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有家譜麼,家譜如何續?如果沒有家譜,中間中斷的怎麼辦?

一個人的聽眾


以前農村裡,每個姓氏或宗族都會有自己的宗譜。續修宗譜的具體情況很複雜。本人因在部隊是從事打字員的工作,上世紀八、九年代時興續修宗譜,這項技術正好有用武之地,所以為許多姓氏打印宗譜,因而對家譜的方方面面非常瞭解。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一、什麼是家譜

家譜,就是譜牒,也叫家乘、家史,就是宗譜。是同宗之人一個簡單發展的歷史概況。


二、家譜的內容


1.譜序


【1】源流序


每家宗譜,打開內容的首篇,就是該姓的源流序,介紹本支族的歷史淵源,介紹本支族的由來,使該支族的人員對自己宗族的歷史有所瞭解。

【2】分枝序


同宗之下,各大的分枝情況,在這些序文裡得到闡述。

【3】歷次續修序


家譜都是經過多資續修發展而來的。每次續修,都會有編修人員介紹本次續續的情況。

【4】新序


最近的一次修譜,編修人員介紹情況的序文。

2.凡例

3.家規




對家族成員行為的倡導和制約,相當於村規民約。現在續修的家譜,這一項都去掉了,因為現在是法治社會,家族成員的行為,現在法制管理之下。

4.家訓


歷史上的朱子家訓、顏氏家訓、曾氏家訓等都很有名,家譜中的家訓也是教育後輩的訓誡之言。

5.領譜字號



雖說是家譜,但並非家家都有的。那是因為以前印譜成牒很貴,所以只能少印數量。

印出的譜,或者多少家一冊,或者多少丁一冊,或者照顧某些偏僻地區家庭一冊。

為了使譜的分發、管理有記載,領譜之人在譜上有記載。這些人的名字,或以古時某篇名文名詩內容裡的字先後順序,配以領譜人的名字。

假設是以百家姓來編字號,那趙字號是誰,錢字號是誰,孫字號是誰,李字號是誰,這趙錢孫李等就是領譜字號。

6.編修名單


每一屆參加修譜的人員名單,主要負責人稱為督修或纂修,編輯人員稱編修,其他人員稱校閱、協理等等。

7.宗派


一個宗族經過無數代的繁衍,一樣年齡的人不同輩分很多,年齡小的人比年齡大做長許多輩的情況非常多。

為了不致輩分混亂,每一姓就從某一代起,一直到還沒有岀生的輩分,每一代用一個字來表示,這個字就是派。某個派就是某一輩分的代稱,互相之間,瞭解了對方是什麼派,就知道對方是祖、是伯、是兄、是侄、是孫等等。

宗派是用來表示輩分的。


8.功名錄


每一族中,都有有功名之人,功名錄就是把本族中這些人特別突出的編印在一起,族中人一目瞭然。

9.世系圖


這是家譜中內容最多、篇幅最長、也是修譜之人最關心的部分。世系包括如下內容:

【1】某人他的父輩、祖父輩、曾祖輩、高祖父輩,並可一直往上查下去,這些輩分人的出生年月日時,歿於年月日時,其葬在何處,墓處情況,墳為何山向。這些輩分人的兄弟姐妹、娶親、婚配、生育、子孫等情況。

【2】某人他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歿於年月日時,其葬在何處,墓處情況,墳為何山向。這人的兄弟姐妹、娶親、婚配、生育、子孫等情況。

【3】某人他的兒子、孫子、曾子,玄孫等,並可一直往下查下去,這些輩分人的出生年月日時,歿於年月日時,其葬在何處,墓處情況,墳為何山向。這些輩分人的兄弟姐味、娶親、婚配、生育、子孫等情況。

在世的人只介紹其出生年月日時、娶親婚配、生兒育女等情況。

每一派的人根據每一房的出生先後順序排列。每一家的兄弟根據出生的先後順序排列,長房在前,末房在後,哥在前,弟在後,代代依此順序排列。

10.瓜系圖


世系圖因為文字較多,很難一眼看出某人五代之內的發展情況,宗譜中為了方便查找,就用派名列出一個提綱,簡單、清晰,一目瞭然。就象一棵瓜禾,無論多少分枝,無論瓜瓞如何綿綿,找到了主莖,就可一直找到根部一樣。

11.邱隴圖


古代人重視祖墳山,特別是那些遷居到某個地方的共祖,這些先人的墓地,更是代代子孫紀念的地方。後人為這些墓地繪製的地形圖,就叫邱隴圖,也就是祖墓圖。

歷經時代變遷,這些譜上繪製的邱隴圖,如果墓地沒有毀掉,後輩們還是可以據圖查找的。當然,有些墓地因建設需要,和歲月的增添,即使有圖,也是難以找錄的。

12.遺像


某些傳下來的先遺像


13.傳和跋

民國時期宗譜中大量出現的記敘本,紀敘該族中一些特別值得敬頌之人。如列女傳、孝子傳、能人傳等等。

14.本宗九族五服圖



15.其他


三、家譜的編印方式


宗譜編印方式就只有兩樣,即蘇修與歐修。據老輩講,蘇修就是蘇東坡家族的編印方式。歐修就是歐陽修家族的編印方式。

1.蘇修式樣〈五世同堂敘法〉:


