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母亲去世,贾母为什么没让回去?

Mr卡季奇


鸳鸯是家生奴婢,就是说,她的父母也是贾家奴才!她的父母又在南京。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父母离的远,奔丧主要是儿子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贾母事儿多,离不开鸳鸯!总合几个原因,鸳鸯没有回去奔丧!


花狸猫mm


《红楼梦》中,鸳鸯可是荣国府的首席大丫鬟,是所有的丫鬟中地位最高的,凤姐和贾琏见到她都得让座。鸳鸯的母亲去世了,贾母没有让她回去奔丧。母亲去世,女儿不去守孝,这是不符合礼教的。为何贾母要这样做?


鸳鸯身份卑微。元宵节,贾府在花园设宴,众人都在那里玩着。众丫鬟婆子都在伺候着,独独不见袭人。贾母心中不高兴,认为袭人拿大。旁人解释说,袭人的母亲去世,她在守孝。贾母不高兴了,母亲去世就不伺候人了?意思就是奴才是没资格守孝的,她得时时刻刻伺候他的主子,伺候主子比什么事情都重要。恰巧,鸳鸯的母亲与袭人的母亲是同时期去世的。


贾母离不开鸳鸯。鸳鸯寺后贾母,无微不至,尽心尽力。她非常细心,贾母吃穿一应经过她的手,在生活上,贾母严重的依赖鸳鸯,鸳鸯不在,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鸳鸯的母亲,远在南京,守着贾府的老宅。她是在南京去世的,京城距离南京太远,鸳鸯又是奴才,贾母又离不开她,所以就不让她回去守孝。


chen清英雅秀


原因挺复杂的。

1、

小说第四十六回,邢夫人为了给贾赦讨鸳鸯打听鸳鸯的父母,得知鸳鸯家里的情况。

那边邢夫人因问凤姐儿鸳鸯的父母,凤姐因回说:“他爹的名字叫金彩,两口子都在南京看房子,从不大上京。

从中可以了解到鸳鸯的父母长年在南京。

鸳鸯所在的贾府书中交代在京都,大概就是北京。因为清代的京都在北京。为了躲避康乾时期残酷的“文字狱”,曹雪芹对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做了模糊处理,但是跟据作者写实的写作风格,写的一定是自己生活的年代——清代的事。

贾府的老宅在南京,也就是说贾氏家族是从南京后搬到北京,贾府老一代的奴才也都是南面的人。像鸳鸯父母的祖上很有可能就是南面的人,鸳鸯父母被派去南京看房子,死的时候正好也就埋在故乡。

关于没让鸳鸯回去看看贾母是这么说的:

“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走走守孝,如今叫他两个一处作伴儿去。”

鸳鸯的家应该就是哥嫂的家,但是母亲又死在南边,让鸳鸯去哪里呢!

如果去南京,北京到南京相隔这么远,一去一回起码得个月期程,这么长的时间贾母离开鸳鸯也不行。

如果叫鸳鸯回哥嫂家散散心,因为鸳鸯拒婚的事得罪了哥嫂,鸳鸯当时的话说得很绝,也不会再回去了。

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

这应该就是贾母没叫鸳鸯回去的原因,有点复杂吧!

2、

按理说父母死了,鸳鸯很应该回南边尽孝,但终究是一个婢女丫鬟,不能在主人面前讲究自己的孝道,就像贾母说袭人那样:

“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贾母为鸳鸯做的,是在大年夜,让鸳鸯跟同为失去母亲的袭人说说话解解愁。

忽听鸳鸯叹了一声,说道:“可知天下事难定。论理你单身在这里,父母在外头,每年他们东去西来,没个定准,想来你是不能送终的了,偏生今年就死在这里,你倒出去送了终。”

袭人道:“正是。我也想不到能够看父母回首。太太又赏了四十两银子,这倒也算养我一场,我也不敢妄想了。”

本以为能为父母送终却没送终,本以为看不到父母回首却看到回首,真是阴差阳错,造化弄人!


