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什麼意思?

美好的開放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話出自《莊子.外篇.胠篋》,胠篋,就是打開箱子偷東西的意思。篋是箱子之意,在古文中,常常見到,現代漢語中用的很少。胠,是撬開之意。很少用。

《胠篋》討論的中心內容就是關於偷盜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其中的名言。還有一句廣為人知的“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候”也是出自這一篇。把這一篇的內容大體講一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了。

莊子是從防小偷說起的。他說,家裡有點值錢的東西,裝在箱子裡,為了怕被小偷偷走,便把箱子蓋緊了,再用繩子捆紮結實了。可是,小偷雖然偷不走了,大盜來了,連箱子一起抬走了。之前捆紮的結實,剛好方便了大盜行動。因此,為了防小偷而做的看似聰明的行為,其實是傻。(怎樣才能不傻?家裡不要放好東西,讓大盜沒東西偷,他們就不來了。)

所以,莊子認為現實中那些所謂的智者聖人們所積累的財富,其實都是為大盜準備的。舉例說明,齊國江山最後被田成子的後人奪取了,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田齊代姜”田成子就是這樣的大盜。他偷了齊國的江山,非但沒人罵他,反而都誇他的好。這就是所謂的“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候”。

或者有人會說,強盜是強盜,諸候是諸候,二者不能混為一談。諸候是有聖人之德的,難道大盜也有聖人之德嗎?莊子說:有。他舉了盜蹠的例子說:“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大盜偷搶東西的時候,能夠判斷那家有好東西,這是聖;進去搶的時候,帶頭,這叫勇;往回走的時候,在最後保護弟兄們,這叫義;偷到東西之後,知道好壞和價值,這叫智;最後分贓的時候,能夠分的公平,這是仁。一個大盜,仁義智勇俱備,和聖人的品質是一樣的。

顯然,盜蹠搶東西和田家奪姜家的齊國,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田家成為諸候,蹠成了大盜。所以,聖人和大盜是一樣的。這就是莊子的邏輯。

上面的邏輯明白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一樣明白了。所以,莊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說:“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也就是說,聖人之道,是用來治天下的。所以,這個方法不能人人都知道,因為它既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用來做壞事。掌握了它,既可以做聖人,也可以當大盜。聖人之異於大盜者幾希。

這樣,提出了他的政治和人生原則: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

這個思想,與老子《道德經》第19章的意思是一樣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意思完全一致。

不斷要絕聖棄智,擲玉毀珠,還要把百家的思想全部禁止掉,讓人們重新回到原始矇昧的生活狀態之中,就萬事大吉了。

莊子的思想與老子合稱為老莊,是道家學派的兩個部分。老子的思想,是無為而治,無為是治的手段。而到莊子,由於戰國後期社會政治的混亂,莊子對政治完全失去了興趣,把目光轉向了個體自身。在政治上體現出一種消極保守的傾向。

絕聖棄智,拋珠毀玉,而民樸鄙,這種的生活方式,你會喜歡嗎。大多數人的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現實雖然有不如意處,但人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創造美好生活,這是儒家思想。所以,在中國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儒家一直佔主流,而道家只是在必要時期做為一種補充。

聖人之智,可以造福社會,也可以做大盜,這是莊子思想。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天下沒有了聖人的同時,也就沒有了大盜。但儒家並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的體系中,同樣的智慧,如果用來做好事,就是聖人之德,而用來做壞事,就不算是聖人之德。期間是有差別,這種思想上的微妙之處,使得儒家的學問和道家一樣精妙。


七月流火140400643


我之前知道這句話,但是麼有好好研究過,你的邀請提示我,我好好看了莊子的相關思想和這句話的段落。

莊子應該是老子道家的延續,老子道德經中有類似的觀點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莊子說的更詳細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但是意思是一個:萬物平等,(齊物),一旦區分上下,區分貴賤,區分善惡,就要褒貶,一旦有了褒貶,大家就會起“貪”心,比如爭做善人。

這一點,有一個慈善拍賣晚會上,馬雲的一段話,說明他理解其中的“度”,大概情形是,國內著名的企業家都在,前排的馮侖啊,柳傳志啊,還有後排的不少人。大家拍賣一副小畫,起價2萬,很快就被15萬,30萬,40,60,80,100(柳傳志),120(馬雲),在主持人的忽悠下,老柳出價130,這時候實際上老柳踩了剎車,但是後排來了一個160萬,馬雲轉頭看了一眼,隨即舉手封頂200萬。主持人,請馬雲說幾句,馬雲說,我們做慈善,拍賣的金額都拿去做善事了,這是好事,但是剛才的拍賣,越來越情緒,最後投入的不是善心而是情緒,所以我策略性的用200萬打住這個競爭。

