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坭興陶雕飾題材與少數民族風格藝術:李人帡設計的高鼓花樽

坭興陶與其他地方的陶器之別,不僅因其燒製技藝的獨特,還在於它的雕飾題材內容的獨特性。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欽州獨特地理環境滋養了坭興陶的獨特窯變燒製技藝,而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則滋養了它那特有的地方風格。

藝術風格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礎上,其風格流變反映了欽州歷史文化生活的變遷,深深紮根在欽州地區的文化土壤中。廣西是全國少數民族居住最多的地方,共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12個民族。這些民族在自身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紋飾圖案,為坭興陶的地方風格的形成提供了文化素養和形成環境。

如前所述,銅鼓和花山文化中的人紋、壯文、青蛙紋、太陽紋、生肖紋、幾何紋等少數民族圖案已成為現今坭興陶雕飾中常見的題材內容,並源於此,在繼承傳統圖案雕飾的基礎上,現已形成以凹凸雕為主要雕飾的圖案流,成為坭興陶三大風格中與傳統風格並行的流派,與傳統風格坭興陶一樣,地方風格坭興陶也在國際上獲得各種榮譽,備受青睞。

如李人帡設計的《高鼓花樽》,就是地方風格坭興陶的典型代表。採用廣西古代銅鼓、長鼓的高鼓花桶造型,經過提煉,融匯其凝練、流暢、富於變化的特點。雕了古代壯民(羽人)熱烈競舟的場面,來回往來飛翔的賬壯錦花紋,以及激越奔放的古代壯人舞蹈。壯錦、花山崖畫古人競舟、舞蹈以及飛翔的鷺、野鹿等,都是富有民族特包元素,巧妙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奔往來的生動場景,表現了我國少數民族歡樂、喜慶、欣欣向榮的景象。正因為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此作品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


廣西坭興陶雕飾題材與少數民族風格藝術:李人帡設計的高鼓花樽


廣西坭興陶雕飾題材與少數民族風格藝術:李人帡設計的高鼓花樽


廣西坭興陶雕飾題材與少數民族風格藝術:李人帡設計的高鼓花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