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晒田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什麼?

馨馨話語

曬田是水稻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在我們東北地區,種植水稻需要曬田2-3次,個別低窪地塊需要“烤田”的曬田方式。曬田的主要目的是控櫱、抗倒伏、改良土壤通透性、促進紮根以及增加作物有機物積累。



控櫱。在東北地區,在每年的6月份之前完成插秧工作,在返青後,既進去了分櫱階段。基本上在6月20-25日左右達到目標莖數,既23-27株每穴。為了減少無效分櫱也是為了控制分櫱數量,會在田間莖數達到目標莖數的80-85%時進行曬田工作。選擇晴好天氣,排乾田面積水,利用陽光直射蒸發掉田面表層水分,曬田5-7天左右,待田面出現2釐米左右的裂縫、田面土壤含水量降到60-70%時重新補水;對於一些低窪、常年水淹的田塊,需要更大程度的曬田力度,排出土壤中的有害氣體、促進根系的生長。


其實種植水稻除了孕穗期和揚花期之外都可以曬田,只是程度上的的差別;更是因為追肥和封閉除草的需要,讓農戶以為返青後到分櫱後期這個區間是不能缺水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在田間土壤含水量過飽和時,會出現明水;待土壤含水量低於飽和含水量時,田間明水會消失。這層明水的作用是低溫、寒潮時保溫、溶解肥料、擴散除草劑的作用,除此之外,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0%即可滿足水稻的生長,這也是為什麼黑龍江農墾現在大力推廣節水控制灌溉技術,就是為了知道農民朋友正確的放水、排水,減少水的浪費,節本增效的目的。並且,曬田還對水綿和青苔有一定的防治功能;對於防治稻瘟病也是一個相對有一定效果的手段。

以上是我總結的關於水田種植中曬田的目的、作用及曬田時期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曬田注意問題

水稻曬田是在水稻插秧返青進入分櫱的末期將水稻田裡面的水徹底放幹,將田塊暴露出來讓太陽進行直射的做法。

通過曬田,可以有效的控制秧苗的無效分櫱,增加稻田泥土的透氣性能, 加速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促進和增強水稻根系的活力,促使水稻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移。

曬田時間

曬田時間根據稻田的情況來展開的。大多數是按照分櫱數量達到稻田數量的80%時候就可以著手曬田。但是對於氮肥用量過多的田塊,水稻葉會出現青黑色,這樣的田塊就需要要曬田。對於水稻長勢過旺的同樣也需要早曬田,對於生長比較弱的可以推遲曬田或者不曬田。

曬田的天數一般在5-7天左右,要看曬田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放水進田。曬田一般要將田塊曬出裂溝,水稻露出白根,水稻葉子顏色變淡,水稻莖稈變硬變圓為止。

曬田注意問題

一,曬田時注意天氣情況。儘量選擇連續晴天時間進行曬田,這樣可以保證曬田質量,也可以更快的完成曬田。

二,不是所有的田都必須曬田,要看水稻生長情況。對於土壤肥力弱水稻長勢弱的推遲曬田或者不曬田。如果長的旺的田應當提早曬田。

三,曬田時如果遇到雨天時候,應當及時的將雨水排出。

四,曬田完成後放水進田時不要一下子灌深水,最開始應先灌淺水,然後再慢慢提高水位。

如果有不同意見的請留言交流。

我來自於洞庭湖區,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非常感謝你能夠對我文章點贊、評論、轉發。

洞庭清水塘

曬田是水稻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水稻產量和減少田間病災的行為。曬田能夠改善土壤環境,增強根系吸收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分櫱,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曬田的時間為禾苗分櫱完成後,田間禾苗猛行為宜。曬田過早會影響禾苗的有效分櫱,曬田過晚新的分櫱會阻礙禾苗的分穗。拋秧技術的稻田曬田大概在拋秧後35天左右,直播技術的稻田曬田大概在播種後55天左右。

曬田應該以 下田不陷腳、田間微開裂、田間白根起、葉片挺直為原則。對於田間長勢好排水性差的田塊要早曬、長曬,水源不足的田塊可以不曬。曬田的長短根據天氣而定,曬田期間氣溫高可以縮短曬田時間,曬田期間出現陰雨天氣可以多曬幾天。曬田時間一般為5天左右。



曬田要做到‘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 苗到不等時指的是禾苗在完成80%分櫱的時候就要曬田,由於水稻分櫱能力強所以要提前曬田。 時到不等苗,指的是禾苗到了分穗時還沒有完成分櫱,也要提前曬田。


曬田期結束後禾苗處於分穗期禾苗對水分要求高,所以要向田間放水灌溉,放水由少到多的原則,保證禾苗的正常生長。曬田期結束後稻田裡不能斷水。

以上是我個人對水稻曬田的見解,你們那裡是怎樣曬田的,歡迎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