不是原話,大概意思就是這個。

這大概就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本意。

這裡有深刻的一面,那就是所謂的自然之道

自然的是最好的,春夏秋冬,風火雷電,沒有好壞,也沒有貴賤之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完全尊順自然規則,就是那個說不清的“道”,就好了。

這大概是所有儒釋道三家都認可的一個基本,就像大家都對易經都認可一樣。但是往前就會不同了

(1)儒家,就是想把那個“道”說出來,不過儒家只關注活著的時候的“道”,死了的不管。儒家指出了,什麼是社會和國家之“道”,所以出來了君子,周禮,仁義禮等等概念,有褒貶,甚至到了朱熹還“滅人慾”了;

(2)佛家,尤其是印度的小乘佛教,把“道”擴大到了時空的極限處,不單單定義了善惡,還定義了六道輪迴,還定義瞭如何修煉才能做人,然後不斷上升到佛。。。。後來大乘佛教覺得這事太複雜,就直接不證而悟道成佛。。。

(3)道家,比較有趣,既然如此,就道可道非常道,乾脆不說是最好的。

這麼理解的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也沒有必要去深究其含義了/

就是你不做最好,一做就錯。


老孔


這句話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篇。其實,《莊子》一書根據學者的研究,內篇應該是莊子本人所寫,外篇大部分為莊子的弟子所寫,至於最後的雜篇則是漢代一些信奉道家的人所作。

在講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道家。道家思想出現在戰國時期,應該是在孟子之後。我們現在經常說道家是老莊哲學,也就是以老子、莊子為主的哲學,或者說“黃老之學”,也就是皇帝和老子的哲學。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太對。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其實差距還比較大,老子的思想來源於兵家,而且老子的職業是周王室圖書管理員,所以他見了太多戰國時期宮廷內幕,對於周王室成為擺設,各個諸侯互相征伐的事情看得太多了。《老子》以書,其實很多是講“南面之術”的。莊子呢,曾經只是一個小官員,所以他的思想更多的是從個人角度,教導個人如何擺脫紛亂的社會出發的。

《莊子》裡面很多內容強調人不要拘泥於外物,更不要拘泥於一些既定的法則。社會為什麼會禮崩樂壞?很多人以為是秩序崩塌了,其實正是因為制定了秩序,秩序才會崩塌。倘若沒有秩序,人們都按照上古時代那樣生活,那麼人就不會有這麼多私慾,也就不會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之前,其實詳細論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其實都是在替盜賊出謀劃策的。盜賊很多都是聖人,或者有聖人的智慧。莊子說,你看盜賊進屋偷盜之前,都需要好好謀劃,看看這個家庭值不值得偷,這其實是聖,帶頭進屋的,就是勇,掩護夥伴,最後一個出來就是義,判斷能不能下手,這其實就是智,分贓平均,其實就是仁。所以,莊子說,如果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不過,我覺得,這個死,不是我們現在說的生命的消逝,而是說不應該讓聖人出現。因為在此之後,莊子說,聖人是國家的利器,不吉祥的器物,所以不能展示於天下。

由此可見,莊子其實是認為,人類的很多智慧、秩序其實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兮兮說事兒


截止到2019年4月4日21點,這句話都是對的!

聖人,可理解成為最高級別的真君子。

大盜,可理解成為非法獲取特權的人。

因此,這一句話可以解釋為,君子不死,小人不止。君子不亡,小人必昌。

或者通俗地解釋為,只要存在人為的道德劃分,那麼一定會產生客觀的醜惡勢力。

甚至可以說,中華民族用了三千多年的時間,證明了這句話是對的,可是卻仍然執迷不悟。

儒家向善,尚善,修德,秉德。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君子,都成聖人,然後天下太平,王化無絕。

可是這幾千年以來,中國民族只出了四個半聖人,孔,孟,王,朱,曾。相比之下,中國出了多少君子呢?又出了多少偽君子呢?還有不算哪些殺人如麻的屠夫,陰人無數的“奸臣”,更不能算那些肯定識字的低級官吏。

我想問一下,這個聖人和非君子的比例是多少?

4.5比幾個億?

遠了不說,單單能看到這個問題的人,肯定都是讀過書的。面對著“忠,孝,仁,義,禮,智,信”這六個標準,每個滿分是100分,誰敢說自己總分是600分?

我不敢!

西方人或許比我們早一些正視這個叫“人性”的詞彙,所以,西方也有聖人,只不過把聖人的學說定義成了宗教,把那些非聖人的思考者稱之為哲人。

我喜歡哲人,討厭聖人!

