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玉米一定要打控旺藥嗎?打了控旺藥物是不是能提高產量?

鄉間一抹陽光


種植玉米要不要打控旺藥,首先取決於玉米的品種,有些品種植株本身並不會長的太高,也不會影響產量,那麼就不需要打控旺藥。不過事實上呢,大部分農民都會對玉米打控旺藥,也確實能提高玉米產量,到底是為什麼呢?控旺藥又該什麼時候打呢?


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農民普遍會對玉米進行澆灌,在拔節生長抽穗成熟期間,還會施肥2到3次,以保證玉米能吸收到足夠的營養水分。這也往往會帶來玉米旺長的情況發生,而玉米旺長對最後玉米產量是有很大影響的。

如果玉米旺長就會造成玉米養分分散,玉米穗得不到養分供應,直接會影響玉米的產量。那麼給玉米打控旺藥就非常有必要了。


一般在玉米開始抽穗的時候,就要示玉米生長情況來打控旺藥了。如果旺長,需要果斷打控旺藥,不然養分的分散流失會造成玉米穗不夠飽滿,從而影響產量。如果玉米長勢弱化,那麼就不需要控旺,否則也會抑制玉米生長,影響產量。

玉米產量高低,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全靠日常管理,該澆水的時候澆水,該施肥的時候施肥,旺長了就打控旺藥抑制其生長。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是提高玉米產量的根本。



綜上所述:要想玉米產量高,首先要選擇優良品種,其次要做好水肥管理。有了優質品種,加上足夠水分養分,最後再根據玉米生長情況噴灑旺控藥,玉米想不豐收都難,農民想不發財也難。


牧野小志


清江鶴首先要告訴題主的是:種植玉米打不打控旺藥得根據種植玉米品種的生物學特徵,地塊玉米的長勢情況,玉米的生育階段,以及控旺目的來進行區別對待。



如有的早熟玉米品種,本身其全生育期都較短,植株株高,若再用控旺劑,勢必反倒影響玉米的植株生長造成勢弱。但是確有部分生育期較長的晚熟大穗型玉米品種,如果不用玉米控旺劑,後期莖幹脆弱容易倒伏,造成玉米減產。

下面,清江鶴就來詳解一下玉米種植過程中控旺劑的使用情況及產生的效果與各位親們分享,歡迎互動探討。



一,玉米苗床培育壯秧,可在玉米徒長時用百分之五的烯效唑可溼性粉劑兌水稀釋兩千至兩千五百倍進行莖葉噴霧,可致玉米幼苗矮健,移栽後活棵快不蔫苗。

但值得注意的是,幼苗不徒長或者長勢不健壯時,最好不用,以免形成弱苗。



二,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期(大致九葉時)用百分之三十的胺鮮酯乙烯利水劑復配製劑,畝用標準制劑二十五至三十毫升,兌水六十至九十斤進行田間莖葉處理,可以明顯抑制玉米基部節間的伸長,降位穗位,莖稈增粗不倒伏。

該藥劑使用以後,玉米下部功能葉片光合作用增強,延遲衰老。氣生根活力提高。而且數量增加。一般的玉米氣生根一至兩層,多者可達四層,甚至於還有六層氣生根出現。玉米莖稈粗壯,抗倒伏能力強。



三,如果在玉米小喇叭口因為其他原因未用控旺劑的玉米植株,也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或者在玉米田間有百分之一植株抽雄時,選用百分之四十羥烯乙烯利(商品名稱又叫玉米健壯素)水劑,每畝使用製劑用量二十五至三十毫升,兌水六十斤至一百斤進行玉米莖葉處理,控旺及增產效果明顯。

與胺鮮酯乙烯利復配製劑相比,羥烯乙烯利的作用部位在玉米果穗的以上莖稈部分。(胺鮮酯乙烯利作用部位是玉米基部節間變短)。而羥烯乙烯利是使玉米果穗以上節位變短增粗。整個玉米植株可以矮化,穗位下降,抗倒力增強。



