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我們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都是分為兩代的,西漢東漢,南朝北朝,西晉東晉

諸如此類。這些朝代往往與前一個王朝有蛛絲馬跡的聯繫,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三個朝代的比較,他們都是偏安一方的小朝廷,但是也各自有各自的不同。

東晉,南宋,偏安南方,卻在和北方的長期對峙中,保全了自己的政權,而同樣是偏安一方的南明卻無法做到,這中間既有人心的原因,也有對手的越來越強大的原因,我們今天也就來分析分析其中的奧妙。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繼承人選的不確定性

南明之所以一直沒有穩定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最高領導的不確定,主要是皇帝人選的各懷異心。

我們來盤點一下南明那些混亂的繼承體系。

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上之後,明朝並沒有直接滅亡,當時淮河以南依舊是忠誠的,南京的官僚們推舉距離崇禎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弘光帝,也就是崇禎皇帝爺爺明光宗的弟弟的兒子,朱由崧。但是對於他的即位,朝廷並不是鐵板一塊,有的說要立璐王,也有的說要立桂王,知道弘光小朝廷覆滅之前,朝廷依舊議論紛紛。

後來又有唐王隆武帝,又有永曆帝分別扛起抗清大旗,但是這些都是遠支,對於那些一直強調正統的臣子來說,一直都是過不去的坎兒,也因此不能很好的形成合力。

反觀南宋,東晉,一個由

徽宗第九子,也是唯一的倖存的兒子,欽封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繼承大統自然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東晉也是由世家大族所齊心擁立的司馬睿做的皇帝,在皇帝人選這方面,自然是沒有異議。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其實這一悲劇的根源來自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在死之前並沒有對身後的抗清大業有一個安排,並且平時對於就藩藩王之間,依舊有非常嚴重的懷疑,在國難危機的時候,崇禎皇帝依然不允許藩王起兵抗清,還因此把後來的隆武帝關在牢獄裡。平時一直戒備被圈養的藩王,又怎麼能在猝然之間,扛起大業呢?

再說了,幾個“皇帝”都是藩王,連個正式的遺詔都沒有,不僅僅是親疏有別,你說兩個親王擺一起,你說怎麼比?比能力?比什麼都有人不服氣。


“嗟爾大明,氣數已盡”

和北宋的失敗不同,南明的問題在於全部都是問題。

北宋的失敗只是北宋皇帝的昏庸,是最高層決策的問題。北宋當時的社會矛盾並不是那麼尖銳,也並沒有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北宋就像是一個健壯的成年人突然猝死一樣,十分的偶然,如果金軍沒有第二次南下,如果欽宗皇帝沒有第二次出城,有很多如果,只要抓住了一個,就不會滅亡。徽宗的時候才開始花石綱,並在民族矛盾的激化下,連階級矛盾都被掩蓋了。

明朝的滅亡,則是真的氣數已盡。嘉靖的“家家乾淨

”,到萬曆的苛捐雜稅,最後到東林黨爭。明朝的官員機構腐化,連崇禎皇帝的老丈人都不想捐贈。老百姓也被一年又一年的苛捐雜稅禍害了很多年,從當年的“迎闖王不納糧”就可以看出來,天下苦大明久矣。

東晉的情況也和南宋差不多,西晉的混亂在於上層的傾軋,而對於很多百姓來說,這也是一個剛剛經歷過太康之治就被腰斬的短命王朝,因此也十分惋惜。再加上當時世家大族對司馬家的支持,在江南站穩腳跟也是很正常的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不虛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民心的另一個表現是仁人志士的減少。

南明覆滅,除了黃道周,張煌言,史可法,竟然很少有士大夫為之犧牲,我們至今都記得錢謙益那句著名的“水太冷了”,甚至連為建文帝犧牲的人,都比為明朝陪葬的人多。

這個源頭還是來源於朱棣的靖難對文士道統的打壓,朱棣把所有建文帝忠臣斥為亂黨,並且還滅了方孝孺十族,這使得讀書人很難再對明王朝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天下的讀書種子也就這樣斷絕了。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司馬睿

而南宋方面,雖然趙構動不動就“臣構言”,但是也有岳飛,韓世忠等忠心耿耿的將領,也有辛棄疾,陸游這樣的文士,大家齊心協力,抵抗侵略。東晉也有王導,祖逖之類的支持者,司馬睿也是一直以恢復故土為己任。