胡適說過:一個骯髒的社會,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社會,道德也會自然迴歸。一個乾淨的社會,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那麼這個社會最終會墜落成一個偽君子遍地的骯髒社會。

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樹立榜樣,強調道德的力量,可是事實證明,真的適得其反。

道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亦有所思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源自莊子的思想,它出自《莊子·胠篋》: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大致意思是,溪水乾涸山谷顯得格外空曠,山丘夷平深潭顯得格外充實。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就太平了。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中止。

這句話誕生於百家爭鳴,諸子並行的年代,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古人有云: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思是所謂聖人便是那些為為世間立下行為禮儀規範,成為社會楷模的人,而儒家思想正是去引導人們成為聖人的,孔子當初被儒生們尊為“聖人”,唐太宗封之為“先聖”,宋真宗封之為 “至聖”,意思是聖人的頂峰。

由於道教與儒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導致在很多人看來這句話是針對儒家思想的攻擊,其實不然,仔細從老莊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

首先,莊子認為所謂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等等,都是人道譭棄,而人為標榜出來的東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來大盜,何須聖人。如同烏鴉生反哺,只是在儘自己反哺的職責,沒有必要去彰顯,去標榜。

大家熟知的哲學中,世間的一切都存有對立共存的狀態的。舉個例子,道家思想則認為貧富差距產生貪念,那麼沒有貧就沒有富;等級差距產生歧視,所以沒有貴就沒有賤,矛盾是差異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善與惡也是如此,人們心中的聖人是善之大者,大盜是惡之大者,大惡的代表,它作對人類社會善惡共存的狀態的一種事實陳述,是可以解釋的過去的。

如此便可以解釋沒有聖人,就沒有大盜,因為當人們搶佔道德制高點的時候,製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當然,也有人認為莊子言下的“聖人”並不是說真正的聖人,而是那些為了爭奪成聖之機,不擇手段致天下百姓生死於不顧的“聖人”!那些“聖人”竊天之道,以己代之,成為聖人!

總而言之,無論是什麼原因,在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中,人性都是無知無慾,無所作為的,他們可善可惡,是人在與社會中順其自然的。如此一來,人類沒必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綁架他人,製造出不和諧的社會人際,同時注重務實,不要只崇尚空泛的道理,更多從人們的基本慾望和需求中去理解,包容,同理世間沒有絕對的聖人和惡人,不必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批判他人。

在今天看來,這樣的思想確實也為人類提供判斷事物,指導行為思想提供了一種不同的理念。過去君子能和而不同,文化之所以繁榮,今天我們能求同存異,如此才能夠使長遠的人際關係,乃至社會發展朝向更好的方向不是嗎?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在對待“聖人”的態度上有很大差別。老子推崇聖人,而莊子卻反對聖人。比如《莊子·胠篋》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在宥》說:“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為什麼莊子如此激烈的反對聖人呢?

因為莊子生活在戰國時代,這是一個非常酷烈的時代。各個諸侯國相互侵略,殺人盈野,各級統治者殘酷剝削勞動人民,導致他們極端貧困。孟子將這些統治者們罵為:“率獸食人。”

莊子看到了時代的黑暗,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是非常悲觀的。在《莊子·盜蹠》中,盜蹠對孔子說,在上古時代,人人都質樸自在,互不侵害,那是有道德的美好時代。而後出現了許多聖人,比如黃帝、堯、舜、禹、湯等等,他們看上去很有作為,卻擾亂了人心,讓人心不再自然,讓時代越來越壞。這些話看似出自盜蹠之口,其實表達的是莊子的心聲。

《莊子·胠篋》中有一個著名的比喻:人們把財物牢牢鎖在箱子裡,用繩子緊緊纏住,一般的盜賊來了束手無策,但是大盜卻會連箱子一起搬走,還擔心你的箱子不夠堅實,繩子不夠牢固呢。莊子說,聖人們用政治制度、禮樂刑法來管理百姓,讓他們安安分分地被統治,就像把財物牢牢鎖在箱子裡一樣。假如有亂臣賊子犯上作亂,竊據政權,就可以利用聖人制定的制度來統御百姓了。所以聖人的制度雖然完善,但只是方便戰國時代那些殘暴的統治者欺凌百姓而已。

《莊子·胠篋》中有一句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正說明了這個問題。那些大盜們把財物連同箱子整個搬走,反而沒人敢說他們的壞話,因為他們成了箱子的“合法”主人,成為新的統治者,名正言順的剝削百姓。在莊子眼中,那些朝廷上的國君、大臣們,個個口稱聖人之言,說自己繼承了聖人的制度,其實只是一群大盜而已!什麼仁義禮智信,什麼溫良恭儉讓,什麼聖人制禮樂,我呸!只是大盜們對百姓們敲骨吸髓的工具而已!

