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燃首批燃料油出口退稅業務落定

2月14日,中石油遼河石化分公司生產的5300噸低硫380CST燃料油順利入庫中國船舶燃料大連有限公司出口監管倉庫。這是中國首票享受出口退稅政策的船用燃料油業務。

1月2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佈《關於對國際航行船舶加註燃料油實行出口退稅政策的公告》,要求自2020年2月1日起,對國際航行船舶在中國沿海港口加註的燃料油實行出口退(免)稅政策,增值稅出口退稅率為13%。

金聯創高級分析師石琳琳表示,遼河石化加工低硫原油過程中生產的低硫減壓渣油可以直接作為生產低硫船的原料,摻入焦化蠟、催柴等即可調和成合規的380CST低硫船用油。據金聯創測算,遼河石化目前低硫船燃成本在3600元/噸,出廠價超過4000元/噸,出口退稅政策能顯著降低企業燃料油煉化的成本,進而提升煉廠生產低硫船用油的積極性。

下游成品油需求衰減、煉廠開工被動下滑……新冠疫情的持續發酵給中國石油市場與煉化行業帶來衝擊。有分析認為,該項出口退稅政策的出臺將給國內煉化行業、保稅船供油商以及期貨市場帶來發展機遇。

在國際海事組織限硫令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國際低硫燃料油(包括中國保稅區)的價格表現強勢。中國因低硫原油資源豐富及煉廠加氫脫硫產能高,在低硫油生產方面具備顯著優勢,且多家主營煉廠已具備生產合格低硫燃料油的能力。出口退稅政策可轉化的行業利潤有望推動低硫油產能的大幅釋放,提振國內煉廠開工率。同時,這也有助於消化國內過剩的汽柴油,並相應增加成品油出口。過去,稅費政策的壁壘導致中國港口加油價格相比新加坡等地並不具備優勢,國產燃料油供應到保稅區的規模相對有限,保稅區船舶供油長期依賴進口資源。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將大幅提高中國保稅船供油商的競爭優勢,推動以舟山港為代表的保稅船供油市場的發展。

2018年年底,中石油煉油與化工分公司將遼河石化定位為低硫船燃生產基地,並要求其在2020年實現生產86萬噸低硫船燃的攻關目標。遼河石化低硫船燃在2020年量產後,主要供應給中石油集團旗下的中船燃、中聯油、中燃油三家子公司。得益於對國際航行船舶在中國沿海港口加註的燃料油實行出口退(免)稅政策,前述中船燃大連分公司5300噸船用燃油的順利出口可為企業實現退稅200萬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船用油需求量大幅下滑,但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扶持,國內船用油行業正在逐步復工復產。為更好地向船供油企業和燃料油生產企業提供幫扶,大連海關開闢了綠色通道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並陸續推出“集出分供”“兩倉調劑使用”監管模式,實現了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政策及功能的疊加,企業可集中申報、分批次供船,徹底打通了國產燃料油供給國際航行船舶的“最後一公里”。

石琳琳表示,今年燃料油一般貿易出口退(免)消費稅政策也有望落地,屆時將釋放國內低硫燃料油產能近2000萬噸,降低企業稅賦318億元,助力國產船用燃料油國際業務的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