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防疫",已投入使用!

按照中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要求,西安交通大學

充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多個科研團隊緊急展開科技攻關,在病毒快速檢測、流行趨勢預測、防護消殺手段、疫情監控預警等方面,迅速向社會提供系列成果,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研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設備、試劑

目前,由西安交大機械學院彭年才教授團隊新開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正在抓緊生產。由彭年才教授團隊開發的檢測設備和試劑,配套核酸檢測和提取試劑已累計達到110多萬份,並陸續檢測出了陝西、雲南、四川等多個省份的首例陽性確診病例。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500多家醫院裝備了彭教授團隊研發的疫情防控設備。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西安交大機械學院梅雪松教授團隊將已經成熟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和醫療應用相結合,快速研發出體溫篩查巡檢機器人、無人消殺巡檢機器人等系列產品,已在醫院、海關等投入使用。體溫篩查巡檢機器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搭配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通過先進的AI算法,可同時自動追蹤抓取多個發熱人員,測量精度高,可實現7×24小時智能監測預警;無人消殺巡檢機器人配備紫外線消殺管,可進行遠程遙控,實現無人值守,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兩款機器人適用於車站、機場、醫院等各種環境,有效提高消殺效率,同時降低人群暴露風險。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開發在線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風險篩查系統

為最大限度減少因人員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讓廣大市民更快、更便捷地尋醫問診,西安交大數學與統計學院醫學人工智能團隊日前為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緊急開發出一套免費在線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風險篩查系統,並於2月1日零時正式上線。

通過這套系統,患者可直連西安交大二附院相關科室資深醫生,進行遠程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風險篩查。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風險預測分析

在2003年成功預測SARS流行趨勢的基礎上,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生物數學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生物數學團隊、加拿大吳建宏教授團隊合作,基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機理、密切跟蹤隔離和封城等策略,建立了傳播動力學模型,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風險進行了預測分析,此項研究成果形成科研論文"Estim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isk of 2019-nCov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團隊表示將進一步深入開展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發展趨勢和未來傳播風險的研究,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勢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貢獻交大力量。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在抗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2月3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冰教授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華為雲聯合科研團隊宣佈,篩選出5種可能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分別是Beclabuvir,沙奎那韋(Saquinavir),比特拉韋(Bictegravir),洛匹那韋(Lopinavir),多替拉韋(Dolutegravir)。

其中,在這項科研成果中,劉冰教授主要是在靶向蛋白的選擇上起到主導作用,向科研團隊提供靶標蛋白的虛擬結構,指出可能的跟藥物作用的關鍵位點。劉冰教授是交大一附院生物樣本信息資源中心從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引進的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面對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第一時間與中科大的幾位校友聯合,充分利用現有的工作基礎,利用自己蛋白質結構生物學領域的專長,展開疫情防控科學研究,為抗擊疫情做出一個醫學科學家的貢獻。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發佈《新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背景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防控策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如何安全開展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既關係到捐獻與移植事業的發展,也關係到眾多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同時也關係到肺炎疫情防治的大局,責任重大。

針對上述情況,西安交大一附院薛武軍教授作為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與一附院腎臟移植科丁小明主任緊急起草了《新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背景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防控策略》(以下簡稱《策略》),以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對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給出相應的指導。該《策略》已於2月3日正式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腎臟移植分會、肝臟移植分會聯合發佈。

為"抗疫"建言獻策,得到高度認可

春節期間,西安交大發佈"疫情專題徵稿信息",面向相關學科徵集有關疫情的高水平決策建言。截至2月9日,已陸續收到多個學院、一附院等多領域多學科學者團隊投稿30餘篇,多個人文社科基地(智庫)也積極組織研究並報送稿件10餘篇。

專家學者們圍繞疫情分析、疫情防控、風險防範、政策法治保障、輿情影響、社會風險、消費評估、經濟社會發展等方向提出諸多有價值的建言獻策,並通過西安交通大學《決策建言疫情專刊》平臺,立收立編,及時報送。第一輯和第二輯已報送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教育部社科司、省委信息辦、省社科工作辦、省教育廳、省自貿辦等多個部門,及時專業的疫情建議得到了陝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和上級管理部門的高度認可。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研發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大數據評估模型

近日,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副教授劉躍文研發了新冠肺炎感染風險的大數據評估模型,基於旅行大數據,綜合計算新冠肺炎感染風險指數和級別。該模型在雲南省全面推廣應用,大幅度提升了防控一線現場核查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傳播風險,得到了雲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認可。

該模型基於個人的旅行數據,自動分析其是否到過疫源地、是否與疫源地人員接觸、是否與已感染病例接觸等多項指標。該系統通過掃描身份證、網頁查詢、批量計算等方式投入實戰應用,計算一個人不到一秒鐘,能夠快速鎖定風險。模型上線後,部署應用到雲南省多個檢查點,識別出多名高風險人員,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陝西省委省政府批示!西安交大研發測溫、消毒巡檢機器人

"我們在思考到底在哪些地方可以為國家做點事情,就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首先應圍繞我們國家的需求,來開展我們的科研工作,離開這一點所有的工作都沒有用。所以我認為一個科技工作者,絕對應該把自己的核心技術,不計名利地用在我們國家重大的事業上。"這是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為國家無私奉獻的殷切心聲,也是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用科技力量抗擊疫情的堅定決心!

關注"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西安交通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