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現實世界裡的國際關係,遠比武俠小說中的江湖更精彩。

慕尼黑安全會議,有的國家扯起虎皮當大旗,硬逼其他國家站隊,好端端的國際會議愣是開成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

屢屢揚言退出世貿組織的超級大國,先前拿WTO威脅烏茲別克斯坦不成,現又一股腦兒地取消了25個經濟體的優惠待遇,其中不乏自己的忠實跟班;

明明只是一樁生意,非要演繹成一場鬧劇,飛機發動機它也只是個發動機,有多少人會在乎它的型號到底是“LEAP”還是“DP”?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慕尼黑安全會議(來源:Yandex圖片)

鏡頭拉近,中亞地區同樣也不平靜,而這一切源於一個叫蓬佩奧的政客於2月初的一場旅行。

哈薩克斯坦

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蓬佩奧的誠意之一是“盡力而且有能力減少哈薩克斯坦國內的示威遊行”,而2019年哈薩克斯坦的確被各種抗議活動搞得焦頭爛額;誠意之二是“可以不再批評哈國內的民主、人權與自由”。投桃報李,哈薩克斯坦回饋美國的是兩個自由:美國航班在哈薩克斯坦領空和11個機場的“自由飛降”;美國外交官在哈薩克斯坦國土上的“自由行走”。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美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自由天空協議”(來源:Yandex圖片)

自由飛降:1月6日,哈薩克斯坦工業與基礎設施發展部發佈聲明稱,哈薩克斯坦與美國簽署了“開放天空”協議。根據該協議,哈薩克斯坦全境上空允許美國航班自由飛行,11個機場允許自由飛降。2月2日,哈薩克斯坦外長與蓬佩奧會晤時,稱讚“開放天空”協議的簽署,是哈美合作的典範。

自由行走:2月19日,哈薩克斯坦議會批准了一項法案,賦予美國外交官及其家屬在哈薩克斯坦享有特權和外交豁免權,在美哈薩克斯坦外交官對等享受類似禮遇。這一消息被哈薩克斯坦網絡媒體進行了刷屏式報道,“哈美關係再上新臺階”一夜之間響徹中亞,掩隱了久居熱榜的科爾代十數條人命。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哈薩克斯坦AINEWS網站截圖(圖中文字為谷歌機器翻譯)

烏茲別克斯坦

正在積極推進經濟改革的烏茲別克斯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超級大國的支持。加入WTO需要美國的首肯,吸引外資更需要美國的幫助。其實,無論是蓬佩奧答應給烏茲別克斯坦的200萬美元援助,還是國際開發署投向烏茲別克斯坦的1億美元有條件支持,對於改革中的烏茲別克斯坦只能說是九牛一毛、聊勝於無,但是烏茲別克斯坦最擔心的是來自歐洲、日本等國的投資被美國攪黃。

蓬佩奧訪問烏茲別克斯坦期間,可能感受到了這種迫切,所以一改在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相對剋制,表現得相當肆無忌憚。而與古粟特商人有那麼一絲關聯的烏茲別克人同樣令人刮目相看:對蓬佩奧提出的無理要求,烏茲別克斯坦外長當場予以回絕,一言以蔽之,“可親美,不反華”。

從最近烏茲別克斯坦的表現來看,的確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願謀發展”。2月中旬,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與普京通了電話,敲定了6月份訪問莫斯科以及加入歐亞經濟聯盟(以觀察員身份)的問題,隨後訪問了俄美都不待見的土耳其,然後赴歐洲尋求投資。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米爾濟約耶夫2月19日訪問土耳其(來源:Yandex圖片)

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作為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中亞民主樣板”,最近一直處於某種矛盾之中:不願與俄羅斯親近,批評歐亞經濟聯盟的種種弊端;看不慣友鄰哈薩克斯坦,把矛盾鬧到了世界貿易組織;與塔吉克斯坦邊境衝突久拖不決,剛傳出飛地置換的消息,轉眼負責邊境問題的副總理辭職離任,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如果說這一切與美國有關,那問題是,美國為什麼在這時候又給吉爾吉斯斯坦兩拳重擊?一是美國將吉爾吉斯斯坦護照列入不可靠清單,二是把這個人均GDP只有1281美元的“中亞民主樣板”移出WTO優惠清單,成為被取消優惠待遇的25個經濟體中經濟最墊底的那一個。

縱然如此,吉爾吉斯斯坦納倫州“當地居民”仍然有興趣在冰天雪地裡搞一場示威遊行,迫使政府宣佈取消總投資2.8億美元的納倫自貿區重點項目“工貿與物流中心”,難道僅僅因為投資者是東方友鄰就一定會破壞周圍環境嗎?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吉爾吉斯斯坦總理出席奠基儀式的項目被取消(來源:Yandex圖片)

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值得警惕的遠不止此,塔吉克斯坦即將舉行議會選舉,土庫曼斯坦參與的西出、南下天然氣管道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此要緊關頭,被美國和西方咬住不放的卻是兩個年輕官員的任命:塔吉克斯坦總統之子出任杜尚別市市長,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首都市長;土庫曼斯坦總統之子出任工業與建築部長,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內閣部長。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拉赫蒙父子(來源:Yandex圖片)

蓬佩奧走後,一地雞毛!盤點美國攪局下的中亞地緣政治變化

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父子(合成圖,圖源來自Yandex圖片)

另外,美國最早進入的中亞的重要依託,非政府組織最近非常活躍。臭名昭著的美國國際開發署在沉寂了幾年之後,重新浮出水面:2019年撥款1億美元給烏茲別克斯坦,要求其中一半用於教育改革;2020年2月19日,宣佈撥款3800萬美元給烏克蘭,實施一個名為“通過青年活動實現烏克蘭民族認同”的項目。與國防部關係密切的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近日有意無意地洩露了一份報告,預言土耳其將發生政變。

打完貿易戰,戰勝新冠之後,驀然發現,我們的周圍似乎又多了一個圈。或許,這就是江湖!


【參考資料】文中引用的數據和資料,主要來自俄語網站費爾干納新聞網、高加索新聞網、歐亞新聞網和中亞各國政府網站。引述的相關資料在作者近期發表的文章和微頭條中大多已標註過出處與來源,在此不再列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