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滿嘴都是自家孩子不如這個不如那個,努力也還是冷嘲熱諷,這樣父母心裡都在想什麼?

藍色的夜晚47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光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教育離不開父母,我們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總拿別人的孩子作對比,長此以往容易打消孩子的積極性,甚至會誤使孩子的想法發生偏離,總是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社交等會更強,反之則不行,所以父母總是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反而會適則其反,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孩子和父母在共同成長,共同接受新事物,現在的教育已經不是“棍棒下出孝子"的社會了,父母的這種觀念容易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做父母的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簡單生活的儀式感


我媽媽從小對我就是這樣,直到現在還是這樣,所以,我很能理解這種對孩子影響,在我媽媽眼裡,我無論做什麼,她都是不滿意,這樣,長久下來,會覺得自己也是很無能,對我影響特別大,這種人是眼睛裡容不得一點沙子的,對任何事物都很挑剔,但是在她們意識裡,她們卻並不認為有什麼錯,但是,對身邊的人影響非常的大!


寧靜032


我母親就是這樣的,很傳統、很強勢、很挑剔……我人到中年,都沒弄明白她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家家境貧寒,大概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自小就很要強、很獨立;雖然比較愚笨,但一直都很上進,拼上了最好的高中,也讀了本科,在廈門工作6年後買了房子車子,生了兩個可愛的兒子……但無一例外,母親總是百般挑刺,一天到晚在我耳邊唸叨這些“比我優秀”的同齡人。有時候真的很心塞,我力所能及去遷就她,去變成她希望我成為的那個人,但不管我怎麼努力,還是沒法成為她希望的那個兒子。


鷺島一醉客


這要看父母的性格,我母親早年也是,母親是個老實巴交的書呆子(農村孩子靠自己一路苦讀來到大城市),見的世面少,別人說啥她都信,有些人虛榮愛炫耀,在外人面前使勁誇自己孩子,我母親就覺著自己的孩子樣樣不如別人,後來她年紀大了,那些人也老了,都需要子女來照顧了,她漸漸發現別人誇孩子的話都不一定是真的。她也看明白了,別人家的孩子再好和她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多關愛父母,相信他們早晚會明白這個理。



安妮衛斯理


我婆家就是這樣。我老公上面兩個姐姐,人又長的帥。但是被父母打壓指責,公公在世時經常說他的一句話就是“啥都不會,沒出息,幹啥啥不成”。婆婆經常嘮叨你看人家誰誰工作好,掙錢多。後來我發現老公並不是如他們說的一無是處。善良,心思縝密,有頭腦,但是在父母的指責下他非常不自信,確實沒有膽量和魄力。他父母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裡是想激勵孩子發憤圖強,努力奮鬥,希望兒子長大有出息,結果卻適得其反。他們一生也沒悟到指責和打壓沒有益處,鼓勵和肯定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你想要的樣子。相信上一代的很多父母都是這樣。


安家房產曹曹


我就是這樣的孩子,小時候覺得我媽根本不愛我,長大了之後能理解了,但是依然不認同她的教育方式。那種骨子裡的自卑怯懦真的很難改變,很慶幸遇到好老公,好公婆,還有一個乖寶寶,是他們在鼓勵我,讓我變的自信,有能力做好事情。某一天我問我媽媽,為啥你從來都不肯鼓勵我,每天都在不停地挖苦我,嘲笑我,從不認可我做的任何事情了,她給出了和題目相同的答案,怕你驕傲,希望你獨立。真的既無奈又可憐的回答,我不怪她,反而我覺得她很可憐,三十歲出頭就獨立撫養我,一輩子緊衣縮食,沒過過多少幸福的日子,沒有被關心過,愛護過,我想讓自己更強大一些,不會被她的言語影響,好好愛她。就想她說的,罵你罵的多了你都麻木了,不起作用了,其實不是不起作用,只是想通了。所以最後只想告訴有些或許能看到這篇的父母,這世上不僅僅有不容易的父母,也有不容易的孩子。


文藝範桃子


我小時候也經常被媽媽拿來跟別人比較,本來我就不是逆流而上的性格,越打擊我越自卑,所以到了我女兒這裡,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走我媽媽的老路,我女兒做得不好的地方,我總是給她看她同學的視頻,問她棒不棒,如果她認真一點,肯定可以做得更棒,然後她會主動要求再來一次,而且會問我是不是更棒。我也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對孩子最好,但至少在孩子心裡沒有感覺自己被否定,反而激起了她想要做得更好的決心!


