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病毒无情,但博州处处充满爱,

这个“长假”,

有很多人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光,

奔赴一线,勇敢地冲锋在前,

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他们不辞辛劳,

他们,

用行动温暖着我们!

博乐市第五中学娜赫依玛:

勇敢“逆行”的校医

博尔塔拉报全媒体实习记者靳蒙蒙

今年47岁的娜赫依玛是博乐市第五中学校医,从医近21年,一直兢兢业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1月30日,娜赫依玛·哈布都热合曼主动向校领导递交了请战申请书。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娜赫依玛和同事对着党旗宣誓并合影。

1月31日下午,得到批准后,娜赫依玛立即到博乐市顾里木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道,她和该中心的38名工作人员分工协作,每天上门为居民测量体温,讲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遇到居民身体不适、有感冒发热症状的,娜赫依玛和同事们便会第一时间上报,及时将居民送往医院。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娜赫依玛正在工作。

娜赫依玛有两个孩子,17岁的女儿是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高二年级学生,丈夫常年不在家,5岁的儿子只能由女儿照顾。白天工作很忙,娜赫依玛只能在工作间隙通过微信、电话和孩子们联系。

“作为一名党员、医生,我必须坚守在防控一线,为保护群众的健康安全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娜赫依玛说。

娜赫依玛和同事们除了检测辖区居民的健康情况外,还扮演着“代购”“门卫”“环卫工人”“心理辅导员”等角色。居民缺生活必需品,他们积极帮助采购;居民家的垃圾满了,他们帮忙清理;老人们心情烦闷了,他们帮助疏解......只要有需要,都能看到娜赫依玛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精河县公安局加依达尔:坚定坚决守好第一道防线

文、图:通讯员纪荣朵

“我是第一责任人、现场指挥员,责任在肩,不能离开,希望你们能理解。”2月16日,精河县公安局皇南公安检查站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加依达尔·沙帕尔别克对父母亲说。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检查过往车辆。

加依达尔,男,哈萨克族,1991年8月出生,2016年12月参加工作。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励志要做一名有担当、干实事的人民警察。

精河县皇南公安检查站是出入精河县城的车辆和人员必经之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加依达尔和队员们牢牢地钉在战斗岗位上,从未离开。他们配合防疫、交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昼夜3班倒,24小时开展排查工作。对过往车辆核查、消毒,对司乘人员监测体温,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单调的日子也因为忙碌的工作而更有意义。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对过往司乘人员消毒。

检查站的同事买合木提·海买提告诉笔者:“前两天晚上,从乌鲁木齐过来一辆车,车里是兄妹一家4口回精河县奔丧。加依达尔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劝导,给他们讲政策,讲道理,讲疫情防控的知识。担心他们冻着饿着,还给他们打开水,把自己的牛奶、面包拿给他们吃。”

在疫情防控间,夜间气温低至零下二十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警服,外面还要套上防护服和护目镜,一班哨下来,脸上被勒出了红红的印子,口罩被呼出的热气浸得湿透,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一个人脱离战斗。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测量过往人员的体温。

“虽然父母亲和妻子都在精河县城,但是我们已经快一个月没有见面了。”加衣达尔提起家人时,心存愧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必须缜密地开展排查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守好这座门就是我的使命。”加依达尔说完后,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道特尔布呼队王宗琳: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文:博尔塔拉报全媒体记者王乐乐 通讯员何英

图:博尔塔拉报全媒体记者王乐乐

2月17日上午,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道特尔布呼队村医王宗琳穿着白大褂、戴上口罩、背上药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卫生室出发,她徒步来到该队一户独居老人家中,进行健康回访,并测量体温。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为群众测量体温。

今年52岁的王宗琳是道特尔布呼队的妇联主任,也是本队的村医和计生宣传员。疫情防控期间,她一边挨家挨户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登记,一边耐心为村民普及防控知识、做好健康检查。对排查出的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返乡人员等特殊群体,王宗琳坚持每天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并消毒,为居家观察人员配送生活物资,帮慢性病患者买药送药。同时,她还主动请缨参加了进出村队临时检查点的值守工作,坚持对春节前夕返村的30名村民每天上门走访,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到卫生院买药。

“丁叔,今天您的体温正常,好好在家休息,不要出门,慢性病的药明天给您送过来。”当天早晨,王宗琳上门为本村独居老人丁培勤检测体温,并叮嘱老人不要出门,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王医生每天都会给我测量体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丁培勤说,这两天,家里储备的慢性病药不够吃了,自己的孩子都不在身边,王医生不仅照顾我日常生活,还及时帮我买药送药,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非常感谢她的付出,我一定听王医生的话,安心“宅”在家中。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核对慢性病人数。

“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及时检测和排查疫情是我应尽的义务,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宗琳说,能够为乡亲们的健康平安尽一份绵薄之力,是幸福的。

博尔塔拉报社出品

这些“疫”线故事,温暖了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