似水流年sf


鸳鸯母亲去世,贾母没让鸳鸯回去凭吊,我认为有三层原因。

首先,从礼法讲,贾府里有让丫鬟出府尽孝的先例和习惯,例如袭人。但这是府里对下人的福利。即使按照其他府里习惯,不给下人这个机会,也是说得过去的。

其次,从现实讲,贾母离不开鸳鸯。贾母亲口说她的饮食起居离不开鸳鸯。我们不妨引申义一下,类比一下。如果一个公司离开某一得力干将将会造成公司巨大损失,那么公司会不会轻易放人。

最后,做一个大胆的猜想,贾母对贾赦这个儿子对鸳鸯贼心不死有所不放心,鸳鸯回南京尽孝,来回时间太长,中间有太多机会给贾赦,难免有些不放心。把鸳鸯放在身边还更加心安,一举两得。此条纯属个人猜测。

因此,鸳鸯母亲去世,贾母没让回去,一是离不开,二是不放心贾赦,并且贾母自认为并不算太过分,才有如此结果。





秋阳lsl


鸳鸯的母亲去世,贾母却没有让她回去。我想原因大概有两点。

第一,鸳鸯深得贾母欢心,她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处事稳妥,尤其是在照顾贾母方面,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把贾母的日常起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非常妥帖。贾母不习惯别人的伺候,也可以说是她离不开鸳鸯的照顾。因此她不想放鸳鸯回家为母守丧。

第二,新鸳鸯的身份是贾府的家生奴才。所以在贾母眼里,鸳鸯不是一个可以有自由的人。也就是在贾母眼里,认为鸳鸯伺候自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下人,她应该以主子的意志为转移,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耽误了自己本分的差事。

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袭人身上,处理结果就是不同的。袭人母亲去世,不仅可以放她回家守丧,而且太太还赏了40两银子。同样是大丫鬟,待遇却完全不同。可见贾母甚至把鸳鸯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样,而不考虑鸳鸯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到底,是贾母内心自私的一面的体现。



华沧海一粟


答:

鸳鸯,鸳鸯也算是贾母的心腹了。她在鸳鸯要被儿子贾赦强娶的时候,护下鸳鸯,并不是真心为鸳鸯打算,而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毕竟这是一个用起来很顺手的“拐杖”。

鸳鸯母亲去世时,贾母竟不准鸳鸯回去送殡举哀,守孝尽心。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鸳鸯的娘死了。直到袭人的母亲去世,在过节的时候没出来伺候宝玉,贾母就说袭人“拿大”。王夫人和凤姐解释说,袭人的娘死了,热孝在身,不便前来。

贾母道:“哦,原来如此,鸳鸯的娘前儿也死了,让她们两个一块作伴去吧。”贾母说这话说的轻描淡写,仿佛死了一只猫。鸳鸯这期间根本没离开过贾母,也就是说,贾母都没有恩准鸳鸯回去为母守灵。何等自私冷血?

这一点上,王夫人比贾母强得多,虽然金钏是死于自己的行为过激。但王夫人当时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之后,王夫人积极的赎罪和补救,厚葬金钏并且让金钏的妹妹玉钏拿两份工资。

袭人的母亲死了,王夫人不但允许她回去守灵送殡,还赏了四十两银子,并体谅她热孝在身,不到前方来伺候。同样是自己的看好的丫头,王夫人的做法和贾母的做法大相径庭,令人欣慰。




默道18K


鸳鸯是贾母首席大丫鬟,贾母一应实务俱由她安排,在贾府丫鬟中地位很高,有些时候可以和凤姐平起平坐,但在他她母亲去世这样重要场合,贾母没让她回去,其原因:

1、贾母确实离不开鸳鸯,每日起居饮食,一应奉承,贴心顺意。如让她去,来回行程,迁延数月,多有不便。

2、贾母心中丫鬟第一要务是伺候主子,无所谓孝与不孝。这从她对袭人的批评中可见一斑,身为封建大家族掌权人,等级制度根深蒂固。

3、鸳鸯自己的意愿也不十分强烈。鸳鸯从小即为奴仆,和父母聚少离多。从贾赦欲娶她为妾这件事看她和兄嫂势同水火,毫无亲情,对家庭亲情淡漠使她没有强烈愿望去和贾母争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