路、優撫士卒家屬等等,流水一樣的花錢,如果減少灰色收入,那麼首先面臨“破產”不是農民,而是基層政府機構。

清代王室雖然有著不菲的收入,但是對於花銷來說入不敷出,表面上老實巴交的胤禛同樣與東印度公司尋求合作“共創商機”,他在這方面的對手就是太子胤礽,其他皇子有的經商,有的仗勢欺人、賣官鬻爵。

往往是皇子們打過招呼的,而康熙又不很在意的官職,都會如願優先授予花錢的買官的人,京師城內皇子們不敢,但是除了北京城各地富戶都要上貢、孝敬銀子,看到誰家的地好就田產、人口一起奪,這些康熙帝都知道,就是因為早年的縱容才使得皇子們肆無忌憚,而毛病一旦養成,改就很難了,康熙帝給皇子們上的第一堂課就是,不尊師重道,奚落得“帝師”們無地自容,兒子們不孝又能怪誰。

到了後期,連兒子們都明白的事,他卻糊塗了,比如縱容太子胤礽,將胤礽乳母的丈夫提拔為內務府總管,就是讓胤礽不缺吃不少花,胤礽初次被廢,立刻清算內務府總管,連胤禩都看不下去了,草草了事,康熙還不依不饒,無理斥責胤禩,明明就是你讓內務府黑錢給兒子用,人家照辦為何還要獲罪呢。

康乾盛世時期三位皇帝,誰的政績最大?

對待兒子這樣,對待臣子也一樣,比如曹寅,千叮萬囑補上虧空,明明知道都靠貪汙鹽稅彌補虧空,不但不罰反而彈壓舉報官員,不讓再提這件事,曹寅的確給了不少“獻金”以彌補南巡費用,但是他到底貪汙了多少銀子,康熙心裡都有數的,這樣寵慣出來的官員能好的了麼。

管不了怎麼辦呢?那就不管,康熙帝就是這麼想的,很多爛攤子就直接扣在了雍正帝的頭上。

雍正帝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一流,工作時間超長,玩樂時間相對較少,歷代皇帝少有能及者,不似康乾二位皇帝喜歡滿世界打獵、遊玩、視察等等,不能說沒正事,偶爾也探查河道,但其餘大多借口,尤其是以拉攏江南士子、民心為重,以圍獵式合操團結滿蒙關係為重。

雍正帝的工作少有停歇,白天照顧大臣們的工作時間,所以凡是需要和大臣商量的工作,都放到了白天,而晚上就要彌補一天所虧欠的工作,也就是奏摺批覆任務,僅以保存到今天的奏摺為例,竟多達將近四萬兩千餘件,少則數字,多則千言。

事務鉅細,有時候竟然連庶務都要處理,集權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超負荷的巨大工作量,上至京師官員,下至督撫甚至普通官紳,但有所報,一一處理不曾拖沓,各種災害、莊稼收成、民間口碑、社會輿情、官場內幕甚至家長理短各類瑣事,凡是奏摺的報告幾乎沒有不獲批示的。

頂層機構不穩是統治者的大忌,初時的雍正以隱忍為主,直到雍正二年,雍正帝的勢力結構慢慢企穩,巨大的政治風暴雖然沒有停息,但也趨於緩勢,漸漸掌握節奏的雍正這才開始清算,允祉、允禩、允禟、允禵等全部遭殃,附庸勢力受到打擊,朝堂風聲鶴唳,但對黨爭確實起到了決定性的壓制作用。

康乾盛世時期三位皇帝,誰的政績最大?

耗羨歸公,減輕了小民負擔,減少了官員貪汙情況,降低了官員們的貪腐程度,有效了充盈了國庫,並且讓官員們的花銷都有了出處,再也不用躲躲藏藏貪汙受賄甚至索賄。

虛心接受意見,直隸巡撫李維鈞提出攤丁入畝,雍正猶豫不決,最終在胤祥的支持下交於戶部商議,然後大臣共議,最後將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按等級受誰,解決了所有問題後,項目立刻上馬。

雍正四年,胤禛開設軍需房,將重任交給胤祥,七年改軍機房,八年改軍機處,正式定名,這是制度上的一項突破和飛越,集權程度更高,效率更快。

任人唯賢,除非受到宗室覺羅的壓力,一般用人不分滿漢,比如張廷玉、李衛、田文鏡、嶽鍾琪等人,李衛只是家裡有錢捐了個五品員外郎,與科班出身的進士們相比,知識水平聊勝於無吧,但雍正看重的是他的忠心和執行力。田文鏡也是如此,碌碌無為快老死了,但他對雍正帝的話說一不二,雍正帝也有滿漢之分,對滿洲大員也有很多包庇,但是比乾隆要好很多,用人上以忠心和才幹為主,不過度排漢。

雍正帝既繼承了康熙的優秀基本盤,又大力革除了康熙晚年的很多弊政,而且鑑於前車之鑑,雍正帝還在繼位之初就立刻定下了繼位人選,避免走向父親的老路,穩定上層建築,對乾隆則留下了比康熙大得多的一份產業和存款,為所謂盛世延長半朝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