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观!祖国医学之《温病学》发展与形成史!

温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同外感热病作斗争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千百年的漫长历程,无数人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黄帝内经》和《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古典医学巨著,其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热论》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气乃大温, 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和《内经》同时代而稍晚的古典医籍《难经》中,也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从《黄帝内经》和《难经》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温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某些病名已有所认识,但对其辨证论治,却还没有专门论述。

二、《伤寒杂病论》对温病的认识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219年间)的著作。它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临床医学著作。由于当时战乱频发,原书已佚,经后世医学家整理、编次而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刊行于世。在这两部书中,也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金匮要略方论●痉湿喝病脉证第二》说:“ 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一些方剂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白头翁汤等,亦被后世治疗温病所广泛采用,对温病治疗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这两部书中,对温病的辨证论治,毕竟还没有做出系统的论述。因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影响极大,所以一些医学家认为,《伤寒论》中也概括了温病学的内容,在温病的治疗,上,也承袭《伤寒论》的方法。这样,就束缚了温病学说的发展,使温病学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能脱离《伤寒论》的框框而独自形成体系。

三、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1.晋代王熙(叔和) 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把温病分为两种。他认为,一种温病是冬时感寒藏于肌肤,至春为温病,至夏为暑病。这种寒邪内伏,至春、夏自内外发而成伏气温病的观点,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说明;另一种温病是病中更感异气,转为温病。此外,王叔和又首创“时行”之说。他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暧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每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他的这种说法,对后世关于疫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影响。

2.隋代巢元方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中把温病分为三十四候,对其病因、病机均有论述,并指出了温病有“转相染易”的流行特点。这些论述对后世温病学家有一定启发。

3.唐代孙思邈和王焘唐代孙思邈所著的 《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两部书,是祖国医学典籍中继《伤寒杂病论》之后较为重要的临床医学著作。在这两部书中,收载了一些治疗温病的方剂。如《备急千金要方》用葳蕤汤以滋阴解表,对后世颇有启发。《外台秘要》中的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黑膏方治疗温毒发斑等,对后世预防与治疗温病都有一定启示。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及某些治疗方法,散见于一些医学家的著作之中,这一时期温病学的发展是缓慢的。

四、金、元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金、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艰苦,疾病广泛流行,这种状况,对医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此时,--些医学家提出了“古方新病不相能”的主张,打破了自晋、唐以来医学界泥古守旧的局面,推动了祖国医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对温病学有所创见的主要有刘完素、王履等人。

1.金代刘完素刘完素,字守真,因生于河间府,后世称之为刘河间,约生于公元1110年间,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等书。他根据当时热性病流行的情况,总结治疗经验,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对火热致病的病机进行了深人的分析,提出了以寒凉药治疗热性病的见解,并运用双解散、凉膈散、天水散(六一散)、黄连解毒汤等方剂治疗热病,发展了祖国医学对温病的认识。这是温病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元代王履 王履,字安道,江苏昆山县人,约生于公元1332~ 1391年间,著有《医经溯洄集》一书。他在书中明确地指出了温病与伤寒之不同。他说:“ 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从刘完素、王履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金、元时期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此时用药尚未能完全摆脱辛温发散的框框,如:双解散中仍用麻黄、防风、苍术等药,而且温病学说也还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五、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统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生活异常贫困,造成了疫病的频繁流行。这就迫使一些医学家寻求相应的治疗方法,使温病学说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温病学著作不断出现,理论渐趋完善,终于摆脱了《伤寒论》的束缚而形成独立的体系。

1.明代汪机的“新感温病”说汪机, 字省之,安徽祁门人,世居祁门之石山,人亦称之为汪石山,生于公元1463~1539年间。在汪石山以前,对于温病的发病,都依据《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说而局限于“伏气温病”的范畴。汪氏首先提出“新感温病”的观点,他说:“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日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他这种对温病发病的认识,对温病学说完整体系的形成有很大贡献。

2.明代吴有性的“戾气”说吴有性, 字又可,明末江苏姑苏人,崇祯辛巳年(1641 年)瘟疫大流行,遍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吴又可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当时瘟疫流行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著成《瘟疫论》一书。

吴又可反对王叔和提出的疫病发生原因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说法。他认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这种异气为“戾气”。他还指出了瘟疫的传变途径是“自口鼻而人”,这种观点,突破了外邪伤人皆从皮毛而人的旧框框。他还论述了瘟疫的传变及治疗问题,组创了方剂达原饮,给瘟疫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瘟疫论》是一部出现较早的温病学专著。