一頁譜分五行,假如把最上一行看成是自己,那第二行就是兒子,第三行就是孫子,第四行就是曾孫,第五行就是玄孫。

反過來,假如把最下一行看或是自己,那依次往上看,就是父親、祖父、曾祖、高祖。

當然,你在譜中的位置並不侷限在哪一行,在哪一行那是根據整個宗族一代代住下排列的。五代一張,下面五代又在另一張排列,依次往後排列。

這種編排的優點是:查找比較方便,有五代詳細集中在一塊,加上抬頭和生育,看以看出七代來。

這種編排的缺點是:空處多,浪費紙張。

2.歐修:


一頁上只有一輩的詳盡介紹,加上抬頭和生育,只能看出三代來。

這種編排的優點是:譜中沒有空處,前後緊緊相連,節省紙張,特別是人多的大姓代,可以帶省不少紙張和相關費用。

這種編排的缺點是,一卷譜中,不能同時查找五代親人的情況,查幾代人,就得翻幾卷譜,查起來比較麻煩。

四、家譜是怎麼合成的


一個族幾千人,甚至幾萬人合修宗譜,這麼多人的內容是怎麼編在一起的呢?

其實看著厚厚的幾卷、幾十卷宗譜,記載的人雖幾千幾萬,包括的地域跨縣跨省,但它的主軸是,無論世系和瓜系,每一代人,有就都從長房編排起,至二房至三房至四房,一直到最末一房。如果哪家沒有就跳過。

無論哪一家的世系,下一代的長幼順序根據上一代的長幼順序排列,代代如此,始終不變。

五、家譜是怎樣續修的。



1.需要續修的時間

續修家譜一般都是25~30年一次,因為25~30年又增加了一代新人,同時也逝去了一代老人。

新增的要記載,逝去的也要記載。如果超過這個年數許多,就有可能因為多種原因,遺失或淡忘有關資料,難以真實記載,如果少於這個年數許多,那新一代的人沒有出生,老一輩的人也沒有逝去,族中增減人員很少,重修就失去實際意義,浪費金錢。

2.續修組稿


一個宗族人很多,百千萬不等,而且跨地又遠,要把分散眾多族眾的材料整理好,就要通過各支族、各房,根據譜堂的統一要求,各自把自己一支族、自己一房人的資料整理好,然後交給譜堂。

3.譜堂最後集中編排付梓


譜堂的編修人員,根據長幼順序,把分散的材料彙總銜接。

排出樣版後,譜堂的編修人員再與譜稿進行認真仔細的校對,確定沒有遺漏、沒有錯誤的情況下,就可付印了。

4.新增男丁


在付印之前,宗族裡誕生了男丁,可以報譜堂增改原譜稿。當然添丁人家除了交應該交的本身錢外,還得另交一點喜添紅丁的禮品給譜堂的工作人員,也是作為對工作人員重訂工作的點補償。

六、譜務中出現的問題


幾千幾萬人的事,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如:

1.組稿遺漏


各分支、各小房自己整理譜稿遺漏了某些人家的。

2.理稿錯誤


各分支、各小房在登記資料時有錯誤。

3.稿件損壞或遺失


各分支、各小房或者譜堂將登記整理的材料部份損壞或遺失

一般遇上這些情況,發現之時如果未有付印,還是可以糾正和補齊的。

如果這些情況發現之時,已是在新譜印成之後,那只有等下次重修之時糾正了,

也可在另印一份糾錯內容,付帶譜內,以便下屆重修之時,有據可依,有據可查。

<strong>以上是我對有關修譜方面一些問題的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生好人大司馬


我們匯潭吳氏有家譜,也就是宗譜。在十年前進行了續譜,我的兒子已經上了宗譜。

如果沒有家譜,可查閱縣誌,史記,文獻,族人口口相傳下來的史料,戶籍檔案等來做譜。中國人重視始祖淵源,各姓氏都有家譜流傳下來,二十至四十年續一次宗譜。極少姓氏沒有家譜的,也就不會去做了。

我閱讀了部分匯潭吳氏宗譜,對吳氏淵源有了基本的瞭解。

吳姓遠古初祖黃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陝西西北部),故以姬為姓。吳姓就是黃帝其中一個名叫玄囂的兒子這一支系傳承下來。

周太王古公建周國,晚年欲傳位於三兒子季歷,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動讓賢,遠到江南,由太伯建立勾吳國。周朝建立後,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改國號為吳,後被越國所滅。其王族子孫便以吳為姓。

