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效应”:餐饮企业如何打好抗“疫”翻身仗

因“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而刷屏的西贝餐饮日前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到账。

“西贝效应”:餐饮企业如何打好抗“疫”翻身仗

的确,这次疫情使线下餐饮企业陷入到“无收入”且“高支出”的极限生存环境中。

首先,餐饮行业的特点是对现金流的高度依赖。以往春节期间是盈利高峰,但今年聚会聚餐取消,大部分企业都在停业状态,几乎没有现金流入。据中烹协统计,整个行业仅在春节假期7天的损失就超过了5000亿元。并且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企业复工的时间也无法确定,所以现金流的损失还在持续。

同时,餐饮行业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像海底捞、西贝这样的连锁企业,房租和人工成本占到了大约50%,疫情期间所有员工的工资和房租还需要照常支付,这对企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之前储存的食材变质损耗,也带来了很大成本。仅年夜饭一项,平均单店备货损失达到20~50万元。还有其它的一些支出,比如外卖平台的支出,用于购买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的支出,甚至一些企业还有对外捐款。无现金收入状态下的高昂的支出使很多企业陷入负债状态,甚至运转困难。

经此一“疫”,餐饮行业急需变革。

新零售模式,自建商城

继海底捞干起了新零售之后,西贝也不落后,做起了新零售,不仅线上卖货,还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西贝甄选。

“西贝效应”:餐饮企业如何打好抗“疫”翻身仗

西贝甄选的定位是:致力提供好商品、好价格、好服务,共筑餐厅之外的品质厨房生活。目前在售产品有 10 多种,包括大米、瓜子、木耳、莲子、蜂蜜、儿童餐具......价格从 12.5 元到 139 元不等。

未来可能还会有油盐酱醋茶,甚至桌布、餐盘,以及各种锅具。至于食材、配料,自然是不可或缺。品类看似繁杂,其实都围绕一个核心——食。

西贝已然培育了强劲的品牌力,毕竟它多年来在优质食材上的坚持是有目共睹的。加上线下门店触达消费者、近30年供应链积累的优势和品牌背书,西贝的产品还是比较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好感。

但是线上获取流量难度大、成本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选择自建商城而不是利用现有的大型电商平台,对于西贝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西贝效应”:餐饮企业如何打好抗“疫”翻身仗

西贝推出了299元的VIP会员,涵盖门店(享会员价、生日享好礼等)、甄选商城(限时特价、专享商品等)和服务(亲子莜面体验、私房菜等),可见它打算将门店与商城、商品和服务融合起来。

西贝这一年可谓是“风波不断”,麦香村10万家店铺计划几经折腾,最终还是夭折,并为此交了3000万元的“学费”。但西贝敢于试错、勇于创变的精神还是值得钦佩,哪怕是麦香村的惨败,也应了那句“是对还是错,做了才知道”。

西贝后来又在麦香村原址上开出了西贝外卖专门店,如今又推出西贝商城,足见西贝对外卖和餐饮零售化趋势的跟进。

强化线上业务,优化供应链

非典后兴起的电商而今再次发力。尽管存在送货延迟、不能进小区等问题,盒马、京东、美团等生鲜电商们的爆发还是来了。

“西贝效应”:餐饮企业如何打好抗“疫”翻身仗

照常营业并着重线上点餐和外送服务的麦当劳、肯德基引起餐饮业同行们的关注。麦当劳肯德基的实质是供应链公司,不是简简简单单卖个鸡腿、汉堡包。他们背后有400个左右的流程控制点,非常标准化,而绝大多数中餐,即便是快餐,也过不了标准化、流程化这关。能干到40家分店以上的餐饮企业,都会有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硬性实施。

拥有400多家分店的西贝,平均每月支付工资就要1.56亿,重资产、大投入,而且以线下的餐厅服务为主。另外,它在标准化之外有扩张太快等问题,才会面临当下的困境。

从当前疫情环境下所要求的“无接触”和“快速”的角度上说,未来物流门到门的服务,很可能发展为由无人机、无人车送货到自动提货柜的“柜到柜”的服务,社区化发展。此外,随着垃圾分类的细化,“净菜销售”也会成为趋势。

建议传统餐饮企业参考生鲜电商的模式,考虑转型做一些线上到线下的服务。一些供货商有大量的食材库存或积压,可以整合现有的客户资源及食材配送渠道,用较低的成本与供应商整合资源。

远程办公、零工经济,考虑一下?

远程办公、零工经济、员工共享,也在这段时间被更多企业重新思索。

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率先向云海肴、青年餐厅等暂停营业的餐饮企业伸出援手,接收数百名员工以增加运力。这种相关联行业互利合作共度危机的方式,完全可以被更多企业所借鉴,思考更多适合企业自身的合作模式。

企业可以参照“裂变式创业模式”,鼓励员工在整个餐饮生态中创业,这样一来,或许有人去帮你做供应链,有人帮你做店长培训,有人帮你做店招,有人帮你设计菜单,有人帮你做抖音、小红书……餐饮企业需要在机制、流程、服务上进行深度改造。

“西贝效应”:餐饮企业如何打好抗“疫”翻身仗

而在餐饮企业其他环节,比如未来的选址、店面设计、出品、定价等等,西贝已经在做的酸奶屋就是很好的尝试。

此次疫情也给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发出了预警。很多主做“吃饱”生意的快餐为主的餐饮企业,可以立即把重心放在让用户完全可以自助点餐、取餐、就餐、买单的“无人化”上,以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工。

此外,从长远来看,餐饮娱乐业最根本的趋势是小而优,小而美。

第一,面积越来越小,500平、1000平的大店将越来越少,可能100-200平方米规模的店是主力;餐厅的大厅面积也会越来越小,类似日本居酒屋形式、熟客、回头客居多的餐饮品牌会增多。

第二,出品趋向量小而精致化,小酒小菜流行,更注重顾客的美食体验。

第三,正餐小吃化,小吃正餐化。

第四,更轻的资产运作。更少的服务人员,以及运营的智能化、一体化,重后台轻前台。

疫情危机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让还有一线生机的那些企业迅速对全局进行复盘,从战略到细节,寻找让“战疫”能力常态化的方式,无惧将来任何形式的市场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