四,常規藥劑多效唑矮壯素也可以矮化玉米,進行玉米控旺。

使用時間可以根據玉米在地塊中的長勢情況,在玉米五至六葉時,或者玉米拔節前擇機用藥,可以有效抑制玉米植株伸長,節間變短降低穗位,防止玉米倒伏。


清江鶴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玉米種植上打控旺劑道理也是如此,不一定都要打控旺劑,有時有些品種打了控旺劑不一定都能提高產量,有的甚至會略有減產。這不是空穴來風,這是有關專家和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員試驗得出的結論。就是說,同等的種植管理條件,在沒有風災引起倒伏的情況下,打控旺劑的玉米畝產略低於不打控旺劑的玉米。


控旺劑是個通稱,也可叫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中分:植物生長促進劑;如萘乙酸、赤黴酸、氯吡脲、復硝苯鈉等。植物生長抑制劑與延緩劑;如氯苯胺靈、多效唑、烯效唑、矮壯素、丁酰肼等。其它還有植物生長調節劑如乙烯利、蕓薹素內酯、胺鮮酯、噻苯隆、三十烷醇等。


各種控旺劑的作用不盡相同,有的就是起抑制作用,有的有增產效果,有的還兼有除草功能。主要目的就是抑制作物細胞伸長,但不抑制細胞分裂,使植株變矮,莖杆變粗,使作物耐旱抗澇,防止作物徒長倒伏,

用於玉米的控旺劑有:金得樂、噸田寶、多效唑、烯效唑、蕓薹素內酯、三十烷醇等。主要作用降低玉米秸稈、控制降低穗位和降低植株重心,使玉米抗倒伏,有益於增產。玉米化控一般在玉米7~11個可見葉時噴施,一定要嚴格按說明配比使用。



噴施控旺劑雖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控倒伏,但這些農藥畢竟屬生長抑制劑,在無風災的情況下,噴施比不噴施的略有減產。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倒伏一直是玉米種植戶最擔心的問題,無論多好的玉米長勢,只要一出現玉米倒伏輕則減產重則顆粒不收,而玉米出現倒伏主要因素就是玉米苗株高挑細弱不禁風。有些朋友說俺家玉米秸稈粗壯個子高是不是就不容倒伏呢。粗壯秸稈自然比細弱秸稈抗倒伏能力強,但後期玉米結穗之後,玉米秸稈高果穗位置自然高,重心高就容易倒伏。

如果想控制玉米秸稈高度就一個方法,噴施控旺藥劑。我們本地噴施的多是矮壯素或者縮節胺,但是很多時候控旺的效果並不明顯。控旺和不控旺的兩塊兒玉米地,起初噴施控旺藥劑的玉米地明顯比沒有噴施控旺藥劑的玉米低一些,約莫低上一尺左右。但等後期在生長兩天,玉米吐頂部櫻子穗的時候,兩塊兒地的玉米秸稈高度又變得差不多。

噴了控旺藥劑的玉米和沒有噴施控旺藥劑的玉米一個高度,噴施控旺藥劑又搭錢還耽誤功夫,時間長了人們也就不再給玉米噴施控旺藥劑。近兩年有些玉米種子自帶專用的控旺藥劑,但噴施之後效果也不明顯,秸稈高度上都差不多。雖然控旺藥劑免費供給但白搭功夫的事兒農民也不願意幹,近兩年也很少有種植戶去給玉米噴施控旺藥劑。

其實玉米噴施控旺藥劑對調控玉米秸稈的高度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過有些玉米種植戶噴施藥劑的時間和控旺藥劑的用量掌控不好。簡單來說,玉米控旺時間是在玉米六七片葉子到十一二片葉子之間,這個時間段的玉米生長,正是玉米起身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噴施控旺藥劑,有效控制玉米根部三四節秸稈的生長,可使秸稈短粗。

如果過了這一段時間,甚至是玉米十一二片葉子前後幾天對玉米噴施控旺藥劑,或許也會起不到預期效果,等錯過玉米拔節起身初期,玉米開始全速生長,在噴施控旺藥劑時會調控玉米秸稈根部四節以上的秸稈高度,如果藥劑量不夠,或許那一節秸稈高度也調控不住。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種植戶噴施控旺藥劑之後沒有抑制玉米秸稈生長的原因。