吳太伯是吳姓的第一人,因無嗣,被稱開氏始祖。仲雍繼承了哥哥的位子傳承下來,所以仲雍是吳姓的血緣始祖。吳王蒙壽的四子季札,以賢德著稱,眾望所歸應繼承王位,但他為了不當國王躲到延陵鄉下耕種,後他的哥哥諸樊當了國王,將延陵封給季札,被稱為延陵季子。其子孫又在山東,山西,江西等地繁衍。吳國滅亡後,太子吳鴻被流放到婺源(今江西),後繁衍多個吳氏支系。

吳氏先祖吳文古唐代時世居安徽休寧之城南,元代時吳文古後裔吳盛達攜三子由徽州休寧縣遷徙蘭溪女埠匯潭,長子分居大路村,幼子分遷蓮塘村。和瑞堂。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首先謝邀!我們家肯定有家譜。家譜一般在二十五年左右續修一次,因為又有一代人成人了,必須要續修一次,在這二十多年當中,家族人成員變化很大,如嫁娶添加人丁,老人去世等等,都是要寫進家譜的,還有家族中出了高官,讀書考上名校(中狀元)富豪為家族作貢獻(如出錢做宗祠堂修橋路修家譜等),這些都是要寫進去的。另外現在人口流動量大,居住在天南海北,只有電話或視頻聯繫,特別是解放前由老家搬迀在外縣外省的家族成員,這個必須要出去採訪了,現在交通工具方便,但這是個費錢費力更費時的差事。家譜有許多內容,只能簡單解說一下,無傳無序不成譜,家族成員的輩份要搞清楚,特別是一家一戶每代成員要銜接準,一般歐陽版本試家譜,每面從上到下序五代,而則方必須要交代某某公支下世序,這個非常重要,不然就亂了套,也不便於查找。再就是解放前一直到現在所修的譜的內容都要按順序序進去,修家難免不掉字錯字,這就要參加修家譜的人謹慎細心,確有錯字的宗族成員要原諒,每有人做事滴水不漏的。再就是中間中斷了怎麼辦,出現這種情況要補上,這個工作量就大了,時間也長錢也要多用許多。一隻要有包括清朝年代家譜還有的人家,可以拿出來看自己家族是從什麼年代迀移到現在所居住的地方。二有的家族成員年歲大可以根據他的回憶,來進行尋根覓祖,一般家族在解放前後都有家譜,如果你一家搬離家鄉遙遠,只要有家譜想找老家並不難。象我們張氏家族就記載了,是明朝洪武二年,由江西饒州府筷子巷瓦西壩迀移過來的,以有六百四十多年了,初到時,原來九代人都是一代代人往下口傳述的,並沒有正規家譜,到第十代開始才有了正規家譜,所以家譜一班按規矩來講,只有二十五前後修善一次才最好。最後補充一點,現在老是電腦打印,修譜完整後可複製U盤,只要插進電腦裡一點就出來了。


歷史刻錄


如果你們家以前就有家譜的,那你就應該再續下去,我們這裡的家譜20年重新編制一次,因為經過20年了,有的老人不在了,有的年輕人出來了,結婚生小孩了,這個編制家譜不是某一個人就能做出來的,這個有專門人員編制家譜的,整個一個家族,每家每戶把名字都寫到紙上,交給村裡頭的長輩,每家每戶都把自己家的幾口人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出生?輩份是什麼?全部聚集在一起,交給編制家譜的這個手藝人,他會按照你原來的祖宗往下排輩份,不能重複,按照人口和多少戶?一共印多少本?有分譜有總家譜,他們會跟你說什麼時候可以過去領,一共多少錢。


光明的未來阿靜哥


我家有家譜,家譜是呈金字塔式的記錄歷代後裔子女生日,譜名,小名的,過世的要記死亡日期葬於哪裡。以前修譜女子不上譜,只記男丁,如今基本都記錄。續家譜就是在原有基礎上把沒記錄記上去就行,如你高祖叫張某盛,譜上就有盛公房系,一個房繫有一單元,張當然是姓,某就是按譜取的派名,各姓氏均有輩字一代一個輩字,以便區分宗族內輩份。


慕僚長


家譜和家書不一樣,家譜只寫男丁,家布寫一世一世夫妻名子,家書寫女兒出嫁地址,女婿外甥名子,家譜寫始祖以下的世代男丁,堂號,分支,輩份血脈,血脈相連,認祖歸宗。


天地之間1082


你說的家譜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何種形式的存在,不過看到爺爺以前每年過年都會把一張類似年畫,上面寫了幾代宗親的紙掛到八仙桌上面,他們叫做“諸子”(諧音),上面有從爺爺的曾爺爺以後所有去世的先祖們,我們家看到的家譜也就是這個了吧。


翔宇話體育


有家的,宗祠和家廟為單位定期續家譜,論字排輩


巖舟714285


中斷去一家一家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