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為盾踐初心

以身為盾踐初心

——記朔州市山陰縣馳鄂醫療隊醫生張振國

凌晨4:00的江漢方艙醫院,燈火依舊通明。已出征第十天的馳鄂醫療救護隊成員張振國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了。回到住處後,他又開始馬不停蹄地整理筆記、寫工作總結……忙完所有工作後,他才得空為同事傳回一張工作照。照片中,他被厚重的防護服層層包裹,護目鏡上沾滿了小水珠,完全認不出是他本人。

事情還得從2020年1月30日說起。這天,在山陰縣中醫醫院院長殷佔東的辦公桌上,收到這樣一份請戰書:“我叫張振國,中共黨員,2006年參加工作,於2013年1月招聘入職山陰縣中醫醫院。面對當前新冠疫情的肆虐,作為一名黨員,願為戰勝疫情隨時聽候調令。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國家有難我義無反顧,願奔赴一線,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此,我積極請戰!”

2月9日深夜1點30分,殷院長接到了上級關於增派醫護人員的通知,他沉思片刻後撥通了張振國的電話,電話那邊的回答正如請戰書中那樣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猶豫:“我去!”。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在此刻卻並不簡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誰不知這道選擇題背後的風險,誰又沒有父母妻兒?

沒有舉行隆重的出征儀式,甚至沒來得及與愛人見上一面(家人均在外地),張振國收拾好行囊,加入了我省朔州市首支支援湖北醫療救護隊的隊伍,當日清晨就趕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他成了一名真正的戰士。既然選擇了遠方,便不顧風雨兼程。張振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責任與擔當,還有一顆赤誠的醫者仁心。

當有人問起:這次出征和家人商量過嗎?你真的不害怕嗎?他看上去很輕鬆地說:“妻子很支持我,父母年紀大了,考慮到二老身體狀況暫時還沒有告知。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黨和國家培養我這麼多年,現在正是需要我衝上去的時刻;作為一名黨員,祖國需要我,關鍵時刻是我發揮帶頭作用的時候,我豈能退縮!我為自己能去武漢抗擊疫情而感到光榮和自豪。”他堅毅的瞳孔中泛出一絲淚花。

在領導眼中,張振國是一名勤奮好學、業務精湛的康復醫學科帶頭人,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個為人謙和、臉上常常掛著笑容的開朗“大男孩”,而在病人眼中,他就是那個一心想為患者解除痛苦的貼心人。

從醫十餘年來,張振國堅守著一名醫生的職業操守,視患者如親人,對慕名而去的年老體弱患者,他常常是攙扶上診治床,再幫忙脫鞋脫襪。在他這裡,病人可以先治療,後交費,在病人等床的間隙,再開處方和治療單。為了節省時間,他堅持每天提前開診,午飯常常吃成了“下午茶”。如果說一天兩天沒有什麼值得歌頌,但十幾年如一日,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次馳鄂行動又是他積極請戰,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在這次抗擊疫情的危險時刻,張振國同志以身為盾踐行了他醫者仁愛、救死扶傷的初心。他是山陰人民的驕傲,是山陰醫學界的楷模。正如一首歌詞中所寫——你用最美的身姿詮釋了生命的意義,你用忠誠與擔當演繹著生生不息。向你致敬,守護生命的天使!

審核:呂建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