縱觀整個東晉歷史,幾乎北伐是朝廷的主旋律,桓溫有北伐,劉裕也有北伐,北伐一直是他們撈取政治資本,凝聚人心的保障。

但是在南明,我們看到的,卻遠不是這樣戮力同心的畫面


越來越完備的遊牧民族

我們再來分析分析敵人。

東晉的敵人是四分五裂,各自為戰的北朝

。危險最大的一次也不過是苻堅的淝水之戰,但是那次東晉打贏了,北方的威脅因此也因此大為縮小,我們暫且不表。並且由於孫權對南方的開發,東晉也有這樣的實力基礎。

而金朝之所以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主要還是因為崛起太快帶來的後遺症,再加上金朝自身就沒有準備入主中原,即使是打下了汴梁,也想的是北歸,甚至只是留一個偽政權比如張邦昌,劉豫建立的政權。

金朝人因為落後的部落制度,根本無意管,也不可能管理中原,他們的漢化還未曾完全,只是依葫蘆畫瓢,遠遠沒有獲得百姓的支持,北方的百姓每天都盼望著王師的來到。金朝對待南宋就更是劫掠而不是消滅,再加上週邊蒙古、西夏等民族的虎視眈眈,金國既然無力生產大批物資,所以更加需要南宋的物資來對抗北方的新崛起的蒙古,而南宋嘛,能偷安有哪裡像打仗呢?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但是清朝不一樣,順治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就已經打了幾十年的仗了,並且還大量的接受了漢人的投誠,充分實現了漢化。並且八旗制度也有自己本身的優越性,軍民一體化,戰時就是兵,不戰就是民。

並且還收買吳三桂等明朝實力派,以漢人打漢人,充分用明朝舊官僚打擊農民起義軍。並且早在皇太極時期清朝就解決了蒙古這一心頭之患,通過戰爭和姻親,將蒙古緊緊綁在了清朝的戰車上

還有一個是口號上,清朝在入關後宣稱的口號是“天下取自於賊,而非明”,也就是承認李自成滅了明朝,而清朝滅了李自成奪取了天下,這就是清朝法統的來源。並且通過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在官方上並不承認南明的合法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南明朝廷的凝聚力以及北方文人和軍人的向心力,從此減少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牴觸心理,在輿論上佔據了優勢。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闖王李自成

通過如此準備,重返中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李自成吸引的火力

還有一個南明特有的原因就是,明朝不是李自成滅亡的

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清軍在關外對於明軍的打擊,他們是很難聽你講下去的。因為1644年的時候,李自成為代表的流寇,打進了北京城,滅亡了大明。

因此李自成吸引了絕大多數的火力,所以在當時,南明小朝廷不乏有人對打擊了李自成的清軍抱有好感,覺得他們是真的為崇禎皇帝報仇來的,所以民族情感的凝聚力便大大削弱了。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沒有開金手指之前,南明的大臣們對於抗擊李自成農民軍的呼聲同樣非常高,還有人提出了“聯虜平寇”的策略,李自成永遠是南明朝廷的一道傷疤。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結語:

我們通過分析發現,滅亡的原因永遠是兩個,對手越來越強大,自己內部越來越衰弱,這兩方面,南明都佔了。

南明存在的本身,也像一幕鬧劇。有的人說,中國古代歷史,只有兩處看不下去,一處是靖康之恥,一處就是南明。

他們都屬於硬生生地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然後再次地折碎了漢人的衣冠。

在南明,李自成的大順軍先打明軍,後打清軍,但是對手卻是同一撥人,只是衣服換了而已。官員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披上了自己的那套皮膚。

有光明磊落的史可法,也有無能之極的揚州太守史可法,也有一副秦檜嘴臉,看似奸臣的馬士英何騰蛟,但是他們在清軍的屠刀面前,卻表現出了那些正人君子應該汗顏的骨氣,平時大行其道的賊寇,海盜,結果卻是大明最後的兩站孤燈,

東南有鄭成功最後一次望著南京城,西南有那些曾經的賊寇李定國浴血奮戰,甚至不惜轉入緬甸。

同為偏安之國,南明為何不能像東晉和南宋一樣保住半壁江山?

鄭成功

販夫走卒,都表現出了他們的色彩。

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臉上都不是非黑即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

也許你看著荒謬,但是在那個時代,撕破了君君臣臣克己復禮的面具的時代,每個人的底色也就真正的揭示在你的面前。

戴著面具活著的人是痛苦的,所以我們習慣於把各種陰謀荒誕,都掩蓋在冠冕堂皇的帝王將相的史書裡,但是南明和靖康之恥,就像悲劇一樣把什麼都撕碎給你看,給你看看當時每個人的底色,只有災難,才能見到人心,而這也就是歷史本來的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