所以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認為,只有拋棄一切聖人創造的政治制度,回到淳樸天真的時代去,才能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莊子,胠篋》中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該如何解讀呢?


胠:意指從旁邊打開。篋:箱子。“胠篋”二字(指實義字)。


世俗間所謂最聰明的人,有不替大盜做儲備和積蓄的嗎?所謂的大聖有不替大盜做守護的嗎?做什麼事情沒有道呢?就象我們能夠揣摩出屋裡藏著什麼好東西,這就是聖明,能夠爭先入室,這就是勇敢,撤出時主動斷後,這就是義氣,能夠預測計劃可否成功,這就是智慧,分贓平均,這就是仁愛。


然而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麼聖人利於天下的作用少而害於天下的作用就多。所以說,唇亡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被圍,聖人生而大盜興起。


河川乾涸,那麼山谷就會空虛,山丘剷平,那麼深淵也能填滿,聖人死了,大盜就不會興起,天下便太平無事了。如果聖人不死,大盜就不會止息。


不忘初心136533244


我來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理解。

聖人不死大道不止,這句話出自莊子的道家思想。



原文與出處《莊子·胠篋》:“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

意思是溪水乾涸山谷顯得格外空曠,山丘夷平深潭顯得格外充實。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就太平而沒有變故了。

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總是行進在一條不知首尾的長廊中,周遭盡見血跡。唯仁者知血的存在並不可避免的履行血的義務。

在我的理解中聖人就是履行義務的仁者,大盜就是我們前行中出現的血跡。任何一個社會都不是一片光明的,總會出現一些黑暗的事物。



仁者就是在面對黑暗時敢於挺身而出,為了創建光明不懼艱險向黑暗挑戰。而光明的花朵也似乎總是需要鮮血的灌溉與滋養,才能嬌豔綻放。

菩薩常常普度的其實是妖魔,度了妖魔人就不會再受妖魔所害。但在普度的過程中菩薩也會遭遇劫難。聖人說的簡單點就是生活中我們常說的好人、英雄、烈士等,他們是聖人也是菩薩,當人民與社會遭遇危難艱險時,為了正義與光明,他們挺身而出向危難與妖魔發起挑戰。

歷史的車輪是踏著鮮血前行的,通往正義與光明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需要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而這個代價就是那些舍小家為大家,不惜犧牲自我生命的革命先烈與仁人志士以及我們生活中那些默默無聞奉獻的好人。

他們用自己生命為我們掃清了前行中的危險與障礙。用他們的身軀為我們鋪平了路途的坎坷曲折。



生活中,我們常常感慨說好人命不長,其實不然,好人一直活著,活在我們後來者的心中,因為好人就是聖人。他們為了消滅大盜同時也為了我們的大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就是我對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理解。大盜或許會死灰復燃,但我們的聖人卻永遠不會倒下。



雲中之筆


《莊子·胠篋》中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的“聖人”是指正義的化身,“大盜”是指邪惡的化身。意思是指正義不死則邪惡不止。


在中國古代道學與儒學橫空出世,人們就把他們聖人的聖經做為震懾邪惡的教化範疇,而在西方人們是唱著上帝的《聖經》歌做為教化範疇。

那麼問題來了,“聖人”死得了嗎?死不了!“大盜”止得了嗎?也是止不了的。因為人是具有善良又兼有邪惡的矛盾體,人性有愛心、有同情心,但也兼有攀比心、虛榮心、嫉妒心等等心理,且人性慾望是控制不了的,根源在於人性的自私對慾望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換句話說,人性是不可變的,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時至今日,人性,在特定的環境下,只能被壓縮、減弱或突顯。環境,可以直接影響人性的個性突顯;教育,可以引導人性的格式化、大眾化、良性化;道德,可以規範人性中的良性突顯,並防禦惡性的突發,但卻不能消除人性中的劣根性;合理的規章制度及法律法規,可以制約並震懾人性的劣根性,但仍然無法避免人性的貪婪與兇殘的突爆。

總歸一句話,聖人(正義)永遠死不了,大盜(邪惡)也永遠止不了,相剋相生,生生不息……


詩驀詩書畫


"聖賢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提出來的,當時是儒家理論一統天下,莊子內心不平,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十分荒謬的理論,其意思是:才高德厚的聖賢君主不死,則竊國大盜就不會停止反抗的活動。其目的就是要把儒家思想從神堂上拉下來。

按照這個理論,好人不死,壞人就作亂,好人死了,壞人就不會進行破壞活動了。這可能嗎?從歷朝的興衰交替,其經驗告訴我們,有才有德的皇帝治理天下,國家就安定,就強大,人民就富裕,就幸福。昏君治國,則奸巨當道,國家就衰敗,就軟弱。人民就貧窮,就困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