用戶4182567176310


其實我有時候也這樣說我的孩子,但是慢慢意識到這是錯誤的說法,應該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讓孩子在有信心的環境下成長,快樂的長大,不要讓你得愛,成為孩子自卑的理由,有時候孩子不盡人意,其實問題出在大人,從孩子一生下來,第一個接觸的是父母,懂得的東西,也都是父母教的。孩子,什麼樣的狀態?什麼樣的表現?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所以,父母一定正式自己的心態,用有智慧的愛,去引導孩子,去啟發孩子,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可愛的,聰明的。因為你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生活在屬於你認為對的道理裡面,其實,是錯誤的。適合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懂事哈


老是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好,這樣父母在我看來不外乎有兩種心理困素在做怪。首先是他們對自己的極度不自信。他們對自己的不自信,也會對孩子失去信心。這樣的人有一個特徵,就是老和別人攀比:這個人當了大官,那個人做生意發了財,老是覺得別人比自己強。他們不從自身找原因,總是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命該如此,老墳上就沒長這顆草,再怎麼努力也不行。他們認為“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不行兒笨蛋。”既然老子都不行了,孩子還能會有多大的出息?

我們一起幹活的一個夥計,他的兒子從小就聰明機靈,上學了成績在班裡佔中上等。人們都勸他對兒子要好好管教,長大了一定會有出息的。他總是滿不在乎地說:“咱祖上就沒積這個陰德,我也不望著他有多大的出息,認幾個字,混口飯吃就行了。”所以,後來對孩子是又管不問,放任自流。致使孩子不好好學習,逃課上網打遊戲,實在混不下去了,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去了。

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而害了孩子一生的例子。

再一個就是對孩子的期望太高,過渡自信。他們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為孩子訂了很高的目標,督促孩子去完成這個目標,一旦孩子沒有能力去完成這個目標,就會對他失去信心,責怪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再努力也不是那塊料。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看了一個報道,說一個單親家庭,母親為了兒子的學習是操碎了心。兒子從小學習就很差,但她從不責罵她,有時老師把她叫去把兒子說的是一點好的都沒有,但她從來沒有對兒子說,還謊稱老師誇他聽話,學習努力。每當兒子那怕是有了一點點的成績,她都表現得比兒子還要高興。久而久之,使兒子有了很強的自信心,學習也更加努力了,最後終於考上了重點大學。

孩子從小就由於各種原因使他們的智力水平是有所差異,怎樣才能使孩子的潛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是每一個當父母的必須思考的問題。對孩子要正確地對他進行定位,要循序漸進,不要拔苗助長。既不能對孩子失去信心而害他終生,也不要把孩子放到一個高高的,自己怎麼都爬不上去的位置上,這樣不但容易跌倒,還會使孩子失去信心,產生自卑感。


大樹286165743


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不能總把人家孩子怎麼怎麼好掛在嘴,長時間這樣打擊孩子只能給他負面消極的心理暗示,這樣不利於孩子的學習,造成孩子自卑心理,嚴重的以後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的處理。如果家長真得感覺孩子學習某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可以用孩長特長優點方面去鼓勵和支持孩長,讓孩子能有積極的興趣去學習,針對自己孩子的性格去選擇有效的方法引導。家長也利用孩子的長處去讓他最大可能的發揮,當這方面長處發揮出效果就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心,這樣因勢誘導慢慢培養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有成績。教育孩子千萬不要諷刺打壓他的積極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就看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在這張白紙上畫什麼了!孩子也是一棵小樹,就看家長如何去栽培了,光精心施肥不行,還得修理枝枝杈杈,除蟲除害,讓小樹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