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中小企業有多大影響?

財e有道



貝殼家韻找房


複雜的經濟學模型就不論述了,只說最常識、最直白的事情。

結論:沒太大影響。

■ ★ 首先是日常消費,疫情全面公佈是在1月20日,再到1月23日後,大家普遍選擇'“少出門”。

看看這些時間點,再想一想,誰家過年前不置辦年貨?不採購?是不是生活常識?

所以,大量日常消費,在“少出門”之前就已經釋放了。

“少出門”之後呢?線上消費也沒停啊!比如生鮮品牌大爆發,訂單都需要眼疾手快才能付款成功。

比如在疫情嚴重的武漢,某護膚品牌的銷售數據甚至遠遠超過其他地區。

(為了避免說我打廣告,就不提品牌名字了)

至於其他行當呢,依託網絡平臺,照樣經營得風生水起。賣烤鴨的、賣零食的、賣私房菜的,賣大牌服飾包包的。

甚至賣線上蹦迪、KTV,至於居家健身課程,更不用說多受歡迎。

複雜的枯燥的行業報告,估計大家也不愛看。

有興趣的,可以去讀知名財經分析人刀姐關於“疫情中,線上營商持續繁榮”的一篇文章,因為是站外鏈接,這裡就不放了。

■ ★ 再說餐飲(其實餐飲也是日常消費的一部分,但在這次疫情中,餐飲地位特殊,所以單獨拎出來說一下)

確實,很多餐飲企業在哭喊,沒辦法嘛,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但是,不妨回憶一下,以前春節期間,你喜歡去的餐館,是不是很多都到正月初八之後才正式開業呢?

今天是正月二十七,大約延期了二十天。

但別忘了,這是外賣時代、線上時代啊!就像前面寫的,線上賣烤鴨賣私房菜的不要太多。

很多專注堂食的品牌,也投身外賣了。

對啊,居家的要吃飯,餐館要付水電、人、工房租,一拍即合的事情嘛!

你需要吃,我需要賣飯,換個方式把餐盤給你,有影響嗎?

■ ★ 接下來說返工的問題。有些企業說,感覺會缺人工。這難道不是偽命題嗎?

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本來春節假期就是正月十五左右結束。因為平時放假少,趕工期,過年假期是補償鴨!

再強調一下,今天是正月二十七,比平時復工晚了12天。

並沒有晚一個月,或者晚更長的時間。

但是員工都財務自由了嗎?都在家裡吃喝不愁了嗎?他們不願意上班嗎?

有人會和錢包和存款過不去嗎?

一切都是常識的。該返工的自然會返工。

如果說員工懼怕傳染,沒返工。現在各地都推出復工包機、包車服務了。新聞隨便一搜就有很多條。

這些年,一直的導向,就是建立服務型社會。現在防控已有成效,各地都在服務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 ★ 再說一下,許多人都會關注的房子行當。

房地產是一個政策性很強的行業,也就是說高度依賴政策的施行。

可以說,自從去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大幅加碼之後,有些經營能力較弱的企業,已經比較艱難。

房地產大浪淘沙,如果有退出遊戲的,那麼也是因為市場競爭本身,而不是疫情導致。

■ ★ 最後,中小企業主本身呢?他們真的很艱難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筆者結識過的中小企業主,多套房產幾乎是標配,其中不乏核心城市優良地段的物業,豪車更是稀鬆平常。

這些年房價上升也是常識,他們隨意一套房產都夠企業再度過一年半載。

但是,更常識的事情在於——

企業主的房產也好,存款也好,理財也罷,都是在前些年經濟上升大環境下已經賺到的。都已經是自己的錢,不是企業的錢了。

一般情況下,沒人願意拿自己的錢去填企業的損耗,這種做法也不符合追求持續盈利的商業邏輯。

所以,不如發出焦急的聲音,說自己很困難,取得更多支持。

■ ★ 玻璃大王曹德旺,說的很對。

他說,企業必須自救,堅決反對這個時候給國家提要求、施加壓力,現在的企業不要遇到一點問題就只想著依賴國家救助。

這就是真正的格局吧!所以他的事業享譽世界,敢於公開一切,讓他國導演把自己的海外工廠拍成記錄片。影片也斬獲奧斯卡小金人。

■ ★ 再補充一點!對於普通個體而言,千萬別整天看些唱衰的文章,繼續喪下去。

因為常識就是“環境並沒有變差,總體局面沒受影響”。

而“喪下去”,只會讓自己繼續焦慮地生活在沒收入、沒工作的日子。

(配圖:《人民日報》今日份好消息》)


南下的夏天本尊


相當嚴重。本來貿易戰就已經是弄得半死不活了、現在一個疫情、推遲開工、定單流失、資金週轉困難、廠租房租、管理費和從來沒有見過廠長的廠長費、稅收社保、工人工資、生活費用...都在無時無刻的消耗著中小微企業主的心神...自救及自求多福吧…


我是倡少


經濟損失10萬億美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