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說: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那麼我們還為什麼而活著?

老馬燈


生命的原始意義其實很簡單,和自然界的生靈萬物一樣,活著,把個體的基因繁衍傳承下去,一口果腹的食物,一處遮風擋雨的棲息之所,足矣!有什麼值得較真呢?但現實中又有那個甘願平庸,那個不是雄心萬丈,想入非非。正是激情與夢想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但夢想與現實總是隔著很長的距離,於是我們事故、老道、善於表演,人生失去了價值。我只想說:在這個骯髒的社會,我們仍然需要乾淨;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在這個道徳淪喪的年代,我們仍然需要堅守;這種純粹、理想、堅持也許就是人生的價值,因此,我們不能隨波逐流,變成自己都看不起的人。


烏蒙金融號


首先,季羨林說過這句話,出自《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過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索。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過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

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

我有些什麼想法呢?

話要說得遠一點。當今世界上戰火紛飛,人慾橫流,“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但是,對於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

但是,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對於那些肚子裡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說,有如 夏蟲不足以與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季先生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如果人生來便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和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但是隻有少數有識之士オ能理解,只有少數人才懂得時代賦予自已的任務。

我們且不論季先生這番話是否從人類發展的狹義角度論證其精英理論的合理性,我們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不斷認識世界認識自身價值的需要,將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轉化為思想與情感,進而使我們的生命賦予理想的追求,達到理解我們自己的任務,如季先生所說讓生命具有意義與價值。
季先生此番話也許是想激勵更多的人認識到人類傳承的責任,瞭解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九溪夜話


季羨林我知道的,他是教育家,語言學家,史學家,國學家,他懂幾門外語,你說他說過這句話,我還第一次聽說,即然你在說,那麼他一定是說過的了,不過也不知道他這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很多時候不能斷章取義的!也許他在說這個話的時候是在一個特殊情形下,你應該看他前面說了什麼,後面又說了什麼,真的不能斷章取義!

我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但我從不迷信名人,名星,也從不迷戀名人名言,凡事自己有心,有思想,我喜歡相信自己的感覺,感受,名人說的話也不全都是正確的,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季羨林也一樣的,他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他也不是完全正確的,他是個孤兒,他在現實生活中對妻兒非常冷漠,因為他娶了一個不愛的女人,他與妻子長期分居,他有過婚外情,他是大師,但說的話也不一定全是正確的。

我覺得任何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有價值的,只是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而己!像科學家,政治家他們對國家,對集體的貢獻大,那麼價值就高一些而己,普通人也是有價值的,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怎麼會沒有價值呢?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個世界不但需要勞心者也缺不得勞力者,像高樓難道不是普通人修建的嗎?你能說他們沒有價值?糧食,蔬果也是普通人種的,你能說沒有價值?只不過價值有大小而已,一個普通人的價值是小,但千萬個普通人的價值就大了,況一個普通人對國家,對集體似乎價值不大,但是他於他的家庭而言,價值就特別大了!

總之,我認為每個人,每個普通人都是有價值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即使是個壞人也有價值,他的價值在於提醒,警示其他人別犯同樣的錯誤!每一個卑微的生命,都應得到尊重!


初夏思夏愛華夏


我注意到季羨林的話,是這麼講的: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也就是說,季老認為,還有少部分人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那麼,這部分人是誰?季老不會認為是普通人吧。如果不是,能列入人生有意義有價值的人,實在是沒有多少了。



這少部分人,肯定是對人類貢獻巨大的人,要不科技大師,發明家,要不思想家,理論家,要不身世傳奇等等。


問題來了,作為普通人,我就要說大白話了,試問?這少部分人科技的發明創造,給誰用?思想家們的思想灌輸給誰?身世傳奇的人,故事講給誰聽?

如果沒人用,沒人來聽,這少部分人生有意義,有價值的人,還有意義嗎?