即便是噴施控旺藥劑的時間點兒正確,藥劑用量不足,也不會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有些玉米種植戶不敢放開藥量,總是擔心出現抑制過頭兒的事兒,然後看見效果不好就重新噴施一次,結果發現藥劑足量了,但秸稈不愛生長,而且如果真的控旺藥劑過量帶來的反作用還是非常大的,玉米長時間不增高會影響果穗發育,絕對會造成減產。

敲個黑板:玉米控旺時間選擇上是6到12片葉子,不可早也不可後;玉米控旺藥劑的藥劑用量要嚴格注意,看矮壯素或者縮節胺的用量說明,當然要結合玉米苗情強弱情況,若壯苗葉面黑綠可以適當增加藥劑量,如果弱苗葉面黃弱要酌情減少藥劑用量。控旺縮短植株高度強化了苗情,更有利於養分向果穗集中,可以如果控旺有效的話,會明顯增加玉米產量。


海棠小醉



在肥水條件充足,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玉米植株生長很快,採用控旺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採取控旺措施的目的,就是使玉米植株基部莖節縮短,莖杆粗壯有力,根系發達,底部莖節還容易生長出穩固的氣生根。如此一來,玉米不僅能抗倒伏,還能增產增收,在實際生產中效果極好。

好了,我們就具體操作一下吧。

我們打控旺藥物一般在玉米9葉左右時進行,最早不能低於6葉,最遲不超過12葉,這個下面還要再說。控旺藥物一般有矮壯素,多效唑之類的,還有一種30%胺鮮-乙烯利水劑,畝用量25毫升左右,兌水不低於30公斤全田均勻噴霧,在實際應用中還是不錯的。

控旺後的玉米,莖杆粗壯,能防早衰,抗倒伏,抗逆強,而且葉片寬大深綠,光合作用增強,能促進植株的生殖生長,如抽雄授粉,灌漿等,果穗不禿尖,不空缺,籽粒飽滿,產量肯定就高了。

玉米控旺效果雖然很好,但也需要注意諸多問題,否則得不償失。

第一,控旺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

過早噴藥,會造成植株弱小早衰,植株發育不健壯;過晚噴施藥物會使玉米上部莖節縮短,起不到抗倒伏的作用,有時還會造成抽雄困難,授粉受阻,嚴重影響產量。



第二,噴藥時要按說明配比,不可隨意改變濃度;噴物要均勻,不重噴,不漏噴,還要注意噴強留弱,噴高留矮,以使植株生長一致。

第三,並不是所有的玉米都需要控旺。

比如,一些苗情不旺的地塊,如干旱地塊,貧瘠地塊等;還有一些矮化抗倒伏的品種等,對於這些就不需要噴藥控旺了。


田園鄉妹子


玉米打控旺藥物不是必須的,控旺藥物是一把雙刃,用的對可以增加產量,用的不對就會導致玉米減產。

現在有很多玉米植株本來就屬於低矮品種,如果再打控旺肯定會導致減產的,所以對於低矮的玉米品種就不需要噴施控旺藥。還有就是如果當地比較乾旱,就不能打控旺,會嚴重導致玉米發育不良,降低產量。

而對於那些植株比較高的品種,可以根據玉米長勢,雨水的多少,土壤的肥沃程度等進行合理的控旺。

控旺藥物能不能提高產量,控旺藥物用的正確是可以提高一點玉米產量的。控旺藥物對玉米只是起到輔助保護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防止玉米倒伏,對提高產量非常有限。如果當年是風調雨順,玉米長勢良好,就算不打控旺藥物,玉米也能獲得大豐收。如果當年雨水多,風大,適當使用控旺藥,確實可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提高產量。


不過從農村瞭解到,很多人並不熱衷於給玉米打控旺藥物,一是,打控旺藥物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玉米產量增加有限,人工藥物成本不足以抵消增加的一點產量。二是 當地多幹旱,打了控旺藥物,遇到連續的乾旱缺水,玉米長勢會變得很差,會降低產量。三是,打了控旺藥物對下茬作物有影響。

玉米控旺不控旺不是絕對的,如果當地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玉米長勢過旺可以合理科學的使用控旺藥物進行控旺。但是如果玉米品種屬於低矮品種,土壤貧瘠或者當地多幹旱,就不用再打控旺藥物。


鄉間一抹陽光


玉米打不打控旺藥,取決於玉米是否長的過旺,有瘋長趨勢,有瘋長過旺的情況就打控旺藥,如果沒有,則不需要,給玉米打控旺藥可以抑制玉米莖杆長的過高,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間接提高了玉米的產量!

