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

一介武乎


后四十回有这样几个问题

1违背曹公本意

人物性格和情节走向违背了曹公本意。红楼梦是一出大悲剧,后四十回却有了大团圆的结局。

那样讨厌读书的宝玉去考功名了,黛玉叶支持宝玉读书。

2文字没有华彩

读红楼不仅读情节还有华美的诗词,绚丽细致的描写。后四十回缺少让人记住你的文字,干涩了好多。

3情节太像戏

宝玉大婚时黛玉香消玉殒,尽管赚了不少眼泪但是这个情节太像戏了,红楼梦虽然打着梦幻的旗子确实现实小说,情节如日子般平淡。写作风格大不一样。

4缺少鲜活细节

曹公有贵族生活经验,书中细节繁多。细腻,服饰饮食建筑等等都描写细致。后四十回缺少贵族生活细节,描写泛泛没有特色。


红迷轻罗小扇


《红楼梦》全书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补。

要评价后四十回,得先了解高鹗其人:

高鹗,别号“红楼外史”,祖籍辽宁铁岭,工于八股文,谙熟经史,擅长诗词、小说,于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颇为精通。高鹗有多种诗文著作留存。

完整《红楼梦》形成过程

1.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通称“程甲本”,其中有高鹗的一篇“叙”: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

2.乾隆五十七年,程高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一些修辑,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程乙本卷首又有一首署名程伟元、高鹗的“引言”。

“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

根据“叙”和“引言”,似乎高鹗只是后40回的整理者,但是,也有证据表明,特别是一些根据红学家的考证,这有可能是为了提高补完后《红楼梦》的宣传噱头。

当然,在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有关《红楼梦》后40回的传说、抄本,续写本,肯定会影响高鹗的续作。

不过,至此,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红楼梦》得以广泛传播。

后续40回,高鹗功大于过

《对红楼梦》后40回续书的功过,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客观地说,高鹗和程伟元增补的《红楼梦》后40回,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1.完成了原作的悲剧构思,使其完整传世。仅从这一点来说,高鹗包括程伟元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后40回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齐全的高水平文学作品。

2.续书大部分保持曹雪芹预设的原有矛盾的发展。比如:贾府抄家、黛死钗嫁、宝玉出家等,基本上符合原作的构思,写出了全书的悲剧结局。

3.续书有很多精彩情节。比如,潇湘惊梦、黛玉迷性、焚诗稿、魂归离恨天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由于高鹗与曹雪芹在人生观、审美观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很多地方背离了原作的社会批判精神,违背了原作的基调,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

综上所述,后四十回的续写,高鹗还是功不可没的。要不然,后世许许多多的续写早取代了,而他,实现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一介武乎


高鹗的续作一直以来争议比较大,有人喜欢,有人贬低。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很喜欢高鹗续作的部分的。

高鹗续写了家族的衰落,但又给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高鹗看到了曹雪芹的一个意图,也把贾府的衰败续写了下来。可是他的结尾却没写好,曹雪芹肯定不是要给《红楼梦》一个完美的结局。贾府皇帝真的重新给贾府恩泽,那不就是说皇帝说话不算数吗?再说了,要是贾府又振兴了,那曹雪芹哪来那么大的悲剧呢?

高鹗写贾母骗宝玉娶宝钗真的不是高鹗不知道贾母喜欢黛玉

有很多人不喜欢高鹗续作的部分,原因之一就是高鹗把贾母写变样了。大家看书时仔细留意高鹗写贾母的部分,明确的说了贾母疼黛玉。这就是说高鹗知道贾母疼黛玉,可他还是写贾母和王熙凤一起撺掇宝玉娶宝钗。咱们先抛开曹雪芹的观点,因为这世上无人知晓他到底会怎么写。高鹗这么写的确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可却很符合实际。一场婚姻扼杀了三个年轻人。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是很反感高鹗的,如果你们有兴趣去看周老先生的书的话,你会发现在他眼里,高鹗简直是邪恶的、肤浅的。周先生也参与了电视剧《红楼梦》的创作,电视剧里高鹗续作的部分极少,但也保留了一部分。

全书人物多,事情杂,关于人物命运的判词也难以琢磨

《红楼梦》不像以往的小说那样简单,你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它的主旨的。它的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能反映很多问题,因此除了作者本人谁也无法说得清楚。

就拿人物的判词来说吧!我们现在知道判词是关于哪些人物的命运的,那是很多红学家研究出来的。而高鹗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数都符合曹雪芹的判词所表达的意思。

高鹗写的最出色的情节是《黛玉焚稿》,其次是《贾母散财》。无论贬低高鹗的人再怎么说,他们也绝不会贬低这两处情节。


睡前读书


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也是有一些出彩之处的,值得一读。

例如爱情悲剧的艺术描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情节和主要线索。前八十回,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还是萌芽阶段。如何把这个萌芽残忍的“掐掉”,成为了小说的关键。正是在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上高鹗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高鹗绘声绘色、逼真鲜活地描写了贾母、王夫人的冷酷凶残,王熙凤的狠毒阴险,贾宝玉的痴迷,林黛玉的愤恨,傻大姐的呆傻等等。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鼓乐声中死去,贾宝玉也终于在苦闷和痛苦中出走。

一对封建叛逆者的爱情,终于以动人心弦的悲剧终结。特别是黛玉香消玉殒与二宝洞房花烛“同步”烘托反衬和强烈对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运用艺术对称手法成功的典范。


影视体坛


前:

怡红快绿何愁老来贫,怀金悼玉群芳萎,怎堪柳谢花飞,一把辛酸泪,谁渡我北邙山上有轮回。风月宝鉴照不醒,空留浊人自坠,满纸荒唐言,谁不爱纸醉金迷留人醉。

后:

改换门庭最靠仕途经济,祖宗基业岂可轻败毁。蒙童稚子易教引,不敌业报轮回果有因。鉴古今,诗书富贵,天下士子有所期。


疆央


如果你有兴趣,请看看我昨天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