一定沒有,只有廣大的普通大眾,才能襯出他們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否則,他們什麼也不是。


可見,那些少部分人和廣大的普通大眾是互為存在的。人生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最後,我總結:

人生的意義就是有意義,人生的價值就是存在,存在就有意義。

因此,活著就有意義,就有價值。當你吃了一口糧食的時候,你認為農民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存在,農民也會同樣認為你有意義和價值的存在,你沒有意義和價值的存在,那麼,他們還有意義和價值嗎?以此類推,世界上都是如此,所以,不要再糾結,你在世上的意義和價值,活著就是意義和價值。


一株雪


人生的所謂意義和價值是我們自作多情人為添加上去的。我們沒有權利決定我們此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像我們不能決定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一樣。

從我們哇哇墜地那天起,我們的生命就不屬於我們自己,而屬於那些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

人生雖無“意義和價值”,但卻懷有重大使命,這些使命就是我們活下來的原因。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個方面:

  1. 修煉:有人說:人生就是煉獄,這話沒錯。每個人從降生那天起就是懷有“原罪”的,所以我們的靈魂從一開始就不是純潔的;我們自私、貪婪、懦弱但卻好鬥......。我們此世會經過許多許多的事,結識許多許多的人,這裡面有好人,也有壞人;壞人給我們提供反面教材,好人給與我們靈魂撫慰和指導。在我們行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在此世的學習和修煉才算告一段落,我們的靈魂將會趨於純潔和完善,從而使我們在另一個世界能夠幸福和永生。


  2. 盡義務: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真的不是來享福的。凡是抱著享福態度生活的人,不但最終得不到幸福,相反還會在嘲笑、反感、卑微中了卻一生;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莫不如此。只有那些抱著奮鬥、獻身和愛的態度入世的人,其人生往往比較充實和幸福。仔細想想,我們個人需要的東西真的不多。我們幾乎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那些我們所愛的人: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子女,還有那個與我們朝夕相處、共同奮鬥的愛人。當年邁的雙親故去,成年的子女已經自立......,如果你以往做的足夠好,你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相反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竟如此淒涼。不同的態度、不同的世界觀,決定了最終不同的結果。


老而彌帥


是的,人生沒有任何價值。我們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我們的人生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

歷史上許多偉大的人物,幹出了雄偉的事業,但隨著生命的結束,自己的一切都會清零,“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季羨林大師說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賈平凹先生也有這樣的疑問:人生難免一死,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呢?為什麼有的人讓他早一點死就很不願意呢?

我翻開了賈平凹先生的那篇文章,我也領會了季羨林大師的一些精神實質,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人類與生俱來就喜歡追求快樂和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方式和幸福定義。

有的人喜歡佔有財富,成為富人之後可以住豪宅,開豪車,娶漂亮的老婆;有的人有遠大的政治理想,讓全人類的貧苦人民都得到解放;還有的人就是一點小小的目標,讓子女成才,讓父母親過上好日子。

這些人有了這些目標,一輩子都得追求,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如果自己的生命出現了意外,那他就感到深深的遺憾,也就是所謂的“死不瞑目”。

如果達到了目的,難道他就願意去死嗎?也不是這樣的。勝利成果來之不易,要好好的享受。因為自己有滿足感,希望自己壽比南山,長命百歲。

大師們說的人生沒有意義,其實生命存在的時候還是有意義的。生命失去,意識也就失去,人生意義也會灰飛煙滅。

第二,我們的人生肯定有不如意的地方。滿懷信心,自己卻一事無成,心有不甘,總想在有生之年出現奇蹟,所以儘量的讓自己遲一點離開這個世界。

有時候人生不如意還包括受到別人的欺凌,自己沒有能力去報仇雪恨,便寄託老天爺睜開眼睛,讓“惡有惡報”,自己也想多活一段時間,親眼看看自己的仇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第三,人類喜歡溫暖、快樂、幸福的生活。總覺得死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非常恐懼,不知道死亡的那一刻有怎樣的人生感受,想想都可怕。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價值,雖然這是非常正確的,但一般的普通人還上升不到這個人生境界。