3. 清代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 叶桂,字香岩,号天士,苏州人,生于公元1666~1746年间。叶氏勤奋好学,虚心求师,十年之内先后从十七位老师学医。他一生从事临床实践,很少著述。现所能见到的叶氏关于温病的论述,据说乃叶氏晚年游洞庭湖时,其门人顾景文随于舟中,手录叶氏口授而成章。现所传本出于华岫云、唐大烈二人。唐氏将其收于《吴医汇讲》,并对原文某些字句作了改动,名为《温证论治》。章楠(虚谷)从唐本又将其编入《医门棒喝》,名之为《叶氏温病论》,并对原文作了注释。华氏将其载人《临证指南》,名为:《叶天土温热论》。王世雄又从华本将此篇收于《温热经纬》中,改题篇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两部分,除选录章虚谷等人注释外,王氏本人也加人按语。

叶天土关于温病的论述,篇幅虽然不多,但言简意赅,既精且深,为温病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辨证论治的纲领,是温病学的重要文献。其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明确地指出了温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及各个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

(2)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标明了温病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明确地指出了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3)在温病的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并大有发展,对望舌、验齿、辨斑疹、白痦作了详细说明,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把温病学提高到--个崭新的阶段,使温病学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清代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杨璿, 字玉衡,又名栗山,四川成都人,生于公元1705年。他对伤寒及温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颇为推崇刘完素和吴又可的见解。他继承前人经验,但又不拘泥于前人之说,而能有所发展。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在书中,杨氏详细剖析了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他指出,温病之所由来,是因“杂气由口鼻人三焦,怫郁内炽”。对于温病的治法,他指出:“若用辛温解表,是为抱薪投火,轻者必重,重者必死。惟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而表证自解。”在具体处方用药上,他创立了治疗温病的十五方,其中“轻则清之”八方,“重则泻之”六方,而以升降散为其总方。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有宣透风热,清解热毒之功,其余十四个方剂,皆以升降散中药物为主而随证化裁。这十五个方剂,对于治疗温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颇为后世一-些医家所推崇,《伤寒温疫条辨》亦是温病学的宝贵文献之一。

5.清代昊瑭的“三焦辨证”吴瑭, 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公元1736~1820年间。他一生经历了多次瘟疫的流行,亲人亦有死于温病者,这就激励了他发愤钻研医学。他看到了吴又可的《温疫论》,认为他“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于是他“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认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他对叶天士评价很高,认为他“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又指出叶氏也有不足之处:“叶氏吴人, 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吴鞠通下定决心写一部温病学专书。他经过多年努力,“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采取《伤寒论》以条文分证的形式,著成《温病条辨》一书,并于条文之后自加分注,以方、药附于证后,这是一部系统的温病学专著。其主要贡献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提出了“三焦辨证”,它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了风温、湿温、温疫等九种温病的证治,对后世有很大指导意义。

(2)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作为三焦温病的治疗原则,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规范。

(3)吸取前人经验,归纳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疗法则,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大定风珠等方剂,使温病学说在理、法、方、药各方面更加系统和完善。

《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系统完整的温病学专书,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为近代温病学者所推崇。但它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把卫气营血辨证穿插到三焦辨证之中,这就使其眉目不清,纷繁复杂,给初学者带来阅读上的困难,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6.清代其他温病学家及其著作清代除 了叶天士、杨栗山、吴鞠通之外,还有许多医学家在温病学方面有所著述,其中较为突出的如陈平伯(祖恭)的《外感温病篇》,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的《湿热病篇》,余霖(师愚)的《疫疹-得》,雷丰(少逸)的《时病论》等著作,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使温病学说日臻完善,自成体系,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辨证论治。

在清代的温病学著作中,特别应当提出的还有王世雄的《温热经纬》一书。王世雄,字孟英,钱塘人,生于公元1809~1890年间。他一生勤奋地研究医学,特别在温病学方面,造诣很高,著有《温热经纬》一书。是书以《黄帝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有关温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诸家的温病学著作为纬,附以后世温病学家的注释,并结合自已的体会加以按语,对其是非曲直详加评析,是一部优秀的温病学文献汇编。

从以上简述中可以看出,祖国医学温病学说是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在同急性热病作斗争的大量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选自《温病纵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