一,玉米打不打控旺藥,是根據其長勢來決定。

玉米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喜歡土層深厚,肥沃鬆軟土地。南方可以種兩季,北方基本都是種植夏玉米,夏玉米生長旺盛期在每年夏天的七八月份,如果雨水充足,陽光充足,肥料也充足的情況下,是極易容易出現瘋長趨勢的,記得有一年夏天,晚上下雨,白天陽光燦爛,玉米莖杆長到兩米多高,看著喜人,但好景不長,一場暴風雨來臨,倒伏一大片,農民們沒有辦法,只能拿鋤頭去扶起來,給玉米周圍圍上厚厚一層土,增加它的抗倒伏能力,但是基本收效甚微,扶起來,再次颳大風,又吹到了,那時候看到父親難過的表情,真的希望玉米不要長的那麼高才好。


二,玉米打控旺藥要注意的問題。

打控旺藥要把握好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可能達不到效果,玉米發育不良,徹底被摧毀了,打晚了起不到作用,做了無用功,白白浪費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玉米控旺最佳時間為玉米在6片到10片葉子之間,這個時期是玉米長高拔節時期,給玉米打控旺藥後,可以增粗玉米杆莖,縮短玉米高度,穗高度變低,根部粗壯,增加了其吸收營養的能力,俗話說“樹大招風”,玉米也一樣,又細又高,加上蒲扇似的葉子,更加招風的親賴,打了控旺藥後就有效的提高了玉米抗風,扛倒伏能力。

三,選擇正品控旺藥,要嚴格控制濃度比例。

控旺藥要選擇有正規廠家生產,正規渠道來源的品牌,千萬不能投便宜,最後得不嘗失。目前市場上用的多有矮壯素,比久,甲哌啶,乙烯利。要嚴格按照濃度比例勾兌。玉米控旺藥作為玉米生長調節劑,在不同的濃度範圍內對植物的作用有不同的功效,濃度過低達不到預期效果,濃度過高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所以選擇合適的濃度是控旺藥品的關鍵所在。



玉米控旺是為了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提高10%到20%的產量,但是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濃度,附則事與願違,得不嘗失,不如不噴!


農村黃豆豆


我們衡水這邊都打,沒有說還要看什麼情況而定的!因為人們都吃過虧,碰上風雨天氣,一倒一大片,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不要心存僥倖,沒種過地的也不要來這裡誤人子弟,網上搜來的答案就不要在這裡發了!

在玉米1.2米左右拔節期,打控旺藥,我們這都打縮節胺,防止植株過高,尤其結完玉米穗後,重心高,一場風雨讓你顆粒無收!

所以說,無關品種,沒什麼特殊情況,到了該打的時候就得打!

切記,不可心存僥倖!不可心存僥倖!不可心存僥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三農老三


種植玉米一定要打控旺藥嗎?打了控旺藥物是不是能提高產量?

玉米打控旺藥不是必須的啊,控旺藥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玉米徒長,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促使玉米棒大、粒多、粒重、禿尖率低,從而達到玉米豐產的目的。

但有些玉米地,長勢差、植株低矮、土壤乾旱、地勢較高,此時就不應當噴施控旺藥,否則非但無法起到提高玉米產量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造成玉米產量低下。

以上是我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謝謝!


南皇陽農業


根居我每年種植玉米的情況,關於打控旺藥,主要是不讓玉米長的太高,遇到颳大風下暴雨時倒伏才打的。這主要原因是有的玉米下面根細少,不發達,一遇颳風下雨就倒,倒的玉米有時剛出棒棒時會顆粒無收,總的說是會大量減產。根居我每年打控旺藥的時間,是不要太早,一般是在玉米高一米二三時在打,這時正是玉米撥節時,這個時間打完全可以控制玉米的關節過長,並不影響玉米產量,如果打的過早,根居別人的經驗看,是對玉米產量有影響。我每年都打控旺藥後,基本沒有倒的現象,就是大風只是刮斷,倒的也不嚴重。所以玉米每年打控旺藥是絕對有好處的,並對玉米產量無影響,在自然災害下只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