普通人都是糊里糊塗的活著,為什麼活著也糊里糊塗,反正不想死,誰叫他早一點死,誰就是仇人,他就要報仇,他就不輸這口氣。

普通人的人生就這麼簡單,其實以上我說的那些理論,一般人是不好理解的。


張望鹽井


老生常談了,記得上大學的第一節課,劉姓班主任訓話,自我介紹他是從中專一路自學到了如今的在讀哲學博士。同學們好奇他為啥那麼牛,就問哲學研究個啥?此位博士說了一句令我終身沒忘的話:哲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



挑戰者81


這個方程解釋太多了。

有過那麼一段時光:我無憂無慮地生活,世界是一個“安樂窩”,已做好,我就在其中安然自得。父母做好飯,我回去吃;想怎麼和雲呀、山呀玩“迷藏”就怎麼玩;耳朵貼在地面聽小草起床後呀呀喊著向上鑽。這個世界,我喜歡。

許多許多規矩,大人要我去學,我離開了河,放下了小木槍。大人們對,我就聽憑他們安排怎麼走。後來,我們突然有了對抗。那一刻,我看見父母瞬間蒼老無力,而我理直氣壯。我,長大了。

父母那點“理想”破碎了,在風中再不能收起。我對她們似乎完全陌生。她們嘆息她們失敗了,嘆息我會走向令她們“痛心”。

我知道我走出了“桎梏”,不是她們給我設計,而是她們“前面”那些先輩,教她們“該”和“不該”,那些——所有人。我呢,投入到“年齡”這個段位裡去,在“先輩”置下那些物質和思考“存在”裡,找位置擺放我自己,在“陳設”裡還認為“自己”是我。

我和父輩,乃至後輩,都生活在“歷史”中,哪裡擁有過“現在”?就象幾萬年前一顆星光到“現在”才照到我身上,真實是“現在”這個“我”倒是活在“幾萬年前”。

人,孤單。在叢圍中突圍,突圍後再陷於叢圍。我很懷疑所謂“老師”有多大功用,她們到底是在雕琢一件作品,還是把無限可能“摧毀”殆盡後固定為一種別人“設計”模式?每個生命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真實存在,他對自己生命所作完全負責該多好啊。

最終,人都會走進孤獨,即便有父母,有家庭。我倒是希望我能有一份淡然,對子女如對別人,同樣說:這個生命屬於你們,只屬於你們。我們共同處在於:要各自去解釋同一個“不同”世界。

生命是否為此而存呢?雖孤獨。

尋找生命,即生命吧?


3660599016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活著,小時候過年很開心,打著撲克,吃著年夜飯,很多小事就能讓我開心好久,長大後幻想著娶老婆的快樂,可結婚後家裡的瑣事孩子的問題,婆媳的關係,一直讓我苦惱,事業又一直不順利,唉!後來想著如果自己,能有一臺自己的汽車一定很開心,可買了車並沒有想象的開心,養車的煩惱也讓人頭疼,剮蹭,違章等等,再後來母親被檢查出癌症中晚期,感覺天塌了,直到現在都感覺不到快樂是什麼了,歷經四年的治療,母親遭受的痛苦,多次的手術,反覆的復發,一次次的折磨著我們一家人,真的,看著母親那樣,人活著真是沒有意思,我也曾對母親說過為何要生我?這世上如果沒有我該多好。

後來母親走了,帶著對家人的不捨,走了!我回顧母親一生,沒享過福,一生勤勞,最後痛苦的離世,這一切讓我覺得,世上沒什麼能讓我再開心了,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我死後還能見到她。

現在活著,就是為了妻子兒子還有老父,若只有我一人的話,我會去找我的母親



星宇刻瓷


活著是因為還有未盡的責任和義務在肩上。雖然我自己一個人在北京漂著心情特別不好,但是我知道我肩膀上還有責任和義務需要我去完成。

所以50歲前我還要繼續在北京熬著工作,在這裡能比在老家掙的錢多一些。閨女才5歲,以後花錢的地方很多,所以先在北京熬著上班多掙一點。

等多存點錢後再回老家帶孩子,和大閨女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