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防疫扶贫两手抓“第一书记”在行动

四川新闻网雅安2月18日讯(杨欢 文/图)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驻村第一书记驻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在优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助力基层群众“收入不断、物资不断、生产不断”,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稳定。

雨城:防疫扶贫两手抓“第一书记”在行动

心急滞销,他们义务当上“代销员”

疫情来袭,阴云密布。雨城区晏场镇新祥村在2017年成立了旭翔肉兔养殖合作社,由全村49户贫困户集资入股成立,主要经营肉兔饲养和出售等业务,是新祥村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重要经济收入之一,同时也是新祥村从“空壳村”变为“万元村”的集体经济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方面村民运输难,另一方面不少市民担心出门采购风险。新祥村肉兔养殖合作社肉兔销售受到了严重制约,出栏的400余只肉兔断了销路,肉兔滞销问题严重困扰着每一位村干部和贫困户,作为新祥村第一书记的张义科更是心急如焚。

逆流而上,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第一书记张义科与帮扶单位雨城区水利局积极商讨寻求对策,决定发动全局干部职工采取以购代扶的方式,尽力为新祥村解决肉兔销售困境。同时,广泛动员身边亲友帮助宣传、购买,由合作社统一登记和办理相关手续后,张义科负责将宰杀好的肉兔运往城区,挨家挨户送货上门,常常忙完已是半夜。由于人手不足,其妻子也加入他的行列帮助一同送货。身边有朋友笑他傻,一分钱不赚每天还从早忙到晚,他说:“新祥村是我的第二个家,只要能帮到他们,累也值得。”

众志成城,终克难关。在大家齐心努力下,合作社急待出售的400余只肉兔在三天内售罄,经济收入约30000余元,解决了疫情期间合作社肉兔销售的难题。

雨城:防疫扶贫两手抓“第一书记”在行动

送物资忙“带货”,他们变身“快递员”

“家里没多少米了,卫生纸也没有了,生活都成问题了。”“降糖药快吃完了,怎么办?”“我家的七彩蛋、鸭蛋卖不出去......”驻村工作队走访时,不少村民都在焦虑生活物资问题也在担心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村民每天要消耗大量生活物质,他们进城逛超市、农贸市场存在很大的风险”, 雨城区望鱼镇大溪村第一书记黄昌荣想到,如果自己协助销售农副产品并且为村民代购生活用品,就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外出机会避免病毒感染。

说干就干!黄昌荣立马推出“爱心跑腿”服务,帮村民代购食品、药品、书籍等物资,并且创新“四不碰面”工作法以销助扶帮助销售七彩蛋、鸭蛋等农副产品。消息传出,不少农户把七彩蛋、鸭蛋交到收购点,村民也纷纷开出采购清单。黄昌荣将“清单”进行梳理归类,在手机备忘录中作了详细注明。就这样,黄昌荣将农户的七彩蛋等产品放进私家车尾箱拉到城里销售后,又立即采购村民所需物资驱车赶往村里。每天他都将当天销售所得返还农户,并把采购物品“送货上门”。“黄书记真好,为我们跑腿当‘快递员’,让我们不出村就卖了农副产品,还买到了生活物资。”大溪村村民张大爷赞叹道。

黄昌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客串成为大溪村“第一快递哥”,成功运用“O2O”的营销模式解决了老百姓燃眉之急,他表示:“疫情不解除,我就一直为村民跑腿当好送货员,让他们安心在家”。

雨城:防疫扶贫两手抓“第一书记”在行动

助力春耕,他们甘做迎春送肥的“布谷鸟”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值春耕时节,走进麻柳村,老远就看见村民们正在翻地、除草、施肥,春耕播种作业正在开展。第一书记陈晓波在田间喊道:“张大爷,疫情期间要加倍小心注意防护,翻地还是不要忘记戴口罩哦。”

雨城区八步镇麻柳村离城距离有近50公里,开车得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疫情当前,村民出行受到管控,陈晓波作为麻柳村第一书记,主动承担起为村民购买春耕物资的任务。他在微信群通知各组长,由他们再通过各组微信群收集村民对化肥、种子等春耕物资的需求。陈晓波按照需求种类和数量列出清单,召集村组干部统一采购,一周不到,为80余名村民采购了3000多公斤化肥、20公斤种子。

化肥、种子到了,陈晓波又担心起了春茶技术以及疫情期间春耕的问题。“李大哥,这段时间特殊时期,麻烦你多在工作群里分享一些春耕生产经验,我把你的电话留给村民了,遇到疑难问题向你咨询的村民,请你多给他们沟通指导哦……”陈晓波给农业科技人员李仕兵说道,跟着又在微信群中发布了一条春茶生产管理技术线上培训的通知。

陈晓波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提早行动,做好春耕备耕,保障麻柳村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他说:“我们是驻村工作队,危急关头,更不能忘了我们的本职工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本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