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蒂姆·波頓是一位個人風格非常強烈的導演,他的《剪刀手愛德華》、《理髮師陶德》、《愛麗絲夢遊仙境》、《火星人玩轉地球》都帶有濃郁的黑暗童話色彩,這也是他的鮮明標識。

2005年上映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豆瓣評分8.1,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但這部電影不僅是給孩子看的怪誕童話,還是給大人看的教育實例——五個家長帶著五個孩子去巧克力工廠一日遊,他們的舉動映射了不同類型的教育方式,有的失敗,有的成功。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電影講述了一個奇幻的故事。沉寂多年的糖果大亨威利·旺卡突然宣佈,他的巧克力中藏著五張金獎券,找到它們的幸運兒可以參觀工廠,其中一人還將獲得神秘大獎。

男主角查理出生在一個貧困但溫暖的家庭,四位祖輩共用一張床,爸爸還下崗了。他有幸抽到了金獎券,五個孩子一同進入了工廠。暴飲暴食的小胖子、爭強好勝的小女孩、貪婪驕蠻的“小公主”、有暴力傾向的小男孩相繼被淘汰,只有純真善良的查理成為了巧克力工廠的繼承人。

看過電影的人,幾乎都會被裡面的畫面所震撼。糖果樹、巧克力瀑布、能代替三餐的口香糖……但是重新審視這部電影,我們需要思考得更深。為什麼威利·旺卡淘汰了前四個孩子?為什麼查理能獲得大獎?兩個問題的答案,都藏在五個家長身上。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只滿足孩子的生活需求,是養育而非教育

第一個拿到金獎券的小男孩,是典型的“吃貨”。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依然在不停地吃,並且表示要吃更多的糖。站在旁邊的媽媽不但沒有制止,反而一臉驕傲。

誰知,剛進工廠的第一個車間,小男孩就止不住自己的食慾了。他大口地吃奶油,拔甜草,甚至瘋狂地舀著巧克力湖水,最後掉進了湖裡。於是他被吸入了抽水管,第一個被淘汰。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電影情節做了不少誇張的處理,但這個男孩的情況其實不是個例。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覺得管好孩子的吃飽穿暖,就萬事大吉了?

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烏申斯基說過:“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有時候,家長關注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卻忽視了心理健康,這樣的培養方式是不全面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認為,呼吸、水、食物、睡眠屬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而自我實現才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因此,成長不僅是生理意義上的長高、長大,還應該是人格方面的完善——獨立自主,有理想,有擔當。

要知道,把孩子養大並不難,真正困難的是把孩子養好。如果家長只滿足了子女的生活需求,那還算不上“教育”。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不要把培養“上進心”,變成培養“功利主義”

第二個被淘汰的小女孩擅長跆拳道,得獎無數。她媽媽的教育理念是“做任何事都必須贏”,這種想法的出發點是好的,有利於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母親的引導方式顯然偏離了正軌。

當威利·旺卡表揚小女孩“信心就是關鍵”,她下意識地轉頭看媽媽,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當小女孩回答錯誤的時候,她再看一眼媽媽,媽媽已經拉下臉來。後來,小女孩變成了一顆巨大的藍莓,母親首先擔心的不是她的安危,而是問:“她還怎麼去參加比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父母對子女的期許。然而,電影裡的媽媽一味地要求“贏”,一方面讓女兒變得狂妄自大,看不起所有拿不到第一名的人;另一方面,又讓女兒為了追求勝利而失去本心。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小女孩向威利·旺卡刻意地撒嬌,只為留下好印象;她把一塊口香糖嚼了三個月,只為刷新世界紀錄。這些荒謬的做法,證明孩子的求勝欲已經扭曲了,變成了功利主義。

成功是結果,而走向成功的過程才是值得銘記的。家長讓孩子爭當第一,目的應該是培養他的進取精神,讓他享受奮鬥的過程,而不是把獎狀當作向別人炫耀的資本。不恰當的動機和勸導方向,有可能把孩子引上歪路。


溺愛不可取,學會對孩子說“不”

第三個孩子是“小公主”,家境富裕,父母對她有求必應。溺愛必然導致無節制的索取,小女孩擁有許多寵物還不滿足,甚至想自己捉一隻工廠裡的松鼠,結果掉進了垃圾堆。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朱子全書》裡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但凡事都需要有個度,過度寵愛是昏聵的表現。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子女合理的要求可以答應,不合理的要求必須拒絕。

家長在適當的時候說“不”,能夠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溺愛的舉動,只會教出貪得無厭、頤指氣使的孩子,這才是“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正確引導孩子發揮特長,千萬不能“不作為”

最後被淘汰的男孩是一個小天才。他運用公式找到了藏有金獎券的巧克力,熟悉物理知識,還具有探索精神。

然而,他爸爸作為老師,沒有正確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反而放任自流,致使他把過盛的精力發洩在電子遊戲中,甚至伴有暴力傾向。進入美妙的糖果車間,別人在驚歎,只有他把果實踩得稀碎,還經常口出惡言。

常言道,“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家長的種種不作為,錯失了培養出天才的機會,還導致孩子產生了過激行為,這著實是一種遺憾。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前四個家長的失敗教育各有不同,而男主角查理的家庭教育觀念則是共通的。

電影刻畫了他和家人互動的很多細節。只有每年過生日,查理才能吃上一塊旺卡巧克力。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捨不得吃,但他總會把巧克力掰給每個人品嚐。

查理抽到金獎券後,考慮到家中生計艱難,忍痛要把來之不易的機會賣掉。而他的家人明知道經濟狀況已經捉襟見肘,依然支持孩子拿著金獎券去圓夢。

討論查理去巧克力工廠的陪同人選時,爸爸雖然也很想去,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機會讓給了年紀更大的爺爺。

巧克力工廠一日遊的童話,教你警惕4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懷抱感恩之心,對家人時時珍重,懂得謙讓和分享,這是困境中的查理一家始終團結溫馨的根本原因。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才會開出一朵純白的花。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實際上是一篇有教育意義的童話。不論孩子還是家長,不妨都好好看看這部電影,在家庭中共同進步。

這裡是東風願卿,一個旅行、文史和音樂愛好者,願你我都能溫柔地看待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