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大明風華》中,朱棣與朱允炆會面的時候,朱允炆奉上了傳國玉璽(即秦璽)。但是,根據歷史記載,朱允炆並沒有見過秦璽。明史上倒是有一則關於秦璽的記載,那也是在弘治年間了,有人獻“祥瑞”,但是被禮部尚書傅瀚鑑定為贗品。


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秦並天下後,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過五帝,地廣三王”,為區別於夏商周,同時為了建立一套符合當時社會的運轉規則,秦朝對之前的諸多禮制進行了改動,璽便是其中之一。

在之前,璽和印沒什麼區別,換句話說,臣子的印章也可以稱作璽,秦朝建立後,規定只有國家的才可稱為璽,官員的則為印。

李斯的小篆寫得好,秦始皇命他寫了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令匠人刻在璽上,這就是秦朝的國璽,國家公器的象徵。

秦始皇先後刻了八枚玉璽,後續朝代一直延續著這個規則。到了唐朝武則天時期,作為史上第一位女皇,她又創造性的增加了一枚“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的國璽,並且給“璽”改了個名字,稱之為寶,這就是“九寶”。


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作為權利的象徵,玉璽也成為歷朝歷代創建者的逐獵目標,不過,根據記載,秦璽在五代時期便下落不明,民間出現了多種版本,甚至在北宋年間還出現過,蔡京等人還像模像樣的進行了一番考證。

1、明朝玉璽誕生過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玉璽又進行了大幅度改動,一個是字數,一個是個數。

在元代之前,玉璽大多是鐫刻八個字,朱元璋將之減為四字或六字;前朝通行的國璽多是八枚制,朱元璋覺得八枚太少,增加到十七方,其名稱分別是:

皇帝奉天之寶、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廣運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敬天勤民之寶、御前之寶、表章經史之寶、欽文之璽、丹符出驗四方。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個人很會玩,創造了一箇中國之最------他造了一個最大的玉璽,名為凝命神寶。

當初朱允炆還是太子的時候,做了一個夢,說是有個神仙託夢給他,讓他即位後造一方國璽。開始的時候,建文帝也沒當回事。

即位後,這個事情也就淡忘了。後來,從西域過來一隊使團,在雪山之上,發現一塊青玉,方逾二尺,質理溫慄,使者便將此當做祥瑞進獻給了建文帝。

當晚,朱允炆夜宿齊宮,又做了兩年前那個夢!

朱允炆大驚,然後命人將那塊青玉雕琢成了玉璽,上刻“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宇宙永昌”。

真是夠狠的,一口氣刻了十六個字!而且這塊璽尺寸在兩尺左右,這是要累死司禮監的太監?難怪明朝沈德符說,“似此笨物,未知建文朝施用於何所”。

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歷史上,還有一塊玉璽字數很多,同樣是十六字,那就是宋徽宗的“定命寶”,金兵南下,北宋滅亡,其國璽也是被金人帶走,唯獨留下了這一塊,趙構攜此過江,不過,後來還是沒用,一是嫌大,將近九吋了,秦璽不過四吋,差不多一個頂四個了;另外,上面的字是蔡京字體,新朝剛立,趙構可不敢用他的東西。

同樣的,靖難之役後,朱棣即位,這塊璽被封存不用,為何?同趙構一樣,他覺得這不是“祥瑞之物”。

後來,朱棣打下應天后,有四方玉璽失蹤,他又重新增刻,分別為:皇帝親親之寶、皇帝奉天之寶、誥命之寶、敕命之寶。

這就是明初的十七方國璽。

但是,造璽工作並沒有停下來,嘉靖十八年,又增加了七方,分別是: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大明受命之寶、巡狩天下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民之寶。

至此,大明二十四方御寶終於集齊。

2、明初玉璽用途

關於明朝玉璽的施用原則,弘治年間的禮部尚書傅瀚曾說:文各有義,隨事而施。

顯然,不同名字的玉璽具有不同的用途,大明不再像前朝那樣八枚玉璽打天下了。

皇帝奉天之寶:其用途沿襲唐宋規矩,為祭祀天地之用。

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皇帝之寶:皇帝下詔或赦免之用。

皇帝行寶:冊封王公、后妃、賞賜功勞等之用。

皇帝信寶:詔見各地藩王、親王、重臣及調兵遣將之用。

皇帝尊親之寶:這個是上尊號用的。尊號不同於諡號,它是皇帝活著的時候,由朝臣擬請的。一般而言,尊號是逐年加長,比如,唐太宗的尊號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皇帝親親之寶:這名字聽著甚是可愛,不過它是用來賞賜朱姓皇族之用。

天子之寶:用來祭祀山川、鬼神。

天子行寶:明朝的時候,有許多番外之邦過來進貢,這塊璽是賜封藩王及賞賜之用。

天子信寶:明朝有很多藩屬國,朝廷對他們頒發信令之用。

制誥之寶:這個好理解,給五品以上官員下詔之用,因此,這也是應用的最多的一方璽。

敕命之寶:同制誥之寶差不多,不過,而這方用於品級較低的官員,為六品及以下。

被朱元璋玩壞的玉璽,看他給這些玉璽起的名字

廣運之寶:想必都聽過這兩句話:廣運亨通,財源滾滾。沒錯,這塊玉璽就是用來獎勵臣工的。

敬天勤民之寶:到京城述職的外地官員中,總會有不稱職的,便會受到皇帝的批評、整治,皇帝會教諭他不得懶政、不得胡作非為,你要敬天、要勤民,便會用到此璽了。

御前之寶、表章經史之寶、欽文之璽這三方用途類似,用於圖書、史料等方面。

丹符出驗四方:奉命遠處者,為防止其攜帶的機要材料洩密,便用黃紙冊封,上下均蓋此璽。

總的來說,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廣運之寶應用最多,就整個明朝而言,通行的也是上述十七方璽,嘉靖的那七方是隨著後來時局變化才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